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无释义)
关于君子的名言名句(100句)

关于君子的名言名句(100句)关于君子的名言名句(100句)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2. 入则孝,出则悌。
——《论语》3.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4.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庄子》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6. 君子不器。
——《论语》7.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荀子》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庄子》9. 君子瑕不掩瑜。
——《论语》1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礼记》11.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孟子》12. 君子不器于众,人皆兴乎亲,则和也。
13.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1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论语》15. 君子远庖厨。
——《论语》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荀子》17. 君子位以知人,不位以立身。
——《礼记》18. 君子不器于斯,不试于事。
——《礼记》1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20. 君子言将行,行将言。
——《论语》21. 君子慎独。
——《庄子》22.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23. 君子成人之美,不如乱人之善。
——《论语》24.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25.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荀子》2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27. 君子日觀盜亦仁焉。
——《论语》28. 君子相交无贵贱。
——《论语》29. 君子殊乐。
——《庄子》30. 君子者乎,色随事易,未善与之言也!——《庄子》31. 君子虽齿白,可奋不凡师也。
——《孟子》32.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所远人。
——《荀子》33. 君子弗学不知义也。
——《论语》34. 君子终身愚。
——《庄子》35. 君子无所争,天下归之。
——《论语》36. 君子有文辞,运用国家。
——《论语》37. 君子修身而不忘其本。
——《论语》38. 君子以追求为志,不以厚利为利。
17句古代经典名言-君子成人之美

17句古代经典名言-君子成人之美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4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精(4)◆廉贞故为君子,贪狠故为小人。
——苏轼《续养生论》◆君子之于善也……临义而思利。
——苏轼《思堂记》◆君子之所以为时中,而小人之所以为无忌惮。
——苏轼《中庸论》◆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南行前集叙》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与我也。
——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君子不以为愧者,所职大也。
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
——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
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蕃。
——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而皆喜从事,则天下何足治欤。
——苏轼《凤鸣驿记》◆君子之欲有为于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
始进以正,犹且以不正继之,况以不正进者乎!——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苏轼《宝绘堂记》◆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君子以礼治天下之分……君子以义处天下之宜……君子以信天下之惑……此三者足以成德矣。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
——苏轼《屈到嗜芰论》◆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夫邪正之不同也,不啻若黑白。
使天下凡为君子者皆如颜渊,凡为小人者皆如桀跖,虽微《春秋》,天下其孰疑之?——苏轼《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夫君子小人,不可以一道待也。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锦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锦(6)◆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
——《史记》◆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汉·刘向◆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利。
——《阮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礼记·缁衣》◆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好船者溺,好骑者坠。
君子各以所好避祸。
——汉·袁康◆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利轻重人。
——清·宋纁《古今药言》◆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君子行法,公而忘私;小人行贪,囊私弃公。
——《处世悬镜》◆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公羊传》◆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礼记·曲礼》◆君子宽贤容众以为道,小人缴讦怀诈以为智。
——唐·魏征《群书治要》◆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
——《荀子》◆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朋党论》◆古之君子,知固贵于博,然知尽天下事,只是此理。
——宋·陆九渊《象山全集》◆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五代·冯道《荣枯鉴》◆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朋友》◆君子得位则昌,失位则良;小人得位则横,失位则丧。
——《意林·太玄经》◆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
——《胡子知言·天命》◆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朋友》◆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元·赵孟頫◆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

古⼈关于君⼦的名⾔(释义)古⼈关于君⼦的名⾔1、⼦⽈:“君⼦周⽽不⽐,⼩⼈⽐⽽不周。
”-----《论语·为政》孔⼦说:“君⼦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君⼦怀德,⼩⼈怀⼟;君⼦怀刑,⼩⼈怀惠。
”-----《论语·⾥仁》孔⼦说:“君⼦所思是德⾏,⼩⼈所思是有利可图;君⼦⼼中想的是法,⼩⼈⼼中想的是侥幸。
”3、⼦⽈:“君⼦喻于义,⼩⼈喻于利。
”-----《论语·⾥仁》孔⼦说:“君⼦明⽩⼤义,⼩⼈只知道⼩利。
”孔⼦说:“君⼦不应该像器具⼀样,作⽤仅限于某⼀⽅⾯,应多才多艺。
”5、⼦⽈:“君⼦坦荡荡,⼩⼈长戚戚。
”-----《论语·述⽽》孔⼦说:“君⼦⼼胸宽⼴,⼩⼈经常忧愁。
”6、⼦⽈:“君⼦成⼈之美,不成⼈之恶;⼩⼈反是。
”----《论语·颜渊》孔⼦说:“君⼦通常成全他⼈的好事,不破坏别⼈的事,⽽⼩⼈却与之完全相反。
”7、⼦⽈:“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孔⼦说:“君⼦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容易附和别⼈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平和相处。
”8、⼦⽈:“君⼦泰⽽不骄,⼩⼈骄⽽不泰。
”----《论语·⼦路》孔⼦说:“君⼦泰然⾃若⽽不骄傲,⼩⼈骄傲⽽不泰然⾃若。
”9、⼦⽈:“君⼦⽽不仁者有矣夫?未有⼩⼈⽽仁者也!”----《论语·宪问》孔⼦说:“君⼦中没有仁德的⼈是有的,⽽⼩⼈中有仁德的⼈是没有的。
”10、⼦⽈:“君⼦上达,⼩⼈下达。
”----《论语·宪问》孔⼦说:“君⼦向上,通达仁义;⼩⼈向下,追求名利。
”11、⼦⽈:“君⼦固穷,⼩⼈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孔⼦说:“君⼦穷困时尚能安守,⼩⼈穷困了就不约束⾃⼰⽽胡作⾮为了。
”12、⼦⽈:“君⼦求诸⼰,⼩⼈求诸⼈。
”------《论语·卫灵公》孔⼦说:“君⼦严格要求⾃⼰,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找原因,⽽不是怨天尤⼈。
君子的经典句子

君子的经典句子一、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出自《礼记》。
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二、君子必慎其独也。
出自《大学》。
“慎独”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人在独处时最容易对自己放松戒备,从而把自己最真实的本性表现出来。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
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四、笃志而体,君子也。
出自《荀子•修身》。
笃:固,坚定。
体:履,实践,奋斗。
意思是:有坚定的意志,为事业孜孜奋斗的人,就叫作君子。
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六、君子以果行育德。
选自《易•蒙》。
君子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七、君子谋道不谋富。
见唐•柳宗元《吏商》。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
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八、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选自《论语•学而》。
君子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生活的安逸。
九、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出自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对有贤德的人,可以招致和收罗,但不可以引诱;可以舍弃不用,但不可以怠慢。
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如草一般。
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去。
十一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选自《贞观政要•公平》节选。
君子喜欢赞扬别人的长处,而小人则喜欢攻讦人的短处。
所以,作为领导者听到有人在身边说其他人的坏话,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十二、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有道德智慧的人,并不是用言语去说服他人,而是用自己的德行涵养来感化他人。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精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精(1)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贞而不谅。
——《论语》君子所其无逸。
——《尚书·无逸》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
——宋·苏轼君子不以私害公。
——汉·韩婴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先秦·子思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汉书·刘向传》浅交言深,君子所戒。
——宋·苏轼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武则天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顾炎武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荀子》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宋·王庭坚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论语》古之君子,绝友不出丑语。
——魏晋·嵇康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张汪玉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唐·贾岛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先秦·曾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子》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唐·孟郊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君子之行,皆积小以成高大。
——《三国志》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子》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养正遗规》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经》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形容君子的古文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 ------《论语·卫灵公》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18、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阳货》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论语·雍也》23、君子周急不继富。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3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论语·里仁》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3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论语·子张》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3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37、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3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4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4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论语·公冶长》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论语·子张》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50、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礼记·中庸》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7、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左传》8、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唐·孟郊)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10、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汉·刘向)11、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1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13、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14、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宋·朱熹)15、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16、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宋·胡宏)17、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
-----(明·方孝孺)18、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
-----(清·宋缍)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20、君子表不隐里,有暗同度。
-----《意林·魏子》21、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表记》22、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唐·孟郊《秋怀》23、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24、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诗经·小雅·小弁》2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明·朱衮《观微子》26、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27、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
-----欧阳修《宦者传论》2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29、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30、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刘向《战国策·燕策二》3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丘明《左传·晤公八年》3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周易》33、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王肃《孔子家语·颜回》34、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王肃《孔子家语·六本》35、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 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36、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曹植《君子行》3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易经》3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尽心下》39、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骆宾王《萤火赋》40、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 苏洵《史论上》41、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 欧阳修《杂说三首》42、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 王肃《孔子家语·在臣》4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刘安《淮南子·缪称训》44、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之千里。
----- 戴德《大戴礼记·礼察》45、夫君子之不骄,虽暗室不敢自慢。
-----王安石《周公》46、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刘向《说苑·说丛》47、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晏子春秋·外篇八》4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 《阮子》49、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离娄下》50、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 欧阳修《左氏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