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子生物学》教学课件: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沿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ppt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ppt

DNA transposable element
The Nobel Prize in y Altman 1939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Thomas R. Cech 1947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 USA
Inheritance occurred through blending of each trait of the parents in the offspring.
Inheritance is particulate(微粒,微粒 的). Each parent contributes particles, or genetic units, to the offspring. 1822-1884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历史
郑伟娟 2006
1.1. 分 子 生 物 学 的 概 念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 ?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 ? The term has more than one definition. Define in broadly:
Reverse transcription(引发癌症的内因)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
Walter Gilbert 1932-
Frederick Sanger 1918-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base sequences in nucleic acids"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概况

《动物分子遗传学》课件

《动物分子遗传学》课件

3
创新应用领域
跨学科融合还为动物分子遗传学的应用开辟了新 的领域,如生物医药、农业、生态保护等。
型变异的关系。
甲基化敏感代表扩增多态性
02 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多态性,用于遗传分析和疾
病关联研究。
表观遗传学技术在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03
揭示表观遗传变异对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抗病性的
影响。
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与工具
基因组测序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取动物基因组的精细图谱 。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发展遗传标记,辅 助育种选择和品种改良。
基因组编辑技术
基因组编辑技术定义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饰和改造 的技术。
常用基因组编辑技术
包括ZFNs、TALENs和CRISPR-Cas9等。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
在动物遗传改良、疾病模型制作和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从基因或细胞总DNA中分离出来。基因表达分析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通过克隆和表达分析,研究基因功能和表型变异,为动物育种提供分子基础。
表观遗传学技术
DNA甲基化
01
研究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与表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杀、交易 和引进外来物种等行为,保障动物遗传资 源的合法权益。
监测与评估
宣传教育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动物遗传资 源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 动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遗传资源 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 生活方式。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PPT课件
1933
Thomas Hunt Morgan
早期的遗传学家们研究基因
Forward Genetics 在不知基因化学本质的前提下
分析突变体在世代间的传递规律 研究基因的特性和染色体的定位 描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效应
遗传学是依靠逻辑分析 的推理性科学
二十世纪中叶的遗传学家们不再 满足于基因的抽象观念! 将研究的前沿聚焦到揭示基因的 本质和它们的作用机制!
King’s Lab. London Univ. Maurice Wilkins
35y Francis Crick
23y James Watson
1951 Cavendish Lab.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性格不同,专业互补 紧密合作,锁定目标
在确定DNA分子结构的研究 中,没有用DNA分子做任何
• D.H.L.的结果通过“噬菌体研究组”的学术关系 和网络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广泛的理解
1.3.4.
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
分子生物学的重要里程碑
1951. James Watson (Luria的第一个研究生 23y)
丹麦 哥本哈根 Kalckar Lab. Post-Do
访问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动物研究所时
1.3. 分子生物学 发展的历程
MILESTONE
Nobel medal
Half a pound of 23-karal gold. 2.5 inches across
近半个世 纪以来
近半个世 纪以来
1.3.1. 分子生物学支 撑学科的崛起
”物种起源”
进化论
物竟天择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生存斗争
"for their preparation of enzymes and virus proteins in a pure form"

分子生物学基础课件

分子生物学基础课件

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通过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储存着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其携 带的遗传信息表达出来,指导蛋 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和代谢活动。
03
RNA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RNA的分子组成
核糖核苷酸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 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 和碱基组成。
分子生物学基础课件
目录
• 分子生物学概述 • DNA的结构与功能 • RNA的结构与功能 •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DNA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01
分子生物学概述
Chapter
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 酸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 用机制和调控机制的科学。
基因治疗的策略
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或修复缺陷 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修正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缺陷基 因进行定点修复。
细胞治疗
将经过基因修饰的细胞回输给 患者,以治疗疾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靶点发现与验证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新的药物 作用靶点,并进行验证。
药物设计与优化
基于靶点结构,设计和优化药物分子 结构,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某种疾病易感性的方法。
遗传病诊断
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01
03
02 04
个性化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药物基因组学
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 指导合理用药。
基因治疗的策略与方法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微小RNA、时序RNA) 翻译的自我调节 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谢谢大家!
高级结构的形成(折叠、亚基缔合、辅基 连接)
靶向输送(翻译-运转同步机制 ,Cotranslation ;翻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 )



物 概述 基
因 表
原核基因调节特点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
其与DNA的结合
转座引起插入突变 造成插入位点靶DNA的少量碱基
对重复 插入位点出现新基因 引起染色体畸变 转座引起的生物进化 切除效应 外显子改组
转座机制与细菌的转座子类 似(玉米的Ac-Ds元件、果 蝇的P元件)
转作机制类似逆转录病毒 (果蝇的Copia元件)
RNA
RNA合成的特点
核mRNA的 拼接体的拼接
类型ⅰ 自我拼接
类型ⅱ自我 拼接
剪接、3’末端CCA结构、碱基修饰 内含子切除(核酸酶的作用,不是
转酯反应) 连接外显子
蛋 白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质 的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生 物 蛋白质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合 成 蛋白质的降解
mRNA tRNA 核蛋白体 酶 供能物质、无机离子
遗传密码 密码子 密码子的特点 ORF
通用性; 连续性; 方向性; 简并性; 摆动性; 专一性。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种类
起始tRNA 延长tRNA
识别位点
同工tRNA
◆ 氨基校酸正接tR受N位A点
◆ 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位 点 ◆ 核糖体识别位点 ◆ 反密码子
功能 类型
对氨基酸有极高的专一性 对tRNA具有极高专一性 校对作用(水解位点)

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课件PPT

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课件PPT
➢ 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 旁回和穹隆所致
临床表现
③ 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导致
枕叶视皮层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
辅助检查
➢ 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例(发作时间 >60min者)于弥散加权MRI可见片状缺血灶
➢ CTA、MRA及DSA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 化斑
(五)基因突变分析 PCR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基因突变检 测的敏感性 。
三、几种重要的PCR衍生技术
(一)逆转录PCR技术 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是将 RNA的逆转录反应和PCR反应联合应用的一种技术, 是目前从组织或细胞中获得目的基因以及对已知序 列的RNA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 TCD可发现颅内动脉狭窄,并可进行血流状 况评估和微栓子监测
➢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是必要的 ➢ 神经心理学检查可能发现轻微的脑功能损害
诊断及鉴别诊断
1.TIA的诊断
➢ 大多数TIA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消失,诊断主 要依靠病史
➢ 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符 合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表现, 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恢复(多不超过1小时), 应高度怀疑为TIA
1.DNA序列分析 用于基因突变类型已经明确的遗传病的诊断及产 前诊断 ,例如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杭延顿氏 舞蹈症、抗胰酶缺乏症等均可检测。
2.PCR技术 • 快速检出样品中的痕量病原微生物,例如乙
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 • 微量DNA 样品中的基因及基因变异分析。 • 用于个体识别、亲缘关系鉴定、器官移植术
➢ PWI/DWI、CTP和SPECT有助TIA的诊断

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实现基因的过 表达或补充。转基因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载体 和导入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罕见病治疗、癌症免疫治疗、农业育种等。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敲除、敲入或修饰,以达到治疗或改良的目的 。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
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争议。在应用基因编 辑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伦理和法律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发展。
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多组学研究,跨学科交叉融合,生物 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等。
02
分生物学基本概念
基因与DNA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小 单位,负责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 。
DNA
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由四 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组成,通过特定 的序列排列储存遗传信息。
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测序是指一次可以对大量DNA或R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极大地提高了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的效率,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04
分子生物学应用
生物医药研究
01
02
03
药物设计与开发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 究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 副作用。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01
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研究DNA甲基化、组蛋
白修饰等机制,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
影响。
02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肿瘤标志物
寻找和验证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 个性化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和开发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如CAR-T细胞 疗法等。
免疫学中的分子生物学应用
免疫相关基因
研究免疫相关基因的突变、表达和调控,揭示免疫应答和免疫疾 病的分子机制。
疫苗研发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新型疫苗,如mRNA疫苗、 DNA疫苗等。
03
DNA修复机制
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会启动修复机制对损伤进行修复。常见的修
复方式包括直接修复、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等。这些修复机制能够确保
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3
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的分子组成
核糖核苷酸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 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 和碱基组成。
碱基
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 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和尿嘧啶(U )。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
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或基因突变来 预测或诊断疾病,如遗传性疾病
、癌症等。
基因治疗
通过修改或替换病变基因来治疗 疾病,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等。
个性化医疗
基于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减少副作用。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
肿瘤基因
研究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表达和调控,揭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 子机制。
分子生物学ppt课 件完整版
目 录
• 分子生物学概述 • DNA的结构与功能 • RNA的结构与功能 •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 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01
分子生物学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因组(学)
1. 基因组(学): (genome/genomics)
HGP(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启动,目标 是绘制四种图谱。
Hap Map(人类基因组单体型计划):起始于 2002年,目标是构建人类DNA序列中多态位点 的常见模式。
Jim project(吉姆工程):美国454生命科学公 司给DNA之父 James Watson绘制完整的个人基因 组图谱。 2005年启动,于2007年5月31日公开。
• 土壤宏基因组学
• 肠道宏基因组学
人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 别是肠道内的多达1000多种 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 总和叫“微生物组”,也Microbiome Project,HMP(人类微生 物组计划,又称“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2007年由美国NIH启动,目标是通过绘制人体不同器 官中微生物元基因组图谱,解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目标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更为全面而详细的结构、 功能和调节的注释,特别是对所谓“垃圾DNA”的 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旨在识别出人类基因组序列 中的所有功能区,包括转录、转录因子联合、染 色质结构和组蛋白修饰区,也就是说为非编码 DNA序列编制目录。
3D基因组研究新技术
• 染色质构象捕获(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 3C)技术:测定特定的点到点之间的 染色质交互作用。
人类代谢组计划
人类代谢组计划(Human Metabolome Project,HMP):2005年由加拿大基因委员会 投资启动,目标是通过促进代谢组学研究改善疾 病诊断、鉴别、预防和监测方式,提高对药物代 谢和毒理学的认识,并开发代谢组学研究工具。
• Metagenomics of Human Intestinal Tract, MetaHIT(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学 ):
2008年由欧洲委员会资助启动,目标是研究人类肠道 中的所有微生物群落,进而了解人肠道中细菌的物种 分布,最终为后续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的肥胖、肠炎、 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达到预防和监控 的目的。
5.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
宏基因组学,也称元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 生态基因组学。
是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 究对象,以测序分析和功能基因筛选为研究手 段,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 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 新方法。
宏基因组的应用
• 水体宏基因组学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千人基因组计划):
2008年1月22日启动,对全球不同区域约2500 个健康人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目标是绘制一个 高密度的人类基因组多态性参考图谱。
Human Epigenome Project(人类表观基因 组计划,HEP ):
2003年启动,目标是绘制人类基因组甲基化可 变位点(methylation variable positions,MVP) 图谱,以获得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甲基化进 行精确定量分析的表观遗传学标记(epigenetic markers)。
2. 3D基因组(学):是指在考虑基因组序列、基 因结构及其调控元件的同时,对基因组序列在细 胞核内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在基因转录、调控、 复制和修复等生物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
4. 4D 基因组(学):在三维基因组学研究中, 加入时间因素,研究动态变化下的基因组三维结 构和功能,即解析染色质间的互作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沿
组(-ome)与组学(-omics)
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层次,依次出现了 基因组(学):genome(genomics) 转录组(学):transcriptome (transcriptomics) 蛋白质组(学):proteome (proteomics) 代谢组(学):metabolome (metabolomics) 生理组(学):physionome(physionomics) 表型组(学):phenome(phenomics)
• 染色质远程交互测序 (Chromatin Interaction Analysis with Paired-End Tag Sequencing, ChIA-PET)技术:鉴定全基因组 范围内特定转录因子参与的染色质远程交互作 用。
• Hi-C和ChIA-PET是3C的衍生技术, 都是基于将 线性距离远、空间结构近的DNA片段进行交联, 并将交联的DNA片段富集, 接着进行高通量测 序, 对测序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染色质的远程相互 作用, 从而推导出基因组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可能 的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
6. 泛基因组学(pangenomics)
某一物种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核心基因组 非必须基因组 特异基因组
二、代谢组学
• 代谢组(Metabonome):指某一生物或细 胞所有的代谢产物(metabolite),主体是相对 分子质量<1000的内源性小分子。
•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 /metabolomics ):是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 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 研究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官的内源性代谢物质 及其与内在或外在因素的互作。
• 4C技术:测定一点到多点之间的染色质互作。
• 5C技术:测定多点到多点之间的染色质互作。
• Hi-C技术:捕获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染色质互作。
Hi-C的实验流程
1. 用甲醛对细胞进行固定,使DNA与蛋白,蛋白与蛋白之间进行交联; 2. 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使交联两侧产生粘性末端; 3. 末端修复,引入生物素标记,连接; 4. 解交联,使DNA和蛋白、蛋白和蛋白分开,提取DNA,打断,捕获带有生物 素标记片段,进行建库; 5. 测序。
不同水平的基因组组装
细胞核亚区的不同染色体
细胞核边缘转录失活区
局部的染色质互作
长范围的染色质互作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
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机 构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和欧洲生物信息 研究所(EMBL)牵头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