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合集下载

第五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第五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链烯烃及其卤代烃:R1( )( ) ( )。后面数字书写规则同氟利昂。
三、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1、水(R718)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氨(R717)
氨属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具有良好的 热力学性能,单位质量制冷量大。沸点:33.4℃.R717有较强的溶水性,对钢铁不腐 蚀,但含水时会腐蚀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 外),属于微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缺点是 毒性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燃烧、会 爆炸。
(1)R12 分子式:CCl2F2 沸点:-29.8℃,凝固点-
155℃ (2)R22 分子式:CHClF2 沸点:-40.8℃,凝固点-
160℃ (3)R134a分子式: C2H2F4 沸点:-29.8℃,
凝固点-155℃
四、关于CFCS的替代 1、使用替代制冷剂的原因
O3+Cl→ClO+O2 ClO+O→Cl+O2 2、替代制冷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1)制冷剂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 (2)臭氧损耗潜能ODP; (3)在逆使用的用途中,变暖影响总单量 TEWI;
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
二、吸气过热的影响
1、定义: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 的饱和蒸气温度称为过热。两者之间的温 差称为过热度。
2、p-h图
3、“无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外。在实际制冷装置中, 为了减少有害过热,一般在吸气管道上包 扎一层隔热材料。
4、“有效”过热:制冷剂蒸气过热吸收的热 量全部来自蒸发器内被冷却介质。
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装置中。
3、氟利昂
氟利昂制冷剂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剂。 它无色、无味、不燃烧、毒性小。含氯原子 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产生剧毒的光气 (COCl2)渗透性强,单位容积制冷量小。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账户组成(具体见期初资料中的‘账户名称”),且可根据业务发展需 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 (2)总账(采用三栏式) • (3)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采用三栏式) • (4)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外的其他一级账户根据核算的实际需要建 立明细账(原材料、库存商品采用数量金额式,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采用多栏式,其他均采用三栏式)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液体过冷、蒸汽过热及回热循环
• 二、蒸汽过热循环
• 蒸汽过热是指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蒸发温度的状态.两者温度之差 称为过热度,用Δt-r表示.具有蒸汽过热的循环就称为蒸汽过热循环.图 1-7为蒸汽过热循环的压焓图.图中1-2-3-4-1为基本理论循环, 而1-1′-2′-2-3-4-1为有过热的循环.其中,1-1′为制冷剂蒸汽的 过热过程,1′-2′为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2′-2-3为冷凝器中的冷却 、冷凝过程.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返回
表6-2-2大华工厂2009年11月各损益类 账户累计发生额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饱和蒸汽线的交点来确定. • 点2:制冷剂离开压缩机(进入冷凝器)的状态.由通过1点的等熵线与
压力为pk 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

第1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概要

第1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概要

第4章 制冷技术第一节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任何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将要吸收热量,液体的沸腾温度(即饱和温度)和吸热量随液体所处的压力而变化,压力越低,沸腾温度也越低。

而且不同液体的饱和压力、沸腾温度和吸热量也各不相同。

只要根据所用制冷液体(称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创造一定的压力条件,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所要求的低温。

要实现制冷循环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而且要以消耗能量作为补偿。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就是用压缩机等设备,以消耗机械功作为补偿,对制冷剂的状态进行循环变化,从而使用冷场合获得连续和稳定的冷量及低温。

研究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影响制冷循环的各种因素,寻求节省制冷能耗的途径。

2、 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是使工质(制冷剂)在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后通过制冷装置,并以外功作补偿,然后流向高温热源。

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制冷循环就是按逆向循环进行的,在温—熵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次按逆时针方向变化的。

逆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等熵)过程组成,是一种理想循环。

逆卡诺循环是可逆的理想制冷循环,它不考虑工质在流动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不可逆损失。

虽然逆卡诺循环无法实现,但是通过该循环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制冷循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利用液体气化制冷的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低温热源温度恒定;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无传热温差;工质在流经各个设备时无内部不可逆损失;膨胀机输出的功为压缩机所利用。

作为实现逆卡诺循环的必要设备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和蒸发器。

4.制冷系数ε制冷循环常用制冷系数ε表示它的循环经济性能,制冷系数等于单位耗功量所制得的冷量。

对于逆卡诺循环而言:)())(()(00000'-''=-'-'-'='=T T T S S T T S S T w q k b a k b a c c ε 从公式可知,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c ε仅与高、低温热源温度有关,而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能无关。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工作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冷库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压缩机内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制冷剂在这四个部分之间循环流动,完成制冷过程。

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

蒸汽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使得压缩机内的温度升高。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的热交换,将热量释放出去,变成高压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了之前吸收的热量,使得冷凝器内的温度降低。

然后,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再次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完成制冷过程。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热力学的角度来解释。

在压缩机内,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其内能增加。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压力不变,但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少。

在膨胀阀中,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其内能减少。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压力不变,但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这样,制冷剂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从低内能状态到高内能状态,再从高内能状态到低内能状态,完成了内能的转化,从而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优点是制冷效率高、制冷量大、制冷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噪音大、能耗高、制冷剂对环境的污染等。

因此,在使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时,需要注意节能减排,选择环保的制冷剂,加强维护保养等方面。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了解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制冷设备,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第一章-2制冷技术

第一章-2制冷技术

制冷剂循环量
Mr η vVh
指示效率i :
v1'
理论比功wc与指示比功wi之比,称为制冷压缩机
的指示效率i
i

wc wi

h2s - h1 h2 h1
实际循环的制冷性能
.压缩机指示功率Pi
Pi =
wc Mr

vVh
h2'-h1'
ηi
v1' η i
压缩机的轴功率Pe
Pe= Pi ηm
完全冷却循环将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引入中间冷却 器,引起中间冷却器中中压液体制冷剂蒸发而放出其过 热量,变成饱和蒸气。这样,既可增加高压级压缩机制 冷剂流量,又不致造成排气温度过高。
两级压缩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由低压级压缩机、
高压级压缩机、冷凝器、中间冷却器、节流阀、蒸发
器和回热器组成。3点为饱和状态( a ) 流程图
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
一次节流:一次节流循环是将冷凝压力pk下
的制冷剂液体,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p0,由于压差 较大,易实现远距离和向高处供液,而且调节也很 方便,故应用较广。
两次节流:两次节流循环则是先将pk下的制
冷剂液体节流到中间压力pm,然后再次节流到P0, 实际工程应用并不多。
采用哪一种型式有利则与制冷剂种类、制 冷剂容量及其它条件有关。常用的组成型式有:
(1)其他条件不变,冷凝温度tk变化(升高)的影响
p

3 4
tk t´k

2
4 4´ t0
q´0
1
h
q0
单位制冷量q0
qv
吸气比容v1 不变
Q0
(1)其他条件不变,冷凝温度tk变化(升高)的影响

蒸汽制冷原理

蒸汽制冷原理

蒸汽制冷原理蒸汽制冷原理是一种利用蒸汽的相变过程来实现制冷的原理。

这种制冷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等领域。

蒸汽制冷的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蒸发热吸热”和“凝结热放热”两个基本概念。

我们需要了解蒸汽的基本特性。

蒸汽是水在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转变成气体的状态。

当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物体时,它会释放热量并发生凝结,从而将热量带走。

而当蒸汽接触到高温物体时,它会吸收热量并发生蒸发,从而带走热量。

这就是蒸汽制冷的基本原理。

蒸汽制冷的核心是一个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

首先,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接触,从而释放热量并发生凝结。

凝结后的液体蒸汽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此时蒸汽处于低温低压状态,接触到需要制冷的物体,吸收热量并发生蒸发。

最后,蒸发后的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蒸汽制冷的过程中,蒸汽的相变是关键。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量取决于物质的相变潜热。

蒸汽制冷利用蒸发热吸热和凝结热放热的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

蒸汽制冷的效果取决于循环系统中各个部件的运作状况。

压缩机负责将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冷凝器负责将高温高压的蒸汽冷却并凝结,释放热量。

蒸发器负责将液体蒸汽蒸发,吸收热量。

节流阀起到控制蒸汽流速和压力的作用。

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使得蒸汽制冷系统能够实现高效制冷。

蒸汽制冷相比传统的制冷方式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蒸汽制冷不需要使用任何环境有害的氟利昂等制冷剂,对环境更加友好。

其次,蒸汽制冷的制冷效果较好,能够实现较低的温度。

此外,蒸汽制冷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制冷需求的多样化。

总的来说,蒸汽制冷原理是一种利用蒸汽相变过程实现制冷的方法。

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部件的协同工作,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制冷系统作业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物质集态的改变称之为相变。

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这种热量称作潜热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是将吸收潜;反之,当它发生有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则放出潜热。

液体气化形成蒸汽,利用该过程的吸热效应制冷的方法称液体蒸发制冷。

当液体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和液体本身的蒸汽外不含任何其它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汽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

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

如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出,液体就必然要再气化出一部分蒸汽来维持平衡。

我们以该液体为制冷剂,制冷剂液体气化时要吸收气化潜热,该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只要液体的蒸发温度比环境温度低,便可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下的某一低温。

热力学原理:物质集态的改变称之为相变。

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

这种热量称作潜热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是将吸收潜;反之,当它发生有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则放出潜热。

液体气化形成蒸汽,利用该过程的吸热效应制冷的方法称液体蒸发制冷。

当液体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和液体本身的蒸汽外不含任何其它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汽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

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

如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出,液体就必然要再气化出一部分蒸汽来维持平衡。

我们以该液体为制冷剂,制冷剂液体气化时要吸收气化潜热,该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只要液体的蒸发温度比环境温度低,便可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
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下的某一低温。

制冷基础知识问答..

制冷基础知识问答..

制冷基础知识问答..制冷基础知识问答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为什么说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蒸汽压缩式制冷理想和实际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膨胀阀?答:1):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循环时,高、低温热源恒定,制冷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热源间无传热温差,制冷工质流经各个设备中不考虑任何损失,因此,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它的制冷系数是最高的,但工程上无法实现。

(见笔记,关键在于运动无摩擦,传热我温差)2):工程中,由于液体在绝热膨胀前后体积变化很小,回收的膨胀功有限,且高精度的膨胀机也很难加工。

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均由节流机构(如节流阀、膨胀阀、毛细管等)代替膨胀机。

此外,若压缩机吸入的是湿蒸汽,在压缩过程中必产生湿压缩,而湿压缩会引起种种不良的后果,严重时产生液击,冲缸事故,甚至毁坏压缩机,在实际运行时严禁发生。

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应是干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这种压缩过程为干压缩。

2.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与实际循环有何区别?答:1)理论循环假定:①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②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③冷凝器内压降为零,出口为饱和液体,传热温差为零,蒸发器内压降为零,出口为饱和蒸汽,传热温差为零;④工质在管路状态不变,压降温差为零。

2)区别:①实际压缩过程是多变过程;②冷凝器出口为过冷液体;③蒸发器出口为过热蒸汽;④冷凝蒸发过程存在传热温差tk=t+Δtk,to=t-Δto。

3.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制冷系数?C.O.P值?E.F.R?什么是热泵的供热系数?答:1)通常将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s与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k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即:η=εs/εk。

2)制冷系数是描述评价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制冷剂的性质和制冷循环的工作条件有关。

通常冷凝温度tk越高,蒸发温度to越低,制冷系数ε0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1kg制冷剂损失的膨胀功
We h3 h4' 034 '0
➢ 节流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q'0 h4 h4' 4bb'4'4
T
3
Tk
T0 0 4'
Pk
qk 2' 2
Wc
P0
4 1'
q0
1
b' b a' a s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T-s图
➢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一方面损失了膨 胀功,另一方面产生了无益气化,降低了制冷 能力,导致制冷系数有所下降。 ➢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
lgp
pk
3 3'
2' 2
p0
4 q0
1 Wc
qk
0
h4=h3
h1 h2 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q0:1kg制冷剂在蒸发器中 蒸发从被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
q0=h1-h4=h1-h3 ;kJ/kg lgp
pk
3 3'
2' 2
p0
T
3 qk
2
T'k
∑w
T'0
4
1
q0
0
b
a
s
制冷循环性能指标
➢对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c' :
c
q0 q0 T0 W qk q0 Tk T 0
T T'k
3 qk
2
∑w
T'0
4
1
✓大小只取决于两个热源的温度; T0'↗或T k'↘ , → c' ↗
0
q0
b
a
s
➢在实际制冷系统中,制冷系数又称为性能系数, 用符号COP表示
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 热力完善度是表征实际制冷循环接近理想循环
的程度
➢ 蒸气压缩式:
R

max

c
计算制冷效率或热力完善度时,必须: (1)计算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或热力系数 (2)计算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或热力系数 (3)计算制冷效率或热力完善度
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比较
➢ 制冷系数ε和热力完善度η都是反映实际制冷循 环经济性的指标。但二者的含义不同。
Tk T0 T0
;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3、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举例
例1、 某空气调节系统需制冷量20kW,采用氨压缩式制冷, 蒸发温度t0=4ºC,冷凝温度tk=40ºC,无再冷,并且压缩机入 口为饱和蒸气,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的热力计算。
解: (1) 绘出理论循环的压焓图;
:1kg制冷剂 lgp
单位耗功量的制冷量。
pk
3 3'
2' 2
th

q0 wc

h1 h4 h2 h1
p0
4
q0
1 Wc
qk
0
h4=h3
h1 h2 h
(7)制冷效率R: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蒸汽与压缩理制想冷理制论循冷环p h图
循环制冷系数之比。
R

th 'c

h1 h4 h2 h1
1.2 怎样看压焓图
一点、2线、3区、6等值线
➢ 等压线 — 水平线
➢ 等焓线 — 垂直线 ➢ 等干度线 — 湿蒸气区域内 ➢ 等熵线 — 向右上方倾斜 ➢ 等容线 — 向右上方倾斜 ➢ 等温线 — 垂直线 (过冷区)→水平线(湿
蒸汽区)→向右下方弯曲(过热蒸气区)
R22的P-h图
R134a的P-h图
q0
Pk 2 P0
1
b' b
a' a s
✓湿压缩的缺点: ➢湿蒸气进入压缩机与壁面热交换后,占据容积, 使得制冷剂质量流量减少,制冷量下降; ➢过多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影响润 滑,损害压缩机。 ✓避免湿压缩的方法
➢在蒸发器出口增设气液分离器; ➢调节膨胀阀的开度,控制压缩机入口制冷剂蒸气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蒸 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 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管子外,制 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换;
➢(5)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换
T
Tk
3
T0 0 4'
qk 2'
Wc 4 1'
q0
Pk 2 P0
1
b' b
a' a s
➢(2)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1kg制冷剂增加的制冷量
q0 (h1 h4 ) (h1' h4 ) h1 h1' 1aa'1'1
➢ 压缩功增加
Wc Wc Wc' (h2 h1) (h2'h1') 211'2'2
T0m
T0i
a
d q0
0
s
T-S图
二、劳仑兹循环
1kg制冷剂:
➢ 从被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为:
T Tkm
c
Tki
b
∑w
a
q0 Toids T0m (sa sb )
T0m
T0i
a
d q0
d
0
➢向热源放出的热量为:
s
c
qk Tkids Tkm (sa sb ) b
制冷系数为:
• 循环净耗功量为:
T'0
3 qk 2
∑w
4
1
q0
0
w wc we qk q0
b
as
Tk' sa sb T0' sa sb
Tk' T0' sa sb
制冷循环性能指标:制冷系数
的定义:单位耗功量所获取的冷量
q0
W
✓ ε只是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反映制冷循环中收 益能与补偿能在数量上的比值,不涉及二者的 能量品位。
✓ η同时考虑了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和实际循环 中的不可逆程度的影响。
✓ ε的数值可能大于1、小于1或等于1。η始终小 于1。
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比较
✓ 用ε值的大小来比较两台实际制冷机的循环经 济性时,必须是同类制冷机,并以相同热源条 件为前提才具有可比性。
l
q0 W

q0 qk q0

T0m Tkm Tom
劳仑兹循环可以处理为平均放热温 度、平均吸热温度的逆卡诺循环。
变温热源时的逆向可逆循环 ——洛伦兹循环
T
3
2
Tm(高温热源平均温度) Ti
1
4
T0i
T0m(低温热源平均温度)
dq0
O
ds
S
L

T0m Tm T0m
L
4 q0
1 Wc
qk
0
h4=h3
h1 h2 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2)单位容积制冷量qv :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汽(按
吸气状态计),在蒸发器中所产生的制冷量。
qv=q0 / v1=(h1-h4)/v1 ;kJ/m3
lgp
pk
3 3'
2' 2
v1为制冷剂的比容。
的过热度。
制冷循环的分析工具
➢lgp-h图和T-s图
– 1点、2线、3区 – 6等值线 – 分析与计算工具
T-S图
一点、二 线、三区、 五态、六 等值线。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压焓图(莫里尔图)的应用 1.1 压焓图作用
➢ 确定状态参数 ➢ 表示热力过程 ➢ 分析能量变化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 用η作评价指标,使任意两台制冷机在循环的 热力学经济性方面具有可比性,无论它们是否 同类机,也无论它们的热源条件相同或是不同。
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

' c

q0 wc'

q0 wc
c
逆卡诺循环——热泵
➢用于供热,性能指标为供热系数。 ➢供热系数µ:单位耗功量所获取的热量,
qk (qk q0 ) q0 1
压缩机
1
一、逆卡诺循环
1-2 :等熵压缩 T0→Tk, 耗功wc
2-3: 等温压缩 放热 qk=Tk(sa-sb)
3-4: 等熵膨胀 Tk→T0, 做功we
4-1 :等温膨胀 吸热 q0=T0(sa-sb)
T
3 qk 2
T'k
∑w
T'0 4
1
q0
0
b
as
T-S图
逆卡诺循环结果
T
每一制冷循环,1kg制冷剂: T'k
p0
4 q0
1 Wc
(3)制冷剂的制冷流量 Mr和体积流量Vr:
qk
Mr

0
q0
;kg/ s
Vr

0
qv
; m3
/
s
0
h4=h3
h1 h2 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式中:0为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制冷量;kW。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