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师考试试卷
小学品德教师考试试卷

小学品德教师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品德教育的核心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情感培养D. 行为规范2.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A. 诚实守信B. 尊重他人C. 个人主义D. 团结协作3.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什么?A. 应试能力B. 社会责任感C. 个人成就D. 艺术修养4. 品德教育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行为的监督者C. 道德的示范者D. 规则的制定者5. 以下哪项不是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故事教学法B. 讨论教学法C. 竞赛教学法D. 强制教学法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品德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意识。
7. 教师在品德教育中应以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为手段。
8. 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公民。
9. 品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________和________。
10. 品德教育中的“三爱”指的是爱祖国、爱人民、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品德教育中教师应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3. 列举至少三种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策略,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打扰其他同学,作为品德教师,你将如何引导小明改正这一行为?15. 如果你发现班上有学生存在欺凌行为,你将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五、论述题(共20分)16. 论述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参考答案:1-5:C, C, B, B, D6-10:社会公德,身教言传,遵纪守法,德智体美,爱劳动11-13:略14-16:略[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考试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要求来制定题目和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注意事项分。
分钟,满分100:1.本次考试90封…道小题61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为指导。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8.……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学科专业课程标准…号总分题…知识部分部分 C. 学生社会生活 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线…场…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得分考……品德发展与()。
……评卷人得分 A.生活质量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内…C.生活品质提升D.生活指示启发 40一、课程标准(共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1.)。
是(不号…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2..思维与行动 C.感悟与理解 DA.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考……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课程。
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11.《品德与生活》………,综合交主路课程3.德品与社会的设计思是:一条线,)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要…。
叉,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A.……。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B.……名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5.…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C.姓答…、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D.……重要时期。
),也是社会的要求。
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6. D.基本需要 B.道德需求 C.健康发展A.成长需要…题…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 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61道小题一、课程标准(共4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 发展的综合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 ,综合交 叉, 。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 , , 。
5.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 、 、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6.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A .感受B .感情C .感悟D .感想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为指导。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 C. 学生社会生活 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A.生活质量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 C.生活品质提升 D.生活指示启发 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是( )。
A .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 C .感悟与理解 D .思维与行动 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 )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 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 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 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也是社会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试卷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模拟真题练习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
A.你是新来的吗B.年轻人应当表现得更积极C.啊!我们又赢了一场球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答案:D解析: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
故正确答案是D。
2.在 word 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或复制,此时点击粘贴按钮,光标所在处插入的内容是( )。
A.第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B.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C.无任何剪切或复制的内容D.所有被剪切或复制过的内容答案:B解析: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3.同学们正在听孙老师讲课,乐乐却偷偷扯了一下糖糖的头发,糖糖疼得大叫。
孙老师立即大声呵斥道:“乐乐,你不想听就出去! ”“乐乐太坏了,以后同字们都别跟他玩”孙老师的做法()A.台理。
维护了教师的权威B.不合理。
侮辱了乐乐的人格C.台理。
保护了糖糖的健康D.不合埋。
破坏了课堂学习氛围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题干中孙老师驱逐乐乐出教室,并让学生远离他,做法不正确,侮辱了乐乐的人格尊严。
4.中国古代记载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A.《营造法式》B.《梦溪笔谈》C.《墨子*墨经》D.《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记载,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等。
5.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同学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
如果你是万老师,你会( )A.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B.告诉小夏母亲打小夏的理由C.不理会,因为自己情绪控制不好可能会与她吵起来D.在小夏面前告诉家长小夏如何不好好学习答案:A解析:专家解析:由于万老师脾气急躁,所以在面对家长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61道小题一、课程标准(共4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 发展的综合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 ,综合交 叉, 。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 , , 。
5.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 、 、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6.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A .感受 B .感情 C .感悟 D .感想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为指导。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 学生社会生活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A.生活质量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提升D.生活指示启发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是( )。
A .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 C .感悟与理解 D .思维与行动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 )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 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 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 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也是社会的要求。
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城考试试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B. 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
C. 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D. 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2. 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小明在操场上乱扔垃圾,这是违反了()
A. 道德礼仪
B. 环境保护法
C. 小学校规
D. 公民义务
3. 以下好公民的行为是()
A. 不遵守交通规则
B. 乱扔垃圾
C. 帮助老人过马路
D. 看到小朋友被欺负不管
4. 小明的邻居是一位残疾人,他每周都帮助邻居清理卫生,请问小明的行为体现了哪种品质?
A. 友爱互助
B. 勤俭节约
C. 敬业奉献
D. 诚实守信
5. 如果小红在学校遭受欺凌,她应该()
A. 秘密忍受,不告诉任何人
B. 主动寻求帮助并告诉老师或家长
C. 回击欺凌者,以暴制暴
D. 躲避欺凌者,尽量避免冲突
二、简答题
1. 简要阐述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一个好公民应具备哪些品质和行为。
3. 简要介绍一种适合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并说明其重要性。
三、解答题
1. 请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指引,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2. 环保袋的使用对环境保护有何重要意义?请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角度进行解释。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教师能力测验题目与解答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教师能力测验题目与解答一、选择题1.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B. 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 C.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D.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答案:A2. 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 A.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B.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C.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D.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答案:B3.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联系是:- A. 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 B. 法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C. 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没有联系- D. 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相互独立的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正义公平等道德品质,从而提高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道德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品质,使其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2. 请简要说明法治教育的目标。
法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法治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研究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重要性。
法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请简要描述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为法治教育提供了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基础。
法治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教育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使学生在道德行为上更加规范和合法。
三、论述题请论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其今后的成长和社会参与打下基础。
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从()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儿童期是()的启蒙期,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强化(),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6.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
7.《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求认知()及标志。
8.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 )、党团队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
9.要全面落实( )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10.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
1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12.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3.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14.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5.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16.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之中。
17.不满()周岁是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教学能手考查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行成和()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和()。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行为与习惯、()、()四个层面整合。
6、条形码是物品的(),由一组按()并行排列的黑色线条和()位数字组成,它储存了商品的许多信息。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8、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被称为“国中之国”。
9、()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与核心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上源于其生活性。
10、人民币的防伪标志有()、()、()等。
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为基础,以()和()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12、我国对少数民族采用()政策。
少数民族自治区有()()()()()。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第一个平等的条约是()。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和其他的实践活动。
A.参观 B. 调查 C. 游戏 D. 课堂学习
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为主。
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
3、()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4、在我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远
5、《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主题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连续三天,我们看到了地球妈妈亮给我们的三张黄牌!也许有一天,她会亮出红牌!这三天指的是3月21日、3月22日、3月23日,它们分别是()。
A.世界森林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B.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
C.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D.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气象日
6、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宛如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
下面几位历史名人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是() ①李白②李时珍③李广④李清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7、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
A 核心
B 基础
C 前提
D 目标
8、以下四条,哪一条属于情感与态度目标。
( ) A、保护环境B、自信、诚实、求上进
C、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D、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9、第一个总部设在我国北京的国际合作组织是()
A、国际竹藤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教科文组织
D、世界邮政联盟
10、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
A、昆明
B、海南岛
C、西双版纳
D、大兴安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丝绸之路开始于我国的东汉时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全场7000多千米。
()
2、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
3、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任务。
()
4、古尔邦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之一。
()
5、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居民,阿兹特克人进行了“填海造田”试验,成功地解决了耕地不足的问题。
()
6、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
7、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
8、“三月三”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
9、与山西省相邻的有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甘肃省。
()
10、本课程五、六年级侧重的内容是祖国和世界。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5分)
2、列举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至少5个)(5分)
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
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校园生活的安全》的教学设计。
提示:《校园生活的安全》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的主题二《学校生活的安全》中的一个片段。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同样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让学生思考、明白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并树立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