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一、生化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是一种细胞线粒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人体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以心脏、肝脏含量最高。血清中m-AST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①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时,由于线粒体被严重破坏,血清中m-AST含量增高,增高的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成正比。m-AST在血清中的半寿期短,如肝脏损伤不继续加重,m-AST将迅速下降,可预示:预后较好。如m-AST持续升高,说明肝细胞仍在损伤、坏死,预示:预后不良。

②乙醇性肝炎

乙醇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线粒体损害,m-AST释放入血,使血清中m-AST升高,与急性肝炎比较,升高幅度较低。但m-AST与AST总酶活力的比值增高,在忌酒一段时间后,血清中m-AST很快下降,m-AST/AST的比值也恢复至正常范围。因此,对乙醇性肝炎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③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缺氧阶段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引起线粒体蹦解,导致血清中的m-AST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并可作为临床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及临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参指标。

2、腺苷脱氨酶(ADA)

肝脏疾病时ADA活性增高有助与黄疸的鉴别诊断。在阻塞性黄疸时,ADA升高很少,而在肝实质损伤时,ADA和AL T往往是同时升高,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时,AL T增高不明显,而ADA活性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增高幅度也较明显。

测定胸、腹水中的ADA,有鉴别诊断价值。结核性胸腹水中的ADA 活性显著高于癌症及炎症胸、腹水中ADA活性,是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较敏感的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指标。

测定脑脊液中ADA活性,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和诊断的重要指标,结核性脑膜炎ADA活性增高,病毒性脑膜炎不升高。

ADA是可常规应用的肝功能指标。胸、腹水ADA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CSE-ADA测定可作为结脑早期诊断。联合检测AL T和ADA作为肝细胞损害的标记。ADA还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及黄疸的鉴别。

3、单胺氧化酶(MAO)

MAO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应用指标之一。急性肝炎时MAO活性大多数正常。急性坏死性肝炎时MAO明显升高。80%肝硬化患者MAO平均升高3倍。

4、5’-核苷酸酶(5’-NT)

5’-NT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血中5’-NT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在胆汁淤积并发胆管炎,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时,5’-NT升高率高于ALP。诊断儿童和婴儿肝病时5’-NT

比ALP敏感而且有特异性。

5、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尿NAG测定是对肾小管早期损伤诊断的最敏感的指标。各类肾病及各种药物所致肾功能损伤、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及肾小管受损,尿NAG 活性均增高。

血清中NAG—ase。当肝损害时,细胞内溶酶体破裂,尿酶释放入血清中,形成溶酶体酶血症,使血清中NAG—ase含量增高,增高幅度与肝实质受损的程度乘正比。

在癌的诊断鉴别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不同癌症中,它差异很大,在胆管癌、胰腺癌、食道癌、壶腹癌时升高。

6、脂蛋白(a)(Lp(a))

血清中Lp(a)水平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同年龄、性别组之间Lp(a)水平无明显差异,已证实Lp(a)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其它脂类、载脂蛋白无相关性。此外Lp(a)异常亦可见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以>300mg/L作为判别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界限。

7、胱抑素C 介绍

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相对分子量较小,包括木瓜蛋白

酶家族中的组织蛋白酶和钙离子激活蛋白酶家族中的钙离子激活蛋

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产生速率十分稳定,在体内唯一的

代谢途径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排除,不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但在近

曲小管有一定的重吸收,在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不再返回血流

中。并且不受炎症、胆红素、饮食、体重、溶血、甘油三酯、性别、

年龄等影响。在1985年被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临床应用:

①美国FDA批准胱抑素C作为肾病诊断标志物。

②了解老年人肾功能状态最佳指标。

③各种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炎)早期预测标志物。

④监测肾移植病人术后肾功能及疗效动态跟踪。

⑤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有研究表明:胱抑素 c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血清肌酐

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许多细胞上表达,如神经元细胞、近端肾小管细胞、尤其是内皮细胞。膜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从膜上切除成为可溶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入血循环。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显著增高见于节结病和高血压,降低见于肺癌、慢阻肺、哮喘等。可作为肺的器官特异性酶。

临床应用

①结节病的诊断及预防

②高血压和心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剂用药疗效的监测。

③筛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物,指导用药。

④肺癌及肺肉瘤的诊断及监测。

⑤肺癌预后情况分析监测。

⑥甲亢的诊断及疗效的监测。

⑦肾小管损伤的标志。

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9、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肝脏分泌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21000kD),由肝细胞合成,受全反式视黄醇刺激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从肝细胞转运到上皮细胞,血浆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约有90%与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结合,形成高分子蛋白复合物,故而不被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当视黄醇被转运道靶细胞后,视黄醇结合蛋白便游离到血浆中,迅速被肾小球滤过,几乎全部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正常情况下,在尿中稳定性强,不易分析,不受pH和血压干扰,视黄醇结合蛋白排量甚微,但在肾近曲小管损伤时,其尿排量明显增加,故视黄醇结合蛋白排量增加可作为肾近曲小管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应用

①视黄醇结合蛋白较血肌酐、尿素氮、菊芬廓清率更准确和灵敏,

更能早期发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②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有助于单纯性肝硬化与肝肾综

合征得鉴别诊断。

③反应营养状况的敏感标志。

10、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中S腺苷基高半胱氨酸水解酶水解反应的产物。80%的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加循环,贮存血

浆会引起此两部分的重新分布,出现结合部分增加,游离部分降低的变化,故测定时以测定总同型半胱氨酸为佳。

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致流产、新生儿缺陷、中风、老年性痴呆及其它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反映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异常变化。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已成为国内外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监控疗效和诊断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常规方法。

11、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广泛存在于肝、肾、结缔组织、唾液和血清中,是参与分解胶原的二肽氨基肽酶,与癌的侵润和扩散有关。据国内外有关报道,血清GPDA活性测定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是继甲胎蛋白后又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GPDA与AFP 有相似的灵敏度(分别为54.9%和74.3%),如两项联合检测,可使灵敏度提高83.3%。胃癌GPDA与CEA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由单项时的70.2%和57.4%提高到89.4%。

临床应用:

①肝、胃肿瘤酶谱之一。

②鉴别肝脏良性及恶性病变

③胃癌肝转移的动态跟踪。

④胃癌患者手术后的预后估计及复发监测。

12、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

白,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CRP在机体急性损伤、炎症或感染时升高,临床上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观察。而hs-CRP可用于机体微小损伤监测,特别是在冠心病早期,血管炎性损伤导致斑块增加,是冠心病发生发展重要指标,

二、电化学发光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脑利钠肽前体(ProBNP)

临床意义:

①提示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预后;心源/非心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②血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价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疗效;以及心肌重塑的评估。

2、肌钙蛋白T(TNT)

临床意义:

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4小时,血清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②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该值可见升高,临床资料表明,该类患者继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3、糖类抗原724(CA724)

临床意义:

①良性疾病: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几种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

病变的极高诊断的特异性。

②胃癌:诊断敏感性为28-80%,通常为40-46%。而对良性胃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达95%以上。CA72-4升高与疾病的分期有关系。外科手术后,CA72-4水平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值。如果肿瘤组织完全切除,CA72-4可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在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首先升高,或在临床诊断为复发时也已升高。有研究结果提示,术前的CA72-4水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值。

③卵巢癌:诊断敏感性为47-80%。对粘液样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A125。二指标结合起来可使首次诊断敏感性提高到73%(CA125单指标:60%);动态监测的诊断敏感性可提高到67%(CA125单指标:60%)。

④结直肠癌:诊断敏感性为20-41%。而对良性结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是98%。完全切除后CA72-4可显著下降。当体内存留癌组织时CA72-4持续升高。CA72-4与CEA结合起来可使术后监测的诊断敏感性从78%提高到87%。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临床意义:

①支气管癌: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的首选标志物。而CYFRA21-1则适合于非小细胞支气管癌的监测。60-81%的小细胞支气管癌患者,NSE升高。

②NSE与转移部位或者是否为神经系统转移没关系,但与临床分期,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化疗期间,首轮治疗开始后

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呈一过性升高。一周或首轮治疗结束后,NSE含量迅速降低。而治疗无反应者,血中NSE持续升高或不能降到参考范围以下。

③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因此,NSE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诊断敏感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2%。

④神经母细胞瘤:62%患病的儿童血清NSE水平高于30ng/ml。病理性NSE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反之,NSE升高不明显,则预后好。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有34%的患者血清NSE升高(>12.5ng/ml)。

⑤精原细胞瘤:有68-73%的病人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含量与病程有关系。其它肿瘤:22%的非肺源性恶性疾病患者NSE高于25ng/ml。

⑥脑肿瘤,如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等,偶尔可伴有NSE升高。原发性脑瘤或脑转移性瘤、恶性黒素瘤和褐色素细胞瘤,CNS中NSE升高。有报道14%的原位性和46%的转移性肾肿瘤患者中,NSE升高,并与病变程度有关系。

⑦良性病变:血清NSE升高(<12ng/ml)见于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主要在CSF中升高者可见于脑血管脑膜炎、弥散性脑炎、脊髓小脑退化、脑缺血、脑梗塞、脑内血肿、蛛网膜下出血、头部损伤、炎症性脑疾病、器质性癫痫、精神分裂症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综合征等。

拟开展骨标志物

1、β-胶原特殊序列

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中,90%是由Ⅰ型胶原组成。Ⅰ型胶原在骨中合成,同时也被分解成降解产物释放入血,β-胶原特殊序列是Ⅰ型胶原降解的特异的产物。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可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效在几周后反应出来。

2、N-MID骨钙素

在骨合成中,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完整的骨钙素及大的N-MID 片段均存在于血液中,前者不稳定,易裂解为后者。N-MID骨钙素被视为骨合成标志物,可与β-胶原特殊序列一起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3、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90%以上的骨基质是由Ⅰ型胶原组成,Ⅰ型胶原来源于Ⅰ型原骨胶原。因此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是骨形成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可有效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治疗、预防及复发。用于监测绝经后妇女和骨Paget氏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4、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是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中,它和降钙素相互作用以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甲状旁腺机能紊乱引起甲状旁腺素分泌改变,进而导致血钙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

三、PCR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EB病毒EBV EB病毒(EBV)

属疱疹科病毒,病毒基因组成是双链DNA分子。它容易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幼儿感染后多数为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占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除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外,还同Burkitt淋巴瘤、免疫损伤性患者的淋巴瘤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何杰金氏病(Hodgkinsdisease)、慢性疲劳综合症、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等有关。

2、柯萨奇病毒CV

柯萨奇病毒感染已成为引起我国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检测CV 对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有重要意义,可判断其病情发展状况及指导其治疗。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夏季高发,且易引起病毒性脑膜脑炎的爆发流行,

柯萨奇病毒经口进入肠道,在咽部和肠道淋巴组织增殖,潜伏期7-14天,柯萨奇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例为100:1,出现症状者也大多数为轻型或顿挫型,严重感染者极少见。引起的主要症状有无菌性脑膜炎和轻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心肌炎、心包炎、眼病和新生儿疾病等。

3、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简称合胞病毒,属于肺病毒属,基因组为不分节的RNA。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于冬季和早春,传染性较强,也是医院内交叉感染主要病原之一,经飞沫传播,也能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播散。是6个月以下婴儿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的主要病原体,对较

大儿童和成人可引起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4、肠道病毒EV

肠道病毒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分为4个病毒种,67个血清型。是以感染肠道作为开始,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的人类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体。肠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临床患者多种器官的损害,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脊髓灰质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和手足口病等。

5、单纯疱疹病毒HSV

单纯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分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其基因组为双股现状DNA,人感染HSV后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黏膜或皮肤局部的疱疹,偶见可产生严重甚至致死的全身性感染,HSV的感染可表现为原发感染,多见于6 个月—2岁的幼儿,潜伏感染、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感染是由于人与人的接触。从发生后四个月到数年被感染的人数可达人口总数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种病毒,但在临床仅有一部份发病。见于: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皮肤炎、阴部疱疹、卡波西病等,有时也是脑膜炎、脑炎的病因。口咽部疱疹主要由HSV—1感染所致。生殖器疱疹为HSV—2感染,患过生殖器疱疹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高。 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人巨细胞病毒 CMV

巨细胞病毒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属β—疱疹病毒亚科,CMV的基因组容量是人疱疹病毒中最大的,含有240Kb。

CMV多为潜伏感染,常可由怀孕、多次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因素被激活,引起先天性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易发生肺炎、结肠炎、脑膜脑炎。输血感染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肝炎等病症。本病毒还可发生垂直传播,对胎儿危害较大,是引起先天性畸形的重要病原之一。

CMV存在于血液,唾液,乳汁,尿,精液和宫颈分泌物等体液中。现在,临床上对器官移植,肿瘤,艾滋,白血病病人,CMV的检测是一个常用的观察指标。标本类型:血液,尿,乳液等。

7、人乳头瘤病毒低危型 HPV(6、11)

高危型 HPV(16、18、31、33、45、52、56、58)乳头瘤病毒源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它包括多种动物的乳头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小的DNA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病毒侵入人体后停留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临床常见:刺瘊、趾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主要为6、11型)好发于温暖潮湿部位,以生殖器湿疣发生率较高,传染性强,在性传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并有恶性病变的报道。近年有研究资料证明HPV与宫颈癌、喉癌、舌癌等发生有关。如HPV—16、18型(高危型)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8、沙眼衣原体CT

衣原体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为革兰阴性球菌,无动力,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有3个生物型和18个引起人类疾病的血清型,所致的疾病有: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

男性非淋球菌尿道炎、附睾炎、直肠炎、性病淋巴肉芽肿。女性以肛门直肠淋巴结肿大多见。

9、肺炎支原体MV

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5—20岁年龄组,但可在任何年龄的人群发病。肺炎支原体发病无季节性,潜伏期2—3周。在封闭的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产生小规模的流行。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显性感染,而非隐性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有关系。3岁以下幼儿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5—20岁年龄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肺炎,成人则以肺炎多见。

10、解脲脲原体UU

在正常人尿道中有时也有解脲脲原体,认为其致病性与血清型有关。只要引起男性尿道炎、早产、死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

11、淋病奈瑟菌NG

为革兰氏阴性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出现尿痛,尿频,尿道流脓,宫颈可见脓性分泌物等。男性可发展为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女性科引起前庭大腺炎,盆腔炎,早产,不育。

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患病母亲产道感染引起淋菌性结膜炎。

12、结核分枝杆菌TB

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呼

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损伤致人体机体,肺,肠,肾,关节,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全身各器官组织皆可感染。

临床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13、甲型HINI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INI亚型猪流感病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2009流行株),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甲型HINI 流感病毒。甲型HINI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传播。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甲型HINI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甲型HINI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临床症状与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躯体疼痛,头痛,畏寒和疲劳等。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病毒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检验科开展项目情况说明

检验科开展项目情况说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检验科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对检验科开展的项目情况进行说明,以展示该领域的发展概况。 一、项目背景 检验科作为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学,主要负责对物质性质和特征进行检验、测定和分析。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医学、环境、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项目内容 1. 医学检验项目 医学检验项目是检验科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项目之一。它主要包括临床化验、病理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环境检验项目 环境检验项目是保护环境和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该项目主要包括水质检验、大气污染物检测、土壤污染监测等。通过对环境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检验项目

食品检验项目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它主要包括食品中毒原因的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等。通过对食品样本的检测,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格,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4. 化工检验项目 化工检验项目是保障化工生产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该项目主要包括化工原料的检测、化工产品的分析、危险品的检验等。通过对化工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项目成果 1. 提高了检验科的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验科在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新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的引入,提高了检验科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 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检验科开展的项目在医学、环境、食品、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 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检验科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范文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范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新项目层出不穷。作为检验科的一员,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了许多新项目,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度。下面将以我所参与的某个新项目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 为了开展这个新项目,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我们还对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准备,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接着,我们进行了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我们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目标,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验室的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然后,我们进行了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我们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各种变量,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我们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

析和比较。通过对数据的解读,我们得出了结论,并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我们将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我们撰写了详细的实验报告,将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同时,我们还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通过这个新项目的开展,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思路。 作为检验科的一员,我们积极参与新项目的开展,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我们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不断总结和反思,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开展更多更有意义的新项目,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一、生化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是一种细胞线粒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人体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以心脏、肝脏含量最高。血清中m-AST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①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时,由于线粒体被严重破坏,血清中m-AST含量增高,增高的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成正比。m-AST在血清中的半寿期短,如肝脏损伤不继续加重,m-AST将迅速下降,可预示:预后较好。如m-AST持续升高,说明肝细胞仍在损伤、坏死,预示:预后不良。 ②乙醇性肝炎 乙醇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线粒体损害,m-AST释放入血,使血清中m-AST升高,与急性肝炎比较,升高幅度较低。但m-AST与AST总酶活力的比值增高,在忌酒一段时间后,血清中m-AST很快下降,m-AST/AST的比值也恢复至正常范围。因此,对乙醇性肝炎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③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缺氧阶段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引起线粒体蹦解,导致血清中的m-AST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并可作为临床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及临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参指标。

2、腺苷脱氨酶(ADA) 肝脏疾病时ADA活性增高有助与黄疸的鉴别诊断。在阻塞性黄疸时,ADA升高很少,而在肝实质损伤时,ADA和AL T往往是同时升高,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时,AL T增高不明显,而ADA活性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增高幅度也较明显。 测定胸、腹水中的ADA,有鉴别诊断价值。结核性胸腹水中的ADA 活性显著高于癌症及炎症胸、腹水中ADA活性,是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较敏感的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指标。 测定脑脊液中ADA活性,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和诊断的重要指标,结核性脑膜炎ADA活性增高,病毒性脑膜炎不升高。 ADA是可常规应用的肝功能指标。胸、腹水ADA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CSE-ADA测定可作为结脑早期诊断。联合检测AL T和ADA作为肝细胞损害的标记。ADA还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及黄疸的鉴别。 3、单胺氧化酶(MAO) MAO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应用指标之一。急性肝炎时MAO活性大多数正常。急性坏死性肝炎时MAO明显升高。80%肝硬化患者MAO平均升高3倍。 4、5’-核苷酸酶(5’-NT) 5’-NT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血中5’-NT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在胆汁淤积并发胆管炎,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时,5’-NT升高率高于ALP。诊断儿童和婴儿肝病时5’-NT

检验科特色项目(技术)

检验科特色项目 科室开展近300多项检测项目,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治提供了线索和依据。特色项目检测如下: 1、孕产妇筛查:优生优育四项(风疹、单纯疱疹、巨细胞、弓形虫抗体)、性激素六项(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人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唐氏筛查、无创PLUS、不孕不育检测(如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B族链球菌检测等。 2、婴幼儿疾病检测:血常规加超敏C反应蛋白、异常细胞涂片检查、手足口病EV71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和DNA检测、轮状病毒抗体、柯萨奇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葡萄糖6磷酸酶测定、微量元素等。 3、心脑血管疾病检测:肌钙蛋白、脑钠肽、心肌酶谱、血脂全套、同型半胱氨酸、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检测等。 4、消化和血液系统疾病检测: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Ⅰ和Ⅱ、胃泌素)、D二聚体、FDP、异常血小板涂片、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维生素和叶酸测定等。 5、肝脏疾病检测:肝功能常规、总胆汁酸、α-谷氨酰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腺苷脱氨酶、肝胆酸、血氨、前白蛋白,肝纤四项检测等。

6、肾脏疾病检测:肾功能、电解质、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抗链球菌溶血素O、无机磷、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皮质醇测定等。 7、感染性疾病检测:甲乙流感抗原测定、晨痰查结核杆菌(离心沉淀法)、结核抗体、乙肝全套(化学发光法)、甲丁戊肝抗体、血吸虫虫卵抗体、疟原虫检查、异常白细胞涂片、各类病原体DNA或RNA 基因扩增检测、细菌培养等。 8、风湿免疫性疾病检测:抗环胱氨酸肽抗体、抗“O”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免疫全套(IgG、IgM、补体C3、补体C4)、过敏原检测等。 9、内分泌疾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C肽和胰岛素测定、抗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七项、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生长激素测定等。 10、皮肤性病检测:艾滋病、丙肝、梅毒抗体、淋病(淋球菌涂片和培养)、阴道微生态检测、支原体、衣原体DNA测定、真菌培养等。 11、肿瘤早期检查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前列腺两项(总前列腺和游离前列腺抗原)、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宫颈癌HPV基因分型等。 12、其他特殊检测技术:乙肝耐药基因检测、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等。 检验科为满足临床需要和患者要求,每年不断推出新的检验技术项目。近些年开展了外送项目,可以进行罕见疾病检查项目如遗传基

检验科新项目通讯稿

检验科新项目通讯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检验科的小明,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新项目。 我们的新项目是基于最新的科技和研究成果,旨在提升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经过团队的努力,我们成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检验系统,将为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新项目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检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提高检验的速度和准确性,我们决定开展这个新项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改进现有的检验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新项目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检验设备的升级。我们引进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进行检验。这些设备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数据分析的优化。我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对大量的检验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

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规律和趋势,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第三是质量管理的改进。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检验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是团队建设的重视。我们注重团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我们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通过我们新项目的实施,我们相信会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新的检验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将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检验的速度和效率。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进行检验,减少误差和漏检的可能性。 第三,质量管理水平将得到提高。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整个检验过程,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增强。通过团队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不断进步,为科研和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检验科新项目新技术

检验科新项目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项目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给检验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确保新项目和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和验证。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对检验科新项目新技术进行有效的检验。 一、明确目标和需求 在检验科新项目新技术的检验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只有明确了目标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检验方案和实施方法。同时,明确目标和需求还可以帮助确定检验的指标和标准,以及评估新项目新技术的效果和性能。 二、制定检验方案 制定检验方案是检验科新项目新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制定检验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检验的对象、检验的方法和技术、检验的时间和地点、检验的样本和数据采集方法、检验的指标和标准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合理安排检验的过程和时间。 三、实施检验 在实施检验过程中,需要按照制定的检验方案进行操作。对于新项目新技术,通常需要进行实验、观察、测量、分析等操作,收集相关数据和样本,以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同时,还需要控制实验条

件,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在实施检验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四、数据分析和评估 在实施检验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判断新项目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数据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专家评估等。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找出新项目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五、总结和反馈 在完成数据分析和评估后,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和反馈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评估新项目新技术的优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总结和反馈的内容包括新项目新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建议等。同时,还需要将检验结果进行文档化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和沟通。 六、持续改进和优化 新项目新技术的检验工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不断提升新项目新技术的性能和效果,满足实际需求和要求。持续改进和优化的方法包括技术改进、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使新项目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关于检验科科普知识:检验科的小项目,大有为!

关于检验科科普知识:检验科的小项目, 大有为! 在当今医学领域的发展中,检验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医生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理和病理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1)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样本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血常规检验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白细胞计数:4.0- 10.0×10^9/L;红细胞计数:男性4.3-5.8×10^12/L,女性3.5-5.0×10^12/L;血红蛋白:男性130-175 g/L,女性115-150 g/L;血小板计数:125- 350×10^9/L。这些指标的参考值对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些疾病非常关键。 血常规检验的参考值通常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数据统计得出的,这些数值代表了正常人群的平均水平。当某个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例如,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而红细胞计数过低可能暗示贫血等。 (2)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是评估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手段。正常血糖范围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而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

等。因此,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和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是评估肾脏功能和一些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物 质和细胞成分,可以了解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状况。 尿常规可以提供有关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信息。常见的尿 常规检测项目有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糖、酮体、红细胞、 白细胞等。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水分摄入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尿液浑浊的情况。pH值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性,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8。比重可以反映尿液浓 缩程度,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005-1.030。 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正常参考值为阴性。如果尿 液中出现蛋白质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的存在,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 尿液中糖的检测可以评估机体的糖代谢情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糖应为阴性。如果尿液中出现糖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尿液中酮体的检测可以评估机体是否处于酮症状态,正常情况下尿液中酮体 应为阴性。如果尿液中出现酮体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可以评估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正常 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应为阴性。如果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或白细胞阳性, 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的存在,如肾炎、泌尿道感染等。 3.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是评估人体生物化学指标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或其他体液 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人体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有肝功能检测和肾功能检测。

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范文

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范文 检验科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提升检验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各地纷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工作。本文将以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为主题,探讨该申请的内容和要求。 一、项目介绍 新技术在检验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是指科研人员或企业针对新技术的应用需求,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以获取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资源,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申请内容通常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目标、技术方案、预期成果等。 二、申请要求 1. 科学性: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应具备科学性,即所申请的项目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 实用性: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备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检验科技术水平,服务于社会发展。 3. 可行性:项目的可行性是申请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4. 可持续性: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应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项目的长期效益、技术复制性等方面的考虑。 5. 安全性: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确

保项目的安全可控。 三、申请流程 1. 立项申请:申请人需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立项申请表,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评审评估:申请材料经过初审后,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估,对申请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分。 3. 资金支持:评审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将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用于项目的研发、实施和推广。 4. 监督管理:资金支持期间,相关部门将对项目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5. 成果验收:项目完成后,申请人需提交项目成果和验收报告,由专家组进行成果验收,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和成果。 四、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人需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确保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申请书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清晰表达研究目标和技术方案。 3. 注意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突出项目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4. 申请人应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 5. 申请人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项目安全可控。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是推动检验科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申请人应在

检验科项目说明书

检验科项目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检验科项目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实验室检验的科室,负责对患者 体液、组织等生物材料进行分析和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 依据。在该项目说明书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检验科的职责、人员组成、设备与仪器以及日常工作流程等。 二、项目职责 检验科负责完成医嘱下达的各项实验室检测与分析工作。具体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常规检验、生化指标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 学检验、血凝学检验等。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测与分析,提供病情判 断依据,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三、项目人员组成 为确保检验科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组需要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 主要人员包括:检验科主任、临床实验室专家、技术员、实验室助手、质控专员等。每个人员在项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职责,共同协作完 成工作任务。 四、设备与仪器 为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检验科需要配备一系列的设备与仪器。包 括但不限于: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血球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微

生物培养系统、PCR仪器等。同时,为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校准工作。 五、日常工作流程 5.1 样本采集与接收 患者样本采集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采集完成后,样本将由护理人员送交至检验科,检验科人员将负责样本的接收与登记。 5.2 样本处理与准备 在接收到样本后,检验科人员将根据医嘱要求对样本进行标本处理与准备,并将样本导入相应的仪器中进行检测。 5.3 数据分析与结果录入 仪器完成检测后,将生成一系列的数据与结果。检验科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准确录入系统中。在录入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4 报告生成与审核 根据检测结果,检验科人员将生成检验报告,并进行审核。报告中必须包含样本信息、检验项目、结果解读等内容,并确保报告的格式清晰、易读。 5.5 咨询与解释

检验科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介绍

检验科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介绍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检验科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将介绍检验科中的一些新技术与新方法,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技术一:基因检测技术 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序列来确定某些特定基因变异的技术。它可以用于遗传性疾病的预测和诊断,并且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基因检测技术的开发为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了更精确的依据,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展和传播。 技术二: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化学物质转化为气体或离子,并通过其质荷比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技术在毒物鉴定、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能够检测和定量微量物质,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三: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行为来获得样品结构和性质信息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提供非破坏性的样品分析和成像,对于蛋白质结构、药物研发和病理诊断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技术四: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测定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和电荷传输性质的方法。它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药物分析等领域。电化学分析技术在检验科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为分析化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方法一: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液体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物理吸附、离子交换或分配等作用进行物质分离和测定的方法。它在各种样品的分离和纯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药物和生物分析中常用于分离和鉴定相关化合物。 方法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气体流动相和涂在固定相表面上的液体薄膜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环境分析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和分析物质范围广的优点,可以提高检验科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方法三: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用于检测微生物、致病因子和药物等物质。

检验科开展项目情况说明

检验科开展项目情况说明 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各种检验项目的检测和分析。通过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将对检验科开展的项目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检验科的项目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多个方面。临床检验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等体液的化验,通过对这些体液的检测,可以评估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糖、尿酸等,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疾病。生化检验主要是对血液中的各种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如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免疫学检验主要是通过检测体液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微生物学检验则是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培养和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 检验科在开展项目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首先,检验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熟悉各种检验方法和仪器的操作原理。 检验科在开展项目时需要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检验方案和解读结果。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向检验科提供

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样本,检验科根据医生的要求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进行检测。在结果出来后,检验科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为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检验科还要不断开展新的项目和技术研究,以满足医疗科技的发展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层出不穷。检验科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积极引进和应用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检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检验科还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推动检验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开展的项目范围广泛,涉及到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多个方面。检验科在开展项目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检验方案和解读结果。此外,检验科还要不断开展新的项目和技术研究,以满足医疗科技的发展需求。通过检验科的努力和不断创新,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检验科免疫室检验项目介绍

检验科免疫室检验项目介绍 检验科免疫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进行免疫学方面的检验工作。通过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 1. 免疫学基础知识 在介绍具体的检验项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抵御各种外来的病原体和异物。免疫学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了对免疫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检查,如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亚群、细胞毒性功能等。 2. 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 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相应的抗体来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常见的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测定,IgA、IgG、IgM等各类免疫球蛋白测定,以及抗核抗体、抗体结合力等特定抗体的检测。 3. 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 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免疫系统中各类免疫细胞的分布和

功能。常见的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CD4+/CD8+ T细胞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测等。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监测治疗效果。 4. 免疫功能检测项目 免疫功能检测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能力。常见的免疫功能检测项目包括皮肤过敏试验、淋巴增殖试验等。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5. 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 随着检验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在免疫室中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大批量样本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质量。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等各类技术,广泛应用于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定量测定、自动化细胞分析等。 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对免疫系统各个方面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主要评估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水平,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评估免疫细胞的分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宣传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宣传 以下是一个检验科开展新项目宣传的模板,供您参考: 标题:新项目,新服务,为了更好的您! 一、宣传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科也在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检验科决定开展全新的项目——XX检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宣传目标 本次宣传的目标是提高新项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参与,同时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宣传内容 XX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疾病,并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快速:XX检测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准确: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XX检测的准确率高达XX%以上。 3.方便:XX检测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仪器,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操作。 4.经济:XX检测的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四、宣传渠道 1.科室内部宣传:在检验科内部放置宣传海报和视频,向医护人员介绍新项目。 2.医院内部宣传:在医院内部放置宣传海报和视频,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新项目。 3.网络宣传:通过医院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4.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 五、宣传效果评估 1.通过统计新项目的参与人数和患者满意度来衡量宣传效果。 2.通过收集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来改进新项目的服务和质量。 六、总结语 新项目,新服务,为了更好的您!检验科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欢迎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前来咨询和参与新项目!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一、背景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检验项目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我们检验科最近引进了一批新的检验项目。本文将对这些新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项目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临床意义。 二、项目一:基因突变分析 1. 项目原理 基因突变分析使用先进的测序技术,通过对病人样本中的基因进行全面测序,检测其中的突变情况。通过对比样本和正常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致病性基因的突变,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例如遗传性肿瘤、先天性遗传病等。通过分析患者基因组中的突变情况,可以为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3. 临床意义 基因突变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在疾病早期进行精确的诊断,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通过了解患者基因组中的突变情况,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三、项目二: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测 1. 项目原理 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液或尿液中特定的蛋白质等标记物的含量,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该项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同时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3. 临床意义 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此外,该项目还可以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帮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项目三:微生物群落分析 1. 项目原理 微生物群落分析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研究患者体内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其功能。通过比较正常人群和患者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临床应用 一、定义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密度大、颗粒小的脂蛋白,检测该蛋白中的胆固醇为sdLDL-C(医保报销项目)。 sdLDL-C因颗粒小对动脉壁内膜的穿透力更强,血浆半衰期长,更容易被氧化,使其比低密度脂蛋白中大颗粒的脂蛋白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将其列入新发现的重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 二、临床意义 1.随着sdLDL-C水平的上升 冠心病发病风险随之升高; 个体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 与高血压、颈动脉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2.sdLDL-C可监测服用降脂药物前后药物的效果 三、标本要求 红帽血清管(可与生化采同一管血) 四、影响结果的因素 1.服用一定剂量的还原性药物(例如大剂量维生素C),会造成结果假性降低。2.一定程度的黄疸、溶血、乳糜血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五、参考范围 20岁-44岁男性: 0.246 – 1.393 mmol/L 20岁-54岁女性: 0.243 – 1.109 mmol/L 45岁-79岁男性、55岁-79岁女性:0.264- 1.362 mmol/L 六、应用指导建议 来源《东京大学医科大学的数据》,日本体检筛查中使用,仅供参考。

补充说明:1)当sdLDL-C的数值在0.778-1.033mmol/L时,此时要注意饮食习惯,降低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青菜,降低小而密数值,并不需要药物干预。 2)当sdLDL-C的数值在1.034-1.292mmol/L时,这部分人群,存在患病的风险性,要关注其他血脂异常指标情况,或有既往病史群需要开始服药治疗。 检验科

检验科新近开展项目

检验科新近开展的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为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我科新近开展了以下检测项目,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凝血四项、凝血五项及其临床意义: PT 凝血酶原时间 1、名称:PT凝血酶原时间 2、参考值:PT 9-13 秒 3、临床意义:PT 延长:先天性见于因子I I、V、VII、X 缺乏和无(或)低纤维蛋白原血 症;获得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 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FDP、以及抗因子I I、V、VII、X 的抗体存在等情况。 PT 缩短:见于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4、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当PT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用量时,则必须同时报告PT 的INR值。临床上,常将INR为2-4时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宜范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名称: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参考值:APTT 20-40 秒 3、临床意义:a)APTT 延长: (1)、因子V III、IX 和X I 血浆中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B 及凝血因子X I 缺乏症;因子V III 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血友病患者; (2)、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X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 素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等; (3)、纤溶活性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及循环血液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V III 或I X 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b)APTT 缩短: (1)、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 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以及严重的灼 伤等。 c)监测肝素治疗: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 验室监测指标,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 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 FBG 纤维蛋白原测定 1、名称:FBG 纤维蛋白原测定 2、参考值:FBG: 2-4 g/l 3、临床意义:FBG 含量增高:FBG时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组织坏死和炎症时,在24 小时内可数倍增高。还可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 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BG 含量减低:见于D 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检验科项目特色介绍

检验科项目特色介绍 检验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人体组织、体液或 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监测疾病进展 以及评估治疗效果。本文将向您介绍几个检验科项目的特色,帮助您 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血液学检验项目 血液学检验项目是检验科中最常见的一类,也是最能反映人体健康 状况的一类项目。其中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测等是较为常 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 1. 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计数与分类,并测量其形态特征的检验方法。通过血常规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患 者的贫血程度、感染状况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2.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ABO血型和Rh因子的存在与否,以及血型抗体的种类和含量,从而确定个体的血型。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女性妊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测定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这对 于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以及预测出血和血栓等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二、微生物学检验项目 微生物学检验项目主要是通过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鉴 定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并帮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1. 细菌培养和鉴定 细菌培养是将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放入适当培养基,通过培养条件 使其繁殖,再通过鉴定方法确定其种类和数量。这对于临床感染的诊 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将已培养鉴定的细菌与各类抗生素接触,观察其对抗生 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这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并避免不必 要的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三、生化学检验项目 生化学检验项目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类检验 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和电解质等项目。 1. 肝功能检测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一、临床检验类 1.血型检测,微量法 2.不规则抗体筛查 3。精液分析 4.尿有形成分分析 二、免疫类: 1.优生四项 (一)、优生四项 * 1.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CMV-IgM) * 阳性提示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 * 2。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体IgM定性测定(HSV—1-IgM) *阳性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急性感染。 * 3。风疹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RV-IgM) *阳性提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 4.弓形虫抗体IgM定性测定(TOXO-IgM) * 阳性提示弓形虫急性感染。 (二)、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A(IgA)测定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物质。如IgA合成障阻,对微生物的局部感染便增加易感性,很多病人常发生感染并发呼吸道感染是常与分泌型的IgA低下和缺乏有关.如反复的慢支感染、胃肠道疾患常与IgA缺乏有关。 2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IgM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临床上常以测定IgM的增高作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3。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 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 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K细胞也含有IgGFc受体,可引起K细胞的ADCC作用。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抗感染起重要作用. (三)、补体测定 1。补体C3测定 C3既是参与古典途径又是参与路旁途径的补体蛋白,有炎症反应时,是一急性时相蛋白,其值会升高,低值见于肾小球性肾炎和免疫复合物疾病。 2。补体C4测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