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_土木与建筑学院__导师方向介绍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高等教育-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985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土木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土木系普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地铁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北京耐恒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学院建筑工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铜陵学院长沙大学土木工程系皖西学院常州大学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常州工学院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科技处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连大学土木教研室武汉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建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系福建三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孝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土木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杭州邦威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建筑科技与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计划出版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建筑系重庆科技学院建工学院土木系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文理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土木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北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城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土木系佳木斯职教集团建筑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土木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土木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科技出版社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系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力学。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985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土木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土木系普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地铁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北京耐恒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学院建筑工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铜陵学院长沙大学土木工程系皖西学院常州大学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常州工学院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科技处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连大学土木教研室武汉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建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系福建三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孝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土木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杭州邦威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建筑科技与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计划出版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建筑系重庆科技学院建工学院土木系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文理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土木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北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城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土木系佳木斯职教集团建筑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土木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土木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科技出版社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系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力学。

土木类国家教学名师

土木类国家教学名师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亚英,王强,甄进平,韩宇峰,赵春荣
111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林继镛,张社荣,林皋,练继建,苗隆德,彭新民,杨敏,迟世春
240
开放•交叉•融合—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
东南大学
王建国,钱强,龚恺,韩冬青,陈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名单(2014年):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4
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国强、沈祖炎、赵琦、邱洪兴、何若全、陈以一、孙伟民、何志方、何敏娟、赵宪忠、邹超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梅洪元、孙澄、周立军、邵郁、徐洪澎、李玲玲、邢凯、陆诗亮、史立刚
186
建筑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一民、肖毅强、冯江、庄少庞、苏平
214
面向转型期我国城乡建设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克成、陈晓键、段德罡、周庆华、李昊、任云英、惠劼、白宁、王侠、李小龙
大土木类(土木、建筑、水利)的国家教学名师名单(学校排名前30位的高校查询):
姓名
单位
获得年份
袁驷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003
王其亨
天津大学建筑系
2003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03
赵振兴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3
易思蓉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 ake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as an Example■邓春凤 DENG Chunfeng 吕佳文 LYU Jiawen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簿与会客厅,具有重要的存留与宣传意义,亟待加强保护利用与更新研究。

桂林正阳路东西巷是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遗留至今的少数几条风貌相对完整的巷子之一。

文章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的更新为背景,梳理该街区历史脉络,结合伴随着历史发展过程东西巷出现的问题,评析更新保护现状,以致力于实现桂林东西巷更原真、更完整、更具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巷;更新保护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ts existence and publicit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renewal.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s one of the few relatively complete lanes left in Guilin,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newal of the East and West lanes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and evalu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newal and prote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uilin East-West Lane more original, more complete and m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East-west Lane; renewal and protection0 引言老建筑和老街区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物化体现和标志。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2009-9-24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桂林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表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时间:2009年9月
专业:结构工程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导师姓名:导师职称:教授
一、硕士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明说明)
二、导师组成员
三、课程学习计划
四、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精读、泛读一栏打勾)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七、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管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工作。

一、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3、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土建类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土建类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022年6月第23期Jun. 2022No.23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土建类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钱 凯,李 治(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演进,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教育发展得到了阶段性的飞跃。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来说,除了传统的在教室、图书馆理论学习外,还应该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以产学研合作培养作为辅助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是为了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将大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解决地方经济需要的一种模式。

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提出构建相应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建设框架。

[关键词] 产学研;土木工程;教学模式[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土木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1JGZ124)[作者简介] 钱 凯(1983—),男,浙江宁波人,工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加固、抗倒塌方面的研究;李 治(1991—),男,江西赣州人,工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3-0157-04 [收稿日期] 2021-11-22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研发、生产开发相结合的先进体系,在经营过程中体现综合优势的过程就是产学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互联网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运用--以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例

互联网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运用--以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互联网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运用———以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例于啸波景天虎王志兵(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手段。

本文介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使用网络教学的经验,以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将设计报告分解为若干章节任务分配给学生,以录制视频技术指导为主,网络交流为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深其学习实践体验。

本文内容可为土木工程相关课程教学建设、改革作为参考。

【关键词】远程教育;项目驱动教学;本科;毕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35.11※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B205)。

作者简介:于啸波,男,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地震工程。

景天虎,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索道桥的设计与施工理论。

王志兵,男,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特殊土边坡方面研究。

0前言远程教学通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但是在2020年暴发的世界范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远程教学成为首选或唯一手段。

相对于中小学,大学课程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适合远程教学开展;但事实上,大学课程难度高于中小学课程,大学生自控能力并未比中学生明显提高,师生互动频率低。

因此,远程教学在大学课程中并不能成为主要手段,开展此类教学需要针对专业、课程、学生特点进行认真准备,同时需要将教学内容数字化,是一种定制化的教学,教师付出的时间、精力投入远高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优点在于授课内容逻辑清晰、系统完整,适合于学科基础理论教学;对于综合性强、自由度高的课程与实践,这种说教模式效果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13 刘立龙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14 唐诗华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电子通讯
15 陈天伟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16 李景文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学 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处理
土木工程
52 付 强 女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3 杨婷连 女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力学
54 江雪 女
结构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55 邢心魁 男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56 杨军平 男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57 张敏 男
结构工程
钢结构抗震
58 邓波 男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9 莫时旭 男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
60 朱万旭 男
姜宏
(注:01~05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邓波 金凌志
周明芳
朱万旭
唐爱华
刘丽荣
赵军
王磊
付强
杨婷连
江雪
罗延忠
张敏
邢心魁
杨军平
06建筑工程经济
赵艳林 曹霞
邓波
金凌志
朱万旭
唐爱华
刘丽荣
杨婷连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
防护工程
15
01结构工程灾害及加固技术 研究 02工程灾变检测与评价 03综合防灾减灾 (注:01~03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土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 价与治理
土木工程、基坑工程
35 朱寿增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36 牟春梅 女 37 高武振 男 38 蒋忠诚 男 39 赵艳林 男
40 韦昌富 男
41 吕海波 男 42 谭景和 男 43 朱苦竹 男 44 李文兴 男
文鸿雁
唐诗华
覃辉 彭军还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陈伟清 任超
刘立龙
罗满建
朱军桃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
理信息工程
18
01地理信息工程 02地理信息与移动通讯集成
周国清 黄俊华
03国土资源与城市信息系统
陈大克
04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 与管理中应用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李景文 韦春桃 李占元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工程结构力学计算 预应力锚具设计
外聘
填表须知:
1、各学院要严格审查并准确、完整地填写表格内容。 2、同一申请者申报多个专业,请在“申请专业学位授权点名称”栏用“/”分 隔。
004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5896348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1城市与小城镇规划设计 02数字城市与城市规划管理 新技术 03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 04城市设计与景观特色研究
环境工程
22 陈大克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3 李占元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学;GIS技术应用
24 陈伟清 女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5 罗满建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6岩土加固与工程设计
王杰光
07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 作用 08深基坑与边坡
包惠明 朱寿增
(注:01~08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肖明贵
刘宝臣
高武振
刘之葵
谭景和
朱苦竹
牟春梅
081402结构工程
18
01结构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赵艳林
02结构实验技术研究
王杰光
03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李文兴
04施工技术研究
曹霞
05结构工程加固技术研究
27 彭军还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信息理论与数字地球
28 肖明贵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29 陈学军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30 王杰光 男 31 包惠明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地质灾害、 边坡工程
32 刘之葵 男 33 刘宝臣 男 34 陈先华 男
孔云峰
陈天伟
韦波
蓝贵文
081803地质工程
18
01地质灾害防治
陈学军
02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陈先华
03岩土加固与工程设计 04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 05地质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王杰光 包惠明 朱寿增
(注:01~05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肖明贵 刘宝臣
高武振
刘之葵
蒋忠诚
牟春梅
赵艳林
王杰光 李文兴
曹霞
姜宏
邓波
金凌志
周明芳
朱万旭
陈学军
肖明贵
刘宝臣
唐爱华
刘丽荣
杨婷连
陈富坚
朱苦竹
04岩土工程灾害及减灾技术 研究
赵艳林 王杰光
周明芳
陈学军
包惠明
肖明贵
刘宝臣
05道路工程灾害及防护技术 研究
陈学军 包惠明
刘宝臣
莫时旭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
18
量工程
01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观测 技术 02测绘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 成图 03测绘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04“3S”技术集成与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12 朱军桃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市政工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景观规划与设计
建筑学 防灾减灾与工程管理
建筑学、建筑节能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问题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边坡工程
土木工程、力学 体外预应力加固,缓粘结预 应力结构,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加固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混凝土材料与施工技术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50 赵 军 男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1 王 磊 男
结构工程
黄耀志 冯兵
文正敏 熊宇
127 22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刘丽荣 卫更太
黄淑娟
谷海洪
谢华
05城市艺术设计
吴筱荣
陈伟利
金旭明
温军鹰
赵前锟
081401岩土工程
18
01土动力学与地基抗震
赵艳林
02环境岩土工程
陈学军
03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韦昌富
04地基与基础工程
吕海波
05道路岩土工程
陈先华
45 曹 霞 女
46 姜 宏 女 47 金凌志 女 48 周明芳 女 49 唐爱华 女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工程地质
水文工程地质
水文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17 韦春桃 女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科学与技术
18 韦波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空间技术集成与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
19 蓝贵文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0 周国清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1 孔云峰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已具备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汇 总表
序 号
姓名
性别
作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 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1 文正敏 男 2 冯兵 男
3 黄淑娟 女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4 刘丽荣 女 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
5 熊宇 女 6 黄耀志 男 7 谷海洪 男 8 卫更太 男 9 谢华 女 10 文鸿雁 男 11 任 超 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