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语故事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寓言故事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

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第一个成语故事是“狐假虎威”。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狐狸,它非常狡猾。
一天,它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狐狸生怕被老虎吃掉,于是便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对老虎说,“大哥,我听说您的威名远扬,今天终于有幸一见真面了。
”老虎听了非常得意,于是狐狸便趁机请求老虎保护自己,老虎答应了。
后来,狐狸借着老虎的威势,开始欺负其他小动物。
但是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狮子,狮子并不怕老虎,于是狐狸的真面目暴露了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狐假虎威,只能欺骗一时,最终还是会被揭穿的。
第二个成语故事是“杞人忧天”。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叫杞国,杞国的国王非常胆小怕事。
有一天,天空出现了一朵乌云,国王便惊慌失措地说,“天要塌下来了!”于是他下令全国百姓都要帮忙撑天。
百姓们都知道天不会塌下来,但是也不敢违抗国王的命令,于是纷纷出来帮忙撑天。
后来,有一位智者告诉国王天不会塌下来,国王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杞人忧天,是指杞国的国王胆小怕事,惊惶不安的样子。
第三个成语故事是“狗急跳墙”。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狗,它非常凶狠。
有一天,它追着一只猫,猫跑到了一座墙边,狗看到猫无处可逃,便急得跳到了墙上。
但是它力气太大,一下子跳得太高,结果撞到了墙上,摔得头破血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狗急跳墙,是指人在绝境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这些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虽然是古老的故事,但是它们所蕴含的道理却是深刻而又真实的。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明辨是非,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古代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

古代成语故事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巧借短小精悍而又耐人寻思寻味的寓言故事,给那些人生经历不甚丰富,特别是懵懂的小学生们以某种启发,可谓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关于中国古代的成语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作者为你整理了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大全篇,期望对你们有用!1、明镜高悬传说,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进入咸阳宫,巡查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只见其中金银珠宝,不可胜数。
但是其中最令刘邦惊奇的,却是一面长方形的镜子。
它宽四尺,长五尺九寸,反正两面都能照人。
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
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可以照出人的五脏六腑(fǔ)。
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会从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
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被它一照,就会发觉她的胆个性大,心脏跳动也异于常人。
据说秦始皇怕人怀有异心不忠于他,所以常常让宫女们照这面镜子,发觉谁的胆个性大,谁的心脏跳得个性,就杀掉谁。
之后,就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执法严明,判案公平。
2、约法三章秦末,沛公(即刘邦)第一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本来只是个小亭长出身,见秦宫里富丽奢华,美女如云,于是赖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愿离开。
张良极力劝说,讲明秦王即因荒淫无道而亡,若刘邦进宫作乐,就会重蹈秦王覆辙,早晚以失败告终。
刘邦这才觉悟过来,他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忍受秦严格刻薄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诸侯及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即称王。
此刻,我同父老们约定三法: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偷窃按情节轻重治罪;秦国的苛法一律废除。
官民均可安居乐业了。
此约法三章甚得百姓拥护。
此刻,凡事先讲定规则,要大家共同遵照之时,人们常用成语约法三章概括。
3、孺子可教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老老人。
只见老人成心把鞋扔下桥底,渐渐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 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
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留意帮老人穿鞋。
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

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8篇)寓言也能用最倔强的翅膀,飞进儿童的心灵,那是一个个祖父、外祖父在赶羊赶牛的途中,讲给小辈们的传说。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10个寓言成语故事11、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
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20个寓言成语故事

20个寓言成语故事1. 井底之蛙:从前有只蛙住在一个井里。
因为它一直生活在这个狭小的井中,所以它认为井是整个世界的全部。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海龟经过这口井,向蛙讲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蛙听后感到非常震惊,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狭隘视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局限住了。
2. 杞人忧天:从前有个杞人,他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破碗掉到地上,于是他更加担心天会坍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于焦虑和杞人忧天,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为了一些无谓之事而烦恼。
3. 狐假虎威:一只狐狸遇到了一只老虎,为了逃过一劫,它假装很凶猛地吓唬老虎。
老虎被吓到后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很强大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强大,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被表象迷惑。
4. 四面楚歌:楚国的国君被敌国围困,四面都是敌人。
他感到非常孤立和无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坚持信念,不要轻易放弃,随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5. 守株待兔:有个农夫在田地里工作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当场死亡。
农夫决定不再劳动,而是守株待兔。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兔子再次出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靠运气和机遇,要努力工作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6. 纸上谈兵:一个人只在纸上研究战争策略,却从未参与实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7. 亡羊补牢:一只羊从羊圈逃跑了。
农夫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更多的羊逃跑了。
最后,农夫明白了重要性,并修补了羊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无法挽回。
8. 蜜蜂采花:蜜蜂采集花蜜时,总是在花朵上转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目标和方向,不能盲目地进行工作和努力。
9. 老马识途:老马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带领主人走到了目的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是宝贵的,老马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主人避免了迷路和危险。
10. 鸠占鹊巢:鸠鸟篡夺了喜鹊的巢穴。
成语寓言故事(优秀9篇)

成语寓言故事(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成语寓言故事(优秀9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
有关寓言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每⼀个简短的成语背后都有⼀个教诲⼈的故事,⽽这些故事总能带给⼈们⼀些⼈⽣哲理!下⾯是⽆忧考分享的有关寓⾔成语故事五篇,欢迎⼤家阅读! (⼀)【买椟还珠】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个很漂亮的⽤名贵⽊料做成的盒⼦,匣⼦还镶嵌着宝⽯和翡翠,看起来⼗分华贵。
⼀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便以⾼价买下,打开匣⼦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
⽐喻没有眼⼒,取舍不当。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丢了⼀把斧⼦。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的⼀⾔⼀⾏,⼀举⼀动,越看越觉得那⼈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的⼈找到了斧⼦,原来是前⼏天他上⼭砍柴时,⼀时疏忽失落在⼭⾕⾥。
找到斧⼦后,他⼜碰见了邻居的⼉⼦,再留⼼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他总是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苗好像总没有长⾼。
他⼼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些快些呢? 有⼀天,他来到⽥⾥,把⽲苗⼀棵⼀棵地往上拔。
⼀⼤⽚⽲苗,⼀棵⼀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等他拔完了⽲苗,已经累得筋疲⼒尽了,可是他⼼⾥却很⾼兴。
回到家⾥还夸⼝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了好⼏⼨!”他⼉⼦听了,赶忙跑到⽥⾥去看,发现⽥⾥的⽲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却在周厉王⽿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分厌烦,从此,*⾂出⼊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
凡伯⼗分愤慨,写了⼀⾸诗,后来收⼊《诗经》。
诗中抨击*⾂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药救活。
后⽐喻事物坏到⽆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带没有⽑驴,有⼀个好事者从北⽅运来⼀头⽑驴放到⼭脚下吃草,⼭上的⽼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驴,被⽑驴⼤叫吓了⼀跳,最后发现⽑驴只能⽤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曲子。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东施效颦(pín)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
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
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
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叶地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
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
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叶公好龙用于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南辕北辙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
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魏安王,劝阻伐赵。
季梁对魏安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
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
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
’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
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
’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安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正确的努力方向,使实际行动的主观愿望一致,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