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气压中心共22页文档
北半球气压中心

北半球气压中心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在赤道附近形成了一个气压带,叫什么名字(赤道低气压带)。
南北纬30度附近形成的气压带呢?(副热带高气压带),60度附近的气压带又叫什么名称?(副极地低气压带),90度附近则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师:这个就是整个全球的气压带分布,形成这个气压带的前提大家还记得吗?(地表均一)但实际上,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有陆地又有海洋,这时全球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首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 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对大气的影响;2掌握北半球1月和7月高、低气压中心名称及其季节变化;3掌握季风环流的方向、性质和形成原因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海陆风,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这里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海陆风,还影响到夏季跟冬季陆地与海洋上高低气压的分布。
接下来大家花点时间做一下下面的活动题,这里再罗嗦一下: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降温也快。
生:思考。
回答师: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形成高压;夏季,由于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因此形成低压。
生:回答师:在亚欧大陆上形成的高压大致位于北纬60度附近,因此它切断的是哪个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大家边听边记笔记。
夏季,在亚欧大陆形成的低压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切断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此时很明显气压带已经不呈带状分布了。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分布有重大影响。
气压带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会形成怎样的分布状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7页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我们先来看冬季的,大家把北半球的这三个气压中心的名称抄在书本上,这几个名称都是根据所处的位置而命名的。
阿留申低压位于太平洋,冰岛低压主要位于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这个低压对北美国家的影响非常大。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风向
原因
冬季风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性质
源地
寒冷干燥 蒙古-西伯利亚
温暖湿润 印度洋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 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 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 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 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地 区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 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 土豆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 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 形成沙漠景观。
小结
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东 亚 季 风
夏季风—风—向东南风—性质—暖湿—影 气响 候—高温多雨 冬季风—风—向西北风—性质—冷干—影 气—响 候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1)东亚季风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南部
风向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 寒冷干燥 质差异 温暖湿润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西太平洋副高
(2)南亚季风 南亚、中国西南
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16-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一月海平面气压图
-17-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南信风
七月海平面气压图
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亚洲 大陆 一月 七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 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 压)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高压 低压
大西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一月
压 低副 极 地 低高 带
低
七月
高
副 热 带 高低 带 压
高
大西洋
亚洲 大陆
(3)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南亚季风
(1)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 带的移动。 (2)风向
夏季风向:西南风——温暖湿润
冬季风向:东北风——寒冷干燥
(3)分布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太平洋
北美大陆
一月 冰岛低压 七月 亚速尔高压
亚洲高压(又称蒙 阿留申低压 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 夏威夷高压 度低压)
高压 低压
一月
压 低副 极 地 低高 带
低
七月
高
副 热 带 高低 带 压
高
亚洲 大陆 一月 七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 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 压)
太平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北冰洋
亚洲 北美 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洋洲 南美 洲
大 西 洋
欧洲
大 西 洋
非洲
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 2.分布: 则成块状分布。
3.1月、7月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一月
压 低副 极 地 低高 带
北美 大陆 高压 低压
大西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概述

西北风
阿留申 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这些气压中心对风向有何影响? 读图思考:
1月份 西北风
思考:这样的风向对气候有何影响?
1月份
东北风
亚速尔 高压
亚洲 低压
东南风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读图思考: 这些气压中心对风向有何影响?
7月份 东南风
思考:这样的风向对气候有何影响?
7月份
西南风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2、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冰岛
一月
பைடு நூலகம்阿留申
低压
大 西 洋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亚洲高压
低压
60N
太
亚欧大陆
副 热 亚洲低压 带 高 气 压 带
平
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七月 高压
30°N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占优)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季风环流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海陆分布
2、季风环流
项目 陆地 (热容小) 海洋 (热容大) 气温
7月 1月 (夏季代表) (冬季代表)
高(升温快)低(降温快)
低 高
气压 气温
气压
低(升温慢)高(降温慢) 高 低
冰岛 低压 亚洲 高压
南亚季风的形成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7月份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2.2.2 北半球气压中心 共21页

气候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及成因
热带雨 南北纬10°之间,如: 非洲刚 全年高温多雨。 林气候 果盆地,南美亚马孙平原,亚洲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印度尼西亚等地。
热带草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原气候 如:非洲中部 ,澳大利亚 北部 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
热
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D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C
温故知新:
B 1.说出气压
带、风带的
名称,移动
A 规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B
C
极地东风带
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亚欧大陆
30°
0°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北美大陆
(1)热带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热带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 气候)
(3)温带三种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4)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5)高山气候
(二)气候特点、成因及分布地区 见《名师金典》42页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② 热带草原气候 ① 热带雨林气候
北半球陆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作业
• 1.《名师金典》p40 二 三
•
p46 -- 47
• 2. 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东亚 季风与南亚季风方向、性质和成因
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概述课件

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误差分析
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对观测 数据进行校验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VS
误差分析
对观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进行分析,了解误差来源和大小,为数据 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
气压中心的季节性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如夏季北半球高压中心增强 可能导致炎热干燥的天气,而冬季低压中心增强可能导致寒冷湿润的天气。
降水分布
气压中心的季节性移动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夏季北半球高压中心向东移动 可能导致东部地区降水减少,而冬季低压中心向南移动可能导致南部地区降水 增加。
影响季风环流的稳定性
气压中心的季节性变化也会影响季风环流的稳定性。例如, 夏季,北半球的高压中心通常位于北美和亚洲地区,这会导 致季风环流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异常天气现象。
季风环流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影响气压中心的分布和强度
季风环流的变化也会影响气压中心的分布和强度。例如,夏季,季风环流的变化会导致南亚高压增强或减弱,进 而影响气压中心的分布和强度。
02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特点
季风环流的形成机制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季风环流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 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形成太阳辐 射的季节变化。
由于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导致空 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形成 季风环流。
气压中心的形成
由于地表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导致空 气密度和气压的差异,进而形成气压 中心。
由于热力作用和地形因素,北半 球的高压中心通常出现在大陆内 部或海洋上。
高压中心的特点
高压中心的气压较高,气流下沉, 温度较高,湿度较低,通常带来 晴朗干燥的天气。
北半球气压中心PPT课件

热带草原
.
37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 或冰洋气团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 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 交替控制
赤道低压与东北信风交 替控制
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
距海洋较远 终年受大陆 气团控制
.
6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
7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
8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28
温 气温/℃
带
30
海
洋
15
性
气
0
候
-15
-30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气候特征:
全 年 温 和 湿 润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月份
伦敦
.
29
.
30
3、气候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夏至
.
66°34´N
23°26´N 0° 23°26´S
冬至
夏至
位置: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成因:夏季:赤道低气压带
冬季:信风带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夏季多雨(湿季)冬季少雨(干季)
22北半球气压中心.

二、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1.季风: 现象,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2.类型
东亚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南亚(东南亚)季风(热带季风)
季风环流
3、成因、风向: 探究活动:阅读下面两幅图
比
风向有何不同?
想
形成原因?
3、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7月份
项目
陆地
气温
(热容量小) 气压
海洋
气温
(热容量大) 气压
7月 (夏季)
1月 (冬季)
高(升温快) 低(降温快)
低
高
低(升温慢) 高(降温慢)
高
低
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由于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 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
成因:(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 区,完成 1~3 题。
1.1 月,图中 A 地盛行( )
答案:D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解析: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 七月 (又称印度低压)
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美大 陆
大西洋
高压 冰岛低压
低压
亚速尔高 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当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