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计算参数表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计算表格(填数据即可)

13 73.30 35.60 57.08 12.77 0.22 0.888 50.69
μ
2 i
nμ 2
1
n 1
பைடு நூலகம் 4.678 2 )δ n n
g*b+Md*g*d+Mc*ck,其中Mb/Md/Mc取值如下表内插取得:
Mb 0.61 -1.48 0.8 -2.8 1.1 -2.8 1.4 -5.6 1.9 -8.6 2.6 -10.2 3.4 -10.2 4.2 -10.2 5 -10.2 5.8
Md 3.44 -1.29 3.87 -2.13 4.37 -2.91 4.93 -4.31 5.59 -5.81 6.35 -7.41 7.21 -10.47 8.25 -13.17 9.44 -17.16 10.84
岩土工试验成果计算表 界 限 液限 (%) 71.00 69.00 73.00 65.00 68.00 66.00 70.00 80.00 62.00 69.00 71.00
数 量(n)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平均值(fm)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 修正系数(ψ ) 标准值 注:1、计算公式如下:
注:内摩角数值填入黄色空格内,相对应的M值即可在灰色条带上得到. 参数 数值 Mb 0.1 Md 1.39 Mc 3.71 g ) 1.66 g) 1.66 b(m) 3
岩土工试验成果计算表 界 限 塑限 塑性指数 (%) (%) 37.00 34.00 34.00 35.00 38.00 35.00 33.00 32.00 34.00 34.00 32.00 34.00 36.00 34.00 40.00 40.00 32.00 30.00 37.00 32.00 35.00 34.00
简支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表格

4 砼弹性模量
5 钢筋弹性模量
6 预应力弹性模量
7 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8
9 板的铰缝截面积
fcd MPa 13.8 fsd MPa 195 fpd MPa Ec MPa 31500 Es MPa 210000 Ep MPa fsd MPa 280
mm2
三 计算系数及其他参数
1 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γo 2 钢筋与砼的弹性模量比 αES 3 预筋与砼的弹性模量比 αEp 4 纵向受拉钢预筋配筋率 ρ
桥梁承载力计算用表
Ⅰ、基本参数
编号
参数名称
13m简支梁桥钢筋砼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表
符号 单位 数值 编号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编号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一
几何参数
1 梁高
2 梁(腹板)宽
3 受压翼缘板宽
4 受压翼缘板厚
5 受弯构件计算跨径
6 预筋和钢筋合力至拉区边缘
7 钢筋合力至拉区边缘距离
224
91
641 当x≤b'f,则Md=fcdb’f x (ho-x /2) / γo 792 当x>b'f,则Md=fcd[ b x (ho-x /2)+(b'f-b)h'f(ho-h'f/2)] / γo
641
第 1 页,共 1 页
杭州市萧山区交通规划设计处
-
1
- 6.666667
-
0
- 0.01169
5 受拉钢筋截面积
As mm2 6381
6
7 毛截面积
A mm2 545894
8 换算截面积
Ao mm2 582055
水泥搅拌桩承载力计算表excel

μp=π*D
1.5708
2--4
0
8
圆周率π
3.14159
2--5
0
16
参数取值: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αp 0
桩身强度折减 系数η
桩间土承载力折 减系数:β (0.75~0.95)
0.25
0.4
2--6 桩间土承
载力特征
值
fsk(KPa) 20
0
桩端阻力 qp(KPa)
0
20
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spk(KPa)
120 7.28 152.28 9.24
70
4.74 136.19 9.22
140 7.26 158.71 8.23
180 7.11 171.58 6.78
fspk=λm*Ra/Ap+β*(1-m)*fsk 5.9
结论 120.11
正方形布桩间距(m)
1
注:红色部分人工输入 ,绿色部分为人工选用。
压缩模量计算
承载力 压缩模量 处理后承 处理后压缩
faki
Esi 载力fspki 模量Esi’
100 7.35 145.84 10.72
70
4.8 136.19 9.34
m=(fspk-β*fsk)/(λRa/Ap-β de*2f=sDk2)/m 1.1039
111.212 88.357 120.00 2444.620
(取二者小值为 Ra)
面积置换率、布桩间距 0.1607 1.5560 1
实际置换率m'
0.1958
实际复合地基承载力 fspk(KPa)
有效桩长(m)
机具条件: 直径D(mm)
水泥搅拌桩承载力计算
桩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88 88 88 4269 4269 4269
qpa
3800
1#楼 2#楼 3#楼 4#楼 5#楼 6#楼 7#楼 8#楼 9#楼 10#楼 11#楼 12#楼 13#楼 14#楼 15#楼 16#楼 17#楼 18#楼 19#楼 20#楼
Z19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Z10 Z11 Z12 Z13 Z14 Z15 Z16 Z17 Z18 Z19 Z111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10
10
10
10
10
10
12.5
5
5
5
5
5
5
7.5
Z39
88
Z40
88
Z41
88
Z42
88
Z43
88
Z44
88
Z45
工字钢承载力计算公式表

工字钢承载力计算公式表
工字钢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承担着承载重量的任务。
计算工字钢的承载力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工字钢的截面形状、长度、材质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字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
一、工字钢承载力的简介
工字钢的承载力主要包括弯曲承载能力和压力承载能力两种。
其中,
弯曲承载能力决定工字钢在支撑荷载时所能承受的弯曲变形程度;压
力承载能力则决定工字钢在受到压力时所能承受的荷载大小。
二、工字钢承载力计算公式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字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
1. 工字钢截面的惯性矩公式
对于工字钢截面的惯性矩公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法兰宽度与腰板高度成比例的工字钢:
I = bh^3 / 12
其中,b为法兰宽度,h为腰板高度。
(2)法兰宽度与腰板高度不成比例的工字钢:
I = (a^2 + 4b^2 / 3)h^3 / 16a
其中,a、b分别为工字钢法兰宽度与腰板高度中的较小值和较大值。
2. 工字钢受弯承载力公式
工字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M = Wl / 4
其中,M为工字钢的弯曲矩;W为工字钢的截面模量;l为工字钢的长度。
3. 工字钢压力承载力公式
工字钢压力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A
其中,P为工字钢的压力承载能力;F为工字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A为工字钢的截面积。
三、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工字钢的承载力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需要对工字钢的材质和规格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地选用和使用工字钢。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野外鉴别法k注:1.对于微风化的硬质岩石,其承载力取大于4000kpa时,应由试验确定;2.对于强风化的岩石,当与残积土难于区分时按土考虑。
k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由中砂、粗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土或稍湿的粉土所充填的情况;2.当粗颗粒为中等风化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载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载力;3.对于砾石、砾石土均按角砾查承载力。
2.物理力学指标法粉土承载力基本值f0(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
粘性土承载力基本值f0(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1。
注:对于内陆淤涨和淤泥质土,可参照使用。
红粘土承载力基本值f0(kpa)注:1.本表仅适用于定义范围内的红粘土;2.折算系数§=0.4。
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值f0(kpa)注:本表只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粘性土,以及超过5年的粉土;所查承载需经修正计算。
3.标准贯入试验法砂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砾砂不给承载力; 2.粉细砂按粉砂项给承载力;3.中粗砂按中砂项给承载力;4.细中砂按细砂项给承载力;5.粗砾砂按粗砂项给承载力;6.N63.5需修正后查承载力.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N63.5需经修正后查承载力。
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承载力基本值f0(kpa)注: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定名:2mm含量≥20%为砾质粘性土;2mm含量<20%为砂质粘性;2mm含量=0为粘性土二.标准贯入击数修正方法1.国标方法N=aN′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a2.公路方法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国标;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下式计算:N L=(0.784-0.004L)Ns式中:N L表示校正后的击数Ns表示实际击数L表示触探杆长度三.土的部分特征参考值砂土的内摩擦角φ(度)参考值注:括号内为海南地区经验值四.土的分类砂土密实度分类粉土密实度和湿度分类五.工程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方法的适用范围聚乙烯(PE)简介1.1聚乙烯化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结构式: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单桩承载力计算表格(完美版)

桩径取0.6桩径取0.5桩径取0.8
抗拔系数0.5抗拔系数0.5抗拔系数
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641.85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534.87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80.30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08.67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783.21724竖向承载力特征值633.046093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380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780
桩间距1.8
四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773.38334三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特征值545.80727特征值
注:黄色区域为数据输入区,
绿色区为计算过程中两个重要参数区
粉色区为最终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必须保留此空行
取此值
0.5
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855.79
抗拔承载力特征值533.45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107.121
三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826.8718
536.6359。
独立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表-2019

±0-1.27垫层厚度0.1-1.623.82.53褥垫层厚度0.25 2.18独块面积30独块桩数19桩径0.40.0795土层编号岩土名称层顶高程地层厚度l pi q si q si *l pi q p αp ①素填土 3.4 4.1 2.8817.550.47000.9②粉质粘土-0.7 6.4 6.412.580③粉砂-7.1 4.5 4.522.5101.25③4粉砂-11.65517.587.5④粉砂-16.6 5.90.827.522⑤粉质粘土-22.5⑤4粉砂⑤粉质粘土⑥粉质粘土⑦粉砂桩长19.58式中:u p 桩的周长(m)q si l pi 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αp 桩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地区经验确定q pλ0.85β0.95f sk 180λRa Ap βf spk f sk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0.8-0.9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桩的截面积(m 2)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0.9-1.0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30.66五、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应采取未经修正的桩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独立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表-2019二、面积置换率计算面积置换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四、单桩承载力计算基础底相对标高基础底绝对标高桩顶相对标高桩顶绝对标高一、基本参数输入三、地层参数输入507.6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和混凝土指标
C fc= ft= Ec= HRB fy= Es= α 1= β 1= ξ b= α E= 20 9.6 1.10 25500 335 300 200000 1.00 0.80 0.55 7.84 C?(20,25,30,35,40,45,50,55) 混凝土等级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k (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HRB(235,335,400) 纵筋强度等级 (N/mm2) 纵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 (N/mm2) 1.0<C50<内插<C80<0.94 0.8<C50<内插<C80<0.74 ξ b=β 1/(1+fy/0.0033Es) α E=Es/Ec
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强度 fc ft Ec 强度 fy Es C20 类型 N/mm2 9.6 N/mm2 1.1 N/mm2 25500 类型 HPB235 N/mm2 210 N/mm2 210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截面尺寸
b= 250 (mm) 腹板宽度 b h= 800 (mm) 梁总高度 h 翼缘宽度 bf (见T型构件翼缘计算宽度) bf= 600 (mm) 翼缘高度 hf hf= 100 (mm) ca= 60 (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a (mm) h0= 740 梁有效高度 h0=h-ca 纵向钢筋:8φ20 N= 8 纵筋根数 N φ= 20 (mm) 纵筋直径 φ As= 2513 (mm2) 纵筋面积 As=N*(Pi*φ ^2/4) 纵筋承载力 Fy=fy*As Fy= 754 (kN) 翼缘混凝土承载力 Ff=α 1*fc*bf*hf Ff= 576 (kN) 注意:x > hf,受压区进入腹板! x= 174 (mm) 受压区高度 x=ξ *h0 Mu= 504.7 (kN-m) 抗弯承载力 Mu 纵筋配筋率 ρ =As/(b*h) ρ = 不需计算 最小配筋率 ρ min=min(0.45ft/fy,0.2%) ρ min= 不需计算 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x/h0 ξ = 0.24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 b ξ b= 0.55 说明: 1。若fy*As>α 1*fc*bf*hf,受压区在翼缘内,直接按矩形截面计 算,此时无需验算是否超筋! 2。若fy*As<α 1*fc*bf*hf,受压区进入腹板,需将翼缘和腹板分开 计算,此时无需验算最小配筋率!
强度及弹性模量
C25 C30 C35 11.9 14.3 16.7 1.27 1.43 1.57 28000 30000 31500 HRB335HRB400 300 360 200000 200000 C40 19.1 1.71 32500 C45 21.1 1.8 33500 C50 23.1 1.89 34500 C55 25.3 1.96 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