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课件:珍稀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2. 纸质珍稀动物模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如“你们看到了哪些珍稀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3. 观察:教师出示纸质珍稀动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珍稀动物。
5. 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中的珍稀动物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珍稀动物展板,引导幼儿持续关注和了解珍稀动物。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3.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引导幼儿关心和保护珍稀动物。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珍稀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中。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
3. 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八、教学内容:1. 珍稀动物的认识: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保护珍稀动物》(幼儿园PPT课件)

04
小朋友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了解珍稀动物知识
什么是珍稀动 物
保护珍稀动物 的意义
珍稀动物面临 的威胁
小朋友如何 了解珍稀动
物知识
从小事做起,关爱珍稀动物
不买不卖稀有动物:不购买或贩卖稀有动物,从源头上保护珍稀动物。
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爱护动物,不伤害它们:不捕猎、不虐待、不捕捉、不食用珍稀动物。 宣传保护珍稀动物: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倡导 大家共同参与保护行动。
与孩子一起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珍稀动物: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种类及生存现状。 了解保护意义: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了解保护措施: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包括法律法规、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等方面。 倡导保护意识:通过亲子互动,倡导家庭成员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内容:介绍珍稀 动物,如大熊猫、 华南虎等,以及 它们所面临的生 存威胁。
目的:通过讲述 故事,增强孩子 们对珍稀动物的 关注和保护意识。
互动:让孩子们 了解如何与珍稀 动物互动,以及 如何保护它们。
行动:引导孩子 们从小就树立保 护动物的观念, 并付诸行动。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传承物种多样性
珍稀动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珍稀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安全 保护珍稀动物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珍稀动物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珍稀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珍稀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平 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科学研究与监测
监测:通过科技手段对珍稀动物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其生存状态和分布情况。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2. 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扬子鳄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游戏互动法: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故事课件等。
2. 准备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互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珍稀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方法。
4.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幼儿亲身感受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保护方法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珍稀动物保护行动的参与情况。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
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七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围绕“保护珍稀动物”展开。
主要介绍我国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涉及的动物有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和保护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珍稀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主要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珍稀动物的可爱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2)展示金丝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特点。
(3)讲解朱鹮的保护意义和现状。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珍稀动物,并在组内进行展示。
4. 教学互动(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保护珍稀动物2. 内容:(1)熊猫:生活习性、保护措施(2)金丝猴:特点、保护意义(3)朱鹮:现状、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我国三种珍稀动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谈谈你对保护珍稀动物的理解和看法。
2. 答案:(1)例:熊猫、金丝猴、朱鹮。
熊猫:可爱、珍稀,以竹子为主食;金丝猴:毛色金黄、聪明活泼;朱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
(2)保护珍稀动物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和保护意义。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识和行为改变,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大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详细内容围绕“保护珍稀动物”主题,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生存状况及其保护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保护珍稀动物、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保护意义及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并保护珍稀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1)介绍我国珍稀动物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2)讲解珍稀动物保护的意义和现状。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观看视频,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动物是否为珍稀动物。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组动物图片中哪些是珍稀动物。
6. 课堂讨论(10分钟)(1)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2)分享生活中关爱珍稀动物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保护珍稀动物2. 板书内容:(1)珍稀动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珍稀动物保护的意义和现状(3)如何保护珍稀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我国五种珍稀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简述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2. 答案:(1)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东北虎。
(2)保护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应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关爱珍稀动物,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地,深入了解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提高保护意识。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七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保护珍稀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几种典型珍稀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几种典型珍稀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珍稀动物吗?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呢?”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珍稀动物的保护现状。
(2)展示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教师详细讲解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稀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3. 实践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珍稀动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动物海报。
(2)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例题:“请你说出大熊猫、金丝猴、朱鹮这三种珍稀动物的特点。
”(2)教师示范解答,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
5. 随堂练习(5分钟)(1)出示练习题:“请你在规定时间内,说出我国其他几种珍稀动物的名字及其保护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珍稀动物的认识。
(2)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珍稀动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保护珍稀动物》2. 内容:(1)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幼师教案大班社会《保护珍稀动物

幼师教案大班社会《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自然环境》,详细内容为第二十三节《保护珍稀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至少三种我国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珍稀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三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的特点、生活习性。
(2)讲解珍稀动物面临的生存威胁及其原因。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大熊猫为例,讲解如何保护珍稀动物,让幼儿了解保护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珍稀动物,讨论如何保护它们。
5. 小组汇报(5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保护珍稀动物》2. 内容:(1)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2)保护措施:加强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珍稀动物”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表达对珍稀动物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珍稀动物。
(2)开展“保护珍稀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意义。
(3)鼓励幼儿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自然科学》的第四章《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中的第二节《保护珍稀动物》。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知道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
3.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知道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PPT、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珍稀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
然后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珍稀动物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讲解什么是珍稀动物,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珍稀动物。
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并让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意愿,可以是画画,也可以是制作卡片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什么是珍稀动物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如何保护珍稀动物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一种珍稀动物,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并制作成小报。
答案:幼儿可以查找金丝猴、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如金丝猴生活在高山密林中,以植物果实为食;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竹林中。
2. 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可以为保护珍稀动物做些什么?答案:幼儿可以提出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如不捕杀珍稀动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课《保护珍稀动物》
执教者:泽林镇楼下小学—余红君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珍稀动物是人类宝贵财富。
2、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情感:1、喜爱珍稀动物。
2、愿意为保护珍稀动物尽力。
行为:1、爱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2、看到别人戏弄、伤害珍稀动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
举报。
课前准备:录像带、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大熊猫图片,问:同学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
二、学文明理:(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物?)
1、说出有关熊猫的知识。
师归纳。
2、补充大熊猫在国外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出大熊猫是珍稀动物。
3、看录像(一)思考:
(1)扎西为什么受到乡政府表扬?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2)如果扎西不及时汇报,会怎样?
4、看录像(二)思考:
(1)小熊猫“龙龙”为什么能很快恢复健康?
(2)钟华为什么会这样做?
5、看图,说出图中少年儿童在做什么?师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6、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世界各地少年儿童也参加救肋活
动?
小结:大熊猫虽然只生长在我国,但它是人类共同的朋友,是人类的财富。
三、扩展延伸(补充,介绍其它珍稀动物)
1、东北虎:突出特点是脑门上有“王”字,野生东北虎只有7—9只,
是我国珍稀动物。
2、金丝猴:与熊猫齐名国宝,中国独有,有惊人记忆力。
3、杨子鳄:我国唯一鳄类动物,形态,结构与恐龙相似,为科学研究
提供珍贵的资料。
4、丹顶鹤:俗称仙鹤,是鹤中之王。
5、白鳍豚:水中国宝,江中大熊猫。
6、朱鹳、野马、亚洲象。
四、巩固练习,指导行为。
1、读一读:动物园中管理员叔叔的话,谈谈感想。
2、说一说:请你告诉小红,小军应该怎么做。
(1)小红来到动物园熊山旁,见几头黑熊正向旅客计讨吃的,有个
小朋友把吃的扔给了它们,小红也想扔点儿吃的给它们。
(2)附近的湖面上飞来几只白天鹅,有个小朋友正要向它们扔石子。
五、布置作业:
北京动物园的动物种类,数量繁多,动物园耗资大,收入低,向北京少年儿童学习,以实际行动献爱心。
六、板书设计:
十一、保护珍稀动物
救助财富
大熊猫
...
不伤害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