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自行车轮转动的奥秘苏教版(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皮带传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链条传动实验记录表
研究内容 大轮(红色) 小轮(蓝色)
转动方向(逆时针、 顺时针)
转动的圈数
红色:
蓝色轮:
传动距离
你认为是远?还是近?
结论: 链条传动方向相同,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可以较长距离传递力。
视频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探究齿轮传动:
1、组装一个齿轮组(用红色和蓝色的齿轮) 2、数一数:蓝色齿轮有多少齿?红色齿轮又 有多少齿? 3、以白色标记为起点,试一试,当红色齿轮 转动一圈时,蓝色齿轮转动多少? 4、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一样吗?
14齿
42齿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链条 大齿盘 曲柄 脚蹬子
飞轮
车轱辘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自1.行6车自轮行转车动轮的转奥动秘的|奥苏秘教|版苏教(版 共19(张共P1P9T)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课件

自行车转动的部件:脚蹬子、曲柄、大齿盘、 飞轮、链条、 车轱辘
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 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 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 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 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轮进而后轮转动。由于 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 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整个车子就运 动起来了。
你知道有哪些传动装置吗?
链条传动装置
齿轮传动装置
皮带传动装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有许多生活用具和玩 具中都是有传动装置的。
这些传动装置有什 么特点呢?
实验
组装链条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
1、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然后根据我们实 验记录中的表格来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看 看你能发现什么。
2、链条传动缺点:易磨损变形,有一定的声响. 优点:对应用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可用在高温、重载、低
速、尘埃较大的环境并且适合较远两轴间的传动.
•课后作业
链条传动的特点:
传动的方向相同, 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装置, 观察齿轮传动的方向和速度。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的方向相反, 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
大轮与小轮的传动速度,都是大轮慢
链条传动不能改变运动方向,可以较长距离传 递力。
齿轮传动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不能较长距离 传递力。
链条传动
齿轮传动
通过实验表明,链条传动两个轮子同 方向转动,齿轮传动两个轮子是朝相 反的方向转动。
齿轮转动的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
还与两个齿轮的齿数的比值有关,比 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齿 轮的转速增加一倍。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6,自行车车轮转动奥秘-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6,自行车车轮转动奥秘-苏教版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6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6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杠杆、滑轮、斜面几种简单机械之后,进一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
虽然转传动装置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学生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即使接触到了,也很少有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
因此可以说学生对于传动装置是比较陌生的,更没有思考过在其中所包含的能量与动力的传递。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平日接触的简单玩具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奥秘,从而使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生活中的熟悉的自行车感受到传动装置的存在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齿轮转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了解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装置,并能够对这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传动装置的乐趣。
2.愿意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比较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异同点。
(五)教学准备自行车、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转动装置的材料、课件、记录单、投影仪、电脑(可接投影仪)学情分析经过了两年多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研究有较大的兴趣,初步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能用实验的方法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但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记录仍然不太重视,不善于收集证据。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学设计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六课,前面四课分别研究了四种简单机械,本课是研究机械间相互合作的一种关系,即力在机械中的传递方式,其具体实物为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是复杂机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运动和能量由一个装置传递到同一机器的另一个装置上去,使机器的各组成部分连成整体。
本课是把相互关联的机械当作一个整体,从发现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引入,说明什么是传动装置,导入对机械传动及传动方式的研究,让学生通过了解分析传动装置,发现有关传动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以后研究其他类型的传动、学习机器的结构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经过了两年多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研究有较大的兴趣,初步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能用实验的方法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但五年级学生还是不善于收集证据。
因此,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一方面让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实验研究,加深记录证据对科学解释的意义,从而开始重视实验的记录。
学习目标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4.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认识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评价任务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打开后盖的座钟、自行车、音乐盒、教学课件等。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橡皮筋、链条轮等。
3.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你会骑自行车吗?(出示原始和现代不同造型的自行车图片)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有链条……3.谈话:想知道我们在踩踏板时,链条是怎样把动力传递给车后轮,让自行车前进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他们对自行车比较熟悉,但对于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2.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行车模型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2.准备实验材料,如轮子、轴、滑轮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和探究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自行车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和转动原理,提出问题:“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它的转动原理是什么?”2.呈现(5分钟)呈现实验材料,如轮子、轴、滑轮等,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车轮转动与力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基本原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自行车车轮转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车轮转动原理发明新的机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课件

B轮转动的 圈数
1
A轮转动 的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B轮转动的 方向
传动装置的特点
链条传动装置
齿轮传动装置
相同点:都可以传递力。
不同点:链条传动—传动方向一致,能长距离传动。 齿轮传动—传动方向相反,不能长距离传动。
传动装置的特点
链条传动装置
齿轮传动装置
链条传动 优点:可以长距离传动。 缺点:承受力稍差,准确性稍差。
苏教苏版点教击版小输入小学标学题科科学学六五年年级级下下册册第第一一单单元 元神奇我的在机长械大
6.自行车转动的奥秘
点击输入标题
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有什么不同?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认识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的特点 自行车上的传动装置
认识传动装置
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 从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
问答题
1.说说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
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 较长距离传力。
你做对了吗?
齿轮传动 优点:承受力强,准确性高。 缺点:不能长距离传动。
自行车上的传动装置
自行车上的链条传动装置是怎样传递力的呢? 大齿轮 链条 小齿轮
自行车链条传动装置
自行车上的传动装置
研究自行车上的链条传动装置。 1. 转一圈脚踏板,看看
后轮转几圈。 2. 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
圈,在地上行进多长 距离。
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认识传动装置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传动装置?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皮带传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蜗杆传动
液气压传动 装卸机
液压传动
摩擦传动 自动光学影像仪
滑 动 导 轨
链条
链轮
链轮
链传动
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 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 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
实验注意事项:
1、在链轮上做好相应的标记,记录转动 的圈数; 2、每组实验做三次;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4、做好实验记录与分析。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链条
链轮
链轮
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
缝纫机的传动部分
由机架、手摇器或电 动机等部件构成。机 架是机器的支柱,支 承着台板和脚踏板。 使用时操作者踩动脚 踏板,通过曲柄带动 皮带轮的旋转,又通 过皮带带动机头旋转。
链条传动
齿轮传动
水运仪象台 齿轮传动
手摇纺车 绳带传动
割草机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实验记录单
大链轮
改变的条件
与
有关
圈数(第一次实 验)
圈数(第二次实 验)
圈数(第三次实 验)
中链轮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ppt

• 10、Life is measured by thought and action, not by time. ——Lubbock 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为,而不是时间。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 11、To make a lasting marriage we have to overcome self-centeredness.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Wednesday, August 5, 2020August 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8/5/2020
❖ 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 ❖ 不同点:
❖ 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 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 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 动)。
❖ 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 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 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 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 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能较长距离传力。
安全自行车
❖ 1869年诞生的自行车,车架改由钢管制作,车轮也改为钢 圈和辐条,采用实心轮胎,使自行车更加轻便。 1886年自 行车装上前叉和车闸,前后轮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 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
现代自行车
❖ 1887年,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同年,研 制出了充气轮胎。自行车基本与现代相似了
• 18、There is no absolute success in the world, only constant progress.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上午11时1分19秒11:01:1920.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4.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制作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自行车。
学生材料:每组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各1套,学生字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或音乐盒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你会骑自行车吗?
(出示原始和现代不同造型的自行车图片)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有链条……
3.谈话:想知道我们在踩踏板时,链条是怎样把动力传递给车后轮,让自行车前进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4.课件出示课题: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二、认识传动装置
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
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1.谈话:是不是所有动力的传递都用链条呢?谁来说说在我们生活生产中,你还见过哪些传动装置?(皮带、齿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
2.谈话:你们想不想认识更多的传动装置?(想)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
3.观察自己的玩具和常见的机械,找一找它们的传动装置。
4.(出示各种传动装置:如链条传动、蜗杆传动、螺丝传动、齿轮传动等)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传动方式。
三、认识传动装置的特点
(一)认识链条传动。
1.谈话:如果用真实的自行车来观察和实验不大方便,我们可以做个模型来代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自行车上的链条装置,需要哪些材料?
教师出示:两个齿轮(1大1小),一根链条,一个底板和固定的两个齿轮的钉子,一个手柄。
2.提问:你能组装自行车链条装置的模型吗?
3.学生分组组装模型。
4.展示组装好的模型。
(一个到展台上,其他小组举起组装好的模型。
评价:同学们真棒,都组装对了。
错了,给你们一点时间,纠正一下。
)
5.(手持链条传动装置)小结并出示课件:像自行车链条这样可以把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像自行车这样利用链条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链条传动”。
(板书:链条传动)
(二)认识齿轮转动。
1.(出示各种齿轮子传动图片)提问:这些传动装置结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由齿轮与齿轮咬合在一起的)
2.谈话:像这样利用齿轮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齿轮传动”。
(板书:齿轮传动)
提问:给你们材料,你们会组装齿轮传动吗,动手试试看吧。
3.学生展示组装的齿轮传动。
4.展示组装好的模型。
5.(手持链条传动装置)小结并出示课件:像自行车链条这样可以把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像自行车这样利用链条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链条传动”。
(板书:链条传动)
(三)总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1.谈话:生活中的传动装置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常见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
这两种传动方式都可以传递动力,那么这两种传动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动手研究看看。
2.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1)做好标记。
(2)不要转太快了。
(3)分工合作:有人数大轮圈数,有人数小轮圈数。
(4)及时填写记录单。
3.学生汇报交流。
(你们有什么发现?)
链条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同,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不同,可以远距离传递力。
齿轮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反,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不同,不可以远距离传递力。
4.完成记录单(讲解记录方向和圈数:用﹤1,1,﹥1,2来表示)
5.学生收拾器材,小组讨论数据,得出结论:链条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同,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不一样;齿轮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反,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一样。
四、总结拓展:自行车上的传动装置
1.拓展: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不能解释自行车为什么要用链条传动而不用齿轮传动呢?
2.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3.作业:能否设计一个利用齿轮传动的自行车?如果可以至少需要几个齿轮?
【板书设计】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链条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同,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不同,可以远距离传递力。
齿轮传动:两个轮子传动方向相反,两个轮子转动快慢不同,不可以远距离传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