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测密度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专项一密度的测量实验

初中物理专项一密度的测量实验

(4)在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同学想测量一个小蜡块的 密度(其密度小于水),他手中只有如下器材:一个量 筒、一个细钢针、一个小蜡块、适量的水。请你帮助 他设计实验,并填写实验步骤,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 表示结果。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②___把__蜡__块__轻__轻__地__放__入__水__中__,__使__蜡__块__漂__浮__在__量__筒__内__的__ __水__面__上__,__记__下__水_面__到__达__的__刻__度__为__V_2__; ③___用__细__钢__针__将__蜡__块__下__压__,__使__其__浸__没__在__水__中__,__记__下__水__ __面__到__达__的__刻_度__V_3__;
4.(2017·锦州中考)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装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 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16 g,然后将杯子中的 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则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为___4_6___cm3。
(2)将装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右盘中 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 天平再一次平衡,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___6_2___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此盐水的密度为 _1_._1_7_×__1_0_3 __kg/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专项一 密度的测量实验
【技法点拨】 常规方法测量密度
1.液体密度的测量:
2.固体密度的测量(体积较小的固体):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测体积。 ①形状规则的固体:用刻度尺测出长a、宽b、高h, 计算出它的体积V=abh; ②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a.密度大于水且不易溶于水时,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实验11 测量固体密度(解析版)

实验11  测量固体密度(解析版)

实验11测量固体密度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滴管、烧杯、小石块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

(3)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2。

(4)表达式:ρ=m/V2-V1。

4. 【实验表格】1.量筒和量杯:(1)单位:常以毫升(ml)为单位。

1 mL=1cm3;1L=103mL=10-3m3。

(2)常用量筒而不用量杯的原因:量筒刻度均匀,测量误差小。

(3)量筒使用方法:A、“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B、“放”: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切忌拿在手中)。

C、“读”: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2.量筒中倒水要“适量”的含义: A.水能浸没物块。

B.物块放入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3.如何测量固体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体积。

(2)如果物不能自然浸没水中,可用助沉法、针压法测体积。

(3)如果物体能溶于水中,可用“埋沙法”测体积。

【典例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

(2)天平平衡后,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

再用量筒测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

(3)若在测量体积时,发现矿石表面附着了一些气泡,则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左(2)93.4;4.67(3)偏小解析:(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矿石的质量,矿石的体积340mL 20mL 20mL 20cm V =-==,矿石的密度为:3393.4g 4.67g /cm 20cmm V ρ===; 3g/cm 50g 20g 20g 3.4g 93.4g m =+++=(3)矿石浸没在水中时表面附着一些气泡,导致测量出矿石的体积变大,由ρ=石的密度偏小。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它们的密度。

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可以用下式表示:
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称量器: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 针筒或容量瓶: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洗并确定使用的仪器和容器干净无污染。

2. 实验组装:准备好需要测定密度的物质,并将其放入针筒或容量瓶中。

3. 测量质量:使用称量器测量物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体积:使用针筒或容量瓶等仪器测量物质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5. 计算密度:根据测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物质的密度。

实验结果:
物质名称 | 质量(g) | 体积(mL) | 密度(g/mL)
----------------------------------
物质A | 10 | 5 | 2
物质B | 8 | 2 | 4
实验讨论:
1.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物质A和物质B的密度分别为2g/mL
和4g/mL。

2.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物质B的密度大于物质A的密度,表明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

3.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误差以及实验操作技巧的误差。

结论:
通过本实验测定得到物质A的密度为2g/mL,物质B的密度
为4g/mL,验证了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同时,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密度,得到物质B比物质A更密集的结论。

测密度的实验

测密度的实验

测密度的实验1.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密度(ρ石>ρ水)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水(1)用天平(带砝码)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V1体积的水,小石块用细线拴着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则V石=V2-V1(3)由公式ρ=m/V得ρ石=m/V2-V12.用天平和量筒测蜡块密度(ρ蜡<ρ水)(针压法)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蜡块、钢针、水(1)用天平(带砝码)测出小蜡块的质量为m.(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V1体积的水,将蜡块放入量筒中,蜡块漂浮,用钢针尖将蜡块刚好完全压入水下,此时量筒内体积为V2则V蜡=V2-V1(3)由公式ρ=m/V得ρ蜡=m/V2-V13.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剩余法)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为m1(2)倒出一部分盐水在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同时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为V.则盐水质量为m=m1-m2(3)由公式ρ=m/V得出量筒内盐水密度ρ盐水=m1-m2/V4.用水替代法测墨水密度(没有量筒)实验原理:ρ=m/V实验仪器:只有天平(带砝码)、小烧杯、水、墨水(1)先测出空烧杯质量m0,在测出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1,则水的质量为m水=m1-m0(2)将水倒净,擦干。

在倒入与水同体积的墨水。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墨水总质量为m2.则m墨=m2-m0.(3)有公式计算的V墨=V水=m1-m0/ρ水,则ρ墨=(m2-m0)ρ水./m1-m05.用天平和量筒测吸水性的砖块(或火山石)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砖块、水(1)用天平侧吃出小砖块质量为m(2)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V0,将小砖块放入量筒中足够长时间后,量筒的体积为V1(吸足水).(3)将小砖块从量筒中拿出,擦干砖块表面的水分,再次放入装有适量的V2体积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变为V3,则小砖块体积V=V3-V2(4)由公式由公式ρ砖=m/V得ρ砖=m/V3-V2(对于吸水性材料测密度时,是先让材料吸足水后,再用量筒测体积)。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专题——测量物体的密度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专题——测量物体的密度

v1/ cm3
v2 / cm3
V=v2-Leabharlann 1 /cm3ρ /g/cm3
表达式: ρ硬币= m /v2-v1
“溶水性”固体怎么测?
ρ糖块
方案:
1、塑料薄膜包糖块
2、用细沙、面粉等代替 水来测糖块体积
数据表格:
m / g v1/ cm3
ρ v2 / cm3
V=v2-v1
/cm3
/g/cm3
表达式: ρ糖块= m /v2-v1
• ρ冰红茶
v
m总
m剩
表达式:ρ冰红茶= (m总 –m剩)/v
伙伴们, 我们动手试试吧!
我能行!
• 测量ρ木块
• 测量ρ硬币
• 测量ρ小石块
• 测量ρ糖块
• 测量ρ山楂 • 测量ρ苹果
• 测量ρ冰红茶
方法总结
(一)测固体的密度
• 规则固体
ρ木块
方案:
m ——
a、b、c——
数据表格: m / g a / cm b / cm
数据表格:
m/g
v1/ cm3
v2 / cm3
V=v2-v1 /cm3
ρ /g/cm3
“针压法”
表达式: ρ山楂=
“悬锤法”
m /v2-v1
不规则“大个头”固体怎么测?
• ρ苹果
数据表格:
m/ g
v/cm3 ρ /g/cm3
表达式: ρ苹果= m /v
“太小个头”固体怎么测?
ρ硬币
m/g
数据表格: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ρ山楂(ρ山楂 < ρ水)
“针压法” “悬锤法”
表达式: ρ山楂= m /(v2-v1)

密度测量 实验专题

密度测量 实验专题


m m2 m1 V V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 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 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 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 同意了王芳的意见。 然后, 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⑴王芳这里所指的 “测量误差” 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大”或“偏小” ) ,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步骤产生的, 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 ) 。 (填 “偏
cm3 。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与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 位置平衡, 此时有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2 丙所示, 将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 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 / m3 。
32. 如图 20 所示,小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她发现 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 )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 线上开始进行称量。 实验步骤: ① 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③ 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30.刘明拣了一块大理石样品带回学校,利用学校实验室器材,测出了大理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大理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20 甲所示,则大理石 质量 g.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引言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本文将介绍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密度。

实验一:水银密度计法
实验原理
水银密度计法是利用水银的密度来测量其他物质的密度。

通过将待测物体放入水银密度计中,测量水银升高的高度,然后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银密度计和待测物体。

2.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银密度计中,观察水银升高的高度。

3. 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水银的溅出或损坏密度计。

- 确保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银中。

实验二:浮沉法
实验原理
浮沉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估算其密度。

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大时,物体沉入液体中;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小时,物体浮于液体表面。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和液体。

2. 将待测物体放入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3. 根据物体浮沉情况估算其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和液体的选用适合待测物体的大小和密度范围。

- 注意观察待测物体的浮沉情况,避免误判。

...
(继续描述其他实验方法)
结论
通过这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密度。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取决于待测物体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

以上是关于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方法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
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实验专题测密度
一质量的测量-
1天平的使用
3 •漂浮的物体,利用物体的质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或利用等效替代法,物体
的质量转化为求水的质量.
二体积的测量
1量筒的使用
(1)一规则的物体直接用刻度尺量出长a宽b、高c, V = abc.(2)不规则的物体用量筒,
采用“排水法”,测得固体的体积V = V2-V i.(3)利用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将物体吊在
G —F
测力计上,测得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示数为F,则物体的体积为:V = .(4)利用阿
g p水
基米德原理及天平,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是m!,用细线系住待测物
m2—m i
体完全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测出此时的总质量是m2,则待测体积V = -------------- .(5)将溢水杯
P水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把被溢出的水收集到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水的质量m水,则
m水
V = .
P水
2.浮于水面的物体
漂浮物体积的测量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用大头针将漂浮物按入水中,记下量筒中水的变化.
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拴住金属块
放入水中记下V i,然后把金属块和漂浮物拴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2, V = V2 —V i.
3•易吸水的物质
是在物体的外表涂上或包上一层薄薄的不溶于水的物质, 比如油漆类或塑料保鲜膜等;
.是将该物质先放入水中,让它吸足水,再来测体积;三是可用排油法或排沙法或饱和溶液法.
4 •易溶于水的物质
饱和溶液法或排沙法、排油法等.
【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
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 (2)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会由于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