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二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 必修二 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卷

高一语文 必修二 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命题人:马莉宁(教研室)检测人:毛国兴(东风路高中)注意:本套试卷共六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

分值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2×3=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渐.(jiān)车帷裳B.吐哺.(bǔ)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C.迤.(yǐ)逦纤.(xiān)细管弦.(xuán)载.(zài)笑载言D.低劣.(lüè)荫.(yìn)庇估量.(liáng)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泥淖猗郁急不睱择蓊蓊郁郁B.杂糅袅娜横槊赋诗咄咄逼人C.缔造肄业夙兴夜寐乘彼垝塬D.涸辙枕籍心急如焚游目骋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领导干部一定要具有础润而雨的前瞻能力、一叶知秋....的洞察能力和防微杜渐的执行能力。

B.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太过仓促,很多导演对春晚的构思没有完全成熟,这样急着招标有点“赶鸭子上架”,最终的结果会跟“揠苗助长....”一样。

C.如今的“艺考”被不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或家长视作了考大学或考一流大学的终南捷径....。

D.距离高考已不足三月,爸妈急得什么似的,可王磊倒安之若素....,一天到晚还那样乐呵呵,跟个没事人似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B.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语文期末考试卷高一必修二

语文期末考试卷高一必修二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毕恭毕敬B. 蹑手蹑脚倾盆大雨C. 惊涛骇浪红光满面D. 震耳欲聋息息相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B.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C. 她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D. 她的微笑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这句话强调了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B. 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C. 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D. 她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深受学生喜爱。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雨中的田野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那里的风景美得如诗如画。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6.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B. 你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C. 他为什么迟到?D. 这件事已经解决了。

7.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B. 她的能力很强,是团队中的佼佼者。

C. 这件事已经水落石出了。

D.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

8. 下列各句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新高一必修二语文期末试卷

新高一必修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顷刻(qǐng) 戕害(qiāng) 剔除(tī) 咄咄逼人(duō)B. 刹那(shà) 悄然(qiǎo) 好莱坞(hǎo) 繁文缛节(rù)C. 混沌(hùn) 埋怨(mán) 拘泥(ní) 暴殄天物(tiǎn)D. 卓越(zhuó) 离间(jiàn) 风靡(mǐ) 可乘之机(ché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增设每周一节的作文辅导课。

B.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征服太空,实现了登月的梦想。

D. 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魅力。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令人钦佩,他们______在赛场上的努力,赢得了荣誉。

② 这座城市______了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③ 他的作品______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A. 矢志不渝,沉淀,涉猎B. 矢志不渝,积淀,涉及C. 矢志不渝,积累,涉及D. 矢志不渝,积累,涉猎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日益改善。

C. 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荣誉。

B.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纤巧(qiǎo)悠然自得(yóu)B. 惟妙惟肖(xiào)碧空如洗(bì)C. 恍若隔世(huǎng)水天一色(shuǐ)D. 沉鱼落雁(diàn)红颜薄命(b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比赛推迟到下周举行。

C. 这部电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尤其是剧情和表演。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言辞激昂,让人心潮澎湃。

B.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的佼佼者。

C. 这场演讲比赛让他的口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D. 她的工作态度消极,经常拖延不办。

4.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这朵花很美丽。

B. 这朵花如同一位美丽的仙子。

C. 这朵花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D. 这朵花让人想起了春天的气息。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合理的一项是()A.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B. 由于他工作繁忙,所以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C. 因为他工作繁忙,所以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D. 因为他工作繁忙,所以没有时间参加聚会,这是他常说的话。

6.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陶醉:完全沉浸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B.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C.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D. 他的文章语言流畅,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闪烁,如同无数颗钻石撒在夜空中。

语文高一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语文高一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ē è)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真心实意(zhēn xīn shí yì)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在周末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耐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不得不请假休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引人入胜,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B. 那个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这个人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所以人缘很好。

D. 她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听音乐,这些活动都能让我放松心情。

B. 他一边走路,一边看着手中的书,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坑。

C.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 小明是一个热爱运动、乐于助人、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B. 原句:这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二
A.李广射“胡”的具体事件的直接描述。 B.对历史典故的推导和考证。 C.胡人入侵中原的历史事件。 D.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答案:A
第15页
6.本文作者认为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 其合理的根据”,这“根据”是什么?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是一种艺术的手法,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原 理看,入侵者未战先倒,更能表现正义的强大力量。
第29页
答案:(1)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使人心情畅快的 事最叫人喜爱。
(2)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 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 笑的。
(3)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 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第30页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 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 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 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 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 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 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 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 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 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
第3页
解析:A.缄:jiān;C.憎zēnɡ;D.毗pí。 答案:B
第4页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与音乐喷泉表演交 相辉映,场面博大、壮观,漫天的烟花与突起的喷泉,把整 个世博园演绎成一个童话世界,壮丽的场景叫人触目惊心。 B.赵云故里之争反映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炙 手可热的历史和地理之争背后,是巨大的投入,是投资环境 的竞争。这不但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也早已偏离了实事求 是的轨道。

语文必修二高一期末试卷

语文必修二高一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dá)B. 谈笑风生(shēng)C. 琳琅满目(láng)D. 美轮美奂(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已延误,请您耐心等待。

B.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依然没有提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漂亮B. 谦虚——虚心C. 坚强——刚强D. 坚定——坚决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C.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作家笔下的世界丰富多彩。

B. 她的歌声如黄莺出谷。

C. 他们的友谊如同金石。

D. 他的名字在业界如雷贯耳。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近字误用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B. 气喘吁吁C. 风和日丽D. 雪中送炭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太厚了,我看了三天三夜都看不完。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风中摇曳。

B.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C. 雨水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D. 这本书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10.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四字短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水落石出C. 人山人海D. 飞蛾扑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题答案

(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题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正确答案:B解析:A选项中的“揽茝”的“茝”字音为“chǎi”C选项中的“姱”应为kuāD选项中的“骋”应为chěng2、正确答案:B解析:A选项中“楷书”应该为“行书”C选项中,王安石和苏轼政治上一直不和,并不是同为一派D选项中,“西周末年”应该为“西周初年”3、正确答案:B解析:B选项中的“志”应该翻译为勇气4、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中的“发展”“创造”逻辑顺序混乱B选项应该为“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C选项中的“充分”该换到“发挥”前面5、正确答案:D解析:A、B、C都是翻译为“的”,只有D是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独立性6、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中“悟”通“晤”面对面B选项中“冯”通“凭”乘D选项中“错”通“措”措施7、正确答案:D解析:从何而归选择⑥,作者自述在“尘网”中挣扎三十年才归来归去何处选择①,作者写在南方开荒,在田园中生活归去如何选择③,④句子只是说他所在田园拥有的财产,而③则是述说他所过的生活8、正确答案:A解析:B、C、D中的“相”字都翻译为“互相”,只有A选项翻译为“你”二、背诵默写(每句1分,共10分)(1)氓之蚩蚩(2)以我贿迁(3)集芙蓉以为裳(4)延伫乎吾将反(5)少无适俗韵(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7)舳舻千里,横槊赋诗(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评分意见:单句错一个字则扣1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参考:1.拒绝比较,有前进就是进步2.不要分数论英雄3.不要把分数当成批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评分意见:意对即可,内容积极向上,有意义,字数要达到要求,拓展谈论合理四、阅读(46分)(一)荷塘月色(节选)(15分)(1)A(3分)(2)用了博喻(比喻也可)、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一个0.5分),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将“白花”比作“星星”、“明珠”和“刚出浴的美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叶子优美的姿态和白花多种婀娜多姿的形态美(1分),衬托出作者心里的自然、宁静(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
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随之展开。
A.①③⑤
C.②④⑥
B.⑤①③
D.①④⑤
第10页 共 57 页
解析:①句观察顺序由上而下,更好衔接下文;接下来 “令人屏息”的风景的美的程度,宜选④;再接下来是“视 线”的拓展,⑤比⑥的主语更明确。 答案:D
第11页 共 57 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它对客观事物的描 写,必须“别具一样心肠”。据史料记述,画家李龙眠画李
暂时(zàn) 办事斩截(zhǎn)
C.憎恶(zènɡ) 与会(yù)
血压(xuè) 纷繁芜杂(wú) D.纰漏(pī) 毗邻(bǐ) 枇杷(pí) 夫妻仳离(pǐ)
第3页 共 57 页
解析:A.缄:jiān;C.憎zēnɡ;D.毗pí。 答案:B
第4页 共 57 页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第29页 共 57 页
答案:(1)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使人心情畅快的 事最叫人喜爱。 (2)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 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
笑的。
(3)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 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第24页 共 57 页
解析:①句是描写当地环境的;③句是说明当地的士人 对苏轼的欢迎的;⑥句是评论,不是苏轼的言行。排除这三 句即可。 答案:C
第25页 共 57 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 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
第14页 共 57 页
5.作者认为,“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 这一画面很不合理”,其中“事物狭小范围”指的是( A.李广射“胡”的具体事件的直接描述。 B.对历史典故的推导和考证。 )
C.胡人入侵中原的历史事件。
D.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答案:A
第15页 共 57 页
6.本文作者认为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 其 合 理 的根 据 ” , 这 “ 根 据 ” 是 什 么 ? 最 正 确的 一 项 是 ( ) A.画面是一种艺术的手法,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原
C.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 文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产物,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 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一致。
第18页 共 57 页
D.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 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不利于文艺的繁荣兴旺。 解析:B项,“不可能”说法绝对;C项,“达成共识 的基础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一致”文中无据;D项,原文中
9.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苏轼以山水为乐,不以 自身遭际为悲的一项是( ) ②子瞻策杖载酒,
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乘渔舟乱流而南 俯视大江
③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④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
⑤倚怪石,荫茂木,
⑥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B.③④⑤ D.①③⑥
A.①②⑥ C.②④⑤
第22页 共 57 页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 迁:迁居 幅巾:用幅巾裹头 效:显现
)
B.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D.仰瞻陵阜
陵阜:高山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
“迁”的意思是“被贬”。
答案:A
第23页 共 57 页
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
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第21页 共 57 页
昔余少年从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 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 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润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 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 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第8页 共 57 页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德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 __________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
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第9页 共 57 页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 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 ④风景的秀美令人屏息。
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 山,子瞻总是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 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第26页 共 57 页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 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A项“朋友们并不觉得 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表述错误,应为“子瞻并没有感到
)
A.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与音乐喷泉表演交 相辉映,场面博大、壮观,漫天的烟花与突起的喷泉,把整 个世博园演绎成一个童话世界,壮丽的场景叫人触目惊心。
B.赵云故里之争反映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炙
手可热的历史和地理之争背后,是巨大的投入,是投资环境 的竞争。这不但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也早已偏离了实事求 是的轨道。
广射“胡”的画面,有一种打破时间条件限制的特点——箭
还在弦上,“胡”兵已从马上跌落下来。从事物狭小范围的 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 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李广的歌颂,这一画面正如李广的箭 可以射入石头的传说,有其合理的根据。
第12页 共 57 页
不论如何,这种画面较之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 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现实主义”,把任何虚构都当作形式主 义的照相般的画面,是更现实主义的画面。任何作品都会引 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欧阳修认为:“诗人贪 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针对臣子带着章疏草稿见 皇帝的诗句有语病,他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他认为“唐 人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亦
第30页 共 57 页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 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 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
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
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 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
第7页 共 57 页
C.这次资本对接会的参加者,除地处本地的多所高校 和科研机构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科技工作者、 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也参加了洽谈。 D.改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身份,就业门路就会拓宽,
今年,有25名大学毕业生走进了历史悠久的绍兴黄酒酿造车
间,应聘当上了黄酒酿造学徒工。 解析:A.去掉“左右”;B.搭配不当,“读书”不能与 “好伙伴”搭配;C.句式杂糅,去掉“也参加了洽谈”。 答案:D
自己在齐安过了很久”。
答案:A
第27页 共 57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第28页 共 57 页
四、(23分) 11.翻译文言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10分) (1)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3分) (2)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
自笑者也。(4分)
(3)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3分) 解析:(1)重点字词:盖、适意、悦。(2)重点字词:方、 易之、厌、洒然。(3)重点字词:于、责、寓。
阶段测试题(二)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1页 共 57 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第2页 共 57 页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蔑视(miè) 缄默(zhēn) 信笺(jiān) 签订盟约(qiān) )
B.渐染(jiān) 崭新(zhǎn)
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捶钟时何?”这种论断值得商量。唐人
张继所描写的“对愁眠”的旅人,在感受上把天晓与三更这 两个时间的距离混淆起来,当然是“理有不通”的。
第13页 共 57 页
可是“对愁眠”的旅人可能混淆了时间观念,这“不通” 正是旅人特殊心境的合理描写。运用这种想象化的表现形式, 应当说是可以允许的吧?这种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恐怕 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对社会主 义文艺的繁荣是不利的。
有“恐怕”作限制。
答案:A
第19页 共 57 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
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 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策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第6页 共 57 页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周,中国一支由十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出现在 冲绳岛南部的公海上,遭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警戒监视, 一架中国舰载直升机也飞到离日本军舰大约90米左右的地方
进行了反监视。
B.读书是我们面对前人,面对智者,面对知识不断前 进的过程,它带给我们的惊喜、问题是不经意的,我们有必 要让这份不经意更长久,让读书成为陪伴我们终生的好习惯, 好伙伴。
第20页 共 57 页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 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