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及泰山的来历
岳父为何被称作泰山

宝” 字样的清末银元“ 龙洋 ” , 这四种货币被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居 民
而且 自始至 终都 是很 “ 值钱” 的货 币。 在 民国 , 这 四种银 元被 富贵 之 家来投 刺 的 实在太 多 , 应 酬 不 所认 可 , 亲切地 称 作 “ 大 洋 ” 。 暇也 不胜 其 烦 , 为省 事起 见 , 索 性在 门 口挂 个 箱子 ,
不至 其 门。 ”
“ 值钱 ” 的硬通 货 , 不 管什 么 时候 , 不 管什 么地 点 , 不管 是 谁 , 只 要几 1 i j i , 纹 麓
一定能买到一大堆好东西。9 随 着 社 会 的发 展 , 古代 的投 刺 拜 年 , 开 始 被 邮 十块大洋花出去 , 摘 自《 新长征 》 周 寄贺年卡所代替 , 如今又可手机发送 、 网络传达 , 省
民国时期 , 人们 不用 出 国 , 就能见 到上 百种 钱 。
以表到。 ” 周密的《 癸辛杂识・ 送刺》 亦是如
签名 于 上 , 使一仆 遍 投之 , 俗 以为 常。 ”
其中 , 印着 袁 世 凯头 像 的银 元 “ 袁大头” , 印着 孙 中 山头 像 的银
孙 大头 ’ , 印着 老 鹰和 蛇 的墨 西 哥银 元 “ 鹰洋” , 以及 写着 “ 光 绪 元 云: “ 节序 交 贺之礼 不 能亲 至者 , 每 以束 刺 元 “
大字 : “ 一 死一 生 , 乃 知 交情 ; 一贫一 富, 乃知交态 : 量 啊 !”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门外可 罗雀 。后来 , 翟 公 官复 原职 , 又 当 了廷尉 , 宾 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 一下子懵 了 ,
客们 又 准 备前 往 巴结 , 翟老 先 生便 在 门上 写 了2 4 个 旁 边 的 一 个 宫廷 戏 子 黄 幡绰 把 话 接过 来 ,说 : “ 这都 是 泰 山 的 力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_传说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传说故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一“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
这是明人王锡爵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禅记>>中的一段记载。
碧霞宫即今泰山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女神、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她如同沿海地区的妈祖一样受到尊崇,被誉为北方地区的“女皇”。
和蔼慈善的形象与东岳大帝“圣像庄严”的形象相比,泰山奶奶的形象可用“和蔼慈善”四个字概括,有位外国人这样描述道:她“有着美丽而丰满的面庞,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庄重的感觉。
我理解人们的心情,他们怀着极大的心愿,认为这种心愿不到泰山顶上就无法祈祷”。
泰山奶奶的这种形象与其身世不无关系。
关于泰山奶奶的身世,虽有种种不同说法,或东岳大帝的女儿,或黄帝的女儿,或华山玉女,或太真夫人,但民间认为她就是平民百姓的女儿:“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
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
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
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
泰山以此有玉女神。
”(<<玉女卷>>)“奶奶”姓“石”,“奶奶”入泰山修炼而成女神,联想到泰山上曾有原始社会时期的“五女圈石”遗迹,这岂不是远古山石崇拜的延伸吗?玉叶由人而神后,人们刻石像以供奉,不知何故,唐宋时期石像沦于山顶水池(玉女池)内,“至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
命有司建祠安奉,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帝京景物略>>。
宋真宗出于政治目的而封泰山玉女为碧霞元君,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泰山本是一座名山,怎么会成为岳父的代称呢?

泰山本是一座名山,怎么会成为岳父的代称呢?
民间口头语中,经常称妻子的父亲为“岳父”、“老丈人”,但是一些文学作品中,书香门第中的女婿通常叫岳父为“泰山”,这是读书人的特殊叫法吗?“泰山”怎么会成了岳父的代名词呢?
据《汉书》记载:“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山。
”依此出处,岳婿山便是岳父的前身,可视为小山之首,也就是一家之主。
名山之中,又以五岳为尊,五岳之中的泰山自古被视为最接近天的地方。
因而,在古代祭祀中,它拥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历代皇帝都喜在这里封禅,又因其位于东方,所以泰山又成了五岳之首。
但是将“泰山”作为“岳父”的代名词,却是出自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唐明皇李隆基封禅泰山,命宰相张说为“封禅使”。
张说乘机把自己的女婿——一个小小的九品官郑镒拉进唐明皇的随
行人员之中。
按照古例,随行封禅的朝臣都可以官升一级。
但是,张说却在封禅大殿结束后将自己的女婿郑镒的官位连升四级,高居五品。
有一天在宴请群臣时,唐明皇注意到了身穿五品官员朝服的郑镒。
唐明皇很是奇怪,于是便招郑镒至前,询问缘由。
郑镒当然对这五品官员如何得来心知肚明,但却不知道怎样回禀皇上,此时一名宫廷戏子黄幡绰调侃道:“这都是泰山的力量啊。
”
黄幡绰一句“泰山”便说明了五品官员的由来。
因而,后人便将凭借泰山封禅而恩及女婿的张说称为“泰山”,“泰山”也逐渐有了指代妻子的父亲的意思。
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

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圣经》的由来“圣经”一词源自希腊文,意即“一组小书”。
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许多卷书的合订本,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
《圣经》本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经典的总称。
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圣经》,一般是指基督教的经典。
《圣经》的前一部分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后为基督教所承袭,称为《旧约》;后一部分乃基督教所独有,称为《新约》。
故今本的汉文《圣经》称《新旧约全书》。
“圣经”一词并非这部书的原名。
最初翻译成汉文时,译者按照我国把重要著作称为“经”的传统,将这部书叫作“经”,并在前面冠一个“圣”字,于是,有了《圣经》这个名称。
而“圣经”一词也就成了这部基督教经典的专名。
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传说中,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也正是因为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
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
张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
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
”玄宗才知张项徇私,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品。
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
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称为“岳父”。
“度”是劝人出家吗《现代汉语词典》对度设置了很多义项,其中有一个解释,值得商榷。
“度,动词,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第338页)这个解释,事关佛道两教,意系芸芸众生,初看没什么,细想问题就大了,暂且抛开道教、道士的“度”不谈,仅仅立足于佛教、僧尼的“度”来说,这部普度众生的词典恐怕也“度”得有点问题。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这样的释义,符合一般人的日常理解,也有一定的使用空间和解释力,但就词典的本意来看,是把“度”作为一种专门的宗教活动来解释说明的,一旦把“度”作为宗教术语来界定,问题就来了,“度”真的是劝人出家吗?如果是劝人出家,那“普度众生”的逻辑结论就是:僧尼道士劝众生出家,佛家“普度众生”的大众关怀,就成了“人人需要出家”的僧侣劝诫。
为何女婿称老丈人为岳父

何女婿称老丈人为岳父、泰山?
玉皇顶西北不远,有巨石陡立,如刀削斧劈,状似老叟,这便是泰山丈人峰。
那么,为何将此石尊为丈人呢?
据说,唐明皇来泰山封禅,派张说为封禅使,前来做些准备工作,以迎圣上驾到。
泰山封禅,是在山顶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山下辟场以祀地,报地之绩。
张说奉旨前往,乘机把女婿郑镒也拉上一齐赴岱。
唐明皇到泰山封禅,浩浩荡荡,车如流水马如龙,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
事后,按惯例,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凡随行官员都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
郑镒本是九品小吏,由于老丈人提拔,连升四级,骤迁五品,赐给大红官服,趾高气扬,威威武武,好不显赫。
其他人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宫廷上下议论纷纷。
这事传到唐明皇的耳朵里,皇帝马上召郑镒进殿,问他是怎么回事,郑镒无言以答。
这时,有个叫黄幡卓的人在旁边一语双关地为他开脱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唐明皇也没再追究。
此事在宫廷内外传为笑话。
以后,人们便把祭坛旁边的那个高耸入云的石峰取名叫“丈人峰”,把丈人称作“泰山”,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所以,又把丈人叫作“岳父”,“岳丈”,沿袭至今。
五岳独尊,泰山概况

五岳独尊,解说泰山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最长约200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独尊”。
据史书记载,从神农伏羲到尧舜禹帝,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曾到泰山封禅祭祀,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除此以外,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历代文人也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稀世珍品。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
五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哲学、宗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泰山成为了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先来进行简单的概括:稳,古,美说到【稳】泰山的杂岩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于中国元古代地质构造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泰山石在民间也便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恩重如山!泰山北斗!国泰民安!后来呢,岳父也被尊称为是泰山。
说到【古】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
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
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
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另外还有。
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
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10大自然奇观。
五岳独尊泰山概况

五岳独尊,解说泰山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最长约200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独尊”。
据史书记载,从神农伏羲到尧舜禹帝,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曾到泰山封禅祭祀,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除此以外,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历代文人也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稀世珍品。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
五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哲学、宗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泰山成为了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先来进行简单的概括:稳,古,美说到【稳】泰山的杂岩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于中国元古代地质构造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泰山石在民间也便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恩重如山!泰山北斗!国泰民安!后来呢,岳父也被尊称为是泰山。
说到【古】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
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
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
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另外还有。
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
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10大自然奇观。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1、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
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
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
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
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
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
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
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及岳父的来历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
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
《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
泰山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中部,跨越泰安和济南两市。
关于泰山,中国有一个神话传说。
传说,天地万物是由一个叫盘古氏的人创造的,盘古氏死后,头颅、躯干和四肢化为五座大山,这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位于东方的泰山正是盘古氏的头颅化成的,因此,被称为“东岳”的泰山就是“五岳”之首。
泰山被称为“中国第一山”。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究,泰山地处中国最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泰山所处之地正是万物发育的吉祥之地,因此被视为天的象征和神的化身。
历朝帝王为了表明自己的统治权是天帝授予的,都纷纷到接近天庭的泰山之巅祭告天地,这就是泰山封禅大典。
唐朝开元14年,玄宗皇帝到泰山封禅,任命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
张说趁此机会把自已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
按照惯例,凡是随皇帝参加了封禅的,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可以升一级。
郑镒本来是九品,张说利用这次机会,把郑镒连提四级,升为五品。
唐朝制度规定,不同品官所穿官服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那天宴会上,玄宗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改变了颜色,觉得奇怪,就去问他。
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答。
这时,擅长讽剌滑稽的黄番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
唐玄宗没有深究,大家心照不宣,郑镒就这样混过去了。
事后,“泰山之力“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
于是有人将妻子的父亲称为泰山。
尽管称妻子的父亲为“泰山”听起来雅道,但那“泰山之力”的故事总不免含有讽剌的意思,两者联系起来还是不太光彩。
所以后人便考证说,称妻父为泰山,是因为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
在中国古代,一般尊称老人为“丈人”。
随着这种称谓的传承。
变异步,到了南北朝时期,丈人已经成为妻父的同义语了。
由此不难看出,大概是泰山顶上先有了象征老人的丈人峰,后来又发生了“泰山之力”的故事,于是,人们便将泰山顶上象征老人的丈人峰同所比喻的妻父的丈人联系在一起,所以把妻父称作“泰山”。
泰山乃东岳,亦称“岳父”,“岳父”的妻子,自然就成了“岳母”,也有称“泰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