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重金属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方法

2.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方法对比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 量金属成分的测定, 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 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 , 灵敏度相对较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 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 显示出巨大的优 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 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 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 现 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 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生物传感器类别 线性范围/( μmol /L)
酶生物传感器 ( 葡萄糖氧化酶) 微生物传感器 细胞生物传感器 细菌生物传感器 DNA 生物传感器 免疫生物传感器 Cd2+ : 10-6~ 1000 Pb2+: 10-4 ~ 0.0125 Hg2+: 2.5 ~22.5 Cu2+: 0.16 ~1.6
1.3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法
:电感藕合等离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
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将反应气加热、电离, 利用 元素发出的特征谱线进行测定谱线强度与重金属量成正 比。ICP- AES 灵敏度高,干扰小, 线性宽, 可同时或顺序测 定多种金属元素(Cd、Hg)。
方 法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 分析技术
2.2 水体重金属检测技术现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定义: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LIBS) 技术是基于高功率激光 与物质相互作用, 产生瞬态等离子体, 对等离子体 的发射光谱进行研究, 达到对样品的定性与定量分 的一种光谱技术。 优点:1. 无须对样品预先处理,时间短 2.且可对多种成分同时进行分析 3 可以实现对微量污染物的快速、无接触和在线 探测 4.灵敏度高

rohs检测10项测试项目

rohs检测10项测试项目

rohs检测10项测试项目RoHS检测是指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

RoHS指令是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RoHS检测通常包括对以下10项测试项目的检测:1. 铅(Pb):铅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铅含量不能超过0.1%。

2. 汞(Hg):汞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神经系统和肾脏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汞含量不能超过0.1%。

3. 镉(Cd):镉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对骨骼和肾脏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镉含量不能超过0.01%。

4. 六价铬(Cr6+):六价铬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不能超过0.1%。

5. 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溴联苯含量不能超过0.1%。

6. 多溴二苯醚(PBDEs):多溴二苯醚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溴二苯醚含量不能超过0.1%。

7. 多氯联苯(PCBs):多氯联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氯联苯含量不能超过0.1%。

8. 邻苯二甲酸酯(PBBEs):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殖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能超过0.1%。

9. 二苯醚(Diphenyl ether):二苯醚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毒性。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二苯醚含量不能超过0.1%。

10.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殖系统有害。

RoHS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能超过0.1%。

美国药典重金属检测方法-中文

美国药典重金属检测方法-中文
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用更可靠、准确、灵敏、特异和耐用 的新仪器方法代替 USP<231> 的计划。三个关于元素杂质 检测的新 USP 通则正在平行开发中,分别是 USP <232>/ <233> 和 <2232>。USP <2232> 仅针对膳食补充剂,而 USP <232> 和 <233> 则针对药物成分和产品。

10
40
0.0001

10
40
0.0002

25
100
0.002

25
100
0.0002

25
100
0.002

25
100
0.005

250
1000
0.002

250
1000
0.001
样品制备
范围广泛的各种样品都可以用 USP<232>/<233> 进行分 析,所以提供适合所有样品类型的详细样品处理方法并不现 实。有些药物样品可以直接分析(不用溶解),而其他样品 可以用水性溶剂(如水或稀酸)或适当的有机溶剂(如 2-丁 氧乙醇 : 水(25 : 75)[3],DMSO 或 DGME)简单稀释或 溶解进行制备。用水性或有机溶剂进行简单稀释或溶解的 方法必须考虑样品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对于有机溶剂溶解, 还要考虑样品中组分化合物的不同挥发性。对许多 API 来 说,用有机溶剂稀释是首选方法,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有 助于稳定分析物的方法,以避免因较高或较低挥发性(与校 正标准品相比)成分的存在而造成的回收率波动 [7]。
USP<232> 包括一个涉及元素形态的章节,指出 As 和 Hg 的某些形态值得关注,因为其毒性比其它形态要大得 多。As 的 PDE 是指无机 As,如果总 As 浓度超出限度, 必须用一种能够对不同 As 形态进行分离和定量的方法对样 品进行重新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无机 As 比常见的有机形 式(如,砷甜菜碱)毒性大得多,因此形态分析必须能够分 离其不同化学形态,确定无机 As(亚砷酸盐(三价 As)和 砷酸盐(四价 As))的总量低于限量。同样,Hg 限量也是 指无机 Hg(Hg2+),虽然甲基汞(MeHg)是毒性更大的 形态,但通常认为药物中不可能存在 MeHg。但如果样品来 自于可能含有相当量甲基汞的原料(如,鱼组织),也必须 对其进行特别的分离和测定。

USP232-233重金属检测方法-中文

USP232-233重金属检测方法-中文


10
40
0.0001

10
40
0.0002

25
100
0.002

25
100
0.0002

25
100
0.002

25
100
0.005

250
1000
0.002

250
1000
0.001
样品制备
范围广泛的各种样品都可以用 USP<232>/<233> 进行分 析,所以提供适合所有样品类型的详细样品处理方法并不现 实。有些药物样品可以直接分析(不用溶解),而其他样品 可以用水性溶剂(如水或稀酸)或适当的有机溶剂(如 2-丁 氧乙醇 : 水(25 : 75)[3],DMSO 或 DGME)简单稀释或 溶解进行制备。用水性或有机溶剂进行简单稀释或溶解的 方法必须考虑样品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对于有机溶剂溶解, 还要考虑样品中组分化合物的不同挥发性。对许多 API 来 说,用有机溶剂稀释是首选方法,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有 助于稳定分析物的方法,以避免因较高或较低挥发性(与校 正标准品相比)成分的存在而造成的回收率波动 [7]。
元素 镉 铅 无机砷 无机汞 铱 锇 钯 铂 铑 钌 铬 钼 镍 钒 铜 镁
每日剂量 PDE(µg/日) 5 10 15 1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50 250 250 250 2500 2500
虽然 USP<232> 中制定的 PDE 限度用任何 USP<233> (ICP-OES 或 ICP-MS)中参考的仪器技术都可以测定 [6], 但许多新药中使用越来越复杂而珍贵的原料药,可能只包 含非常少的量。对这些毫克级样品进行大比例稀释制备, 意味着使用检测限尽可能低的仪器非常重要。低检测限和 宽动态范围线性校正(安捷伦 7700 系列达到 9 个数量级) 是 ICP-MS 最非常可贵的特性。低检测限对于 USP<232> 要求必须以最低限量进行控制的潜在毒性痕量元素(特别是 As、Cd、Hg 和 Pb)尤为重要。

溶液当中贵金属检测方法

溶液当中贵金属检测方法

溶液当中贵金属检测方法
溶液中贵金属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电化
学分析等多种方法。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一些常见技术:
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最常见的贵金属检测方法之一,其中
包括沉淀法、络合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例如,使用沉淀法
可以将贵金属沉淀成固体,然后通过称量或其他手段来确定其含量。

2.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
荧光光谱(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


些方法利用贵金属原子或离子在特定波长下吸收或发射光线的特性
来确定其浓度。

3.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极谱法、循环伏安法和安
培ometry等。

这些方法利用贵金属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来确定其
浓度,通常结合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如表面增强拉曼
光谱(SER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这些方法在贵金属检测
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溶液中贵金属的检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结合样品的特性和实验要求,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

两种标准曲线法测定土壤中10 种重金属元素

两种标准曲线法测定土壤中10 种重金属元素

Vo1.16 No.01 March, 20212021年3月 第16卷 第1期doi:10.3969/j.issn.1007-1903.2021.01.017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for 10 heavy metal elements insoilsCAO Xiaoya 1,2, HE Fang 1,2, JIA Changcheng 1,2, WANG Y ating 1,2, DU Peng 1,2(1. Beijing Geolog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1500; 2. Beijing 101 Eco-Geology Detection Co., Ltd., Beijing 101500)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oil samples were dissolved by mixed acid-aqua regia. Trace elements (Sc, Co, Ni, Cu, Sr, Cs, Ba, La, Ce, Pb)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The matrix were compensated with 103Rh and 185Re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element effect and sensitivity drif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valu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values; the measured values of drawing standard curve with reference material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each element is between 0.0002 and 0.05; the precision is between 0.46 and 9.35; the measured values of drawing standard curve with standard solution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each element is between 0.0003 and 0.049, and the precision is between 1.56 and 9.65. All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measured soil samples in Beijing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e content ranges of trace elements are (mg·kg -1) Sc 6.26 ~16.9, Co 7.84 ~22.9, Ni 15.8 ~51.8, Cu 18.6 ~ 64.7, Sr 63.6 ~ 450, Cs 0.96 ~8.74, Ba 354 ~979, La 21.9 ~48.1, Ce 44.0~88.1, Pb 6.78~231. The maximum relative devi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is both less than 25%. Keyword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soil; heavy metal element两种标准曲线法测定土壤中10种重金属元素曹晓雅1,2,何 芳1,2,贾长城1,2,王亚婷1,2,杜 朋1,2(1.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 101500;2.北京一零一生态地质检测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摘 要:采用混合酸+王水的湿法消解模式,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的标准物质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标准物质中10种重金属元素(Ba、Ce、Co、Cs、Cu、La、Ni、Pb、Sc、Sr)的含量,选用103Rh、185Re 作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总量常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

有害元素砷常用古蔡法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测定。

单个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附录对这些测定方法进行了规范化。

另外文献还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AS)此法适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砷、汞、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系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一般遵循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定律,通常通过比较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系统等组成,另有背景校正系统、自动进样系统等。

( 1 )光源常用待测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

( 2 )原子化器主要有四种类型: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及冷蒸气发生原子化器。

①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和燃烧灯头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再与燃气混合,进入燃烧灯头产生的火焰中,以干燥、蒸发、离解供试品,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

燃烧火焰由不同种类的气体混合物产生,常用乙炔—空气火焰。

改变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及比例可以控制火焰的温度,以获得较好的火焰稳定性和测定灵敏度。

②石墨炉原子化器由电热石墨炉和电源等部件组成。

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干燥、灰化,再通过高温原子化阶段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

一般以石墨作为发热体,炉中通入保护气,以防氧化并能输送供试品蒸气。

③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由氢化物发生器和原子吸收池组成,可用于砷、硒、锡、锑等元素的测定。

重金属、砷盐、氰化物检查法

重金属、砷盐、氰化物检查法

装备
A——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 B——中空的标准磨口塞 C——导气管 D——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 E——中央有圆孔的有机玻璃 旋塞 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 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 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 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盖 上旋塞E并旋紧。
标准砷斑的制备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臵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 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 臵10min后,加锌粒2g,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 并将A瓶臵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 试品,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 斑。 说明:醋酸铅棉花系指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 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 在100 ℃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检查法
另取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臵A瓶中,照标 准砷斑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所 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臵白色背景上,从D管上方观察、比 较,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 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吸收池中,照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于510nm波长处,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 (Ag-DDC)作空白,测定吸收度,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 得的吸收度比较,即得。
一.重金属检查法 二.砷盐检查法 三.氰化物检查法
重金属的定义
重 金 属 检 查 法
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称作 重金属。 原子序数从23(V)至92(U)的天然金 属元素有60种,除其中的6种外,其余 54种的相对密度都大于4.5g/cm3,因此 从相对密度的意义上讲,这54种金属 都是重金属。但是,在进行元素分类 时,其中有的属于稀土金属,有的划 归成难熔金属。最终在工业上真正划 入重金属的有10种金属元素:铜、铅、 锌、锡、镍、钴、锑、汞、镉和铋。 这10种重金属除了具有金属共性及密 度大于5以外,并无其他特别的共性。 各种重金属各有各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种重金属检测方法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

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这种方法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AAS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测元素达70多个),仪器较简单,操作方便等。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的负9次方级(10ug/L),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ug/L,甚至更低。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

分析过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进展: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

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2. 原子荧光法(AFS)原理: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虽是一种发射光谱法,但它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密切相关,兼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不足。

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发射谱线简单,灵敏度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的特点,能够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检出限比原子吸收法要低,谱线清洗干扰少,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大,但是测定的金属种类有限。

适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可用于分析汞、砷、锑、铋、硒、碲、铅、锡、锗、镉锌等11种元素。

现已广泛用环境监测、医药、地质、农业、饮用水等领域。

进展:现已研制出可对多元素同时测定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它以多个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为光源,以具有很高温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为原子化器,可使多种元素同时实现原子化。

多元素分析系统以ICP原子化器为中心,在周围安装多个检测单元,与空心阴极灯一一成直角对应,产生的荧光用光电倍增管检测。

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计算机处理就获得各元素分析结果。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检测原理: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

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适用: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

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

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测试手段。

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

大多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

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

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

进展:近年来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受到关注。

多元配合物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形成的配合物。

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特性。

显色剂在前处理萃取和检测比色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是近年来分光光度法的重要研究课题。

4.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检测原理: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随样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试样形态多样性及测定时的非破坏性等特点。

它不仅用于常量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也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其检出限多数可达10-6。

与分离、富集等手段相结合,可达10-8。

测量的元素范围包括周期表中从F-U 的所有元素。

多道分析仪,在几分钟之内可同时测定20多种元素的含量。

适用:x射线荧光法不仅可以分析块状样品,还可对多层镀膜的各层镀膜分别进行成分和膜厚的分析。

当试样受到x射线,高能粒子束,紫外光等照射时,由于高能粒子或光子与试样原子碰撞,将原子内层电子逐出形成空穴,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离子寿命很短,当外层电子向内层空穴跃迁时,多余的能量即以x 射线的形式放出,并在外层产生新的空穴和产生新的x射线发射,这样便产生一系列的特征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各种元素固有的,它与元素的原子系数有关。

所以只要测出了特征x射线的波长λ,就可以求出产生该波长的元素。

即可做定性分析。

在样品组成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元素间无相互激发的条件下,当用x射线(一次x射线)做激发原照射试样,使试样中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x射线)时,若元素和实验条件一样,荧光x射线强度与分析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谱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5. 电化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原理:电化学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它以经典极谱法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示波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方法。

电化学法的检测限较低,测试灵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如国标中铅的测定方法中的第五法和铬的测定方法的第二法均为示波极谱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恒电位电解富集与伏安法测定相结合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一次可连续测定多种金属离子,而且灵敏度很高,能测定10-7~10-9mol/L的金属离子。

此法所用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很好的痕量分析手段。

我国已经颁布了适用于化学试剂中金属杂质测定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国家标准。

方法: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为“电析”,即在一个恒电位下,将被测离子电解沉积,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与电极上汞生成汞齐。

对给定的金属离子来说,如果搅拌速度恒定,预电解时间固定,则m=Kc,即电积的金属量与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第二步为“溶出”,即在富集结束后,一般静止30s或60s后,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个反向电压,由负向正扫描,将汞齐中金属重新氧化为离子回归溶液中,产生氧化电流,记录电压-电流曲线,即伏安曲线。

曲线呈峰形,峰值电流与溶液中被测离了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峰值电位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进展:示波极谱法又称“单扫描极谱分析法”。

一种极谱分析新方法。

它是一种快速加入电解电压的极谱法。

常在滴汞电极每一汞滴成长后期,在电解池的两极上,迅速加入一锯齿形脉冲电压,在几秒钟内得出一次极谱图,为了快速记录极谱图,通常用示波管的荧光屏作显示工具,因此称为示波极谱法。

其优点:快速、灵敏。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将反应气加热、电离,利用元素发出的特征谱线进行测定谱线强度与重金属量成正比。

ICP-AES法灵敏度高,干扰小,线性范围宽,可同时或顺序测定多种金属元素(Cd,Hg)。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与质谱联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使样品汽化,将待测金属分离出来,从而进入质谱进行测定,通过离子荷质比进行无机元素的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多种元素及同位素的测定,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低的检出限,是痕量元素分析领域中最先进的方法,单价格昂贵,易受污染。

7.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者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痕量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但是络合剂选择有限,给该方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8. 酶分析法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重金属离子对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别强的亲和力,与之结合后会改变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与性质,引起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底物—酶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诸如试显色剂的颜色、电导率、pH 值和吸光度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直接用肉眼加以辨别或者是通过电信号、光信号被检测到,从而可以判断重金属的存在或者测定其浓度。

目前已经有多种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测定,如脲酶、磷酸酯酶、过氧化氢酶、葡萄糖氧化酶等,最常用的是脲酶。

9.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一种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较高的分析方法,在环境分析领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用其分析重金属离子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选择合适的化合物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获得一定的空间结构,产生反应原性;二是将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连接到载体蛋白上,产生免疫原性。

其中选择合适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是能否制备出特异性抗体的关键。

10.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识别物质与待测物质结合,发生的变化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化成易于捕捉和检测到的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等,通过检测电信号、光信号或者其它信号等来判断待测物质的量。

酶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等在重金属检测方面都有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