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1.使学生熟悉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公顷、平方千米和平方米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行换算。
3.能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改写。
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难点:知道公顷、平方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一、复习导入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操场占地面积大约是5()。
2.引入新课。
追问:最后一小题填什么样的单位比较合适呢?操场是比较大的面积,用我们以往学习的面积单位进行计量不太合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量较大面积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1.教学例1。
(1)认识公顷。
谈话:在生活中测量土地面积时,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比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
那么什么是公顷呢?数学上规定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提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公顷=10000平方米(2)1公顷有多大?①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多媒体出示图片)②100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是1公顷。
(动手尝试测量出边长10米的正方形,估计一下100个这样的大小大概多大)③我们的教室大约50平方米,几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生活中还有哪些面积大约是1公顷?2.教学例2。
(1)认识平方千米。
谈话:除了公顷之外,在测量和计算更大土地面积时,我们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比如说我们国家的领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提问:1公顷是多大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指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优质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优质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
知道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面积单位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 。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
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
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1、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 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基础知识,他们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计算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校园、公园等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场景的面积大小。
然后提问:“我们通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这些场景的面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描述较大的面积,为以后学习其他面积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对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单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换算关系等内容的课件。
2.实例图片:包括公园、操场、农田等面积较大的场景的图片。
3.练习题: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计算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园、操场、农田等面积较大的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场景的面积单位。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场景的面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吗?”让学生回答,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单位,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图片,计算该场景的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作单位表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教学设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见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P34—P3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认识和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老师拿起一个卡片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45()。
”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
” 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再让学生用手比划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
二、探索发现老师介绍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并让学生初步感知1公顷到底有多大,建立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概念。
学生推算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1公顷。
三、拓展应用老师出示学校占地面积约2(),让学生填写正确的单位。
再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培养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大约40万平方米。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了平方千米的概念。
一个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单元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P34——P37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与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四、单元教学安排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第1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P34——P35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与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 〔1〕师随手拿起一个卡片,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45〔〕.〔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3〕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师:刚才同学们都讲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单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回忆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米、1 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从你们响亮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对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扎实,同时,我也了解到你们非常关注身边的一些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接着出示: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约2〔〕.师:能填我们学过的单位吗?〔二〕探索发现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板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1、认识公顷〔1〕自学公顷,初步感知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看书〕师:谁能把自己看书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2〕学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3〕推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推算后汇报,师板书〕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师:关于公顷,老师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有关资料的图文信息〕a、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b、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面积大约40〔〕.c、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0〔〕.2、认识平方千米〔1〕师: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2〕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3〕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推导:1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4〕那么大约多少个鸟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延伸a、##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平方公里.b、中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平方公里〕.c、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三〕巩固发散1、单位换算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3公顷=〔〕平方米5平方千米=〔〕公顷20000平方米=〔〕公顷800公顷=〔〕平方千米2、P34 做一做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教师指导: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里面有100个100,因此需要100个.2、P35 做一做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教师指导: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里面有5个20,因此有5个"鸟巢"那么大. 〔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公顷和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千米第2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练习六P36——P37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常用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牢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2、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常用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牢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难点:能熟练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六、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P36——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2、P36——3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3、P36——5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总结:一般城市的面积是平方千米,屋子的面积是平方米,花园、公园、果园、体育场等是公顷.〔二〕指导练习1、P36——4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想法.教师指导:先算出游泳池的面积25×50=1250〔平方米〕算一算10000里有几个1250.估算时,先确定是大于5小于10的数.2、P37——7 独立计算,订正后说一说你的感受.3、P37——8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教师指导:此题要求排列名,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三〕检测评价1、P37——6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活动:P36——1 教师给出学校操场平面图,学生计算后,比较是否达到1公顷,课后再到操场参观,感受大小.3、课后活动:P37——9 回家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四〕板书设计练习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3.进行相关计算,能够灵活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计算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利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换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与换算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
难点1.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块地的大小,并询问学生这块地有多大,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 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顷?什么是平方千米?2.学习视频教学: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3. 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1.板书笔记:按照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进行板书。
2.示例演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 拓展练习1.个人练习:布置习题,让学生个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拓展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应用1.实际测量: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测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你能够发现身边哪些事物的大小可以用公顷或平方千米来描述?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结束。
希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相关运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2.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3. 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亩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公顷的定义:公顷是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2)平方千米的定义: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
(3)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3. 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一块农田的面积为2公顷,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2)引导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3)总结:2公顷等于0.02平方千米。
4.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汇报: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总结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换算关系以及实际应用。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材P23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换算关系以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第二单元教学方案
分课时教案:
所以我认为操场的面积不是1公顷,但是可以说是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师:那么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是什么进位关系呢?谁能说一说?
生: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知,因为边长是100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又是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平方米=1公顷。
师:那么2公顷=()平方米,30000平方米=()公顷
活动二:学习平方千米
1、师:在生活中,公顷是否是最大的面积单位呢?并不是,如果人们要进行较大面积的计算时或是测量时常用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课件出示: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3、师:从字面来分析,你认为多大才是1平方千米?它和公顷有什么关系呢?学习“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注:这里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也可能是比较直接。
当学生的回答效果较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它们都是边长的多少的正方形。
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35页的容,的效果。
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平方千米,对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由我将学生的知识通过引领,归纳到学习的知识点上来,学生比较感兴趣。
利用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
分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