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寓言故事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古代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

古代成语故事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巧借短小精悍而又耐人寻思寻味的寓言故事,给那些人生经历不甚丰富,特别是懵懂的小学生们以某种启发,可谓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关于中国古代的成语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作者为你整理了中国古代成语寓言故事大全篇,期望对你们有用!1、明镜高悬传说,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进入咸阳宫,巡查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只见其中金银珠宝,不可胜数。
但是其中最令刘邦惊奇的,却是一面长方形的镜子。
它宽四尺,长五尺九寸,反正两面都能照人。
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
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可以照出人的五脏六腑(fǔ)。
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会从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
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被它一照,就会发觉她的胆个性大,心脏跳动也异于常人。
据说秦始皇怕人怀有异心不忠于他,所以常常让宫女们照这面镜子,发觉谁的胆个性大,谁的心脏跳得个性,就杀掉谁。
之后,就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执法严明,判案公平。
2、约法三章秦末,沛公(即刘邦)第一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本来只是个小亭长出身,见秦宫里富丽奢华,美女如云,于是赖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愿离开。
张良极力劝说,讲明秦王即因荒淫无道而亡,若刘邦进宫作乐,就会重蹈秦王覆辙,早晚以失败告终。
刘邦这才觉悟过来,他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忍受秦严格刻薄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诸侯及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即称王。
此刻,我同父老们约定三法: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偷窃按情节轻重治罪;秦国的苛法一律废除。
官民均可安居乐业了。
此约法三章甚得百姓拥护。
此刻,凡事先讲定规则,要大家共同遵照之时,人们常用成语约法三章概括。
3、孺子可教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老老人。
只见老人成心把鞋扔下桥底,渐渐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 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
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留意帮老人穿鞋。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1. 狼来了寓言故事:有一天,有一个男孩在放羊,他想要开一个玩笑,就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听到了他的呼喊,都跑过来帮助他驱赶狼。
当他们赶到放羊的地方时,发现并没有狼。
男孩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觉得自己非常聪明,便又一次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又一次跑来帮助他,但却再次发现没有狼。
当他们第三次听到男孩的呼喊时,已经麻木了,所以没有人再去管他。
结果,这一次真的有狼来了,男孩却无处求助。
成语:狼心狗肺2. 蚂蚁搬家寓言故事:有一天,蚂蚁们发现它们居住的地方突然被水淹没了,于是它们决定搬家。
蚂蚁们一起合作,将粮食搬到新的地方,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蚂蚁们依然不放弃,最终成功搬家了。
成语:众志成城3. 孔雀开屏寓言故事:有一只孔雀非常自负,总是在其它动物面前炫耀自己美丽的尾巴。
结果,一天晚上,一只狡猾的猿猴偷偷地将孔雀的尾巴剪断了。
孔雀再也没有了美丽的尾巴,只好黯然离开。
成语:自讨苦吃4.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有一只狐狸遇到了一群老虎,它便装作自己是老虎,大声吓唬其他动物。
但是其他动物知道它只是一只狐狸,所以不理睬它。
成语:欺世盗名5. 乌鸦理红寓言故事:有一天,乌鸦发现了一根美丽的红丝线,于是它挑着红丝线飞到一片草地上,发现一片大麦地上有一只肥美的青蛙,便对它说:“看,我有红线!你的皮肤虽然很美,但还不如我的红线漂亮呢!”青蛙一听就气坏了,它跳进水里不愿再出来。
乌鸦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成语:自命不凡6.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有一位画蛇的艺术家,他画了一条非常逼真的蛇,但因为认为缺少了一点,便勉强添加了一点。
结果,整条蛇因此变得嘴和蛇尾都不协调了。
成语:画蛇添足。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10个寓言成语故事11、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
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20个寓言成语故事

20个寓言成语故事1. 井底之蛙:从前有只蛙住在一个井里。
因为它一直生活在这个狭小的井中,所以它认为井是整个世界的全部。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海龟经过这口井,向蛙讲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蛙听后感到非常震惊,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狭隘视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局限住了。
2. 杞人忧天:从前有个杞人,他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破碗掉到地上,于是他更加担心天会坍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于焦虑和杞人忧天,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为了一些无谓之事而烦恼。
3. 狐假虎威:一只狐狸遇到了一只老虎,为了逃过一劫,它假装很凶猛地吓唬老虎。
老虎被吓到后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很强大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强大,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被表象迷惑。
4. 四面楚歌:楚国的国君被敌国围困,四面都是敌人。
他感到非常孤立和无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坚持信念,不要轻易放弃,随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5. 守株待兔:有个农夫在田地里工作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当场死亡。
农夫决定不再劳动,而是守株待兔。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兔子再次出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靠运气和机遇,要努力工作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6. 纸上谈兵:一个人只在纸上研究战争策略,却从未参与实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7. 亡羊补牢:一只羊从羊圈逃跑了。
农夫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更多的羊逃跑了。
最后,农夫明白了重要性,并修补了羊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无法挽回。
8. 蜜蜂采花:蜜蜂采集花蜜时,总是在花朵上转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目标和方向,不能盲目地进行工作和努力。
9. 老马识途:老马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带领主人走到了目的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是宝贵的,老马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主人避免了迷路和危险。
10. 鸠占鹊巢:鸠鸟篡夺了喜鹊的巢穴。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23篇)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23篇)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
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
”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
”“为什么呢?”“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那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
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画家的高论证明:如果没有具体的客观标准,就会容易使人“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
唯心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唯物论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篇2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
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
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
苏轼突然想到了酒。
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
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
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篇3蜀鸡是一种体魄健壮的大种鸡。
它身上的羽毛别具一格,形成自然美丽的花纹,而脖子上的羽毛则是一派红色。
30个寓言成语故事

30个寓言成语故事(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成语故事,每一个简短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教诲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总能带给人们一些人生哲理!下面带来的是寓言成语故事,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事,提高智慧!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吸收到一些精华!(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安然无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恙,疾病,借指灾祸。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
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
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
赵孝成王。
因为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
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
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
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
赵威后舍不得小儿
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
齐国出
兵协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
威后还没有拆信
就问使者。
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
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能够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
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
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
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能够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
刘邦听从
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
不再回关中了。
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后来,刘邦拜韩信为
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的样子,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趁守将不备袭击了陈仓,进而攻人
咸阳,占领了关中,揭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白头如新】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
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
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不过太子丹还一
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
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不过楚王
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
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
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
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
如故。
’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
理解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
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