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墨烯生产企业修订稿
2023年石墨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石墨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石墨烯是一种可以在二维空间内产生的碳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导电导热、柔韧性等优异性能,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石墨烯材料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本文将会对石墨烯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石墨烯行业依赖于科技创新,政府的政策扶持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政府已经将石墨烯列入到了政策支持的范围内,并且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支持。
政策扶持包括税收优惠、技术研发资金补贴、产业基金支持等多种方式,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推动石墨烯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需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市场需求很高。
石墨烯可以应用于电子、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例如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石墨烯量子点显示技术、石墨烯柔性电子等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应用。
虽然石墨烯面临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但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望推动石墨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水平石墨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石墨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一直是石墨烯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都有多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例如化学剥离法、机械剥离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法等。
同时,石墨烯的纳米加工、表面修饰等技术也是研究的热点。
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推动石墨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拓展。
四、产业链布局石墨烯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石墨烯原料供应、石墨烯材料制备、石墨烯加工及应用等方面。
当前,石墨烯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产业链不完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竞争激烈、技术标准缺乏等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合理规划产业链布局以及加快建立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石墨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布局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发展。
短期内,石墨烯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长远而言,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将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里程碑,拥有无限的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国内石墨烯技术及产业现状分析

国内石墨烯技术及产业现状分析作者:王莉,王腾跃,何向明,李建军,尚玉明,李毓良,李德会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6年第5期文/ 王莉1 王腾跃1 何向明1,3 李建军1 尚玉明1,3 李毓良2 李德会21.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2.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 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自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令石墨烯广为人知以来,石墨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等而成为材料学的新宠,吸引了各国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关注,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基础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制备技术得到了迅速突破,并陆续在能源、环境、电子等领域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进行石墨烯研发的高等院校有20余家,专业进行石墨烯生产的大小企业近百家,但石墨烯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上、下游产业链的建立和健全仍需时日。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所构成的石墨;也有人认为,从广泛意义来说,由单层或少层(小于10层)碳原子构成的碳材料也称之为石墨烯。
在石墨烯片层中,碳原子以类似苯环结构的六元环进行周期性紧密排列,形似六角形蜂巢。
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自2010年曼彻斯特大学2名研究学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炙手可热,继碳纳米管之后在材料学领域掀起了新一轮广泛而高涨的研发热潮。
与此同时,我国依托于科研机构或资深学者而成立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国内石墨烯研究正处于一个由研发阶段走向产业化阶段的过渡时期。
一、国内石墨烯的制备技术综合分析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学者主要对其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石墨烯的形状(石墨烯量子点、少层石墨烯、多孔石墨烯、石墨烯带等);石墨烯官能团的改性;石墨烯掺杂。
例如,应用在医学领域的荧光探针需要石墨烯形成量子点形貌,可在生物体内实现荧光标记且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好;水系导电油墨需要石墨烯嫁接官能团,使其具有亲水性,从而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溶剂中;在储能领域,例如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则主要发挥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的特性,通过掺杂到正、负极活性材料或者极片中,电池可以获得更高的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企业100强

山 东 欧铂 新 材 料
71
山 东 玉 皇新 能 源
72
上 海新 池 能 源
73
深圳 六 碳 科 技
74
深圳 市本征方程石墨烯
75
深圳 市 鑫 成 碳 素
76
深圳烯旺新材料
77
苏 州高 通 新 材 料
78
苏 州格 瑞 丰 纳 米
79
泰 州 巨纳 新 能 源
80
61
青 岛 华高 墨 烯
62
青 岛迈 可 威
63
青岛迈威 石墨烯设备
6勰4 ∞
青∞ 岛瑞利特{8 ∞ {;;∞
65
青 岛希 碳 维 度
66
厦 门 凯纳 石 墨 烯
67
厦 门 烯成 石 墨 烯
68
厦 门祥 福 兴 胶 粘 制 品
69
山 东金 城 石 墨 烯
70
在 高端 领 域 ,石 墨 烯 生产 制备 还 没 有 突破 。比如高速 电子 器件 、光 电探测 器 等 高 端 领 域 需要 大 面 积 高 质量 的石 墨 烯 单 晶 。与普 通 多晶态石 墨烯薄 膜相 比 ,单 晶 石墨烯 薄膜 制备异 常困难 ,中国企业在 这 一领域还 存在 很大 的努 力空 间 。
目前 ,我 困在 石 墨烯 低 端 领域 已经 初 具 规 模 。国 内 部 分厂 家 如 第 六元 素 、 宁波 墨 两 已经 实现 了氧 化 还 原 法或 液 相 剥 离 法 石 墨烯 粉 体 以及 CVD 法石 墨 烯 薄 膜 的规 模 化 生 产 。但 实 事 求 是地 说 , 目前 中国 各 个 企 业生 产 出 来 的 石墨 烯 的 总 体 质 量 较 差 ,仅 能 用 来 做锂 电池 添 加 剂 、复 合材料 添 )jt] ̄tJ等低 端应 用 。
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项目

附件6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序号产业链环节石墨烯储能正极材料石墨烯铝合金电缆石墨烯树脂耐磨材料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材料石墨烯改性铜接触线石墨烯轴承钢1上游原材料天津艾克凯胜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远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补链)2 石墨烯混合/杂化技术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烯金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补链)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补链)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补链)3 专用制造设备制造湖南湘贤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烯金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鑫三合机电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补链)——上海电机学院(补链)杭州大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4 智能服务平台中评信(北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补链)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科创石墨烯新技术研究院(补链)5 材料试验检测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深圳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6 服役评估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石墨烯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石墨烯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石墨烯产业有限公司7 产品标准深圳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山东七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1序号产业链环节石墨烯储能正极材料石墨烯铝合金电缆石墨烯树脂耐磨材料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材料石墨烯改性铜接触线石墨烯轴承钢8 示范应用湖南斯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线缆厂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补链)湖南航天三丰科工有限公司江阴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补链)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补链)2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项目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一期年产150吨石墨烯微片、500吨氧化石墨(烯)生产项目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石墨烯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动力锂电子电池服役评估及应用示范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3 石墨烯专用设备制造杭州大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4 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及应用推广湖南航天三丰科工有限公司5 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湖南省斯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6 产年100t石墨烯材料研发及生产湖南湘贤科技有限公司7 石墨烯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8 水性石墨烯环氧富锌涂层材料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山东七维新材料有限公司9 石墨烯树脂耐磨材料、铜接触线、轴承钢服役评估深圳前海石墨烯产业有限公司10 基于石墨烯及其应用材料的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及标准制定深圳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11 石墨烯铝合金导线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12 石墨烯铝合金线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线缆厂13 石墨烯铝合金电缆混合/杂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14 液相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导电浆料天津艾克凯胜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15 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产业化项目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 石墨烯铝合金导线在输配电中的研究与应用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 石墨烯铝合金导杆的研发与产业化新疆烯金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18 石墨烯铝合金导杆用铝粉项目新疆远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9 石墨烯PTFE耐磨材料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 石墨烯改性铜接触线研发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1 石墨烯轴承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22 石墨烯包裹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应用研究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2023年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墨烯产业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墨烯产业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石墨——最早的石墨烯就是用胶带一层一层地把石墨变薄而获得的,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
具有特别好的导热性、电导性、透光性,而且具有高强度、超轻薄、超大比表面积等特性,因而被誉为“超级材料”。
石墨烯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进展潜力的领域,承载着将来变革产业领域的盼望。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墨烯产业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详情如下: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包括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在内的多个石墨烯产业支持政策,有望在上半年间续出台。
这些政策的核心是推动石墨烯产业关键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并快速实现产业化。
十三五期间,石墨烯产业将逐步形成电动汽车锂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海洋工程用石墨烯基防腐涂料、柔性电子用石墨烯薄膜、光电领域用石墨烯基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在内的四大产业集群,全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据称,上述权威人士透露,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将会有特地的章节对十三五期间的石墨烯产业进展做出部署,重点是推动上述四大石墨烯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另外,2022年上半年还有望出台多个有针对性的石墨烯产业推动政策,主要涉及设立石墨烯进展专项方案和专项基金,建立若干国家级新材料创新中心,加快制定石墨烯新材料标准和应用标准,推动石墨烯新材料示范应用,建立石墨烯产业基地等方面。
依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询问委员会对石墨烯产业做出的进展方案,到十三五末上述四大产业集群有望基本成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产业生产规模将达到万吨级,海洋工程用石墨烯基防腐涂料产业生产规模达到十万吨级,柔性电子用石墨烯薄膜产业生产规模达到上亿平方米级,光电领域用石墨烯基高性能热界面材料产业生产规模达到万吨级;此外,高性能石墨烯粉体年产量十三五末将达到万吨级,8英寸石墨烯芯片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国内对石墨烯产业的进展高度关注。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石墨烯技术的不断进步,石墨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石墨烯产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
从发展范围上来看,我国的石墨烯产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企业,包括石油化工业、先进材料、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发开发和生产加工制造活动。
另外,在石墨烯技术转化利用方面,我国也由科研院所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
而从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技创新在石墨烯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近几年中,我国在石墨烯技术创新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包括改善石墨烯的多晶结构、利用氧化石墨烯合成复合材料等工作。
此外,改进的热力学和化学制备方法、先进的生产工艺、节能环保技术也有助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其次,我国也在加强石墨烯产业的管理和规范体系。
近几年,相关部门建立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和政策,以保护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并维护其公平竞争环境。
综合来看,我国石墨烯产业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来有望更上一层楼。
从未来趋势来看,我国石墨烯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我国将持续加强石墨烯技术的创新,以改善石墨烯的多晶结构和抗热能力;其次,将加大政府研发投入、关注社会国家科技研发项目的投
资和支持;第三,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石墨烯企业的规范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最后,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和规范,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前景可观,而且正在以跨越式发展迈向成熟。
未来,石墨烯技术的创新将给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提供极大的发展机遇,促进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的发展环境。
《石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版

附件1石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为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利用石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中石墨是指:晶质石墨(也称鳞片石墨)、隐晶质石墨(也称微晶石墨、土状石墨)采选产品,以及高纯石墨、可膨胀石墨、柔性石墨、球形石墨、粉体石墨烯(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等加工产品。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现有以及新建和改扩建的石墨采选及加工项目。
本规范条件是鼓励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一、建设布局(一)石墨项目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规划、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当地城乡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环保、节能、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政策。
石墨行业发展应立足国内需求,优化存量,调整结构,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战略资源保护。
新建和扩建石墨选矿项目应与淘汰落后相结合,鼓励在资源富集地和产业优势区发展石墨深加工产业。
(二)禁止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禁采区内新设开采企业,严格限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限采区新设开采企业;已建在上述区域内的开采企业应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禁止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距离以内,新建和扩建石墨项目。
新建和扩建石墨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位置及其与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与装备(三)石墨开采项目的开采规模应与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并符合相关规划政策。
开采项目设计应根据资源状况、赋存条件以及开发利用方案等选择安全、高效、先进的采矿方法和装备。
露天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地下开采回采率不低于75%。
项目建设应符合《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2)。
(四)鼓励使用多碎少磨、磨浮短流程等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鼓励使用大型破碎磨矿设备、大型立式磨机、充气搅拌浮选机、自动板框压滤机、带脱硫功能压延机等先进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石墨烯行业报告

石墨烯行业报告
2020-2025年全球及中国石墨烯行业报告
内容概括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排列构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
新型纳米材料,是其他维度的石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管、三维石墨、金刚石)的基本构建模块。
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厚度大约为0.335纳米,具有极其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导、力学及其他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同时具备透光性好、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电阻率低、机械强度高等众多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未来有望在电子、储能、催化剂、传感器、光电透明薄膜、超强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应用,可以说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先进材料之一,也必将如硅材料一样,引领多领域划时代的变革。
目前,石墨烯相关的技术研发已列入美国、英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新材料领域重点的支持项目,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石墨烯产业化开发处于相对前列。
为了推进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并投入相应的财力促进石墨烯技术研发。
目前石墨烯已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十三五”新材料发展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石墨烯生产企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石墨烯生产企业
1.南京科孚纳米技术
2.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南京吉仓纳米
4.南京新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
6.常州二维碳素科技
7.常州碳元科技
8.江苏悦达
9.无锡格非电子薄膜
10.无锡烯晶碳能新材料科技
11.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12.苏州格瑞丰(Graphene)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13.泰州巨纳新能源
14.盘固水泥集团
15.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
16.宁波南车新能源
17.上海新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8.上海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9.上海安固强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深圳贝特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21.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2.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23.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24.重庆元石石墨烯技术
25.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26.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
27.福建辉锐科技集团
28.中科炭美科技
29.济南墨希新材料科技
30.济宁利特纳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31.青岛华高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32.青岛海纳尔纳米科技
33.青岛瑞利特新材料科技
34.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
35.天津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36.北京清大际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7.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8.银基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9.青岛海大海烯新材料
40.山东碳为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41.北京生美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42.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43.长沙罗斯科技
44.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45.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46.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47.彭碳科技有限公司
48.深圳六碳科技有限公司(6CarbonTechnology)
49.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