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
苏州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差异性分析

典园林》中所言: “ 园林 建筑 的色 彩 , 多用 大 片 粉 墙 为 基 调 , 配 以黑 灰 色 的瓦顶 ,栗 壳色 … …组 成 比较 素 净 明快 的色 彩 。 ”
退 隐 的文人 ,身份 的不 同 ,心态 的 改变 ,使 得他 们 在造 园手法 上 表 现各 异 。扬 州 园林 的主 人 多为 徽 州籍 的儒 商 ,他 们 除富 有外 , 扬 州园 林 的整 体色 彩截 然 不 同于 苏 州园 林 ,它 汲取 了南 、北 园林 往 往还 有 一个 空头 官衔 , 以显耀 其 身份 。如 瘦西 湖 是众 多徽 商 所 之长 ,既 具有 皇家 园林 奢 华贵 气 的特 色 ,又 具 有江 南 园林 建筑 的 建 ,个 园主 人 为两 淮 盐总 黄应 泰 。 因此 ,造 园 时在 保 留江 南 园林 造 型 。王 士稹 所言 的扬 州 园林 是 “ 富家 巨室 ,亭馆 鳞 次 ,金碧 辉 淡 泊韵 味 的基 础上 ,还 凭 借其 雄 厚 的经 济条 件 ,借 鉴北 方 皇家 园 煌。”_ 3 如扬 州瘦 西 湖 的五 亭桥 ,造 型秀 丽 ,黄 瓦 朱柱 ,配 以 白 林雄 伟恢 弘 的风格 ,如在 园林 建筑 中多 用 阁楼 等 。
挖 水 塘 ,堆 山石 的园林 手 法 ,这就 被 称 为 “ 旱 园水 作 ” 。扬 州 得 理 画论 , 难 以言 中国 园林 。 ” 苏州 的 “ 吴 门画 派 ”追 求 宁 静 黑 、 白、 名就 因 周边 水 多 ,但扬 州 宅 园却偏 好 “ 早园 水作 ”,可 能是 商 人 致远 、 苍润 秀 雅 的艺术 风格 ,传 统大 于创 新 ,而 强 调 “
不满 足 于文 人雅 士 所追 求 的 “ 雅逸 ”的 艺术 格调 ,所 以模仿 北 方 灰 ”风 格 的苏 州 园林正 如 吴 门画风 一 样 ,讲 究传 统 、温 雅 ,意境 幽远 。而 “ 扬 州画 派 ”的绘 画讲 究创 新 ,突 出个 性 ,表 现 出非传 园林 修建 了大 量富 有趣 味性 的 旱园 。 扬 州 的 旱 园 水 作 有 两种 方 式 。 其 一 是 按 北 方 旱 园 理 水 的 方 统 的一 面 ,深 受新 兴 的工 商阶 层推 崇 。瘦 西湖 就 是 南北 风格 融合 式 , 以假 山水池 为构 架,营造 “ 一 勺则江湖 万里 ”之境 ,如著名 的 的最佳 范 例 。 寄啸 山庄 。另 一种方 式并非挖 池 引水,而是 以地为 水 ,用 石块叠 成 如 同画 风 ,当 时 的学风 对 两地 的造 园艺术 手 法有 着 间接 的却 开放 ” , 苏州 相对 “ 保 守 ” 。学 术 界 峡 谷 、岛屿等 形状 ,类 似于 日本 的枯 山水 园林 ,产 生无水似 有水 的 重要 的 影 响 。扬 州 相对 “ 感 受 ,更 抽象 的诠释 园林理水 ,也可称 其为 “ 旱园水 意 ”。 也 向有吴 学 最专 ,扬州 学最 通 的说 法 。反 映 到两 地造 园 艺术 手法 当然 , 有 些扬 州 园 林水 体较 大 , 水面 构 成 主要 园林 景观 , 上 ,就 是苏 州 的士 人执 着地 固守着 中国文 化 的纯 洁性 , 以一 种趋
扬州何园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图案解析

扬州何园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图案解析扬州何园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图案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东南段以北的徐凝门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园主何芷舠,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是扬州古典园林中建筑最晚的一座,因而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名园。
整体建筑设计形式:何园的建筑类型是扬州传统型建筑,是一个带有西方建筑风格的中国古典特色的建筑。
全园由复道回廊、“片石山房”、中西合壁住宅院落和住宅园林四部分组成。
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
何园在建筑布局上由园居、大花园、小花园3大部分组成。
前两者组成“寄啸山庄”,乃何氏自筑;后者指片石山房,乃何氏购得。
何园平面分布图(如图一)。
图一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何园具有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 ;天下第一窗———复道回廊上的天窗 ;天下第一亭———水心亭 ;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
复道回廊是各个扬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其中何园最具有代表性。
(一)复道回廊复道行空,回廊曲折则是何园中的最大特色。
复道回廊为叠落形,层顶顺势高低起落,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全长1500米。
造园者正是以复道长廓曲折回环手法把各个单元的建筑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姿态各异,风格协调,南北贯通的彩色缎带,联系着崇楼杰阁。
何园作为一座大型的住宅园林,虽然以厅堂为主,但是水石楼阁与复道回廊相映成趣,复道回廊又与假山贯串分隔,上下脉络自存形成立体交通,可多层赏游。
浅析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异同

2018.NO05 0摘 要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长河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着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
从审美角度看,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趋近却不趋同,细到城市的情况、造园时间、造园者身份、造园艺术、空间布局等方面时自成一体,有着各自独特的美。
本文将浅析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异同,带领大家领略江南私家园林之美。
关键词 江南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 扬州园林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园林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而《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盛赞扬州园林。
从审美角度看,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趋近却不趋同,细到城市的情况、造园时间、造园者身份、造园艺术、空间布局等方面时自成一体,有着各自独特的美。
本文将浅析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异同,带领大家领略江南私家园林之美。
一、城市的情况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苏州文风特盛,登仕途,为官宦的人很多,这些人致仕还乡则购田宅,建园墅以自娱,外地的官僚,地主亦多来此定居颐养天年。
因此,苏州园林属文人,官僚,地主建造者居多,基本上保持着正统的士流园林格调,绝大部分均为宅园而密布于城内,少数建在附近的乡镇,使其成为写意山水的代表。
扬州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隋唐以来即是一座繁华城市,“烟花三月下扬州”隋炀帝开运河,三下扬州,是扬州成为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枢纽。
徽州,江西,两湖商人聚集此地,世代侨寓,尤以徽商的势力最大。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文化繁荣,推动了私家园林的兴造。
这些大量兴造的“城市山林”,把扬州的造园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地。
二、造园时间从时间上来看苏州园林的造园时间整体上要早于扬州园林。
在阶段上看,苏州园林大都建于成熟前期,即我国历史上的宋代至清初时期(公元960——1736年)。
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艺术和技术基本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扬州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亮点值得了解

扬州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亮点值得了解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扬州,探寻那些值得了解的文化亮点。
扬州的园林艺术堪称一绝。
扬州园林以其精致、典雅、小巧玲珑而闻名于世。
与苏州园林的风格略有不同,扬州园林更注重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构思精巧,让人仿佛在时光中穿梭。
何园则将廊道建筑的艺术发挥到极致,长达 1500 米的复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这些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扬州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追求的生动体现。
扬州的饮食文化同样令人陶醉。
扬州菜属于淮扬菜系,以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注重本味、清鲜平和而著称。
扬州炒饭,颗粒分明、香气扑鼻,融合了鸡蛋、火腿、虾仁等丰富食材,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美食代表。
狮子头,口感鲜嫩,肥而不腻,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需经过细切粗斩、多道工序的烹制,才能成就这道美味。
富春包子,皮薄馅大,汁多味美,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此外,还有文思豆腐,厨师凭借精湛的刀工将豆腐切成发丝般粗细,入口即化,充分展现了扬州菜的细腻与精致。
扬州的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蕴含着扬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扬州的传统工艺更是扬州文化的瑰宝。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其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品种繁多,有屏风、家具、瓶罐等。
漆器制作采用髹饰工艺,经过多道工序,使得漆器表面光滑如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扬州剪纸以其线条流畅、构图精巧而闻名。
剪纸艺人用手中的剪刀,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故事,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

论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院系:文化创意学院班级:文管1101 姓名:丁晓指导老师:陈栋_______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2.1特色差异2.2分布形式差异2.3建筑空间差异三、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差异性原因3.1园主身份的不同3.2文化的不同3.3自然条件四、结语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以其精雕细琢,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而扬州园林则较为独特,它的风格介于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
二、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2.1特色的差异扬州园林因盐商巨贾结而为园,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那个阶层的喜好。
呈现出园林色彩艳、多富贵气的特点。
而这与苏州园林所显出的雅朴、不尚高大的风格大相径庭。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荣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
正是由于富饶的物质基础,从而为扬州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尤其是造园主大都是富商,他们为了炫耀富有,一味追求高敞华丽。
从一些记载看,扬州园林的整体色彩与苏州园林的色彩有所不同,苏州园林往往追求的是黑、白、灰,而扬州园林更多的是追求金碧辉煌。
它融南、北园林之特色,兼南、北之长而独树一格。
苏州园林有近千处,主要集中在苏州城内,以城西北的观前与阊门之间为最多。
苏州园林自然、含蓄、淡雅、清秀,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与传统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民族风格,集中表现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正如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所言:“园林建筑的色彩。
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成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
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异同

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异同点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同处于江苏省,属于鱼米之乡,其造园艺术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无疑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中,以苏州园林为最。
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相比,无锡、扬州不在对等的平台上。
然而,无锡、扬州不仅与苏州近在咫尺,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吴文化背景,有寄畅园、个园这样的古典园林精品,其城市古典园林也有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同点:中国的古典园林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然后配合人工的修饰,让自然以人的意志为依托,传达出造园主人的一种情感,或以物言志、或寄情山水,总之,巧借自然的形来表达出心中的意。
苏州、扬州、无锡这三地的古典园林都以掇山理水为胜,结合亭台楼榭,或亲水,或赏月,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意境,而这种意境则是当时造园主人在闲暇之余给予情感的一种熏陶。
三地的古典园林都表现了古典园林的四大特色: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不仅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优美的山区景色的追求,为了在城市实现可以享受乐趣的山林。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诗画的情趣:诗情: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
画意: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现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假石山的堆叠和构图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
植物的配置也表现了绘画的意境。
建筑的外观也表现出生动的线条美,色彩美和质感美。
意境的含蕴:意指主观的理念、感情,境指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的含蕴既深也广,表述的方式也丰富多样。
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
意境也常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与风情。
那么,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首先,扬州园林在布局上独具匠心。
与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不同,扬州园林往往更为大气开阔。
其布局注重整体的对称性和中轴线的运用,给人一种庄重、规整的感觉。
例如,个园的四季假山,以石笋、湖石、黄石、宣石分别堆叠出“春、夏、秋、冬”四景,围绕着住宅有序分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得园林景观层次分明,而且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
其次,扬州园林善于利用水景。
扬州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处,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园林中的池塘、溪流、湖泊与建筑、山石相互映衬,增添了许多灵动之美。
瘦西湖就是扬州园林水景的杰出代表,湖水蜿蜒曲折,两岸垂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乘船游览瘦西湖,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令人陶醉。
再者,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其建筑融合了南方的精致与北方的雄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稳重之感。
同时,建筑的装饰也极为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美绝伦,展现了扬州工匠的高超技艺。
扬州园林的叠石艺术也是一绝。
叠石是扬州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工匠们通过巧妙的堆叠,营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假山。
个园的四季假山就是叠石艺术的经典之作,春山以石笋为主,仿佛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玲珑剔透;秋山用黄石堆叠,山势雄伟;冬山则以宣石堆叠,如雪般洁白。
这些假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意境。
此外,扬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也十分巧妙。
园林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梅花、竹子、桂花、柳树等。
这些植物根据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苏州园林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巧玲珑:苏州园林重视巧妙利用有限的空间,以小见大,把复杂的建筑和景观以精巧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
2.疏密有致:苏州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多样性的景观,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和植被,使游客在园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3.假山和水景: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景观是假山和水景,假山造型多样,有的仿似山峰,有的仿佛仙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想象空间;水景则以小型溪流和池塘为主,水质清澈,环境宜人。
4.借景手法:苏州园林重视园内景物与外界山水的衔接,通过设置透光窗和景顶等,将外部的美景自然地引入到园内,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扬州圆融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风格特点主要有:1.古雅典丽:扬州圆融园注重布局的轻巧和建筑的精致,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出丰富的景观,给人以古雅典丽的感觉。
2.曲径通幽:扬州圆融园强调道路的曲线和变幻,游客常常需要绕过弯曲的小路才能到达目的地,给人以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3.花木扶疏:扬州圆融园注重花木的种植和绿化,园内的花木茂盛,衬托出青翠的草坪和清澈的水景。
4.曲水流觞:扬州圆融园内有许多的水景,如河流、湖泊和喷泉等,水流曲折,水质清澈,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厦门园林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它的风格特点主要有:1.独特的亚洲风情:厦门园林融合了中国、日本和泰国的建筑风格,给人以独特的亚洲风情,让游客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
2.山水并存:厦门园林注重山水的布局和景色的变化,园内有山峰、湖泊、溪流等,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卉植物,给人以多样性的感觉。
3.石桥和水榭:厦门园林中常有石桥和水榭,石桥穿过溪流,与水榭相互呼应,给人一种优雅宜人的感觉。
4.牌楼和拱桥:厦门园林中的牌楼和拱桥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形式,经过日本和泰国的改良,给人以古朴而又独特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
苏州属于江南水乡,气候也较温润,它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总的感觉显得婉约精致,尤其是江南水乡园林设计中的水的处理和水景,给人以柔和清丽的印象。
每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一路遵循下来,也必然形成其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虽则造园之意相仿,功能要求也大同小异,运用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同,但由于因地制宜,心裁别出,因而会有所应变,使园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景色,风貌各异而增添诸多趣味。
当然这种不同是大同中的存异,是私家园林的局部和细部的差异。
江南各处古典私家园林,当以苏州和扬州两地为代表。
这两个城市中古典私家园林最为兴盛,以一个城市来统计数量也最多。
至今,苏州城中尚有完好的有二十余处,扬州也有近二十处之多。
扬州在长江以北,但又不属北方,建筑风貌上既有北方之雄健又不缺南方的秀丽。
扬州园林中堆的假山比较高大,园林中建的房屋厅堂也较为高大敞宽。
苏州园林中主要厅堂一般也就面阔三间,而扬州的何园的蝴蝶厅和个园的抱山楼都有七间之多,由于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有的还捐得个官衔,为和官府来往,也有炫富之意,因此在建造时要追求豪华。
这些厅堂也是为了招待宾客大开筵席时交际方便。
苏州园林的主人多为退休官僚、闲散文人,通常只有小的宴游和居家聚餐。
扬州园林在用的材料上也偏于华贵,好些厅堂选用楠木,楼层地面加铺方砖。
花园里选用名贵树种,搜集古董陈列,窗扉、墙面选刻名家字画等,以显富华之意,但表现得还是有修养,很平和,绝不会弄得五颜六色、俗气横溢。
苏州园林的大门一般不作任何装饰,门框上的刻画都是后来才有的。
原先和普通人家大门一样是石库门框,或是平板门扇,只是在平面布局上有所反映。
扬州园林的大门往往做成砖雕门面,有的做得很大,整个门墙都用磨砖对缝的装饰,在檐口门楣还有精细的雕饰,在巷子中很突出,以彰显自家的权势和富丽。
在园林中的造景上,扬州园林做得比较显露,如四季景色用四种不同的假山形式、质地和色彩来直接表达。
苏州园林就较为含蓄,用植物品种、用隐名的题额来曲折地提示联想,如留园“闻木樨香”(秋天桂花)、“涵碧山房”(“一水方涵碧,层林已尽染”之秋意)。
在假山的堆叠上,扬州叠山运用小料见长,以石块大小、石质纹理组成真山形状,而且善于将湖石和黄石混堆,如个园中部假山从夏山到秋山的过渡做得极好。
而苏州的假山,黄石、湖石绝少相混,而是各自成型,充分利用石头本来的材质而各展风姿。
扬州园林中还堆有壁山,就是靠着墙壁堆成假山,像何园、小盘谷中都是佳例。
壁山既丰富了单调的墙体,又增加了景色。
在苏州园林中,只有单块的附壁镶嵌,没有沿墙堆成山形的,以求山体空灵通透,同时利用墙壁做大块的留白,给人以更多的想象余地,这也是两地不同的风格。
总的来看,扬州园林显得大气而疏朗,苏州园林则委婉而精致。
这可能与城市的文风与习俗有关,就如同扬州八怪与吴门画派之各异其趣。
有人说扬州园林像唐诗,苏州园林像宋词。
陈从周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编著的《苏州园林》一书中,在每幅精美的黑白照片下面都配有一句宋词,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让人能感觉到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的相通,读之回味久久,不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