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的肥水管理探讨

园艺植物的肥水管理探讨

园艺植物的肥水管理探讨摘要:土壤是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吸取养分和水分的基础,土壤营养水平决定着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给,直接影响到园艺植物生长发育。

种植园土肥水管理的目的就是人为地给予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园艺植物在其最适宜的土肥水条件下得以健壮生长,这对园艺植物丰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艺植物;肥水;营养1 土壤的改良措施简介常见的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

当土壤的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

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

土壤的酸碱度对各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土壤中必需营养元素的可给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根部吸水、吸肥的能力以及有害物质对根部的作用等,都与土壤ph 值有关。

土壤过酸时可加入磷肥、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豇豆、蚕豆、二月兰、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来调节;土壤偏碱时宜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来调节。

2 园艺植物营养生理和施肥肥料是园艺植物的“粮食”,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出现是第一次农业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和重要特征,但由于化肥使用不当或使用过量,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导致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的下降,因此了解植物所需营养(nutrition),掌握施肥(fertilization)技术十分重要。

土壤中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但远远不能满足园艺植物高产、优质的生产要求,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植物营养特点与生长发育的需要及肥料自身的特性,科学施肥,才能使肥料真正起到增产的效果。

2.1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营养诊断(nutrition diagnose)是通过植株分析、土壤分析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以及植株的外观形态观察等途径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判断,从而指导科学施肥、改进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园艺植物栽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理的土壤、适当的施肥和科学的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土肥水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本文将简要介绍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需要通过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肥力。

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矿物肥的混合施用,也可以选择使用复合肥来改良土壤。

还可以通过耕作和翻耕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2. pH值调节:土壤的pH值对园艺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土壤pH 值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大多数园艺植物对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最为适宜。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需要通过施用石灰或者硫酸铵等物质来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适应作物的生长需求。

3. 土壤保水保肥: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可以通过覆盖地膜、建立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肥的流失,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施肥管理1. 合理施肥:园艺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期和苗期,可以采用底肥和基肥的方式来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生长期和结果期,可以采用追肥和连续施肥的方式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2. 有机肥和矿物肥搭配:有机肥和矿物肥都是提供植物营养所必需的养分,它们各有优点和不足。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而矿物肥含有高浓度的养分,能够快速有效地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矿物肥的搭配施用,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三、水管理1. 合理浇水:园艺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需要进行合理浇水。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合适的土壤、适当的施肥和适量的水分。

土肥水管理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下面将从土壤改良、施肥技巧和水分管理三个方面介绍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一、土壤改良1. 施用有机物质:添加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水性。

可以使用腐熟的堆肥、腐叶土、腐殖土等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有机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肥力。

2. 改善通气性:园艺植物的根部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结构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可以加入粗砂、木屑、蛭石等松散材料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孔隙。

3. 酸碱调节:不同的园艺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

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或硫酸铵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适合园艺植物的生长。

二、施肥技巧1. 根据植物需求施肥:不同的园艺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

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种植前施入基肥,然后在生长期适时追肥。

2.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通常有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等不同类型的肥料可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控制施肥量和频次:过量施肥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土壤污染,因此施肥量和施肥频次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和植物观察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三、水分管理1. 合理浇水:根据园艺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来合理浇水。

一般来说,浇水应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为宜。

可以通过观察土壤表面的湿度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

2. 施用保水剂:可以在栽培园艺植物时,施用一些保水剂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常用的保水剂有水凝胶、石蜡等。

3. 防止水浸涝和旱灾:过多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引发植物的根部缺氧和根腐病。

相反,过少的灌溉会导致土壤干旱,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需要合理控制水分的供给,防止水浸涝和旱灾的发生。

chapter7 土肥水管理

chapter7 土肥水管理
清耕法的优点: 但清耕法也有许多缺点:
(二)生草法
生草法是在果树的行间种植草类而不进行耕作 的土壤管理方法。
生草法的优点: 但生草法会造成作为间作植物的草类与果树在 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尤其是在持续高温干旱时或
园艺植物与草类都处在迅速生长期时竞争更剧烈,。
黄河故道地区的沙荒地有些是盐碱地 , 可参照盐碱 地的改良方法治理。
4.保护地和连作园地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由于特定的小气候
(温度高,湿度大,不受雨水淋失)和长期大 量或过量施用肥料,土壤表层会出现盐分积累, 土壤溶液浓度增高现象。特别是在一年四季连 续覆盖的温室或大棚里,盐渍化现象会日益严
重。这种土壤最根本的改良方法是科学地施用 无机和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正确掌握化肥
壤肥力。
3.沙荒地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有大面
积的沙漠地和荒漠化土壤 , 其中有些地区还是我国主
要的果品基地,如黄河故道地区、新疆吐鲁番。这些 地域的土壤构成主要是沙粒,有机质极为缺乏,有效矿
质营养元素含量稀少,温、湿度变化剧烈,保水保肥 能力极差。改土的主要措施是:
(1) 营建林网防风固沙。 (2)发掘灌溉水源,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等。 (3)重要和常用的土壤管理措施,包括
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1)物理消毒 多用蒸汽消毒,结合温室加温进行。
直接利用太阳能也能起到一定的土壤消毒作用
(2)化学消毒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甲醛、氯化苦、溴甲烷、硫磺等。
二、盆土的配制
盆栽是花卉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果树上的应用也
越来越多。盆栽应配制富含营养物质和物理性状良好 的盆栽用土。盆土又称盆栽基质或盆栽介质,主要成 分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 蛭石、水藓、木炭、椰子纤维、砻糠灰( 灰) 、黄沙 等。各地常根据材料来源和使用习惯,选用上述材料 中的一部分调配盆栽用土。通用的有:园土+腐叶土+ 黄沙+ 骨粉,体积比为 6:8:6:1;或泥炭+黄沙+骨 粉,体积比为12:8:1。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十分重要,合理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下面将从土壤管理、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三个方面来讨论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一、土壤管理1.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的含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进行追肥,一般可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猪粪、牛粪、鸡粪等,施用量要适量,不能过量施用,以免造成土壤酸碱度失衡或养分过多而导致植物发生生理病害。

2. 控制土壤水分土壤的水分管理是园艺植物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但不要过湿,避免植物根部窒息死亡。

还可以通过种植适合的地被植物,如草本植物、多茎状植物等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 增施有机质二、肥料管理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进行施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料,既可以满足植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要,又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还可以选择含有缓释元素的肥料,延长肥料释放周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返硝化、淋溶等现象的发生。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肥料,注意分期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一次性施太多肥料。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追肥,如在作物萌芽、生长迅速期等关键时期进行追肥,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有机肥料是园艺植物栽培中重要的肥料来源,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1.引言介绍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本实验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2.实验设计与方法描述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的设计和方法。

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区划、处理组和对照组等。

解释每个处理组的土壤、肥料和水的管理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呈现实验结果,包括植物生长情况、叶片色泽、根系发育等指标的测量数据。

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4.土壤分析对各处理组的土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分析土壤分析结果与植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关系。

5.肥料管理讨论各处理组使用的肥料类型、施用量和施肥时间。

分析不同肥料管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6.水管理描述各处理组的水管理方法,包括浇水频率、浇水量和灌溉方式。

分析不同水管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解释不同土肥水管理方式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

8.实验改进和展望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扩大实验规模的可能性。

9.参考文献引用在实验过程中参考和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请注意,以上是关于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

实际的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进行编写。

在撰写报告时,请遵循科学实验报告的结构和格式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合理解释实验结果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同时,建议参考相关的园林植物管理和肥料施用的领域标准和研究成果,以支持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三大要素,因此,科学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对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土肥水管理对策的介绍。

一、土壤管理1、调整土壤pH值。

不同的园艺植物喜好不同的土壤pH值,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植物,根据其需求合理调节pH值。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则可以使用石灰调节,如果过碱,则可以使用硫或铁调节。

2、保持土壤湿润。

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吸收养分,但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通气性下降,从而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喜水程度,合理灌溉,避免过度浇水。

3、添加有机质。

可通过添加腐熟堆肥、稻草等有机物质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二、肥料管理1、选择合适的肥料。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喜好不同,所以选择适合的肥料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植物需求等情况选用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

2、合理施肥。

施肥过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植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量上进行肥料施用。

3、配合肥料。

有些肥料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其他肥料混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营养效果。

三、水管理1、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是科学育种的重要环节。

土壤湿度的维持低于植物适质时,会导致植物萎蔫和凋谢。

而土壤过湿则会引发土壤通气不良,甚至引发根腐病和其他病害,因此,在灌溉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量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

2、水质控制。

植物生长需要的水质是不同的,一些园艺植物对水质的要求比较苛刻,主要表现为对水中溶解物含量的敏感程度。

因此,在进行灌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质过差。

绿化植物的浇水和施肥管理

绿化植物的浇水和施肥管理

园林植物的浇水与施肥来自(贵州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一、绿篱、球形及其它造型植物的浇水、施肥(一)浇水1 在干旱季节应早晚各浇一次,且应浇透。

2 在粉尘污染重的地段,应随时进行冲洗,确保叶面洁净,叶绿。

3 在其它季节,应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干湿情况进行,一般2~3天浇洒一次。

(二)施肥。

在绿化工作中宜采取以“N、P、K”为主,适时补充微肥的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具体措施如下:1施用底肥应在新植、补植时,每隔50cm开沟,沟深40~50cm,宽20~25cm,用农家肥按5kg/m施入沟中,盖上5cm土,植苗。

2施基肥前先松土,宜在行株间穴施,农家肥每平方米1~2kg(若用粪水,则夜间灌施)。

每年入冬前(9、10月)施一次即可。

3追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根施:施肥前应先松土,将肥(复合肥或其它颗粒性肥)撒施于土面,再深挖。

肥料应视配方定用量,每年2次,第一次3、4月份施,第二次7、8月份施。

2)叶面施肥:施肥前应结合浇水先清洗叶面,再按肥料的使用浓度配成溶液用喷雾器喷洒于叶面。

在植物生长旺季每年6、7月份叶面追肥3~5次,每隔7~10天一次。

二、行道树的浇水、施肥(一)浇水1 行道树应先松土,欠细,后浇水,采取漫灌的方式,浇透为准。

在干旱季节,一般10~15天浇一次。

2 新植行道树初次浇水应浇透彻,间隔1—2天后第二次浇水,其它季节根据行道树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确定浇水次数和时间。

3 浇水分轻重缓急进行,对新栽的树木应优先灌水,做到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

(二)施肥1 新植、补植的行道树,坑挖好后,施入底肥(农家肥),覆土5~8cm后植苗。

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年一次,宜于入冬前(9、10月份)施。

基肥要深放,不得浅于40cm。

常用的施肥方法有:1)穴施。

在树冠正投影距树干40cm处挖分布均匀的洞穴,将肥均匀施入后,覆土适踩,使之与地面相平即可。

2)环施。

沿树冠正投影线外缘,距树干40cm处开挖30~40cm宽的环状沟,将肥料施入沟内,覆土适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为居民创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园艺植物的种植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作为一种高营养有效食品,而且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在园艺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土、肥、水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园艺植物的生长,减少发生的可能性。

病虫害,提高园艺植物的栽培效率。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土肥水管理模式
引言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工作的好坏与整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有着直接的联系。

优质的植物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

1园艺植物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各方缺少及时的沟通
园林工程作为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其涉及许多单位以及部门,这需要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速度,推动园林质量进一步提高。

但在现阶段,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忽略施工各方交流沟通的环节,各单位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园林工程进行建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种植以及栽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园林施工工程的整体效果,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并不利于园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2土壤的填挖量把握不准
在绿化植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在施工前对现场地形或建筑地上、地下施工条件等相关内容并不了解,会出现一边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以及安装,一边对
其施工情况进行设计的情况。

这一现象会导致土地的深度不一或者土质比较松软的情况,这会影响园林工程的施工,一些园艺植物并不能得到较好的生长,绿化植物存活率也会随之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园林的整体效果,不利于园林的进一步建设。

土壤对于植物来说,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将施工土壤做到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本身的质量,进而给人们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提高园林的整体效果。

面对这种土壤不合理的情况,园林设计师应对施工所需要填挖的土量进行精准的计算,减少施工与图纸设计在土方填挖量预算中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项目不必要的资金支出,进而更好地保证园林硬质景观的落地效果,进一步提高硬质景观施工质量。

2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2.1科学选苗
植物的种类和植物的质量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非常重要。

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口味"或“个性”,无视实际情况,一味引进某些所谓“先进”树种。

这些树种的植物一旦栽植,由于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植物“水土不服”、生长缓慢、死亡率高,不仅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但也浪费了很多钱。

其次,还要注意植物的质量,不要选择感染病虫害、生长较弱的植物,选择的植物必须符合景观种植标准的要求。

最后,尽量缩短植物的运输距离,缩短运输时间,尽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植物造成伤害,从而降低植物的成活率。

2.2土壤改良
植物能否成活以及健康生长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园艺植物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酸碱度进行检测分析,并根据种植植物的种类及特点对土壤进行改良,让植物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改良土壤通常采用施肥和消毒等方法。

此外,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还应该重视土壤的调理,确保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避免因盲目施肥而对土壤产生污染。

2.3移栽
将移栽树提前挖好,出苗后尽快完成移栽工作,可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

幼苗等待移栽的时间越长,成活率越趋于逐渐下降。

若播种区与移栽区相距较远,应尽快将植物打包运至移栽区。

植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覆盖植物,必要时可喷水雾,运输和装卸植物时应注意防范,以免损坏植物。

.如果幼苗出苗后长期不能移栽,那么就需要采取假栽的方式来保证幼苗的生命力。

地块平整、背风、排水良好的地块为佳,东西方向挖假栽沟,植物向北倾斜假栽。

假栽后应浇水补种,并定期检查,以免涝、风,严重影响植物活力。

移栽秧苗时,要把秧苗放在树洞中间,保持树干挺直稳定,并进行回填作业。

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同时回填,防止土壤松散,防止溢苗。

移栽植物后,要及时浇灌根系附着水,保证周围土壤充分湿润,以促进植物成活率。

3土肥水管理
3.1灌溉
灌溉技术决定移栽植物的成活率,移栽时由于植物的根系还不发达,其入土不深,导致幼苗的抗旱能力较弱,因此在移栽后期需及时进行灌溉,一般采取漫灌法。

通过灌溉不仅可以给幼苗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而且能夯实幼苗移栽根系的土壤,避免移栽幼苗根部出现入土不深的问题。

灌溉时,需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灌溉时间。

以夏季为例,由于夏季地面温度较高,植物根部水分蒸发较快,因此要尽量避开中午灌溉,选择早、晚时间段进行灌溉。

为了更好地使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在灌溉前可对移栽植被周围进行松土作业,保证水分及时渗透到土壤中。

3.2施肥
移栽后需及时施肥,通过施肥提升移栽后园艺植物的生长能力。

施肥时需选择适合园艺植物的肥料。

有机肥料是通过发酵、醇熟后用于园艺栽培种植的肥料,其在城市绿化栽培中较为常见,城市园艺栽培一般选择有机肥进行施肥。

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要避免有机肥直接接触植物根系,防止出现有机肥烧根现象。

同时施肥时需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因雨水冲刷导致肥料流失的问题,因此要尽量选择干燥、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进行施肥作业。

此外,做好秋季施肥工作,可有效提
升植物自身的抗性,加速枝条老化,因此秋季施肥要早,应在9月上旬之前停止施肥,避免出现过晚施肥引起树木徒长的现象。

3.3除草
杂草会吸收植被的养分,甚至导致园林植被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

因此在园艺栽培管理中必须要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1)选择最佳除草时间。

开春时节是除草的最佳时间,此时杂草正处于发芽阶段,其根系入土深度不够,易被拔除。

(2)使用护根材料,如黑色塑料布、无杂草种子的腐叶土、树皮等,抑制杂草种子萌发。

(3)选择除草剂。

选择药剂要根据杂草种类、杂草生育期、管理水平及草坪种类“对症选药”,还应保证药剂对草坪的安全系数要高
结语
土壤、肥料和水的管理是种植园艺植物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良好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园艺植物的生长,有效提高园艺植物的种植效率。

因此,园丁在种植园艺植物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土壤、肥料和水分的管理,要根据园艺植物的种类和园艺种植的实际情况,做好整地和整地工作。

栽培。

管理、施肥管理、供水管理和排水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更好地促进园艺植物的生长。

参考文献
[1]钱芯,卢勇军.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探究[J].华东科技(综合),2020(2):0378-0378.
[2]陈凯敏.浅谈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J].花卉,2021,No.341(02):66-67.
[3]尚林.论园艺植物工程中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施工要点[J].商品与质量,2021,000(045):240.
[4]郑晓鸣.园艺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21(6):232.
[5]秦渝和.园艺植物栽植及养护管理浅析[J].南方农业,2021,10(1):2.
[6]牛会歌,买占强.彩叶树种在北方园林规划中的选择和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1(17):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