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音乐简况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

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

西方音乐发展史1:1000年至1450年--中世纪六世纪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改革了基督教的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从希腊和希伯莱音乐而来,它只有单一的旋律线;没有和声与对位;它的自由流动的声乐旋律精妙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没有规则的重音,它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叫作音乐中的散文节奏,或叫自由体节奏,这不同与我们在二拍子或三拍子有规律的出现重音的音乐中碰到的那种韵律诗节奏;在罗曼风格时期,西方音乐史上出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复调音乐作为最重要的音乐风格出现了;这个发展与绘画中的透视科学的发展大约是同时出现的,这样,具有深度的听觉和视觉一起进入了欧洲文化,这必然产生出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作品;这一发展形成于哥特时代;2:1450年至1600年--文艺复兴从十三世纪中后期到十四世纪,哥特风格的艺术在北欧悄然兴起,并明显地表现于建筑方面;在音乐中,哥特风格虽然没有形成代表一个时代的形式,但在起始于奥干努姆的复调形式中,却相当明确地表现出哥特风格的特征;十四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先进的、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酝酿并逐渐传播开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宰而并非是神;颂扬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提倡人性,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场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继文学、美术等文艺形式之后,音乐也进入了"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世俗音乐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音乐作品中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得十分突出,以此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并产生了众多的器乐体裁和歌剧形式;这一时期中,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烈;乐器的发展也逐步加快了步伐;当时的古提琴、短号、小号、长号、管风琴和琉特琴等乐器都已活跃在音乐舞台上,而文艺复兴后期小提琴和古钢琴的出现,更使音乐艺术增添了耀眼的光彩;1.的有什么特点以级进为主,是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和声是怎样的采用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但已在终止式上表现出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以4声部模仿式复调织体为标准,在16世纪5个或更多声部的复调也很常见;同时已经从现了局部的主调和声思维;4.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运用哪些音色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者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5.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曲式是怎样的结构较为自由而多样化,复调模仿式曲式逐渐取代了与诗歌结构紧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同时也有大量分节歌形式;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哪些主要体裁各个部分都写成了复调形式的弥撒曲;经文歌主要是宗教内容的;器乐舞曲;复调器乐曲,如利切卡尔;世俗歌曲如牧歌、尚松等;3:1600年至1750年--巴罗克时代巴洛克风格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巴洛克时期欧洲各国的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促成了后来的洛可可艺术的兴起;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德、意、法等几个国家最具代表性;4:1750年至1827年--古典时期音乐中的古典主义时期是以四位维也纳乐派的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和舒柏特--及其同时代音乐家的成就为中心的;他们的艺术是在进行伟大的音乐实验和发现的时代中成熟的;5:1827年至19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的艺术;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有威柏和舒柏特;舒柏特的艺术歌曲广为流传,而肖邦、舒曼和李斯特则把钢琴音乐推向了新的高峰;柏辽兹、李斯特开创了标题音乐,俄国、东欧和北欧作曲家的作品则带来了不同民族的风情;法国的比才、意大利的威尔第和普契尼、德国的瓦格纳推动了歌剧的繁荣;历史学家注意到艺术风格是在古典派和浪漫派这两个极端之间变换的;这两派的艺术家都力求表达特定的感情,并寻求在完美的形式中表现这种感情;但他们的观点不同;古典主义追求条理、平衡和宁静,浪漫主义则要标新立异、渴求如醉如痴的狂喜;古典派的艺术家在对待艺术和生活时有比较客观的倾向,他们力图理智地观察生活,并quot;完整地看到它";而浪漫派的艺术家则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去观察世界;6: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潮流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向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印象主义的音乐也把情绪和气氛看得比结构重要,也歌颂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喜悦;印象主义的音乐不久就以它的脆弱、装饰性的美,它的刺激感官的音色,它对弱音响的喜爱,它的典雅、精致和声音之美而独树一帜;它抛弃了华丽、庄重和严肃的德国传统;这一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也是在法国产生;7:20世纪--现代音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先锋派作曲家们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音乐价值,追求艺术表现的绝对自由,因而他们音乐的那种深奥玄秘的特点使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为之瞠目;这是音乐史上的新现象;从来没出现过像现代作曲家与公众之间这样宽的鸿沟;在某种意义上,绘画和雕塑领域里在某种程度上有与此相平行发展起来的现象,但文学和戏剧领域却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不仅形式体系与和声体系被摒弃,连整个旋律的概念都完全改变了,虽然旋律只是音乐的要素之一,但却是直接影响听众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旋律概念的改变,新的音乐作品使听众困惑不解,与听众疏远了;一、现代音乐的特点在每个国家,本世纪的作曲家们都在对音乐的诸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进行着实验;本世纪杰出的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他赞成这样一种音乐,在其中所有的主题都绝对不出现重复,而且每个小节都应当同前面所有的小节完全不同;许多作曲家都对节奏进行着实验;有的作曲家写出了既没有小节线,也根本没有节奏型的乐曲;其他现代作曲家们正在制造另一种音乐,在这种音乐中,一个管弦乐队或合唱队的两个部分有完全独立的节奏;二、纷繁复杂的现代音乐流派正如二十世纪的其它艺术形式那样,音乐艺术也趋向于多样化,众多的流派各成一体,都完全脱离了古典的美学传统;比较典型的几个音乐流派为:以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原始主义";以欣德密特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以勋伯格、韦伯恩为代表的"十二音主义";以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西方音乐史简介

西方音乐史简介

西方音乐史简介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

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

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中世纪Medieval(476年至1450年左右)从公元476年,Goth人入侵意大利,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间的长长一千年被称为中世纪.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歌特(Gothic)时期。

宗教音乐是这一时期的主体,并确定了根据八个调式系统对曲调进行的分类,及从纽姆谱(neumes)逐渐发展为精确的音高记谱法(Pitch notation).另外,从原始的单音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的尚松(chanson)大量出现,乐器的发明与制作的进展也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30年至1600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明确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欧洲音乐文化趋于统一,声乐、器乐表演艺术水平大为进步.复调音乐开始步入黄金期.记谱法已由字母法和符号法转为二线谱、四线谱直至五线谱。

16世纪后期,在意大利诞生了最早的歌剧。

西方古典音乐概况

西方古典音乐概况

西方古典音乐概况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

奴隶社会中,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其特点是以歌唱为主的多声部音乐形式;11世纪世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发展起来;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逐渐取得重要地位;经历16、17世纪,器乐的发展为18世纪的古典音乐打下基础。

18世纪是古典音乐的分界线。

18世纪以后,进入古典音乐时期,音乐史步入一个辉煌的时代。

一、古典音乐的流派1. 巴洛克音乐时代这是古典音乐的第一个流派。

“巴洛克”原意是不圆的珍珠,最先用在建筑上。

巴洛克形式是以动的音乐来对抗以前静的音乐。

代表作曲家是巴赫和亨德尔,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最初典型的音乐风格是歌剧,其次是器乐曲。

巴洛克音乐最忌呆板和不动感情,因此演奏家们常常即兴装饰他们的乐句,使音乐更立体、更多彩、更辉煌。

2. 古典乐派时代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古典乐派时代,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是代表人物。

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基本上是器乐,声乐退居其次。

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乐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在这一时期确立。

海顿创作了上百部作品,被称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的曲子富有天分,人们称他为“音乐神童”;贝多芬以革命中的英雄为作品的主人公,他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乐派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在感情表达上趋于理性精神,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

3. 浪漫主义乐派19世纪20年代进入浪漫主义乐派时代,杰出的作曲家有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韦伯、波兰的萧邦、奥地利的舒伯特、法国的伯辽兹。

浪漫主义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情感至上,重主观、个性、民族性、强调抒情,它以感情的激流,冲跨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王国,感情统御了一切。

4. 民族乐派时代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的重要分支,它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

代表有奥地利的约翰·斯特劳斯、捷克的德沃夏克、德国的勃拉姆斯、俄国的格林卡。

其特点是运用本民族的主题和民间的音乐遗产,作品有浓厚的民族味道。

文化艺术: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文化艺术: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文化艺术: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1. 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
西方古典音乐是指从中世纪开始,通过作曲家创作固定形式的音乐作品和使用各种乐器来演奏的一类音乐。

它起源于欧洲大陆,并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世纪,教堂是音乐最重要的场所,宗教歌曲和合唱曲成为主要形式。

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进行研究,古代希腊理论开始影响音乐创作。

3.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17世纪后半至18世纪初)见证了欧洲文化与艺术的迅速发展。

巴赫、亨德尔等伟大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技术含量的作品。

4.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交替。

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对称、均衡和逻辑,代表作家有莫扎特和海顿;而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感情和想象力,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

5. 前卫与现代音乐
20世纪见证了前卫音乐的出现,以及各种新颖的实验性作品。

现代音乐则追求创新和多样性,包括不同风格、技巧和结构形式。

6. 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尽管现代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非常受欢迎,但古典音乐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并吸引大量的忠实拥护者。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配乐、广告等领域,并成为了许多人愉悦心灵、发展个人品味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能涵盖了一些重要时期和特点。

如果你有更多的兴趣,建议深入研究不同的作曲家、音乐流派和作品,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音乐了解西洋古典音乐历史

音乐了解西洋古典音乐历史

音乐了解西洋古典音乐历史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门艺术,它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西方古典音乐是众多音乐类型中的一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带您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与宇宙的秩序相符,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力量。

他们运用了音乐的数学原理与几何比例,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音乐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剧场和宗教仪式中。

古罗马时期,音乐成为了宴会和社交场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马人开始使用乐器合奏和歌唱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其中,希腊的音乐理论对罗马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在中世纪,教会对音乐的掌控力量巨大。

它是唯一能够保存音乐的机构,因此,在教堂内演奏和唱诵音乐成为了人们接触音乐的主要方式。

教会音乐通常以圣歌为主,这些圣歌的旋律优美且简单,以拉丁文演唱。

此外,教会还发展了一套严格的音乐理论,如声部写作、音程和节奏等。

这种音乐风格被称为“宗教合唱音乐”,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奠基之作。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的文化繁荣,音乐也经历了许多变革。

人们开始尝试多声部歌曲的创作,并且使用更多的乐器演奏,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意大利的作曲家小威廉·纳维尔洛(Guillaume Dufay)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作品引入了复调音乐的概念,即多个声部独立演奏不同的旋律,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种音乐形式为日后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它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音乐,并加入更多的装饰和情感表达。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复杂的声部编排和华丽的装饰音乐。

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提琴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巴洛克音乐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2.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

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

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4.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5.巴洛克音乐的和声是怎样的?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

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6.什么是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称作数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

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

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7.巴洛克音乐的织体是怎样的?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

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代音乐简况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西方音乐源远流长,前后几千年。

它的发展,接受了哲学、神学、人类科学甚至工业革命的洗礼,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

古希腊是欧洲首先创造的文明古国,而今欧洲所有的文化,追其根源,又要溯及古希腊,所以希腊文化,可称为现代欧洲文化的渊源。

西方文化的发展无法割断其与古希腊的联系, 是在于它的哲学理论建立在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观念的基础之上;另外,它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和戏剧构筑于古希腊的传统之中。

古希腊音乐如同一段美丽的神话,其影响不在于具体乐曲的流传,而在于刺激了后世音乐的繁荣。

从文艺复兴到佛罗伦萨歌剧和法国悲剧,都体现了古希腊音乐的影响。

虽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很少,但是丰富的文字记述和雕刻向人们描绘了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

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

其历史时期由公元前32世纪一直延续到前146年,其文明史发源于公元前3200—前1200年的爱琴文化。

一、范畴由于古希腊音乐拥有着较长的“文化绵延期”,因此,它的概念极为宽泛。

对于时间,音乐史上还没有精确的划分。

根据现存各类资料所属年代及区域来判断,“古希腊音乐文化”的时间范畴主要被定位于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古典时代”前后;而就地域范畴而言,“古希腊音乐文化”主要以现代希腊为中心(包括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北到阿尔巴尼亚的南方区域(以前的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西到意大利半岛的南方区域,东到小亚细亚,南到非洲海岸的北方区域。

(特别是利比亚和埃及);这个地域涵盖了诸多民族如多利亚、爱奥尼亚、伊奥尼亚、亚加亚、利底亚、弗里几亚、色雷斯、马其顿、利比亚和埃及等。

二、历史进程中的音乐生活根据现存资料和有关论述,古希腊音乐文化生活的繁荣时期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和希腊化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

其中,古典时代是音乐文化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荷马时代,也称为叙事诗时代,古希腊人遗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资料是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记述的两部史诗。

这两部吟唱风格的大型史诗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一部史诗是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伊利亚特”(Ilias),另一部是描写英雄俄底修斯故事的“奥德赛”(Odysseia)。

它是由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形成的半宣叙调的音乐曲调,用基萨拉伴奏演唱。

据亚里士多德说,当年的史诗种类很多,有简单史诗、复杂史诗、苦难史诗、性格史诗,而荷马史诗通常被称为英雄史诗,所用的六音步扬抑抑格也被称为六音部英雄格。

史诗用专门的吟诵音调,是根据诗词的语言音调和格律提炼而成的。

吟诵史诗的游吟诗人称为巴德(bard),手持里拉类弹拨乐器边弹边唱。

2、古典时代,也被称为抒情诗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境内各族大举向海外移民,在海外建立了许多移民城邦。

移民运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氏族的解体。

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人们的集体感情逐渐淡漠。

独立谋生的新形势,引起了种种复杂的个人情感体验,这些情感抒发为诗歌,合乐咏唱,在贵族社会中广为流传,促成了古希腊抒情诗歌黄金时代的到来。

在这其中,独唱抒情诗是一种重要类别,它包含酒歌、悲歌、情歌、赞歌及政治歌曲等多种形式,文体优美、格律丰富,常用里拉琴伴奏,内容上大多抒发个人在社会变革及经济新形势的冲击下种种复杂的内心体验。

公元前6世纪早期,泰潘德(Terpander)、阿西乌斯(Alcaeus)及萨福(Sappho)等诗人的创作为独唱抒情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抒情诗歌的发展,促进了伴奏乐器的改良。

抒情诗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里拉一类的弹拨乐器。

据说泰潘德巴4弦里拉扩展为5弦基萨拉,并且创造了基萨拉诺莫斯这一独唱琴歌题材。

诺莫斯(nomos)的希腊语原意是“某种指定的东西”、“习俗”、“法律”,这里是指一种音乐体裁,诺莫斯的创作与表演时音乐比赛中检验音乐水平的标准。

当时还出现了一种长弦里拉,名叫巴比托。

这种琴的音域较低,弦的震动幅度较大,专门用于为情歌和酒歌伴奏。

抒情诗人阿西乌斯和萨福都用过这种低音弹拨乐器。

合唱抒情诗最初在希腊多利亚人的仪式和庆典中得以形成,经过不断的演化,它在公元前5世纪抵达了其发展顶峰。

西莫耐德斯(Simonides)、平德尔(Pindar)等诗人都曾作有精彩的合唱抒情诗作品。

希腊自古以来,就在祭祀酒神道尼苏斯的时候演唱“酒神赞美歌”。

当时参加节庆的人们,披着羊毛皮,化装成酒神的侍者,吹起清脆的长笛,敲起低沉的羯鼓,饮酒作乐,高歌狂舞。

后来渐渐加上了表演,无非是酒神漫游大地的事迹,歌唱他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和赞美他的再生。

公元前6世纪末,从雅典的酒神颂歌合唱中逐渐发展出古希腊悲剧。

悲剧是集戏剧、音乐、舞蹈、诗歌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包含了戏剧表演与合唱-抒情两大部分,演出时,演员要头戴假面具,脚穿厚底靴,而合唱队员则要装扮成陪伴酒神漫游世界的“羊神”的模样,整场演出附有奥洛斯管或基萨拉琴的伴奏,在可容纳数万人的露天剧院中进行。

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如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uos)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的《俄狄浦斯王》及欧里庇德斯(Euripkdes)的《美狄亚》等。

继悲剧之后,古希腊又出现了喜剧,这种体裁形式是由酒神节上为庆祝丰收而进行的狂欢歌舞发展而来的。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是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在作品中经常针贬时政,并采用通俗的乡村歌曲进行音乐创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是写于公元前405年的《青蛙》。

古典时代,希腊各城邦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盛带来了古希腊人异常丰富的音乐文化生活。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许多城邦陆续出现了各类音乐学校,孩子们在这里被传授以歌唱法和乐器的演奏技术。

在一些城邦里,政府会用奖金或发放津贴的方式来鼓励人们的演唱(奏)和观赏。

此外,公元前5世纪,以雅典城为代表希腊各城邦还存在着一种音乐传统──那就是长期举行的各类音乐比赛,为此,许多城邦都保留着一个用于节日和宗教场合的合唱团以备比赛之需,阿里斯托芬的《青蛙》就是记载这种传统的最重要的资料。

同样是在5世纪左右,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它以自由的转调、富于变化的节奏和大量的半音旋律为其特点,总体而言显得较为复杂、夸张,富于炫技性,一反过往音乐的朴素和庄重(残存至今的两首特尔斐圣歌多少保留了一些体现这一风格的段落)。

提莫忒乌斯(Timotheus)和费罗萨努斯(Philoxenus)是新风格的代表人物。

3、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整个希腊音乐也随之堕入缓慢的衰退过程。

从这时起,音乐进入了商品经济领域。

一个基萨拉琴明星开一场演奏会的收入,可养活一条希腊三层桨大战船整整一年。

公元前338年,随着马其顿对希腊的征服,希腊文化也被传播到东方和西方,形成了希腊化的世界。

在希腊化时代,较为典型的音乐类型是哑剧。

哑剧是一种戏剧舞蹈,它主要通过形式化的动作和舞蹈来表现神话故事或希腊悲剧,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种种风流韵事,其伴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由奥洛斯管、西林克斯、基萨拉等乐器伴奏,同时也可以由合唱团伴奏。

哑剧的盛行说明当时的音乐已陷入了注重外在的感官享受而忽略其内在思想内容的境地,当时的哲学家们曾对此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和痛心之情。

在音乐史上,有些观点认为在荷马时代之前,存在一个神话时代,源于原始社会的神话,历史上也称这一时期为克里特时期。

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

色雷斯的歌手奥菲欧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丽狄茜,后又得而复失。

这个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三、古希腊音乐特征希腊古代没有脱离诗歌的音乐,也没有脱离音乐的诗歌。

他们的抒情诗都是为歌唱而作的,诗人和音乐家永远由一人兼任,抒情诗人同时又是作曲家。

所以可以说,当时的诗歌体裁也就是伊尼约体裁。

主要体裁有悲歌、颂歌、饮酒歌、婚礼歌等等。

古希腊的音乐主要是声乐。

它们严格地受诗歌的规律所支配。

最初,音乐的作用只限于将语言本身的音调和节奏的抑扬顿挫加以强化,以便使诗人的意图可以表现得更鲜明。

因此去掉的节奏只能取自诗格。

古希腊歌唱是由乐器伴奏的。

但是伴奏并不含有独立的性质。

器乐部分与声乐部分基本一样,并且高于主要旋律,而不是在旋律下方。

希腊音域范围,是以男声音域为准,这个以男声音域作为规范的习惯,一直流传到中世纪。

四、音乐观念与理论古希腊人的音乐观念与现代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于希腊人而言,音乐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它既可以用于消遣娱乐,同时又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宗教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柏拉图在其著作《国家篇》中关注着音乐对行为的影响力和音乐的各种类型如何在文明社会中运用的问题;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详述了音乐的教育功能而且指出它对人类个性发展的影响;昆提良(Quintilians)在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后, 确定了音乐的理论及实践规则,这既包含了狭义的技术,同时又包含了广义的哲学;又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等神明被认为是乐器的发明者和音乐的最早实践者,因此,基于音乐与神的此种关系,古希腊人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活动往往和崇拜神的各种宗教仪式不可分割;同时,古希腊人又由此赋予了音乐以某种“神性”,相信它具有着影响人类灵魂运动的神秘特质。

受观念的影响,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音乐技术的讨论,涉及到音阶调式等理论;其二是对音乐本质的讨论,与哲学、美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音乐技术方面,存在和谐学合伦理学。

1、和谐学(harmonic),是关于正确求得音程、分割音程的理论,分成偏重数学比率和偏重听觉经验两大派别。

前一派由萨摩斯岛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50)创立。

据说他以独弦的弦音指针为试验工具,结果发现1/2的弦长比例可以产生八度音,3/2可以产生五度音,以此类推,证实了简单的数字比率能构成一个音阶所需要的所有音程。

但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音乐,而是想通过数学比率与和谐音之间的一致性来解释宇宙之间的奥秘:一切皆数。

毕达格拉斯的数学比率原理遭到了阿里斯多塞诺斯(Aristoxenus)的非议,阿里斯多塞诺斯认为,判断音程和谐与否的唯一标准在于人的感性实践──听觉,即听觉才是感受音乐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