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优抚的案例

合集下载

社会优抚的案例

社会优抚的案例

社会优抚的案例【篇一:社会优抚的案例】钱雪茂是某军区某部士官,他原本是一位长相英俊的小伙子,但在一次救灾行动中,身受重伤,导致左腿和右腿都被截去。

对于身体的残废,钱学茂还没有完全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打击更大,与他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提出分手。

对于日后的生活安排,钱学茂觉得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一位可以相伴终生的爱人,他就知足了。

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钱学茂被安置就业了,在某事业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据同事反应,他干得还不错,可他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就此放弃,且他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

现在,他向社会工作寻求帮助。

【问题】针对案例中的情况,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有哪些方面?结合案例,列出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

【答案】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钱学茂因为在部队的救灾活动中导致重伤,身体残疾;(2)在遭受身体重创的同时,其女友又与其分手,造成心理上的剧痛;(3)钱学茂本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放弃;(4)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

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包括:(1)与钱学茂进行接触、沟通,与其建立信任关系;(2)在与钱学茂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身上的优点;(3)帮助钱学茂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恢复心理平衡;(4)对钱学茂进行心理疏导,使他走出身心阴影,重新树立人身目标,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5)帮助钱学茂积极就业,重新树立信心;(6)帮助钱学茂建立人际关系,鼓励他多融入社会生活,建立友善的社会关系;(7)为钱学茂提供更多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了解安置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为他提供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8)可以联系婚介机构为钱学茂提供相关服务,协助他找到知心爱人。

案例二张伯伯是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无儿无女,独自居住在老房子里。

随着年龄的增加,张伯伯身体越来差,还患上了关节炎,行动非常困难。

法律分析 案例

法律分析 案例

专家解析“深圳退役参战人员状告罗湖区民政局取消优抚待遇行政案件”导读提示:一起特殊的民告官案件,涉及退役参战人员的优抚待遇,原告依照国家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享受了优抚待遇,罗湖区民政局根据其上级机关的内部函件取消(停止)了原告的各项待遇,原告对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表示不服,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案系司法前沿新类型疑难复杂纠纷,在适用法律及审理思路方面都具有代表性,为准确认定案件的法律性质,专业律师依据多年执业的经验,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分析,根据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原则,深入细致解剖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法理。

※本人仅从网络查询相关案件情况后整理,虽未深入了解案件全貌和起因,通过获取现有相关资料缜查规律性问题,行政法专业律师重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要件、事实、证据以及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思路方面做出分析,从不同角度判断案件的法律走势,提出自己对本案的法律意见,供大家分析参考:【案件概要】1、双方当事人的主体情况:原告:七名参战退役人员被告:罗湖区民政局2、案由:不服民政行政管理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种类:行政撤销)3、诉讼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关于取消参战涉核退役人员退休后生活补贴的通知》4、原告依据的事实理由:原告诉称自己系参战退役人员,根据《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7】99号第二规定、《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9〕135号第四条规定,经原告申请、被告核查,确认原告符合上述通知规定的优抚对象资格,享受通知中关于“参战退役人员”的各项待遇,在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取消“参战退役人员”待遇的情况下,被告作为政策执行机构,依照其上级机关的指示擅自取消了原告的优抚待遇,被告的此项具体行政行为违背法律法规规定,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依法诉求撤销,并要求继续执行国家财政部、民政部对原告作为参战退役人员的各项待遇。

做好善后和抚恤优待工作案例

做好善后和抚恤优待工作案例

做好善后和抚恤优待工作案例“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什么难处?有事儿就来找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或到阳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我们一定尽全力帮你们解决!”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及杜步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来到东江村军烈属胡招娣家中,带来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慰问。

也开启了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建党一百周年前对全县军烈属家庭慰问的活动。

不仅物质慰问,更重精神上关怀。

阳山县十分重视英烈属与后代生产生活,每年‘八一’、“九三十”和春节,阳山县领导、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负责人都会分别到军烈属家里看看、坐坐、聊聊,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生活是否有什么困难,如有困难,及时安排相关部门解决,让军烈属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牺牲新属的敬意,也是对军烈属的关心关怀。

情系困难退役军人,及时扶助雪中送炭。

在得知阳城镇退役军人黄先生患病及家庭困难的情况后,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阳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组成工作组,多次上门了解黄先生的身体状况,向其宣传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的政策信息,助其收集资料,做好申报工作。

目前,黄先生已获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75698.04元,有效缓解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除此之外,2021年上半年,共为7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成功申请应急救助,申请救助资金共计192774.1元。

严格执行政策,及时发放各类优抚补助。

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抚政策,完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抚办法。

2021年上半年,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足额申请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生活补助合计9649188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门诊补助共43200元,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平台和县外就医的18人次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24550.86元。

用情申请政府贴息贷款,为退役军人创业注入动力。

部分退役军人退役后选择创业,然而资金短缺、流动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优抚安置典型案例

优抚安置典型案例

优抚安置典型案例在咱们小镇上,有一位备受尊敬的李大爷,他可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呢。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战场上那是相当英勇无畏。

可是岁月不饶人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大爷身体也出现了不少毛病,而且他无儿无女,生活渐渐变得有些艰难。

这时候,咱们的优抚安置政策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李大爷的生活。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那可真是忙前忙后。

首先呢,给李大爷安排了一个舒适的住所。

那房子不大,但是布置得特别温馨,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工作人员还贴心地在房间里挂上了李大爷年轻时在部队的照片,让他一进屋就能回忆起那些热血的岁月。

接着,就是医疗保障方面啦。

政府给李大爷办理了专门的医疗救助卡,他去医院看病几乎不用花什么钱。

有一次,李大爷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他可就愁死了。

但是现在呢,他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护士都对他特别照顾。

而且因为有医疗救助,他在医院里安心养病,啥也不用担心。

再说说日常生活照顾吧。

镇里安排了志愿者定期去看望李大爷。

有个叫小王的志愿者,那对李大爷就像亲孙子一样。

他每周都会去给李大爷打扫房间、买菜做饭。

小王还特别爱听李大爷讲战争故事,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这让李大爷感觉自己又有了价值,那些战争岁月里的经历又重新被重视起来。

逢年过节的时候啊,就更热闹了。

政府的领导、部队的官兵都会来慰问李大爷。

给他送各种生活用品、好吃的,还陪他一起过节。

有一年春节,部队的战士们来给李大爷拜年,还给他表演了节目呢。

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就像又回到了部队大家庭一样。

李大爷的故事啊,在咱们小镇上那可是家喻户晓。

他就是优抚安置政策的一个典型例子,让大家看到咱们国家对这些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兵们是多么的尊重和关爱。

小赵是一名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受伤的军人。

那时候,他在一次危险的演习中,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被炸伤了双腿,从此只能依靠轮椅生活。

当小赵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心里满是迷茫和失落。

中级社会工作者《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简答题

中级社会工作者《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简答题

中级社会工作者《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简答题导语:社会优抚安置是由国家或政府出面对有特殊奉献的人员实行的一种保障制度,它在一切社会保障工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是国家优先安排的保障工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章节的练习题吧。

1[案例分析题]老张,退休前是某部队高级军官,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

退休至今的两个月里,老张一直呆在家里,觉得无事可做,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

起初,子女们认为父亲是回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感到不适应才会变得郁郁寡欢。

于是他们找各种借口带老张出去活动,但每次都被老张以各种理由拒绝。

子女们很不理解,原本开朗的父亲怎么退休之后变了个人似的,他们想尽方法鼓励父亲参加活动,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

只有在给孙子孙女们讲自己荣耀的军旅生活时老张才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但他们一走,老张又回复到了从前。

在朋友的推荐下,老张的子女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老张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针对老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参考解析:(案例分析题):1.老张面临的困境(1)如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2)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2.主要介入策(1)与老张的子女沟通。

让子女多关注老张精神方面的需求。

(2)对老张进行心疏导,帮助老张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的愿望。

(3)针对老张的优势,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4)争取社区的支持,为老张提供必要的发挥场所。

2[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工程下马而下岗,民政部门根据陈某家的收入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

但陈某拒绝接受低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

问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建议相关的介入方法。

参考解析:(案例分析题):1.原因分析(1)自身原因:陈某处于工作年龄,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完全的劳动能力,工作是他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另一方面说,他不想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而且陈某正处于军地转化的过渡期,他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危机”时,其情绪反响往往比拟强烈,容易冲动。

社会优抚案例分析

社会优抚案例分析

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从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单位:元/年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表(从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单位:元/年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表(从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单位:元/年伤残烈属抚恤正面案例: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余老伯,没有住在荣军院等专业机构。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余老伯经常患病,而且有严重的关节炎,特别是到了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行动非常困难。

他家中又无其他亲人,要想上医院看病是难上加难,加之房屋常年失修,漏水情况严重,多雨季节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导致余老伯关节疼痛难忍。

然而,余老伯为了不给社区干部增加麻烦,一直没有就自己的困难提出任何要求,硬是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独自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生活。

后来,细心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了余老伯的实际困难。

反面案例:黄恒山同志只剩一只手臂,一家四口人仅靠他一只手度日,按政策规定,二等乙级以上军残人员,应免除义务工日和其他社会负担,免除其子女的学杂费,但分文未得免除,由于他家极度贫困,1999年他家拿不出20元为孩子买鞋,致使其子服毒身亡,这种悲剧发生在一个伤残军人家中,真可催人泪下,然而我们的父母官们却无动于衷。

如果黄恒山有一双健壮之手,这种家庭悲剧又如何会发生呢?根据黄恒山的伤残程度应升级而不得升级,他长期诉求未予支持。

资金保障:(1)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从10月1日起,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分别提高15%至20%,(2)此次国家还将享受待遇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220元提高至25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经费。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
问题:私营车是否应当给予残废军人半价优待?
解析: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六条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 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优先购票乘坐 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 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
其中规定了伤残军人享受票价优待的交通工具是“国
营”的,其他法律规定、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中,都没有对 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所有者属性作出 具体界定。因此除了国有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等 交通工具所有者应履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伤残军人给予票 价优待外,包括个人承包仍是国有性质的交通工具所有者、 属于个体经营的交通工具所有者同样也应当履行国家法律 规定的义务。
和军人参军前所在单位承担,三是通过社会统筹 方式解决。 经济补助按期定量进行,经济补助的对象是在乡 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西路军红 军老战士。
三、案例分析
私营车是否应当给予残废军人半价优待?
某部中校营长郑某是三等甲级残废军人,一次回 家探亲后乘坐长途汽车站返回部队。长途汽车票 价为60元,郑某掏出军人残废证和30元钱后 说:“我是残废军人,可以享受半价。”车主胡 某说:“不行,我们是私人承包的长途车,没有 半价一说,票价60元一分也不能少”。双方相持 不下,车上的乘客急着赶路,便劝郑某说:“再 给他30元钱算了,何必为你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 时间。”郑某看见大家都催促司机开车,无奈之 下只好再掏出30元买了票。
的社会保障标准,优抚对象能够优先优惠地享受国家和社 会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服务和政策扶持。 3、国家财政支出 优抚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为,优抚优待的资多久要由 国家财政投入,还有一部分由社会承担,只有在医疗保险 和合作医疗等方面由个人缴纳一部分费用。 4、综合性 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不同,它是特 别针对某一特殊身份的人所设立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 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

国家公职人员违规领取优抚资金处罚案例

国家公职人员违规领取优抚资金处罚案例

国家公职人员违规领取优抚资金处罚案例一、案情介绍1979年,被告人钟某的母亲丘某妹因前夫参加红军牺牲,被民政部门评定为烈士家属,并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依法享受烈士遗属定期抚恤金。

1999年6月19日,丘某妹去世后,其子钟某故意隐瞒母亲去世的消息,不仅未注销母亲的户口,还指使岳母涂某冒充丘某妹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并在民政部门人员入户调查核实时,让岳母涂某冒充丘某妹的身份信息,从而骗取民政部门发放的烈属抚恤金、90-99周岁高龄津贴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发放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共计13.62万元,其中烈属抚恤金12.62万元,并将骗取的赃款用于家庭日常开支。

2017年7月21日,C县公安机关接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报警后,依法传唤钟某到案。

到案后,钟某主动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同年7月24日,钟某委托家属全额退清诈骗所得全部款项。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钟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国家财产13.62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被告人钟某骗取国家优抚金,酌情从重处罚;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退出全部赃款、主动预缴罚金,酌情从轻处罚。

C县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钟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

二、案情警示目前冒领抚恤金、养老金等现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恶意冒领,采用虚假材料,弄虚作假,骗取养老金;二是主观无恶意,老人死亡或失踪后,不及时申报。

因为资格认证有时间差,有部分遗属并不知道养老金还在继续发放,又或者知道养老金在继续发放但存在侥幸心理,大不了到时发现了再退回去。

目前,也基本以后一种情况居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冒领养老保险待遇,视情节轻重应分别承担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违法责任。

为维护社保基金的安全,防止养老金、抚恤金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201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门的司法解释,并列举了7种骗取抚恤金、养老金的行为:退休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养老金;遗属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遗属抚恤金;冒用他人档案材料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参保退休骗取养老金;退休人员被判刑、失踪,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养老金;伪造死亡证明、虚构死亡时间,骗取养老金及丧葬费;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参保资料办理参保补费手续骗取养老金;其他通过欺诈、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养老金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优抚的案例【篇一:社会优抚的案例】钱雪茂是某军区某部士官,他原本是一位长相英俊的小伙子,但在一次救灾行动中,身受重伤,导致左腿和右腿都被截去。

对于身体的残废,钱学茂还没有完全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打击更大,与他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提出分手。

对于日后的生活安排,钱学茂觉得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一位可以相伴终生的爱人,他就知足了。

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钱学茂被安置就业了,在某事业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据同事反应,他干得还不错,可他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就此放弃,且他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

现在,他向社会工作寻求帮助。

【问题】针对案例中的情况,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有哪些方面?结合案例,列出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

【答案】钱学茂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钱学茂因为在部队的救灾活动中导致重伤,身体残疾;(2)在遭受身体重创的同时,其女友又与其分手,造成心理上的剧痛;(3)钱学茂本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觉得自己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缺少成就感,想放弃;(4)一直没有遇到知心爱人,内心越来越沮丧。

社会工作者帮助钱学茂走出困境的具体步骤包括:(1)与钱学茂进行接触、沟通,与其建立信任关系;(2)在与钱学茂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身上的优点;(3)帮助钱学茂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恢复心理平衡;(4)对钱学茂进行心理疏导,使他走出身心阴影,重新树立人身目标,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5)帮助钱学茂积极就业,重新树立信心;(6)帮助钱学茂建立人际关系,鼓励他多融入社会生活,建立友善的社会关系;(7)为钱学茂提供更多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了解安置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为他提供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8)可以联系婚介机构为钱学茂提供相关服务,协助他找到知心爱人。

案例二张伯伯是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无儿无女,独自居住在老房子里。

随着年龄的增加,张伯伯身体越来差,还患上了关节炎,行动非常困难。

加之房屋常年失修,漏水情况严重,多雨季节“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是经常现象,导致张伯伯的关节炎更加严重。

张伯伯为了不给社区干部添麻烦,一直没有提任何要求,硬是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独自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生活。

后来,细心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了张伯伯的实际困难。

【问题】1、请结合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谈谈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给张伯伯哪些帮助。

2、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你会使用哪些具体方法为张伯伯提供服务?【答案】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根据优抚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对张伯伯提供如下帮助:(1)做好相应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争取让张伯伯早日进入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安度晚年;(2)联系社区的医疗机构,定期为张伯伯进行身体检查、提供医疗及康复服务;(3)积极为张伯伯提供辅导服务,并为其提供与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优抚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其更快融入这个大家庭;(4)根据张伯伯的实际经济状况,可以酌情帮助他申请社会救济,提高其生活质量。

2、为张伯伯提供帮助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为张伯伯提供帮助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的方法有:(1)个案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上门,面对面地为张伯伯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帮助。

(2)小组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张伯伯与年龄、阅历相似的优抚对象一起参加活动,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帮助张伯伯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更广的交友范围,提升其愉悦度。

(3)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帮助张伯伯解决实际困难,比如联系物业公司,帮助他修理房屋;联系附近的社区医院,提供上门诊疗服务等。

案例三葛海,男,43岁,身材矮小,年轻的时候服过两年兵役,初中文化,河北人。

从部队退伍后,葛海被分配到某国营单位做操作工。

他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

然而,单位改制后,他下岗了。

之后的六年间,葛海尝试过下海经商、打零工、摆小摊等,但都没有成功,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最后落得靠老父亲的退休金生活。

去年,父亲去世,葛海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极为艰难,他感到身心疲惫,常常闷在家中喝酒,醉酒后就去邻居家寻衅滋事,造成邻里关系一度紧张。

社区居委会也先后为葛海介绍过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现在,葛海经常到社区居委会吵闹,要求救济和补助。

【问题】1、上述案例中,葛海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针对葛海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答案】:1、上述案例中,葛海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失业葛海失业以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尽管尝试过下海经商、打零工、摆小摊等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社区居委会也先后为葛海介绍过几份工作,也都没有成功。

(2)生活贫困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葛海靠老父亲的退休金生活,老父亲去世后,他的生活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极为艰难(3)对未来缺乏信心失业的困扰、自寻出路的失败、生活的艰辛导致葛海身心疲惫。

尽管他为解决自身的困难做出了努力,但事与愿违的结果导致他对未来失去信心,以致自暴自弃,整日借酒消愁,扰乱了邻里的正常生活和社区居委会的正常工作。

2、针对葛海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有:(1)首先为葛海争取困难补助,解决他的日常生活困难,调动起葛海的内在动力;(2)利用葛海的军人优点,不断地鼓励葛海增强自信,克服困难,为军人争光,形成内在的行动动力;(3)采用个案工作策略,与葛海进行沟通,教导其学习求职面试技巧,提高面试成功率;(4)利用就业援助的各个系统,帮助葛海争取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并为其寻找就业信息,协助其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5)鼓励葛海改掉不良习气,多参与社区里的各种活动,多与邻里沟通交流,取大家的谅解,重树军人形象,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四王志存老人,87岁是参加过1940年百团大战的负伤老战士。

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他唯一的女儿在30岁时因病去世,而老伴也于两年前病逝,王志存老人独自生活在军休所。

近来,王志存老人的行动能力严重衰退。

据邻居反映,他已摔倒过多次,由于行动不便,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

一次,他自己挪着去洗澡,但洗澡过程中不慎摔倒,动弹不得,导致整个房间都被水淹了,楼道也开始淌水,幸亏邻居发现了。

之后,军休所的领导多次上门劝他入住光荣院,以便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护理,但老人坚决不去。

【问题】假如你是该军休所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王志存老人的情况,拟定一份服务方案。

【答案】问题陈述与分析上述案例中,王志存老人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主要有:由于独居,加上行动不便、多次摔倒、做饭困难等,王志存老人需要基本生活照顾和医疗服务;王志存的老人和妻子都去世,这使老人的身心受到打击,存在心理疏导的要求;王志存老人对光荣院存在认知问题,不愿意入住光荣养老院。

(2)方案设计根据王志存老人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社会工作者设计出的服务方案如下:方案目标协助老人改善生活质量、调整健康状态,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

方案实施策略帮助王志存老人认识光荣养老院给老人讲解光荣院的情况,帮助他认识光荣养老院,带他到光荣养老院去参观和考察。

通过亲生经历,消除其对光荣养老院的负面认识,对光荣养老院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接受光荣养老院。

b.提供医疗服务陪同王志存老人去医院做健康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治疗,同时安排军休所的军护人员定期去给老人做健康检查。

c.整改居住环境,方便生活由于王志存老人拒绝去光荣院,坚持独自生活,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其病情好转的情况,同意老人的要求,并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整改,以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d.提供生活服务第一,成立邻居志愿小组,轮流探视王志存老人,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第二,利用军休所的饮食资源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e.建立针对王志存老人的社区帮助网络王志存希望在军休所里安度晚年,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强迫其到光荣养老院。

但是,如果老人接受了光荣养老院,可以告知他,社区居委会会建立针对他的社区帮助网络,组织社区居民经常去探望他。

最后,让王志存老人自己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生活的选择。

f.帮助老人进行居家养老如果在对光荣院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王志存老人还是不能接受去光荣养老院,那就要遵从他的意见,对其进行居家养老。

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他从社区志愿者中挑选志愿者照顾他的平时起居。

g.开展哀伤辅导有针对地对老人开展丧亲的哀伤辅导,让老人走出丧亲之痛,自信乐观地生活。

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等。

方案评估包括王志存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方案的效果评估等。

案例五秦老伯今年76岁,早年丧偶。

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小秦在部队当兵。

儿子在部队服役期间的一次投弹训练中,不幸被弹片击中下肢,造成双腿截肢,提前退役回家。

秦老伯看见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对未来毫无希望,感到十分伤心,整日以泪洗面。

【问题】请针对秦老伯的家庭所处的困境,拟订一套详细的服务方案。

【答案】问题的陈述与分析上述案例中,秦老伯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小秦致残后退役回家,生活无法自理,就业障碍重重,心理压力很大;秦老伯早年丧偶,看到儿子成为残疾人后,感到痛心绝望,心理上无法接受现实,情绪十分消沉低落。

(2)方案设计针对秦老伯一家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拟订的服务方案内容如下:方案目标a.增强小秦的自理能力,帮助他尽快实现自立,开始新生活;b.释放秦老伯的压力,帮助他摆脱无助感,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方案实施策略为小秦提供优抚安置的政策信息,鼓励他面对现实,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小秦多争取优抚资源,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帮助;扮演联络员的角色,在小秦和政府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小秦找到合适的工作;对秦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的压抑情绪,帮助秦老伯重建生活希望。

帮助秦老伯一家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支援;通过小组活动、朋友联谊、志愿者义务帮助等方式,扩大小秦的人际圈,鼓励秦老伯和小秦一起积极面对生活。

方案执行提供服务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服务,让小秦和秦老伯积极参与,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b.监督执行进度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关注,通过调研、谈心、聊天等方式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执行进度,及时修改完善计划,增强方案的帮扶效果。

c.处理危机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遇到问题和困难及时与问题双方进行沟通,妥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