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现状分析(一)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1、训练设施不够完善:如田径场地设施、计时设备、训练器材等都存在欠缺。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资力量的制约,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质量不高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好的教练,这使得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参与度难以提高。
3、学生体格偏小:由于我国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和习惯,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等因素,导致学生在肌肉力量、耐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给田径教学带来了挑战。
4、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现有的田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兴趣。
(二)田径教学面临的挑战1、学科竞争激烈:在现今社会,学科竞争激烈,学生和家长倾向于更加注重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田径教学的地位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游戏化教育趋势逐渐发展:游戏化教育在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让田径教学在某些方面显得过于刻板和缺乏趣味性。
3、资金问题:开展田径教学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资金的问题,一些学校可能难以为田径教学提供足够的支持。
二、对策实施(一)加强设施建设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田径训练设施建设的支持,提供更好的训练场地、器材和计时设备,为学生和教练提供更好的训练和竞赛条件。
(二)提高师资力量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田径教练师的培训和招聘,通过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增加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运用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田径运动社团、竞技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爱上田径运动。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教具型教学、游戏型教学和实验型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大田径运动宣传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田径运动的意义和价值,让田径运动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关注。
总之,在我国未来的田径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教育和改进教学质量,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为多样化和注重趣味性,才能真正让广大学生认识、喜爱和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小学田径类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环节。
当前小学田径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为了提高小学田径类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要完善小学田径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现阶段,小学田径教学注重的主要是短跑、跳远、跳高等项目的基本技术训练,而对于其他项目如标枪、铅球等的教学内容较少。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项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且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项目的乐趣。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对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或者缺乏自信心,因此对田径教学缺乏积极性。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游戏化的元素,设置小组比赛或者亲子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教学目标较难达到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或者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田径教学中。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小学田径类教学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来指导学生,但现实中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
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可以举办田径类教学的专业培训班,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教学指导,同时也可以鼓励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各类田径教学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小学田径类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并邀请家长参与到田径教学中。
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能够继续进行田径类的训练和锻炼。
要改善小学田径类教学的现状,我们需要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提高小学田径类教学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第一篇: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田径中小学现状反思论文摘要:田径竞赛项目是奥运会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人类自然体能最突出的表现,因此,田径竞赛一直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实施的对策。
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一系列身体素质以增强体质,获得基本的运动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
其价值和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取代。
现阶段我国普通中小学田径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田径教学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与思考,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田径课的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为田径教学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普通中小学田径运动现状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我国青少年的部分体能指标已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学生高身材、低体质的“外强中干”特点很明显。
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在应付学生,上课就是“放羊”,根本达不到锻炼目的。
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体育课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的没空锻炼,加上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剥夺”,青少年运动时间、次数普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存在的问题(一)体育工作管理、教学要求没有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办,存在着教学和管理失调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其一、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
许多中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在高年级(初三,高三)不开设体育课,田径运动就更不用说了,其结果就是知识层次越高,接受体育教育、进行体育锻炼越少;其二,体育教学时数任意删减,体育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体育课在内容安排上,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及兴趣,而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趣味性;总之,国家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要求因各种原因而被不同程度地擅自降低和忽视,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田径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田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从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田径教学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田径教学中,往往以简单的技能讲解和示范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
二是教学资源不足。
田径项目需要大量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支持,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学校和地区无法提供充足的资源。
三是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田径项目的特点,学生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训练,但由于学业负担重和其他兴趣爱好的竞争,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参与度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田径教学的现状。
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技能讲解和示范外,可以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还可以增加理论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应加大对田径教学资源的投入。
学校和地区应设立专门的田径训练场地,提供充足的设施和器材支持。
可以与社区和俱乐部等合作,共享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田径培训服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除了以上的对策,我们还可以加强田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培训、交流和考核等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还可以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田径教育的认同和重视,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田径训练和发展。
目前田径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和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大资源投入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等对策来改善田径教学的现状。
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共同推动田径教育的发展。
只有全面推进田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小学田径类教学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培养运动兴趣。
在现实教学中,小学田径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应对。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和针对性的对策,可以为小学田径类教学提升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在本篇文章中,将从现状分析、问题对策、提升建议、教学方法优化和家校合作等方面,探讨小学田径类教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小学田径类教学现状及对策】的话题不仅关乎教育教学领域,更是关乎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小学田径类教学的发展,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助力加油!2. 正文2.1 现状分析小学田径类教学的现状需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设施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目前小学田径类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往往只注重长跑和短跑项目,而对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的教学相对较少。
这导致学生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不足。
在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指导,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小学田径类教学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田径教练,导致教学水平无法保证。
小学田径类教学的设施条件也是存在问题的,一些学校缺乏专门的田径场地和器材,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小学田径类教学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2.2 问题对策一、缺乏充分的体能训练针对学生体能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和训练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体能训练。
学校还可以开设针对田径项目的专项训练班,让有志于田径项目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二、缺乏专业教练指导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田径教练来指导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训练技巧和指导。
可以建立和体育学校或田径俱乐部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专业训练和比赛。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田径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学校的田径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设施装备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田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们有必要对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来改善田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设施装备等措施的实施,相信田径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学生们打开更广阔的运动空间。
【200字】1.2 问题提出田径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田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很多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辅导;教学内容单一、无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部分学校的设施装备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在本文中,将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和提升设施装备等对策,探讨如何改进田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素养的提升。
【200字】2. 正文2.1 田径教学的现状田径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是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很多学校中,田径项目被边缘化,很少受到重视,导致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学生缺乏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度较低,致使整个教学环境比较混乱。
现阶段的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些学校的田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导致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兴趣不高。
而且,一些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比较传统,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些学校的田径设施和装备也比较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缺乏良好的训练场地和先进的器材,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限制了田径项目的发展和普及。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然而,现在的田径教学却面临着许多难题。
本文将针对当前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
1.缺乏专业性的教师
由于田径运动的技术较为复杂,许多学校缺乏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
这导致了
田径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 缺乏适宜的教学场地
许多学校并不拥有专业的田径场地,甚至有的学校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进行田径教学的
场地。
3. 教学难以与实际结合
田径运动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运动项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中的田径教学难以与
现实生活结合。
这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对策分析
学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其对田径教学有更深入
的了解和掌握。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招聘专业的教练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建设完善的田径场地
学校可以通过租赁或购买专业的田径场地来改善教学条件。
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学校
可以通过改造校内空闲的场地来建设临时的田径场地。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田径比赛、组织田径运动俱乐部等方式来提高教学与
实践结合的度,使学生对田径运动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以上就是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
只有不断完善田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才能体现田径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方
面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引言田径运动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现实中,中小学田径运动的开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运动基础差、缺乏足够的场地、少数人独大等。
为了促进中小学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中小学田径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2.中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现状2.1运动基础差由于长期的学习负荷,许多学生缺乏身体锻炼,导致运动基础差。
他们对于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掌握不够,技术水平较低,容易出现伤病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2.2场地不足中小学校往往面临场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像田径运动这样需要大规模场地的项目。
很多学校的田径场地条件差,未能提供足够的训练条件,限制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机会。
2.3少数人独大在一些学校中,由于物质条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差异,少数学生形成了优势,成为田径运动的主力军,而大多数学生则缺乏参与的机会。
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和潜力的浪费。
3.中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的对策3.1加强运动基础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增加田径运动的训练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田径项目。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田径技能培训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
3.2改善场地条件学校应该争取更多的场地资源,改善田径训练场地的条件。
可以与社区、体育馆、专业运动场所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训练场地。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场地利用率,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3.3推行普及化政策学校应该制定普及田径运动的政策,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设立学生田径俱乐部,组织校际田径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机会。
还可以与县市体育局、社区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中小学田径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4.结论中小学田径运动的开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运动基础、改善场地条件和推行普及化政策等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小学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
只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田径运动是由竞技和锻炼身体的走、跑、跳跃、投掷等身体练习所组成。
田径运动锻炼能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以及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
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中小学生的田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建构科学策略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田径项目科学策略教学效率学生发展
田径项目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田径项目以其特有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确定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然而,目前中小学生的田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建构科学策略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中小学田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1、田径教学目标体系需要科学规范
随着中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传统的田径教学目标、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的发展要求,创痛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重复。
这样既没有使学生发展已有的田径技术,也没有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联系,结果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不高。
2、学生对田径学习的作用、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够
学生没有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身心素质的益处,没有意识到田径的健身作用,不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不知道如何去欣赏田径运动的美,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田径比赛,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
这些都导致了他们对田径运动学习的厌恶。
此外当代中小学生不愿吃苦受累,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参加那些时尚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主要在露天田径运动场进行,学生认为烈日当头、高温炎热的条件很艰苦,从而提不起兴趣。
3、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缺失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田径教学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学生跑、跳、投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
二、建构科学策略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
1、优化田径教学的课程设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田径教学的课程设置,建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田径教学目标及内容,建立涉及健身、竞技、娱乐、休闲等培养学生的田径健身意识和田径运动的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充分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田径技能。
把田径基础课改变成为选项课,增大灵活性,拓宽学生可选择的实践和空间,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身心的需要,田径理论课应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田径与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欣赏田径赛事能力。
2、丰富游戏活动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
A、田径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田径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与目标不断拓展,尤其现代教育观念不断被人们接受,丰富田径游戏活动,尤其重要。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的田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不足,制约了学校田径教学的发展。
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常出现人数多、场地少、跑道不正规。
学生在一堂课中练习的次数太少,练习的密度不够,这影响到田径技术的学习,达不到对学生身体锻练的指标。
田径游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运动量和密度可随机调整。
教师根据田径游戏的开展,如发现运动量不足或过大,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如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等。
一般的田径游戏对场地不高,参加的学生人数不受严格控制。
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丰富多彩的田径游戏,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既解决了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达到了预定的练习密度,课时运动量及田径的各项目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指标。
B、整合资源,开展游戏活动
教学实践中,我针对田径教学内容安排游戏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练习的次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径游戏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编排组织形式,如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准备部分运用活动性的游戏,基本部分运用专门性的游戏,结束部分运用放松性的游戏,学习单个基本技术采用多种不同的游戏方法,科学地将田径游戏的辅助功能与田径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促进田径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C、寓游戏活动于德育之中
在田径教学中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搞强化教学与训练、呆板划一,不仅会使学生厌倦,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单纯的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心理。
这就失去我们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在田径教学中我采用田径游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田径游戏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因素,应当很好地把住。
田径游戏的组织形式多为集体进行,有明确的活动规则,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竞赛性和技巧性。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灵活
等优良品德和作风。
主要参考文献:
1、初永和.高等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
2、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67270.
3、《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孙庆杰等主编。
4、《中国体育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年12月,体育编辑委员会。
5、《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