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计算机,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神奇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还是在家中娱乐休闲,我们都离不开它。

而要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把自己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笔记分享给大家。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就像是人的身体器官,它们共同协作,让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首先是中央处理器(CPU),它被誉为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指令。

CPU 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然后是内存,它就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越大,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

硬盘则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用于存储大量的文件、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比机械硬盘快很多,能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启动和文件读取速度。

显卡对于图形处理和游戏玩家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图像的显示质量和流畅度。

声卡则负责声音的处理和输出,让我们能够听到美妙的音乐和清晰的语音。

此外,还有主板、电源、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它们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灵魂”,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

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

Windows 操作系统是大多数人使用的系统,它具有图形化的界面、丰富的软件支持和良好的兼容性。

Mac OS 则是苹果电脑专用的操作系统,以其简洁美观、稳定性高而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

Linux 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常用于服务器和专业领域。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通过操作系统,我们可以轻松地安装和卸载软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设置系统参数等。

三、办公软件的应用办公软件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起源及发展1、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十进制、没有存储程序)EDSAC (二进制、有存储程序)2、计算机的历程:电子管、晶体管、中小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1、特点: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逻辑性强、数据处理量大、自动化程度高、应用领域广泛2、应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娱乐、电子商务3、分类:大型机、小型机、巨型机、微型机4、趋势: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三:计算机系统结构1、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控制器: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连续执行指令3、寄存器: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4、输入设备:从外界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5、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以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图形等方式呈现。

四:计算机的分类1、构成:电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计算机2、规模:大型机、小型机、巨型机、微型机3、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4、信号: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CPU):电脑核心、字长越长计算精度越高(字长:CPU能一次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2、存储器:RAM易失性存储器、ROM非易失性存储器3、主板: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没有传输总线)4、计算机通信接口:并行:COM1、PS/2、VGA、RJ-45、USB 串行:LTP六:CPU的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运算速度变快:主频,单位;HZ2、外频:电路板与CPU的=同步的速度变快3、前端总线频率:信息传输速度变快4、指令系统:发送及处理的任务更多5、字长:计算精度变高(字长是CPU能一次并行处理二进制的位数)第二章Windows 7操作系统一、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交互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读书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类型:课程学习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时间:2006.7.7 体裁:说明文知识内容与结构备注一.知识整体结构层次1说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文字处理Word2000)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表格处理Excel2000)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演示文稿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二知识层次分解2.3说明: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发展与应用1发展历程1)计算机的诞生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2典型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分析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5)计算机网络6)人工智能2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计算机系统结构1)运算器2)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设备5)输出设备2计算机工作原理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2)速度3)存储系统容量4)可靠性5)可维护性6)性能价格比4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1)硬件系统2)软件系统5基本配置和常见的外围设备1)主机部分2)显示器和显示卡3)键盘4)鼠标器5)磁盘6)光盘7)打印机8)声卡9)调制解调器10)网络接口卡11)触摸屏3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1基本概念2数制间的转换3 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4计算机维护和安全1计算机的一般维护和安全使用。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1基本知识1含义2功能3 分类4常用的微机操作系统2 Window2000 基础概念1 基本术语2 鼠标器和键盘3 桌面和窗口4 菜单.工具栏和对话框3 Windows 的安装和操作1安装和启动2桌面和窗口操作3菜单。

工具栏和对话框操作4中文输入4 Windows 的应用程序1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2 启动和切换应用程序3退出应用程序4强制结束任务5 Windows 和MS-DOS6 Windows 的资源管理1基本概念2启动和退出资源管理器3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4 剪贴板的使用5 我的电脑7 Windows 的系统环境设置1键盘和鼠标2显示器的设置3 打印机设置4添加硬件5日期/时间设置6区域选项8 Windows 的附件程序1记事本2画图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文字处理Word20001概述1功能2运行环境3 安装4 帮助系统2窗口组成1启动2工作窗口的组成和功能3 对话框4关闭3基本操作1创建新文档2 打开已有文档3输入文档4修改文档5多窗口编辑技术6文档视图7文档的保存和保护8检查和校对4排版技术1文字格式的设置2段落的排版3页面设置的编排4文档的打印5表格制作1 表格的创建2表格的修改3表格自动套用格式4 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6图形功能1插入图片2绘制图形3使用文本框4插入“艺术字”5图文混排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表格处理Excel20001概述1基本功能2基本概念2基本操作1工作薄的操作2数据输入3编辑工作表3Excel工作表的格式操作1对齐2字体格式3数值格式4行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重要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重要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重要点概括)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根据表示计算机信息逻辑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代。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美国宾州大学诞生,取名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2、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并称为“计算机之父”)。

A、奥地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主要贡献:提出了现代电脑的体系结构。

B、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主要贡献:创立通用计算机的理论,即“图灵机理论”。

3、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经历的的四阶段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5、计算机的分类6、计算机的应用7、计算机的特点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能力大(记忆容量大)D、逻辑判断能力。

E、自动控制能力。

8、数制及各进制的转换第二章一、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它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按照主频的节拍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指挥整机工作,即决定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执行什么动作,使整个计算机能够有条不紊自动执行程序。

3.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读取数据和存储数据,读取数据称为存储器的“读”,存储数据称为存储器的“写”。

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

四、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由其硬件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构成的。

综合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中,一次存取、传送和加工的数据长度,标志着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所以说字长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电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笔记 完整版

电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笔记 完整版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笔记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电大课程,它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设置的。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笔记总结。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的现代化设备。

它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最早的巨型计算机,到个人电脑的普及,再到如今的移动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按照指令集执行任务,通过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协同工作来完成各种计算和处理。

二、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桌面操作、文件管理和快捷键等方式,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操作便利度。

3. 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办公软件是一类用于处理办公任务的应用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常见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和谷歌文档等。

三、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1. 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世界上的各个计算机连接在了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种应用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 互联网的应用与安全互联网可以用于信息检索、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互联网安全问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防范网络攻击。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融合在一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建网页、制作动画和编辑音视频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1.计算机发展历程一代电子管时代用于数值计算二代晶体管,磁芯做为存储器三代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作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是微型计算机诞生的时代2.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程序存储与自动控制。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6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计算,计算量大和数值变化范围广。

数据处理:进行事务处理,数据输入输出量大,但计算相对简单(办公自动OA各类管理系统MI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过程控制:进行生产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

CAD/C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进行大量的图形交互操作。

计算机网络他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如因特网等。

人工智能AI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诞生于1946年。

4.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5.计算机应用从大的方面可分为数值处理和非数值处理。

6.数值计算属于计算机的科学计算方面的应用,特点是计算量大,数值范围广。

7.被认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事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

8.文字、表格、声音、控制方法、决策思想等信息处理属于非数值处理范畴。

9.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及时高度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

10.计算机对外界对象实施控制,必须将机内的数字量转换成可被使用的模拟量,这一过程称为数|模换11.MIS理信息系统。

DSS表示决策支持系统。

OA表示办公自动化。

12.计算机系统结构(5)运算器:进行算术辑运算。

控制器:用以控制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协调工作。

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

输出设备;用以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输出。

13.计算机系统一般有硬件和软件两大系统组成。

14计算机的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15.运算器和控制器合成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若将它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作为一个独立的器件,则称为微处理器(MP)CPU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由他构成的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笔记

计算机应用技术笔记

1:推动计算机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更新换代的主要特征;2:发展趋势主要:微型、巨型、网络、智能;3:微弄机重要特点:将中央处理品CPU(运算器控制器的总称)制作在一块电路芯片上:微处理品MPU。

平均2-3年的速率更新换代。

一代:4位、8位。

二代:8位,集成度和速度有了较大提高。

三代:16位。

4代:32位。

4、计算机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能自动执行程序;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5、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机;2、大型机;3、小型机;4微型机;5工作站;6、服务器微型机:采用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芯片组装,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灵活性好使用方便。

工作站: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高档微型机,配大屏幕显示器和大容量存储器,较高运算速度、较强网络通信能力,有大、小型机多任务多用户能力。

兼微型机操作便利和人机界面友好的特点。

独到之处:很强的图形交互能力。

服务器:可供网络用户共享的高性能计算机。

大容量存储设备、丰富外部接口,运行网络操作系统,较高运行速度。

常用于存放各类资源,提供丰富的资源共享服务。

6、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计算机辅助系统;4过程控制;5人工智能。

7、运算器(ALU):算术逻辑部件,是计算机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使得计算机具因果关系分析能力)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比较、移位8、存储器(Memory):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或数据。

是一种根据地址存取指令和数据的装置。

分:内、外两种。

内称内存或主存,半导体器件构成,存取速度快:存取计算机运行中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每个存储单元有惟一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一般可存入8位二进制数。

内存分为:1、随机存储器(RAM):加电既可读写信息;2、只读存储器(ROM):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住处不会因计算机断电而丢失。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时所记下的笔记。

这些笔记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一种辅助学习的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学习者们有所帮助。

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1.1 进程管理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调度和分配计算机资源,确保每个进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运行。

主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最高响应比优先和轮转调度等。

1.2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内存的保护和共享等。

常见的内存管理技术有分页式内存管理和分段式内存管理。

1.3 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模块,它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目录。

文件系统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操作,以及文件的存储和检索。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FAT、NTFS和EXT4等。

1.4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通信和交互方式。

常见的用户界面有命令行界面和图形化界面。

命令行界面通过输入命令来完成各种操作,而图形化界面则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示和操作计算机资源。

2.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

2.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2.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工作,编制好的程序和
数据存放在同一存储器中,计算机系统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

2、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及运行程序时所必须的
数据的集合。

3、系统软件:用来简化程序设计、方便用户使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能
而向用户提供的一系列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和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4、应用软件:专门为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个应用领域里的具体任务而设计的软
件。

5、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
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6、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管理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方便用户使用、增强
机器功能和构筑开放环境,核心的两个目标是方便和效率。

7、程序设计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机器语言程序
8、高级语言经历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到面向组件几个发展阶段。

9、计算机唯一可以识别并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0、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1、数据库系统DBS: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软件支持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12、数据库DB:是一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具有明确意
义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1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组计算机程序,
用户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软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14、数据库系统的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
系统、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C/S)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
1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库操纵功能;数据
库运行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数据通信接口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