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非晶态与准晶材料
第六章 非晶态与半晶态材料

高分子链的运动是以链段为单元的,是蠕动。高分 子链在分子内旋转作用下可采取各种可能的形态,如 取不同的构象,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螺旋 链等。
高分子 链构象
构象是由分子内热运动引起的物理现象,是不断改变的, 具有统计性质。因此讲高分子链取某种构象是指的是它取这 种构象的几率最大。
(3)氢键
如果高分子链的分子内或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氢键的影响比极性更显著,可大大增加分子链的刚
性。
(4)链的长短 如果分子链较短,内旋转产生的构象数小,刚 性大。如果分子链较长,主链所含的单键数目多, 因内旋转而产生的构象数目多,柔顺性好。 链长超过一定值后,分子链的构象服从统计规 律,链长对柔顺性的影响不大。
2.聚合物的结构
I. 高分子的链结构 高分子的二级结构: (1)高分子的大小(即分子量) (2)高分子链的形态(构象)
高分子链中的单键可内旋转,每个键的空间
i+1 i
位置受其键角的限制,但是离第一个键越远,
其空间位置的任意性越大,两者空间位置的相 互关系越小,可以想象从第i+1个键起,其空
间位置的取向与第一个键完全无关,因此高分
特点:聚合物中晶区与非晶区同时存 在,同一条高分子链可以是一部分结 晶,一部分不结晶;并且同一高分子 链可以穿透不同的晶区和非晶区。
折叠链模型
3.影响结晶度的因素
热固性聚合物不会结晶。
热塑聚合物部分结晶的能力取决于分子是否容 易移动并有效地堆垛在一起形成长程有序的难易。
影响聚合物链堆垛效率的因素: 侧基的尺寸 链分支的程度 立构规整度 重复单元的复杂性
聚合物串晶是一种类似于串珠式的多晶体。
第6章 非晶合金

组元间电负性及原子尺寸相差越大 (10%~20%),越容易形成非晶态。 由一种过渡金属或贵金属和类金属元素(B, C,N,P 非晶材料的制备
如前所述,非晶态固体与晶态固体相比,从微 观结构讲有序性低;从热力学讲,自由能要高,因而 是一种亚稳态。基于这样的特点,制备非晶态固体必 须解决下述两个问题: (1)必须形成原子或分子混乱排列的状态; (2)必须将这种热力学上的亚稳态在一定的温度 范围内保存下来,使之不向晶态转变。 基于上述特点,最常见的非晶态制备方法有液 相急冷和从稀释态凝聚等,包括蒸发、离子溅射、辉 光放电和电解沉积等,近年来还发展了离子轰击、强 激光辐照和高温压缩等新技术。 下面我们主要从原理方面介绍几种方法。
只有三T曲线前端即鼻尖对
T
结晶相
应析出10-6体积分数的晶体的 时间是最少的。为避免析出10
-6分数的晶体所需的临界冷却
t
速率可由下式近似求出
临界冷却速度(dT/dt)c≈△Tn/τn,△Tn=TMTn,Tn和τn分别是三T图曲线头部(Nose of Curve)之点的温度和时间。
非晶材料是亚稳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远离平衡态的亚稳材料已成为最活跃 的领域之一. 一是不少新的制备技术的出现,大大扩展获得 各种亚稳材料的手段; 二是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要求各种各样具有特 异性能的新材料来满足其需要; 三是理论领域的深人,使科技人员对非晶的认 识和对非平衡态的理解,指导和推动了非晶 材料的研究。
原子在非晶合金中的扩散会受到扩散基体自身 结构、化学成分、扩散原子种类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弛豫对非晶合金扩散的影响取决样品的 制备方法,即与它的热历史有关。一般来说, 弛豫所产生的结构变化对扩散的影响是微小的, 所以测量难度很大。对那些制备过程中已经产 生自弛豫的非晶合金来说,弛豫对其扩散没有 明显影响。
准晶非晶液晶单晶

结构特点性能应用制备法准晶概念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类结构不符合晶体的对称条件,但呈一定的周期性有序排列新的原子聚集状态的固体,这种状态被称为准晶态,此固体称为准晶。
结构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态,原子分布不具有平移对称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则,且呈长程的取向性有序分布,可认为是一种准周期性排列。
一位准晶:原子有二维是周期分布的,一维是准晶周期分布。
一维准晶模型————菲博纳奇(fibonacci)序列其序列以L→L+S S →L(L,S分别代表长短两段线段)的规律增长,若以L为起始项,则会发现学列中L可以成双或成单出现,而S只能成单出现,序列的任意项均为前两项之和,相邻的比值逐渐逼近i,当n →∞时,i=(1+√5)/2二维准晶:一种典型的准晶结构是三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Penrose)。
二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由内角为36度、144度和72度、108度的两种菱形组成,能够无缝隙无交叠地排满二维平面。
这种拼图没有平移对称性,但是具有长程的有序结构,并且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五次旋转对称性。
三维准晶:原子在三维上的都是准周期分布包括二十面体准晶,立方准晶。
性能准晶室温下表现为硬而脆,韧性较低,准晶材料密度低于其晶态时的密度,比热容比晶态大。
准晶大多由金属元素构成,由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他们的导电性是人所共知的,金属晶体这些导电性质相比,准晶体一般具有较大的电阻,当温度不太高是,准晶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实验发现,准晶的导电性随样品质量的改善而降低。
其电阻率甚高,电阻温度系数甚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应用准晶材料的性能特点是较高的硬度,低摩擦系数,不粘性,耐腐,耐热和耐磨等,但是准经材料的本质脆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准经材料的应用主要作为表面改性材料或者作为增强相弥散分布与结构材料中,准经材料在表面改性材料中的应用将准晶材料以涂层,耐热,耐磨,低的摩察系数,耐腐,特殊的光学性能,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优化整体材料的性能。
2-7非晶和准晶、纳米晶态固体结构

同色顶点相接
格点旳 排列无 周期性, 但到处 具有5次 对称性
准晶构造类型
a.一维准晶 在一种取向是准周期性而其他两个取向
是周期性,存在于二十面体或十面体与结晶 相之间发生相互转变旳中间状态。
b.二维准晶 由准周期有序旳原子层周期地堆垛而构成,
是将准晶态和晶态旳构造特征结合在一起。 存在8、10 和 12 次对称
1.准晶态旳构造
准晶是准周期晶体旳简称,它是一种无平 移周期性但有位置序旳晶体。
有无方法能够铺砌成具有五重对称性旳 无空隙地面?
面积之比为 1.618:1
具有5次 对称轴
1974年penrose提出利用两种夹角分别为72、 72、144、72 和 36、72、36、216度旳四边 形能够将平面铺满.相当于将一种菱形切开成上 述两个四边形。这种图形具有5次对称性。
旳固体材料。
(1)各向同性;
(2)介稳性 有析晶(晶化)旳倾向; (3)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旳过程是可逆旳与 渐变旳;
(4)无固定旳熔点;
(5)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 随温度变化旳连续性。
2、玻璃旳形成条件
A:玻璃形成旳动力学条件
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熔体或一定成 份旳合金只有冷凝速度不小于一定旳临界速度 才干转变为玻璃。
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络较弱旳电子, 以正离子状态存在。金属键无方向性并在金属晶 格内出现最高配位数(12),原子相遇构成晶格 旳几率最大,最不易形成玻璃。
纯粹共价键化合物多为分子构造。在分子内 部,由共价键连接,分子间是无方向性旳范德华 力。一般在冷却过程中质点易进入点阵而构成份 子晶格。
所以以上三种键型都不易形成玻璃。
c.二十面体准晶
晶体 非晶体 准晶体

结晶质(crystalline):
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 维空间成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即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
1 显晶质:借助于肉眼或一般放大镜能分 辨出结晶颗粒者。 2 隐晶质:用一般放大镜无法分辨出结晶 颗粒者。
二、非晶质体的概念
非晶质体(non-crystal): ➢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
三、准晶体的概念
准晶体(quasicrystal): 是内部质点的排布具长程有序(远程规 律),但不具有三维周期性重复的格子构造的 固体。
§ 2 空间格子
一、空间格子的导出
空间格子: 表示晶体内部结构中质点在周期
性重复规律的三维无限的几何图形。
对实际晶体结构作抽象:
1 在晶体结构中任选一几何点。
2
在结构中找出与此点相当的几何点,这样一
系列的点称相当点。
相当点(等同点):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环 境均完全相同的点。
3 将相当点从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构成一个 空间点阵。
4 以三组不共面的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即形 成了三维格子状的空间格子。
二、空间格子的要素
1.结点
➢ 空间格子中的点,代表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 为几何点。
§ 3 晶体的基本性质
1. 自限性 晶体在自由空间中生长时,能自发地形成封
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 晶面:晶体表面上自发长成的平面。 晶棱:晶面的交棱。
2. 均一性 同一晶体的任一部位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注意:
1)晶体的均一性是由其格子构造决 定的,称为结晶均一性。
2)非晶质体也具均一性,但它是宏 观统计、平均近似的,称为统计均一性。
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地重复出 现。
第六章 准晶材料的制备技术 材料制备技术

• (2)热传导特性
• ①与普通金属材料相比,准晶的热导率都很低,在室温下准晶的热导 率要比普通的铝合金低两个数量级,可以与常见的隔热材料ZrO2相媲 美。
• ②准晶材料的热阻值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即具有负的温度系数,热 扩散系数和比热容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③准晶样品质量越好,结构越完善,其热导性能就越差。 • ④结构复杂的准晶类似相得导热性能接近于准晶。 • (3)光传导特性 • ①与普通的金属材料相比,结构完好的准晶样品的光传导特性,显得 非常特殊,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准晶的光导率很小,且在104cm-1时 有很宽的峰值。 • ②在二维的准晶材料中,光导率对其结构的各向异性很敏感。
• 6.1.3.2表面特性
• 表面性能主要由其表层的化学成分和原子排列方式所决定,由于准晶 表面结构比较独特,由此引发的表面行为如氧化行为、润湿行为和摩 擦行为等也与众不同。 • (1)氧化行为特性 • 迄今为止发现的准晶材料,绝大多数为铝系准晶。而Al是极易氧化的 活泼元素,因而研究铝基准晶氧化表面的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规律意义 重大。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准晶相表面的氧化现象明显低 于铝合金和相近成分的晶体相。当准晶在室温下长期暴露在干燥空气 孔,氧化层平均厚度为2~3nm。但在潮湿空气和较高温度下氧化层会 进一步加深(厚度为6~7nm),并且化学成分也因此而变化,表层铝 的摩尔分数随之增大(Al可达90%,摩尔分数)。 • (2)不粘特性 • 准晶材料的不粘性,实质上是热力学中润湿性的问题,与准晶的表面 能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准晶的最外层原子没有重构现象和准晶在 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态密度很低(即准晶在费米能级处存在伪能隙)是 造成其表面能很低的主要原因。
• (3)摩擦特性 • 准晶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相对开展较早,这主要是由于镀膜和 热喷涂技术的日臻完善。在相同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块体Al-Cu-Fe准 晶和其准晶涂层的显微硬度与摩擦系数大致相近,而准晶的显微硬度 却要比铝合金高一个数量级,但摩擦系数仅为铝合金的1/3。此外, 当对准晶材料进行往复摩擦实验时,其摩擦系数还会逐渐降低,且磨 痕上的微裂纹会自动愈合,这显示了准晶具有一定的应力塑性。
第6章 非晶合金

3T曲线转折的原因
ΔT太小时,析晶推动力小,析晶时间长;当 ΔT太大时,熔体η大,原子迁移速率低,析晶 困难,需要很长时间。所以3T图呈现如图所 示的这种形状,曲线右边是析晶区域,曲线左 边是形成玻璃区域。 临界冷却速度越大,越难形成玻璃,而析晶容 易。
思考题:判别不同物质形成玻璃能力 大小。
非晶的长程无序
径向分布函数是用来表征非晶态金属结构的。在非晶态金属中存在 短程有序,有一定的最近邻和次近邻配位层,在径向分布函数中有明显 的第一峰和第二峰。由于非晶态金属中不存在长程有序,所以在径向分 布函数中第三近邻以后没有可分辨出的峰。
图 3 补充:径向分布函数通常指的是给定某个粒子的坐标,其他粒子在空间的分布几率 (离给定粒子多远)。所以径向分布函数既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有序性,也可以用来 描述电子的相关性。
制备非晶态固体就是防止结晶的过程。 从热力学来看,物质所处状态的稳定性,决定于热 力学位能,而对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变化,影响热力 学位能的主要因素是混乱的变化引起的熵变。由于非晶 态的混乱度大于晶态,其自由能也就较高,换言之,非 晶态属于亚稳定态。
非晶的形态学
图 2
在降温过程中,气态原子 在沸腾温度Tb凝结为液态, 在冷却过程中液体的体积 以连续的方式减小,光滑的 V(T)曲线的斜率为液体的 热膨胀系数。当温度低到 熔点Tf时,发生液体到固 体的转变(液态氦除外), 固体的特征之一为斜率较 小的V(T)曲线,液体到晶 体的转变可由晶体体积的 突然收缩和V(T)曲线上的 不连续性来标明。
(3)中子辐照法 1.液态快冷 (1)熔液急冷法 (4)离子注入法 (2)雾化法 (5)离子混合法 (3)激光熔凝法 5.化学 2. 纯熔液大过冷 (1)氢化法 (1)乳化液滴法 (2)电沉积法 (2)熔剂法 (3)落管法 (3)化学镀法 3.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 6.机械 (1)蒸发法 (1)高能球磨法 (2)溅射法 (2)机械合金法 (3)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 (4)等离子体激发化学气相沉积法7.反应 4. 辐照 (1)固态反应法 (1)离子轰击法 (2)固溶体分解法 (2)电子轰击法 8.高压
2.2 晶态与非晶态材料

化学强化处理
◦ 在玻璃表面进行离子交换使玻璃强化的方法统称 为化学钢化。 ◦ 原理是把玻璃组成中的Na+置换为半径较大的K+, 由于这种置换作用,将其抵抗拉应力的压应力层 预先置入玻璃表面,实现了玻璃强化的目的。 ◦ 将普通玻璃置于欲置换离子的熔岩中,在高温下 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是一种使玻璃化学钢化的方法。
太阳能电池
玛瑙
硅酸盐 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 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硅酸钠:Na2SiO3可以写成Na2O · SiO2 高岭石:Al2(Si2O5)(OH)4 Al2O3 · 2SiO2 · 2H2O 钙长石:CaAl2SiO6 CaO · Al2O3 · SiO2 正长石: K2Al2Si6O16 K2O ·Al2O3 ·6SiO2
CCC强制认证(安全玻璃、陶瓷砖放射性) 产品自愿性认证(水泥、玻璃和陶瓷等50类建材产品) 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汽车玻璃零配安装服务认证
中国安全玻璃认证中心简介
中国安全玻璃认证中心: ※1989年11月就开始开展汽车安全玻璃安全认证工作。 ※ 2002年4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对汽 车、建筑和机车用安全玻璃实施CCC强制认证。 ※认证中心在汽车安全玻璃方面,拥有国内知名的技术 专家和众多技术人员,熟悉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检测 技术。 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人、 博士7人、工程硕士33人、 管理学硕士5人、教授级 高工13人、高级工程师 及工程师84人等专业技 术人才,计100余人
玻璃的命名
•
由两种以上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组成的玻璃, 以其含量多少来命名。 ◦ 举例:在SiO2 , B2O3 , Al2O3 作玻璃形成体 构成的玻璃中,如果氧化物含量SiO2 > B2O3 > Al2O3 叫做铝硼硅酸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微晶模型
微晶模型的基本思想是: ➢非晶材料是有非常小的“微晶”组成,大多数原子与其最 近邻原子的相对位置与晶体情形完全相同,从这个角度看非 晶态结构和晶态结构相似,只是晶粒尺寸只有几埃到几十埃, 体现了短程有序。 ➢长程有序性消失主要是因为这些微晶取向杂乱、无规则。
2 硬球无规堆积模型
基本思想:
第六章 非晶态与准晶材料
本章内容
6.1 非晶态材料 6.2 准晶材料
6.1 非晶态材料
一.非晶态材料的结构 1 有序态和无序态
根据组成物质的原子模型,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分为有序结构 和无序结构两大类。
晶体——有序结构,晶体的阵点构成有规则的三维周期点阵, 具有平移对称性。
特点:长程有序,短程有序。
(1)必须形成原子或分子混乱排列的状态; (2)必须将这种热力学上的亚稳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内保存下来,使之不向晶态转变。
一般的非晶态形成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变。图 中粗黑箭头表示物态之间的平衡转变。空心箭头表示非晶态转变。
1. 非晶态固体的形成规律
(1)热力学规律
对于非晶态,从固态到液态, 一般没有明显的熔化温度,存 在一个玻璃化温度Tg。
在配位原子密度较高原子间距对应的 2θ 附近产生非晶散射峰。
近程原子有序度越高,则配位原子密度较高,原子间距对应的
非晶散射峰越强,且散射峰越窄。
理想晶体:短程有序,长程有序,衍射谱线是布拉格方向对 应的 2θ 处产生没有宽度的衍射线条。
I
2θ
实际晶体:由于存在晶体缺陷等破坏晶体完整性的因素,导 致衍射谱线的峰值强度降低,峰形变宽。
(3)非晶材料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到晶粒间界、晶格缺陷等形 成的衍衬反差。
(4)任何体系的非晶态固体与其对应的晶态材料相比,都是 亚稳态。当温度升高时,在某个很窄的温度区间,原子重排 会发生明显的结构相变 。
二.非晶态材料的结构模型
由于目前还不能唯一并精确的确定非晶固体中原子的三 维排列情况,故只能采用模型方法勾画可能的原子排布,然 后将由模型得出的性质与实验比较,再据此修改模型,最终 确定非晶固体的组成,并由建立的模型来讨论非晶态固体的 微观结构。我们在此只介绍两种简单流行的结构模型。
特点: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非晶态固体中的无序并不是绝对的“混乱”,而是破坏了有序系
统的某些对称性,形成了一种有缺陷、不完整的短程有序。
晶体
非晶
3 比较气态、液态、非晶态、晶态中原子分布
设非晶态固体由一种原子构成 ,以某原子中心作为原点, 在r→ r+dr球壳内的平均原子数为:
R D F (r)d r4 r2d r(r)
➢视原子为一直径不可压缩的钢球; ➢球近可能紧密堆积,排列无规则; ➢结构中不包含可以容纳一个球的间隙; ➢球与球之间关系性很弱。 ➢硬球随即密堆时,存在五种多面体(四面体、八面体、三棱柱、阿基米 德反棱柱、四方十二面体),多面体的的每个面均为近似等边三角形。 ➢这五种多面体堆积时, 按一定的几率出现,从而构成短程有序,长程无 序的非晶态固体。
非晶体的电子衍射花样
单晶是一套排列整齐的衍射斑点,斑点分布在平行四边形 网络格点上。多晶是取向不同的几套衍射斑点(晶粒变小, 成环),非晶没有环。
(a)单晶体
(b)多晶体
气体:近程无序,远程无序,在进行X射线分析时,只能得到 一条近乎水平的衍射背底谱线。
I
非晶体材料: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由于近程原子的有序排列,
玻璃化温度:Tg,粘度相当于1013泊时的温度。 热力学熔点:Tm,晶态材料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温度。
过冷度:ΔT, ΔT =Tm-Tg
非晶态的形成:热力学上, 只有当液体(熔体)冷却温 度在玻璃化温度Tg以下时, 非晶态才趋于稳定。
晶态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在液态环境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首先形成临界晶核, 在扩散的作用下,晶核生长形成晶态材料。
g(r) (r) 0
p0:平均数值密度 p(r):离原点r处的平均数值密度 g(r):离原点r处原子出现的几率
气体
短程无序,长程无序
晶体
短程有序,长程有序
液体
非晶
可以看出,非晶态的分布函数与完全无序分布的气态和长 程有序的晶态的分布函数差别很大,与液态相似。这说明非 晶态在结构上与液态相似,原子排列是短程有序的。非晶态 的第一峰更尖,说明非晶态的短程有序比液态更突出。从总 体结构上非晶态是长程无序的,在宏观上可将其看作均匀、 各向同性的。
4 非晶态材料在微观结构特征:
(1)只存在小区间范围内的短程有序,在近程或次近邻的原子
间的键合(如配位数、原子间距、键角、键长等)具有某种 规律性,但没有长程序结构。
(2) 非晶态材料的电子衍射是漫散的中心衍射斑点。X射线衍射
图上非晶没有特征峰。但由于短程有序,仍存在择优性衍射, 出现非晶态馒头峰。
RDF(r):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p(r):离原点r处的原子的平均数值密度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RDF(r)4r2(r)
p0:单位体积中原子的平均个数,即平均数值密度
RDF(r)4r20
RDF (r)
4 r 2 0
r
非晶态材料中的原子分布不像晶体材料有规律,径向分布 函数RDF(r)沿抛物线4πr2p0发生震荡,震荡的幅度随r的 增大而迅速减小(红线) 。
(a)四面体 (b)八面体 (c)三棱柱(3个半 八面体) (d)阿基米德 反棱柱(2个半八面体) (e)四方十二面体
三.非晶态材料的制备
制备非晶态的过程就是防止结晶的过程。非晶态固体与晶 态固体相比
微观结构——有序性低; 热力学——非晶态的混乱度大于晶态,自由能要高,因而 Nhomakorabea一种亚稳态。
制备非晶态固体必须解决下述两个问题:
气体、液体——无序结构 气体特点:长程无序,短程无序。
液体特点: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2 非晶态材料的基本定义
非晶: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有序度的一种聚集态。它不像晶态物质在
三维空间具有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非晶是长程无序的。但由于原子 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使每个原子在几纳米-几十纳米内,与邻近原子在 化学键长、键角与晶体相似,称为类晶区,因此非晶具有短程有序的 特点。非晶态材料不同于液体,类晶区不能移动,没有流动性。这样 的材料成为非晶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