天外来客教案
天外来客教案

天外来客教案教案标题:天外来客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中的天外来客,如流星、彗星和小行星。
2. 了解天外来客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视频资源:关于流星、彗星和小行星的科普视频3. 学生练习册和绘图纸4. 实验材料:如模型、磁铁等(可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些关于天外来客的图片,如流星划过夜空的照片、彗星的尾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见过这些天外来客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向学生介绍流星、彗星和小行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形成原因。
4. 解释流星与陨石的区别,以及彗星和小行星的区别。
实践探究:5. 分发学生练习册,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或完成练习。
6.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模拟天外来客的运动轨迹或特点。
知识总结:7. 学生汇报实践探究的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8.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强调天外来客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它们的研究和探索。
拓展延伸:9.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天外来客的知识,可以提供相关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供学生自主学习。
10. 鼓励学生制作绘图或写作作品,表达对天外来客的理解和想象。
评估反馈: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天外来客的小短文,并附上相关的插图或图片。
1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3.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参加天文学相关的活动,深化对天外来客的认识和兴趣。
14. 可以邀请专家给学生进行讲座或交流,分享更深入的天文知识和研究成果。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天外来客

《天外来客》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欣赏影视或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了解运用想象、大胆组合的造型方法;操作领域:尝试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奇思妙想的外星朋友,挖掘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学生进行各种外星生命创造性设计构思的思维训练。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动物、植物等原形启发,能够根据事物的造型、材质、功能,大胆组合,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外星生命的奇思妙想、影视或绘画作品,人类探索外星生命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一个飞碟,【配乐】)师:飞碟英文简称UFO,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曾经亲眼目击过天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虽然有一些后来被证实是坠落的陨石、或者是飞机飞行中造成的假象、或者是其他我们已知的事物,但还是有人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捕捉到大量不明飞行物或发光体,其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棍子状,所以被称之为飞碟,在空中高速或缓慢移动,有人猜测这是外星人乘坐的飞行器!(展示飞碟照片)师:你们说说看飞碟是谁在驾驶呢?我猜是外星人。
(打开飞碟,请出外星人)师:他们是外星球人,来自宇宙。
没有人知道这些外星人为什么要频频光顾我们的地球。
也许他们想来了解地球文明和我们交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宇宙把他们当作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他们来到地球做客。
(揭题——“天外来客”)二、新授(一)、认识“天外来客师:生命离不开空气、水和适当的温度,外星球上的生命也是这样,人类已经通过探测确定在太阳系内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上都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但距离我们更遥远的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谁也不知道。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一定不是生命的唯一载体,在浩瀚的宇宙中,肯定有其他的若干个“地球”存在,甚至有比我们地球人类文明更高级的外星人文明的存在呢!(二)、了解人们“看”到的外星人形象。
师:你想象中的外星人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据一些目击者的讲述,外星人的形象很奇怪——矮矮的个子、大大的脑袋和眼睛、耳朵很小,绿色的或者白色的皮肤、发出的声音怪怪的、一句话也听不懂……展示图片(外星人)1.分析“外星生命”的形象,启发学生作发散性思维和想象。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天外来客苏少版(4)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 天外来客苏少版 (4)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天外来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主题:天外来客2. 重点: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出自己想象中的天外来客。
3. 难点:如何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出自己想象中的天外来客。
2. 难点:如何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天外来客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绘画、拼贴等基本技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天外来客。
3. 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制作自己设计的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主题:天外来客2. 重点:绘画、拼贴方法3. 难点:想象与创造的结合作业设计1. 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幅天外来客的作品。
2. 要求: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作品需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天外来客的主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作品充满创意和想象力。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创作方法,如手工制作、数字绘画等,以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段。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在本课中,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天外来客”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科幻电影片段、科幻插画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天外来客的神秘和创意无限。
在展示过程中,我会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天外来客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们是天外来客,你们会从哪里来?”等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天外来客苏少版(19)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 天外来客苏少版 (19)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手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天外来客”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美术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天外来客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心目中的外星生物可能的外观特征。
2. 创作技法的讲解:介绍如何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进行创作。
3. 小组合作创作: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创作一幅“天外来客”主题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天外来客”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中的形象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天外来客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创作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讨论确定的主题进行创作。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全班共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板书设计主题:天外来客重点:形象特征、创作技巧难点:形象的表现步骤:观察、讨论、创作、展示作业设计个人作业:每位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创作一幅“天外来客”画作。
小组作业:每组提交一份关于“天外来客”主题的创意说明。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式的天外来客形象,如电影片段、科幻插图或艺术家创作的天外来客作品。
展示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外星生物可能长什么样子?”“如果你们是外星访客,你们会怎样设计自己的形象?”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 新授新授环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技能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创作天外来客形象的基本技巧。
小学美术《天外来客》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天外来客》教案,本章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奇妙的想象》。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外星人的形象特点,学习运用想象力和观察力创作一幅以“天外来客”为主题的作品。
2.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外星人和宇宙飞船。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将围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外星人形象,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想象: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外星人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2.美术表现: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外星人和宇宙飞船,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其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小组的分工和协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小组讨论的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明确讨论主题和分工,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提高讨论效果。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绘画时对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不够自信。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色彩和线条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美术表现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科幻题材的了解较为有限。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关于科幻作品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星形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幻兴趣。
最后,今天的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天外来客教案

天外来客教案【教案一】课题:天外来客教学目标:1.了解外星人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2.通过讨论、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外星人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形态。
2.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教学难点: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合理猜想,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教材上有关外星人的图片和描述。
2.小组合作活动的资料和任务。
教学过程:Step1: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用PPT或教材上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形态的外星人,引导学生对外星人的概念感兴趣,并让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Step2:了解外星人(1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教材或讲解PPT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外星人的一些常见特点,如身体构造、生活环境等。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外星人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形象和故事。
Step3: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外星人的图片。
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已学的知识,设想外星人的特点、习性、生活环境等,并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依次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想和理由。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和提问。
Step4:展示和总结(10分钟)教师邀请不同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想的外星人,并与全班进行互动问答。
然后,教师总结全班的讨论结果,对学生的设想和猜测进行评价和引导。
最后,再与学生讨论外星人的可能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
Step5: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作文形式,写一篇关于外星人的故事或想象。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所学的知识,创造一个有趣和合理的外星人形象,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故事。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外星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天外来客|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天外来客|苏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主题为天外来客,以苏少版的画作为主要教学材料,通过学习苏少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外星生物的描绘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预习准备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观察苏少版的画作,了解外星生物的原理和描绘方法。
2.教师准备苏少版“天外来客”系列的画作,并将其制作成幻灯片或贴在墙上供学生观察。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将一些外星生物的图片贴在墙上,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生物的描绘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展示苏少版的作品并讲解(10分钟)教师将苏少版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同时讲解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对画作进行思考和评价。
3.学生互动讨论(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对苏少版的画作有什么感想和看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外星生物的描绘方法和特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作中如何应用。
4.分组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外星生物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使用苏少版的描绘方法和技巧。
5.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由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是需要耐心和勤奋的,希望学生能够珍惜创作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苏少版画作中的外星生物描绘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天外来客》教案(推荐5篇)

《天外来客》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天外来客》教案《天外来客》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欣赏影视或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了解运用想象、大胆组合的造型方法;操作领域:尝试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奇思妙想的外星朋友,挖掘创造潜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学生进行各种外星生命创造性设计构思的思维训练。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动物、植物等原形启发,能够根据事物的造型、材质、功能,大胆组合,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外星生命的奇思妙想、影视或绘画作品,人类探索外星生命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学生准备剪刀、彩纸、废旧材料、胶棒、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1.教师板书“UFO”:“同学们,你们知道‘UFO’代表什么吗?”(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师: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曾经亲眼目击过天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虽然有一些后来被证实是坠落的陨石、或者是飞机飞行中造成的假象、或者是其他我们已知的事物,但还是有人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捕捉到大量不明飞行物或发光体,其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棍子状,在空中高速或缓慢移动,有人猜测那是外星人乘坐的飞行器!(展示飞碟照片)师:没有人知道这些外星人为什么要频频光顾我们的地球。
2.师:生命离不开空气、水和适当的温度,外星球上的生命也是这样,人类已经通过探测确定在太阳系内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上都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但距离我们更遥远的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谁也不知道。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一定不是生命的唯一载体,在浩瀚的宇宙中,肯定有其他的若干个“地球”存在,甚至有比我们地球人类文明更高级的外星人文明的存在呢!虽然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他们出于何种原因来到地球,但我们还是把他们当作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他们来到地球做客。
(揭题——“天外来客”)一、认识“天外来客”1.了解人们“看”到的外星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外来客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天外来客——陨石
预习目标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自学生字、二类字。
把文中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具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陨石的图片及其它资料。
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陨石的资料,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看课外书、电视节目。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观察法、谈话法、以读代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由地球之石导入宇宙之石
谈“玩伴——石”导入。
说到石头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也许它们曾经是我们最好的玩伴。
那大家对自然界的石头都有哪些认识呢(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地球上石头的确千奇百怪,可你们知道吗天上也掉石头!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天上掉的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教师展示资料:(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流星雨)同学们,知道吗这是我国吉林省1976年 3月8日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
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
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小结:陨石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自然的石头,它实际是一种星体。
在脱离它自己星球的轨道后。
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未尽,而遗留下来的物质。
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陨石的一首诗歌,看看诗人笔下陨石是什么样的自由朗读,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朗读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整体内容进行适当讲解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朗读(合作的方式)
同桌合作朗读并互相评议。
同桌合作朗读展示,集体评议,教师归纳。
教师范读。
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我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我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我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师生讨论,教师总结。
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谈自己的愿望(出示陨石图)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播放或唱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
教师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爱说爱问,凡事多动脑,天下的事情就能明白
了很多,让我们时时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去探索大自然无穷的奥秘,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撰稿人灵宝市第二小学赵飞燕审验人灵宝市第二小学严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