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王幼龙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01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01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图幅比例[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学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75~85分钟)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绪论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3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03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3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03

直线的投影[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三面投影;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求作方法;2、能根据投影正确判断直线段的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学生自行演示观察,积累感性知识,自觉培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

[难点分析]直线的命名与空间位置的判别。

[分析学生]1、在学习点的投影的基础上,直线的投影入门不难,难点在于直线的空间位置多样化,初学者对空间直线的各种位置、命名不易把握,容易产生混淆和初记困难。

在教师讲授、演示的基础上,仍需学生通过自己借助于铅笔等直观道具演示观察,来强化感性认识,同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杆等。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5~10分钟)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求作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纠错。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5、6。

4、预习检测:直线的空间位置有几种?直线段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点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有什么联系?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直线的三面投影教师结合教具演示,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和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指导学生自己演示、观察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讨论归纳其投影特性。

在讲直线的命名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空间位置及命名的唯一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2、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教师讲授演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求作方法,指导学生根据直线的投影特性,利用排除法快速判定其空间位置的技巧。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3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02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3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02

点的投影[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掌握空间点与其投影标记,点的投影与坐标值的书写;3、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求作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求出点的三面投影并能判断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以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基础学习点的投影,通过点的三面投影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投影规律和提高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点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难点分析]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其坐标的对应分析。

[分析学生]1、在三视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但点较之形体更为抽象,需更强的想象能力,本次课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点的投影分析进一步提高空间概念,同时为线面的投影提供基础和方法。

随着本章课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平行投影法的具备是特点是什么?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在哪?2、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1、2。

4、预习检测:为什么要研究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用什么表示空间点?点的三面投影和物体三视图的投影有哪些异同?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要素。

研究其投影规律及其求作方法是掌握投影规律,是树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正确表达物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手段。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空间点及投影点的标记;2、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

4、点空间位置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重影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二章几何作图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二章几何作图

作图步骤:
(1)求圆心
青岛工贸
(2)找切点
(3)圆弧连接
青岛工贸
Q 10(2)
青岛工贸
Q11 (4)
第三节 圆弧连接
3. 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外切
内切
青岛工贸
不包:+ 包:-
内切例题:
青岛工贸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20,R2=15。现在要 求用半径为R=50的圆弧将他们光滑连接。
连AC,即为所求的倾斜线。
青岛工贸
四、斜度和锥度
斜度的标注:
青岛工贸
四、斜度和锥度
1.斜度
练习题:Q P9(1)
青岛工贸
四、斜度和锥度
2.锥度
锥度是正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即D:L。标 注时加注锥度的图形符号。
1 :1 n: n
D D-Dd D-d d d 1.4h 1.4h
LL
锥度的定义
青岛工贸
青岛工贸
第三节 圆弧连接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求圆心 (2)找切点 (3)画圆弧(不超过切点)
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例题1:已知两直线夹角为45°,现在要求用R8的圆弧光滑连接。
青岛工贸
第三节 圆弧连接
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例题2:已知两直线夹角为135°,现在要求用R15的圆弧光滑连接。
青岛工贸
第三节 圆弧连接
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例题3:已知两直线夹角为90°,现在要求用R20的圆弧光滑连接。
作业:Q10(1)
青岛工贸
习题Q10(1)
第三节 圆弧连接
3. 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外切
内切
青岛工贸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四章轴测图教案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四章轴测图教案

课 时 教 案
备课时间年 月日
第四章(单元)第3时授课日期年 月日
课题
期末复习(1)圆弧连接(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直线间用圆弧连接
2.掌握圆弧连接锐角弧
3.掌握圆弧连接钝角弧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好习惯。
重点
圆弧连接锐角弧 圆弧连接钝角弧
难点
圆弧连接锐角弧 圆弧连接钝角弧
在轴测图中最常用的是正等轴测图,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是∠XOY=∠XOZ=∠YOZ=120°
轴向伸缩系数为1。
例题:已知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30、20、10。
画出轴测轴。
根据长30宽20画出俯视图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给出例题
按步骤画出习题
画出轴测轴
思考教
师提出
的问题
并回答
复习提问
分析图形
距离=5的平行线画法:
作已知直线BC的垂线,交BC于D。向上取DF=5过F作BC平行线。
思考教
师提出
的问题
并回答
跟随
教师
作图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⑵找切点
自O分别向AB和BC作垂线,垂足为1和2,即为切点(连接点)。
以O为圆心,O1为半径,作圆弧⌒12,把AB、BC连接起来,这个圆弧即为所求。
教学
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三章教案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三章教案

课时教案总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作草图步骤1、出基准线2、出已知线段3、画出中间线段4、画出连接线段。

投影现象:让学生举例。

《$光源S称为投射中心,光线称为投射线,平面P称为投影面。

在P上得到的图形称为投影。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以影子为例向学生介绍投影的概念。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自己找出投影的例子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互不不平行且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二、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根据投射线和投影面所成的角度不同,平行投影法可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1、斜投影法:在平行投影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成某一角度时,称为斜投影法。

<2、正投影法: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称为正投影法。

按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介绍平行投影法的概念。

$根据图形向学生介绍斜投影法的概念.根据图形介绍正投影法的概念@观察图形理解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法。

\观察图>形理解平行投影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课 时 教 案备课时间 年 月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工程上应用的投影法虽然来源于生活,但经过科学的总结和抽象后与生活中的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图中可以领会到: ?画物体的投影图实质上就是按照投影的方法画出物体上所有的轮廓线,可见的画成粗实线,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绘制。

让学生观察投影作图的实质,理解工程图中的投影小 【 结 斜投影法、正投影法作 业板 书-设 计 第一节投影法的概念一、中心投影法 二、平行投影法1、 定义2、 )3、 分类⑴斜投影法 ⑵正投影法示意图课 。

后 记日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a 在H面上a’在V面上a”在W面上三、点的三面投影V面保持不动,H面绕OX轴向后翻转90度,W面绕OZ 轴向右翻转90度。

展成一个平面。

为了便于进行投影分析,用细实线将点的相邻两投影点连接起来。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03

中职机械制图(机械类 主编王幼龙 高教第三版)教案: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03

尺寸注法[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及小尺寸、对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3、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4、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8~15个尺寸)进行正确标注。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培养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激发学习动机;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观地标注图样中机件图形的尺寸。

[教学重点]尺寸作用及重要性;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

[分析学生]该部分国家标准内容繁多,学生经过预习有一定感性认识,知识内容理解不会有困难。

但要求是能正确地标注尺寸,必须经过学习与反复练习,包括习题练习和后继内容学习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好。

尺寸标注看起来不复杂,实际应用时,特别在学习刚开始时,往往易出错,通过参照借鉴图样标注来学习、练习,则有助于学生较快掌握标注方法,减少或避免出错。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或直尺等。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易出错处正误对比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3、提问:教材P.26思考题2、3题。

4、预习反馈,集中问题。

二、导入新课简述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图样承载着技术信息,传递着加工的指令。

图样上的尺寸作为生产指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确、清晰、完整、合理的标注尺寸,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尺寸注法基本规则2、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尺寸三要素)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落后学生。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王幼龙第四版)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王幼龙第四版)

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本课程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

本教材共介绍了11方面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

(制图是按照国家标准绘制的。

不能随心所欲。

)2、几何作图。

(圆、矩形、椭圆、六边形、五边形。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测图(正等轴测图、斜二等测图。

)5、;6、组合体视图7、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8、常用件的表示法9、零件图(读图)10、装配图11、计算机绘图12、其它图样。

三、~四、本课程的目的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依次解释各个方面【内容;#将一个西瓜三道切八瓣、初步了解机械~制图的内容@了解。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从本节课开始大家要在使用绘图工具方面和在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

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按正确的绘图程序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的良好习惯,初步养成耐心细致。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第一节图纸幅面和格式一、$二、图纸幅面1、基本幅面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加长幅面3、幅面尺寸图示三、图框的格式和尺寸1、[2、图框格式:⑴不留装订边⑵留装订边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四周边框均为e留装订边:装订边为25mm其它为c>【课堂练习】:让学生在A4纸上画出装订边。

基本幅面图框尺寸(第五页表1-2)四、标题栏和明细栏根据国家标准格式如第五页(教案下页)五、看图方向的规定…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标出对中符号。

同时为了明确绘图和看图方向,在图纸下面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画法如下图。

对中符号用粗实线绘制,线宽不小于0.5mm,深入边框<:对照图纸讲解装订边。

讲解标题栏和明细栏`讲解对中号和方向符号"#让学生练习…观察图纸¥了解装订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P4 (2)
3.球的尺寸标注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表示球面的符号“S” 作业:P5 (1)(3)
4.角度的尺寸注法
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画成圆弧,圆心是角的顶点; 尺寸数字应一律水平书写,一般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注 写在外面,或引出标注。
作业:P5 (2)(3)(4)
四、特定要求的尺寸注法 ❖P17 表1-4
绘图比例
种类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 缩小比例
比例
1∶1
5∶1 2∶1 5×10n∶1 2×10 n∶1 1×10 n∶1 1∶2 1∶5 1∶10 1∶2×10 n 1∶5×10 n 1∶1×10 n
作业
1.笔记本上,按原值比例绘制,不用标注
2.作业本上,按1:2
和 2:1 分别绘制
1.1.3 字体(GB/T14691-1993)
作业:P4 (1)(4)
0.线性尺寸——注意尺寸数字方向
注意:与竖直线逆时针成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范围内标注,需引出标注
1.圆的尺寸标注
(3)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一般应标注直径 (4)当尺寸线的一端无法画出箭头时,尺寸线要超过圆心一段。
作业:Q P4(3)
2.圆弧的尺寸标注
(1)标注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 (2)尺寸线一般过圆心,在接触圆弧的终端画上箭头。 (3)图形小,没地方标注尺寸,箭头可以外移。 (4)半径过大,可将圆心移近,尺寸线画转折线,数字写在最后一段的中间。
注意: f 和 t 的写法
1.1.4 图线(GB/T17450-1998)
1.基本线型
9种基本线型 P8
常见图线尺寸 P10
2.线宽
d=0.5~2 一般取0.7
3.图线画法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2)多种图线重合时,优先顺序:粗实线、虚线、点画线。
3)绘制图的对称中心线时,应超出轮廓外(2~5) mm。首末两端应是画,不是点。圆心应是线段的交点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 用细实线代替。 QP3
5.小尺寸的尺寸注法
实心小圆点 代替箭头
尺寸数字 旁注或引出
6.对称图形尺寸注法
7.略 8.正方形标注
9.注意事项:
❖ (1)小尺寸离图近,大尺寸离图远 ❖ (2)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线穿过,否则线断开 ❖ (3)中心线不能做尺寸线 ❖ (4)轮廓线不能做尺寸线 ❖ (5)尺寸线应与轮廓平行 ❖ 找出下图的错误
二.尺寸三要素
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1.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3~4 mm 2、尺寸线: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 3.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穿过,否则先断开
P12
箭头的画法
作业
Q P4 (1)(4)只画箭头
三、常见尺寸注法
0.线性尺寸——注意尺寸数字方向
口诀: 标上不标下, 标左不标右, 引出要水平, 居中要平线。
书写要求: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 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字体大小: 字高分为20、14、10、7、5、 3.5、2.5、1.8mm。
汉字书写:长仿宋体,采用国务院正式公布推行 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不小于3.5mm, 字宽一般为h/ 2.
汉字示例: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均匀填满方格 技术制图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船舶服装 螺纹齿轮端子接线飞行指导驾驶化纤
4)虚线与虚线(或其它图线)相交时,应线段相交,虚线是粗实线的延 长线时,在连接处应留有间隙。
5)两条平行线(包括剖面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的 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mm。
作业
1.1.5 尺寸注法
1.1.5 尺寸注法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 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 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 的代号或名称,如30°(度)、cm(厘米)等。
3)图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零件的最后完工的 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 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用细实线标注.
院校简单格式
32 8
15 15
30
(零 件名称)
比例 数量 材料 图号
制图 (姓名) (日期) 校核 (姓名) (日期)
(单 位)
15 25 20
140
1.1.2 比例(GB/T14690-1993)
比例是图样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书 P6 图1-5
注意:无论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标注的尺 寸都为机件的真实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