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

合集下载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1一、说教材。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十课的一篇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两条鲤鱼的故事。

本课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这个独幕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

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鱼下场”):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

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至“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质。

三、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促读法、提问法、情境创设、情境表演法等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读出个性,培养语感,并能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

2、介绍课文中括号的用法。

3、范读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精读感悟1、提出问题精读课文时,主要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②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③公仪休为什么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呢?2、学习第一部分学生自读第一部分,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词句,通过让学生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喜欢吃鲤鱼。

3、学习第二部分本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为主,通过让学生自读,引出问题“公仪休真的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启发关注管家的神态,思考其送鱼的目的。

《公仪休拒收礼物》文本细读优秀6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文本细读优秀6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文本细读优秀6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板书的过程中注意“仪”〈仪字注意右边的笔顺(师一一指一停回头看)先写点再写撇较后写捺〉、“拒”字的笔顺〈“拒”字也要注意右半边,先写横再写横折、横竖折把它包住才可以〉,好,齐读课题。

2、交流预习的情况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拿出你的预习纸,谁愿意交流一下?(1)我想提醒大家字音。

生:吐是一个多音字,呕吐,谈吐。

师:“呕吐”读得真准,你来读“呕吐”,你也来读读。

生:我想提醒“腥味”,师:谢谢你的提醒。

有提醒字形的吗?(2)我想提醒大家的字形。

生:我想提醒在家这个“宰”字。

师:这个提醒很重要,请把你的作业纸拿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物投影放大)师:我注意到了你把下方的“辛”用红笔标示出来了,为什么呀?生:同学们容易写错。

师:遇到了易写错的字的部分用红笔标出来是个不错的方法。

生回位,换成大字。

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宰”这个字。

生:宰相日理万机很辛苦,所以下面是一个“辛”。

师:结合“宰相”的工作特点来记住字形,这个办法太妙了。

我们就看准这个字形,拿起笔来把在书中把“宰”字描红,看谁的姿势较端正。

生描红。

(师巡视,指导书写姿势。

)师:大家写得又快又好。

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进行提醒。

(3)你发现这篇课文与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谁来说说。

生答教师出示课件A、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师:你一下就看出来了。

)B、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师:对,会读书)C、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师:观察得多仔细啊!你也发现了吗?)D、我发现课文中有中括号和小括号。

师:你注意到了吗?里面是什么内容?师小结:这就是独幕剧(板书:独幕剧),我们通过交流预习简单地了解了独幕剧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学会正确对待礼物和诱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故事中深层次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礼物”的理解和经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故事(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教师进行点评。

5. 品味语言(1)学生品味故事中的优美语句,分享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运用本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搜集有关公仪休的资料,了解其人物特点。

(2)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课件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课件PPT
-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 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 的鱼,那就要找人家的意思办事, 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 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的上鱼 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 直有鱼吃吗?
-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
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里可以 看出来? 2、公欢 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呢?
-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 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 的鱼,那就要找人家的意思办事, 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 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的上鱼 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 直有鱼吃吗?
-
拒(jù)绝(jué) 鲁(lǔ)国(guó) 宰(zǎi)相(xiàng) 盛(shèng)情(qíng) 惺(xīng)味(wèi) 违(wéi)犯(fàn) 无(wú)可(kě)奈(nài)何(hé) 恍(huǎng)然(rán)大(dà)悟(wù)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难免
鲜美 回味 务必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 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 舞台说明。戏剧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剧本,以人物台词为主。开头交代时 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的是 布景和人物活动等。小括号里交代的 是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幕起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等奖1、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1. 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2’1. 板书课题。

2. 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15’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a.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 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 检查自读效果。

A. 出示生字词,正音。

B. 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

C. 教师指导读长句。

3. 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4. 交流:a. 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b.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c. 故事分为几部分?d.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学习第一部分15’1. 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2. 学生回答。

3. 指导朗读。

4. 指名表演。

学生评议。

5. 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3’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公仪休:爱吃鱼。

清正廉洁。

聪明机智。

)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 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20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20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20篇)篇1: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

)(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④指名读(三位),齐读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

)(只要就)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④指名读(三位),齐读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B、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⑤指名读,齐读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

(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⑨指名读这段话。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原文及教案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原文及教案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高尚品质。

(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高尚品质。

(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深层含义。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廉洁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廉洁的故事——《公仪休拒收礼物》。

2.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3.课文理解(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分析课文(1)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礼物?(2)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意义?(3)从公仪休拒收礼物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5.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廉洁事迹。

(2)如何将廉洁的品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廉洁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廉洁的理解是否深入?3.如何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廉洁品质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廉洁的重要性。

2024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2024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2024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为政以德》中的《公仪休拒收礼物》。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公仪休的人物形象,探讨拒收礼物的意义,以及理解文章中体现的道德原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道德原则的理解,公仪休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拒收礼物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别人送礼物的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文章,感受文章氛围。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过程。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关于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描述,引导学生理解其道德原则。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2. 生字词: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3. 文章结构:画出文章结构图,标注起承转合。

4. 道德原则:列出文章中体现的道德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拒收礼物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公仪休的其他故事,了解古代为政以德的典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组织6. 板书设计的结构化与要点突出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思考深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文章的核心主题“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道德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