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首先是压缩阶段。
蒸气压缩机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器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低温低压的蒸汽抽入,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增加。
这样,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就达到了高于室温和大气压的状态。
接下来是冷凝阶段。
经过压缩后,蒸汽进入冷凝器,这里蒸汽与冷凝介质(通常是空气或水)接触,通过传热使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冷凝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正是因为这个原理,所以冷凝器通常放在室外,以便将热量排出去。
然后是膨胀阶段。
冷凝成液体的介质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此时液体的温度和压力都较低。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与外界的物质(通常是空气或水)进行传热交换,从而使液体再次变为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吸收了来自外部环境的热量,使得蒸发器的温度会降低。
最后是蒸发阶段。
在蒸发器中,液体通过吸热变为蒸汽,并且将吸收的热量带走。
由于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蒸发器是制冷装置中温度最低的部分。
蒸发阶段中产生的蒸汽再次进入蒸气压缩机,循环再利用。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循环,制冷装置可以不断地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去,并将室内的温度降低。
基本上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器,如空调和冰箱,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只是一种变温装置,而不是真正的制冷。
它通过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从而使一个地方降温,但它本身并不是自己生产冷气的。
所以,蒸气压缩式制冷设备需要一个外部冷源(如冷凝介质)来使蒸汽冷凝并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总之,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是一种使用蒸汽的物态变化来实现制冷的方法。
通过蒸汽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阶段的循环,室内的热量可以被排出去,从而实现制冷。
这种制冷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空调制冷设备中。
简述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现代制冷技术中采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冷却系统,它使用以汽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或电能作为能源,将热能转换为有用的可利用的制冷效果,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农业制冷设备中。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靠消耗能源,利用真空表作为蒸汽真空排出装置,从而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变压器内部产生负压。
当高压的蒸汽驱动压缩机进入变压器内,流体会受到负压作用而经历凝结变化,并将温度降至吸收室处的一定温度,在经历热交换过程后释放到另一侧,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另一侧的温度更低;当冷却流体经过变压器后,蒸汽排出口处的压力大大降低,并将气体抽入吸收室,经过热交换器后,它又变成蒸汽,再释放到变压器中,然后又重复上述循环过程。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几个主要部件组成,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凝结器、蒸汽管路和吸收室组成,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将制冷流体在变压器内进行压缩,蒸汽管路将蒸汽输送到吸收室;冷凝器的作用是将蒸汽压缩机经变压器内压缩完成后转化为液体,膨胀阀的作用是将压缩后流体放入冷凝器;凝结器的作用是将流体经过冷凝器崩解后,放入凝结器;吸收室的作用是将冷凝器内流体热量吸收,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蒸汽返回到压缩机。
通过整个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冷却循环,能释放出大量的冷量来满足室内的冷却需要。
此外,基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优势,它可以实现高效的制冷效果,节省能源,减少噪音,环保等优点,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优势使其在制冷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该系统存在的缺点也不可忽视,如维护费用较高、制冷效果依赖于环境温度、老化设备运行损耗大等,当出现问题时,需要立即更换或维修。
总之,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制冷系统,在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但也需要注意系统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蒸汽压缩机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机制冷原理蒸汽压缩机制冷原理是利用蒸汽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来实现制冷的一种技术。
蒸汽压缩机制冷是目前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技术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蒸汽是指水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变为气态的状态,而压缩机是一种将气体或蒸汽压缩成高压的装置。
蒸汽压缩机制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低压蒸汽压缩成高压蒸汽,然后将高压蒸汽传递到冷凝器中,通过冷凝器的冷却作用将高压蒸汽转化为高压液体。
之后,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放松压力,在过程中降低温度和压力,然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通过吸热作用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蒸汽,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具体来说,蒸汽压缩机制冷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步骤:第一步是压缩,压缩机将低压蒸汽抽取并加压,将蒸汽压缩成高压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会上升。
第二步是冷凝,高压蒸汽通过冷凝器,与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进行换热。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蒸汽会被冷却,从而凝结为高压液体。
这个过程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会下降。
第三步是膨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放松压力,进入蒸发器。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液体的压力和温度会急剧下降,从而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蒸汽。
第四步是蒸发,低温低压蒸汽在蒸发器中与待冷物体或空气接触,从而吸收热量并蒸发为低压蒸汽。
这个过程中,低温低压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会升高,热量则会被带走,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以上四个步骤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蒸汽压缩机制冷循环。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循环,制冷机可以不断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蒸汽压缩机制冷具有制冷效果好、能效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商业和家庭中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蒸汽可以循环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蒸汽压缩机制冷也更加环保和节能。
总结起来,蒸汽压缩机制冷是通过将低压蒸汽经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不断循环往复,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制冷的一种技术。
这种制冷原理既高效又环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制冷中。
第五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三、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1、水(R718)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氨(R717)
氨属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具有良好的 热力学性能,单位质量制冷量大。沸点:33.4℃.R717有较强的溶水性,对钢铁不腐 蚀,但含水时会腐蚀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 外),属于微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缺点是 毒性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燃烧、会 爆炸。
(1)R12 分子式:CCl2F2 沸点:-29.8℃,凝固点-
155℃ (2)R22 分子式:CHClF2 沸点:-40.8℃,凝固点-
160℃ (3)R134a分子式: C2H2F4 沸点:-29.8℃,
凝固点-155℃
四、关于CFCS的替代 1、使用替代制冷剂的原因
O3+Cl→ClO+O2 ClO+O→Cl+O2 2、替代制冷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1)制冷剂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 (2)臭氧损耗潜能ODP; (3)在逆使用的用途中,变暖影响总单量 TEWI;
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
二、吸气过热的影响
1、定义: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 的饱和蒸气温度称为过热。两者之间的温 差称为过热度。
2、p-h图
3、“无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外。在实际制冷装置中, 为了减少有害过热,一般在吸气管道上包 扎一层隔热材料。
4、“有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内被冷却介质。
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装置中。
3、氟利昂
氟利昂制冷剂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剂。 它无色、无味、不燃烧、毒性小。含氯原子 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产生剧毒的光气 (COCl2)渗透性强,单位容积制冷量小。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液体过冷、蒸汽过热及回热循环
• 二、蒸汽过热循环
• 蒸汽过热是指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蒸发温度的状态.两者温度之差 称为过热度,用Δt-r表示.具有蒸汽过热的循环就称为蒸汽过热循环.图 1-7为蒸汽过热循环的压焓图.图中1-2-3-4-1为基本理论循环, 而1-1′-2′-2-3-4-1为有过热的循环.其中,1-1′为制冷剂蒸汽的 过热过程,1′-2′为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2′-2-3为冷凝器中的冷却 、冷凝过程.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返回
表6-2-2大华工厂2009年11月各损益类 账户累计发生额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饱和蒸汽线的交点来确定. • 点2:制冷剂离开压缩机(进入冷凝器)的状态.由通过1点的等熵线与
压力为pk 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冷藏
设备以及工业制冷设备中。
该原理利用了蒸汽的物理特性,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了制冷效果。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组件。
首先,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压缩、冷凝、
膨胀和蒸发。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通常是氟利昂或氨)在制冷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完成制冷作用。
在压缩阶段,制冷剂以低压状态进入压缩机,经过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的压
力和温度都会显著提高。
接着,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热量的方式,使其温度下降,从而变成高压液态制冷剂。
随后,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受到蒸发
器内部低压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蒸发过程,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内部温度下降。
最后,制冷剂以低压气态状态再次进入压缩机,重复上述循环过程。
在整个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中,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是四个关键
的组件。
压缩机负责将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状态,冷凝器用于将高压液态制冷剂冷凝成高压液态制冷剂,蒸发器则是用来将高压液态制冷剂蒸发成低压气态制冷剂,而膨胀阀则用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总的来说,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通过不断循环利用制冷剂的物理特性,实现了
从低温到高温的热量传递过程,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这种原理简单、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中。
以上就是关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蒸汽制冷原理

蒸汽制冷原理介绍蒸汽制冷是一种利用蒸汽进行制冷的技术。
与传统的制冷方式相比,蒸汽制冷具有环境友好和高效节能的优点。
本文将对蒸汽制冷的原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工作原理蒸汽制冷利用了蒸汽的特性以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制冷。
其工作原理如下:1.压缩:蒸汽制冷的第一步是将蒸汽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
压缩机将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提高了其温度和压力。
2.冷凝:压缩后的蒸汽通过冷凝器,减压并降温,使其转变为高压液态。
3.膨胀:冷凝后的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进行膨胀。
膨胀过程中,高压液体在节流阀的作用下减压,温度和压力均下降,进而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蒸汽或蒸汽-液体混合物。
4.蒸发:膨胀后的低温低压的液态蒸汽或蒸汽-液体混合物通过蒸发器进一步降温,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将热量传递到蒸汽中,从而使蒸汽蒸发成低温低压的蒸汽。
5.循环: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经过压缩机进行循环,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蒸汽制冷的应用蒸汽制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冷库和冷藏箱蒸汽制冷被广泛应用于冷库和冷藏箱中,用于保鲜、储存食品和药品等物品。
蒸汽制冷可以实现低温和恒温的环境,从而延长物品的保存时间。
空调系统蒸汽制冷在空调系统中也有应用。
通过调节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不同温度的空气供应,从而实现空调效果。
工业制冷工业领域中的一些制造过程需要低温环境,蒸汽制冷可以提供所需的制冷效果。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低温下进行,蒸汽制冷可以为这些过程提供所需的低温环境。
蒸汽制冷的优点相比传统的制冷方式,蒸汽制冷具有以下优点:•高效节能:蒸汽制冷利用了蒸汽的特性,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制冷方式,蒸汽制冷能够更好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环境友好:蒸汽制冷不使用氟利昂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
•温控效果好:蒸汽制冷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制冷需求。
•安全性高:蒸汽制冷相对于其他制冷方式来说更加安全可靠。
蒸汽制冷的原理

蒸汽制冷的原理
蒸汽制冷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变化状态来实现制冷效果的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蒸热和冷却效应,通过水蒸汽的相变过程,使被冷却的物体表面温度下降,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
蒸汽制冷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压缩阶段:首先,低温低压的蒸汽被抽入蒸汽压缩机中。
在蒸汽压缩机内部,蒸汽受到高压力的压缩作用,使其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2. 冷凝阶段:接下来,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
冷凝器中通入了冷却介质,此时的蒸汽会释放出冷凝热,并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这一过程使得蒸汽温度快速下降,转化为饱和水。
3. 膨胀阶段:冷凝水进入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冷凝水的压力,使其部分蒸发并降低温度。
一旦冷凝水通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它就会进入蒸发器。
4. 蒸发阶段: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蒸汽遇到外界的热源,从而吸收了热量。
这个过程中,蒸汽再次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循环开始。
通过这个循环过程,蒸汽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将热量从冷却物体中吸收,使其温度下降。
这个原理与传统的制冷方式相比,具有能源效率高、环保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以三种不同的聚集态存在的,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一、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物质集态的改变称之为相变。
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这种热量称作潜热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是将吸收潜;反之,当它发生有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则放出潜热。
液体气化形成蒸汽,利用该过程的吸热效应制冷的方法称液体蒸发制冷。
当液体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和液体本身的蒸汽外不含任何其它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气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
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
如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出,液体就必然要再气化出一部分蒸汽来维持平衡。
我们以该液体为制冷剂,制冷剂液体气化时要吸收气化潜热,该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只要液体的蒸发温度比环境温度低,便可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下的某一低温。
为了使上述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必须不断地从容器中抽走制冷剂蒸汽,再不断地将其液体补充进去。
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蒸汽抽出,再令其凝结为液体后返回到容器中,就能满足这一要求。
为使制冷剂蒸气的冷凝过程可以在常温下实现,需要将制冷剂蒸气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这样,制冷剂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又在常温和高压下凝结向环境温度的介质排放热量。
凝结后的制冷剂液体由于压力较高,返回容器之前需要先降低压力。
由此可见,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气化产生低压蒸汽,将低压蒸汽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
将高压气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
其中将低压蒸汽提高压力需要能量补偿。
利用沸点很低的制冷剂相态变化过程所发生的吸放热现象,借助于压缩机的抽吸压缩、冷凝器的放热冷凝、节流阀的节流降压、蒸发器的吸热汽化的不停循环过程,达到使被冷对象温度下降目的的制冷方法。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系统组成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
其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压力温度下沸腾,低于被冷却物体或流体的温度。
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送往冷凝器,在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其他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如下图1-2所示。
图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图
1、组成部件的功用:
(1)压缩机一一抽吸制冷剂,维持蒸发器低温;压缩制冷剂,促进制冷剂循环。
(2)冷凝器——使高压高温气态制冷剂放热冷凝成液态。
(3)节流阀——节流降压制冷剂,制造蒸发器低温。
(4)蒸发器——使低压低温液态制冷剂吸热汽化成气态。
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 其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蒸发压力下沸腾, 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体或流体的温度。
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 然后送往冷凝器,在冷凝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 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其它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
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时,压力从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部分液体气化,剩余液体的温度降至蒸发温度,于是离开膨胀阀的制冷剂变成温度为蒸发温度的两相混合物。
混合物中的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它所需要的气化潜热。
混合物中的蒸气通常称为闪发蒸气,在它被压缩机重新吸入之前几乎不再起吸热作用 。
3、工况参数对制冷工作的影响
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冷凝温度tk 变化的影响: 2)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蒸发温度t0变化的影响:
3)其他条件不变,供液过冷度和吸气过热度的影响; 各种实际因素对循环的影响 1) 液体过冷:
概念:过冷
过冷度:33'-=∆T T T g 过冷循环:
33'-=∆T T T g ,g T c h h h ∆'=-=∆'33
过冷循环与饱和循环对比:
↑↑→∆COP q q T zv ,,0
实现过冷的方法: (1) 利用冷凝器 (2) 利用增加过冷器 (3) 利用回热
过冷状态3'点比焊的确定: Tg c h h ∆'-='33 or : )(33'⋅
'=T h h s 2) 吸气过热:
过热循环的P-h 图
过热度:11T T T r -=∆' 有用过热:
无用(有害)过热:
有用过热是否使zv q ,COP 增加取决于制冷剂性质,
增加幅度与过热度大小有关。
3) 回热(循环):
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回热器,气-液热交换器
回热循环的性能指标:
① 回热器热平衡
441133h h h h h h -=-=-'''
② 41410h h h h q -=-=''
与理论循环对比,其等价于用有用过热循环与理论循环对比, 前者的结论适用。
蒸发温度低的制冷机适合采用回热。
工况对压缩制冷的影响
温度条件变化 制冷量
轴功率
制冷系数
冷在温度t k ↑ ↓(因为q 0↓、λ↓) ↑(因为w 0↑>G ↓) ↓(因为w 0↑、q 0↓) 蒸发温度t 0↓
↓(因为v 1↑使G ↓)
当 P k /P 0>3左右时 ↓(因为G ↓>w 0↑)
↓(因为w 0↑、q 0不变)
供液过冷度(t k -t 3)↑ ↑(因为q 0↑)
不变
↑(因为q 0↑;w 0不变)
吸气过热度(t 1-t 0)↑
R12:(因为q 0↑)>G ↓) R22:(因为q 0↑=G ↓) R717:(因为q 0↑〈G ↓〉
↓(因为G ↓>w 0↑) R12:(因为q 0↑>w 0↑) R22:稍↓
R717:(因为q 0↑〈w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