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合集下载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4.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5.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6.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收集一个地区的专题地图,如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讨论这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观看有关我国区域地理景观特色的录像或电影。

3.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并对资料筛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并与相关地区进行比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新疆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地区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特点的因素,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我们已看过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宝岛台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出海岛,到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新疆看一看。

首先播放VCD歌曲录像──《最美还是我们新疆》。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VCD歌曲录像领略新疆的美丽风光。

【学生活动】通过以前的学习、日常生活的积累和资料的查阅以及刚才的录像,简要描述新疆人文、自然方面的地理事物。

【教师活动】(教学过渡)同学们对新疆的了解真不少,要想知道新疆更详细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吧。

【学生活动】根据以前所学的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中国政区或世界政区投影片,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 .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 .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

3 .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学习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学习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主办地在哪?二、导入新课:1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2 .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3、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4 .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5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北京位于_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___。

2 .北京的经纬位置大致是___、___;北京的地势___,属__气候。

3 .北京是新中国的___,是全国的___、___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___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___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 .北京向东出___,可以进入东北地区。

二、选择题1 .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A、文化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B、C、交通中心D、政治中心2 .北京西隔__山就_高原()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B、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C、太行山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黄土高原3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钢铁工业中心B、经济发展中心C、政治文化中心D、金融中心4 .北京最近的还是()A、南海B、黄海C、东海D、渤海5 .北京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 .从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A、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黄河中下游平原7 .位于北京北面的山脉的是()A、燕山B、阴山C、太行山D、巫山【要点归纳】1 .北京经纬度位置;2 .北京自然条件;3 .北京的城市只能。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主干知识梳理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o E 40 o N地理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

位置相对位置: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南面是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全自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国环境政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治文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注入渤海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心城市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职能国际交往中心众多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北高等院校集中京全国29届奥运会在此召开)最早是元朝大都城,旧城格局形成元明两代历史影响古城城址变迁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水源悠久“凸“字轴线型格局是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的古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地址颐和园天坛等城(明清故宫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1 兴建新区和卫星城2 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建设现代化3 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交相辉映大都市 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5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中关村高新技术园是中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以东澳门位于珠江口以西,北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临近深圳市,澳门临近珠海市。

位于亚热带(温度带)以祖国大陆为腹地。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香港:新界九龙香港岛三部分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密度6000人/km2范围组成: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人口密度17244人/km2人多地少扩展用地山地多、平地少保护环境保留大片绿地(净化、美化城市环境)香港:第三产业发达,转口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业发达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香港与内地的:香港:拥有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联系联系模式:前店后厂模式(香港在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进行对外贸易)探亲访友人口流动目前:主要是商务往来旅游澳门:第三产业发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北京的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2.北京的地理坐标?(大致位于40°N,116°E)3.北京的地势地形特点?(处在一块三面环山面向渤海的倾斜平原上,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4.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点?1)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蒙古高原,这里是我国的重要牧区;2)向西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3)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4)向东南距渤海仅150千米,对外交通联系方便;5)向东出山海关即进入东北地区,这里物产丰富。

5.作为首都北京成为全国的哪些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6.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在地是?(人民大会堂)7.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是?(中南海)8.为什么说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因为:①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高等院校120多所. ②有科研院所170多个.③北京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④这里有许多国家级的文艺团体,这里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舞台.⑤北京有众多的体育场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经常在此进行。

9.我们的远古祖先早在多少年前就开始在北京一带生活?(70万)10.北京形成聚落中心是在什么时候?名称是什么?(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蓟ji)11.北京旧城形成于什么时期?(元、明两代)11.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在北京建都?(金元明清)12.北京有哪些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长城明清故宫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13.北京城市发展的正确措施是什么?1)兴建新区,建设卫星城2)建设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3)保持旧城格局和风貌,保护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4)扩大城市绿地和水网建设5)建好重点功能区6)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7)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读图6.13回答:1)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是?(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是?(澳门)2)找出香港的组成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周围200多个岛屿)3)澳门由哪三部分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4)香港回归时间(1997.7.1)澳门回归时间(1999.12.20)5)解释:“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台湾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台湾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设计思路
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问题─分析─解决─应用”模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围绕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这个民族情结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活动,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升华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从地图上提取、加工信息获取简单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过程
北票市西官初中王瑞雨。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人教课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人教课
高雄
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台湾属于 什么温度带?
北回归线
2013年,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撞我国渔船 ,再次引发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领土纠纷。同学们能举出实例说 明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吗?
P34活动2 用资料说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密切 A 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
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 离,成为岛屿。
地形地势: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劳动 力资源丰富 沿海交通便利
交通条件:
第 五 节
台 湾 省

山 宝
包括: 台湾 岛和附近的 澎湖列岛 、钓鱼岛 等许多小岛。 面积共: 36000 平方千米。 台湾 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经 中 部。 多山,主要位于台湾岛的___ 玉山 最高峰是 。 平原少,主要分 济 西部 布在台湾岛的 。 樟树(樟脑) 森林: 水稻、甘蔗、水果、茶叶 农作物: 矿产: 水产和海盐:
--短小而湍急
台湾岛气候湿润降 水较多,但面积较 小,中部多山,地 势起伏大。因此河 流虽长度不长,但 落差大。其中最长 的河流为: 浊水溪。
浊水 溪
1、美丽的自然风光
2、丰富的物产(森林、矿产、水产、 农产品都很丰富)
1、美丽的自然风光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十八 座大山组成,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环绕、山峦 叠翠、巨木参天,非常雄伟壮观。
地缘
B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 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 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
血缘
C 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明 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 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 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略者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澳门的区旗是绘有 五星、莲花、大桥、海 水图案的绿色旗帜,五 星代表统一的祖国,三 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 征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由 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读课文部分,分析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香港
澳门
心 国心 运心 金 心 信 心 旅
际输融 息 游
贸中中 服 中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上天”
城市空间扩展
“下海”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香港土地非常昂贵,但在城市建设中却保 留大片绿地,你觉得这样有必要吗?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红旗代表祖国,白 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 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 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花蕊上的五星象征 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 花分别采用红、白不同 颜色,象征“一国两 制”。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点: •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气候条件较优越。 •东、北、西三面连接东北、内蒙古、西北地区,南面是物产 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是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 的咽喉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南虽居渤海较近,但因 其是内海,战略十分安全。 •北京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有稠密的铁路、公路、航空网,交 通便利,是对外联系、发展的窗口。
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交通发达、生活便利 •拥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文化生活丰富 •工业布局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周围密布卫星城和新区 •绿地面积较大,注重环境保护等。
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复习讲义
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

初中地理(人教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初中地理(人教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初中地理(人教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6.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郑璇(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七中学116023)【教材分析】《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为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是教材中省级区域教学的第三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两节内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应用。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祖国神圣的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台湾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则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尽管内容不多,但却紧紧抓住了台湾省的区域地理特征,且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明确台湾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其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结合地图说明台湾省的准确位置和具体范围,培养学生根据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⑵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⑶根据提供的数据等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绘制简单统计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⑴结合地图,通过分组讨论研究,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⑵观看阿里山视频和欣赏农产品、森林图片,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⑶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台湾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之间的关系;⑷通过读图、选图、画图掌握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教学设计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意图
本节教材选择以北京为例,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地理位置范围的认识,同时简要评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是能够利用资料说明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在这来两方面都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二、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建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的成就。

2.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点,并尝试多角度的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对城市职能的认识;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在利用表面信息挖掘更深的隐性知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方法,特别是在利用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评价、总结等方面,显得尤为薄弱。

全面地概括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
二、教法提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不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强调地理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建立,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通过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北京及其2008年奥运会等信息;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认知习惯,培养处理各种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2008年奥运会作为本科授课主线,从身边的热点入手,即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又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基于以上分析,并针对本节地理教学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课件、景观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8年在我国举行的一项国际体育赛事是什么?
展示图片课件:奥运福娃、奥运会徽、奥运会主场地
问题情景:
1、图1中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是什么?(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2、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29届)
3、图2、图3分别是奥运会的什么?(会徽、主场地鸟巢)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什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教师总结:2008年,北京市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

北京市我国的首都,祖国的心脏,全国的中心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一、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的城市职能
教师提问:北京作为普通城市聚落,它会给我们提供哪些功能?
而作为首都又为我们提供哪些特殊的功能呢?展示图片课件:
问题情景:从这些图片中,我们看到北京具有哪些重要的国家机关、文化机构和外交机构,说明北京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那些功能。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北京市我国的政治中心。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都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承转: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

(略)
课件展示:一、北京概况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

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显示北京市地形图)课件展示并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

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

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

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

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

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

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

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

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

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显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 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讲述: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反馈练习]课件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