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各单元考试科目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大纲无明显变动
妇产科学
2021考纲新增科目
儿科学
2021考纲新增科目
口腔临床医学综合
牙体牙髓病学
新增: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
牙周病学
新增:牙周安康与修复治疗的关系
儿童口腔医学
大纲无明显变动
口腔黏膜病学
大纲无明显变动
口腔颌面外科学
大纲无明显变动
口腔修复学
大纲无明显变动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一、职业素质
〔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
〔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
九、遗传信息的传递
中心法则
〔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DNA的复制过程
〔3〕逆转录
〔4〕DNA的损伤与修复
〔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真核转录体系的组成与转录过程
〔3〕转录后加工过程
十、蛋白质生物合成
七、牙的发育异常
〔1〕釉质形成缺陷症
〔2〕氟牙症
〔3〕先天性梅毒牙
〔4〕牙本质形成缺陷症Ⅱ型
四环素牙
八、龋病
病理变化
开展过程与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九、牙髓病
〔1〕急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2〕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常见牙髓变性的病理变化
十、根尖周病
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2〕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2〕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十七、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微生物的根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职责和概述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是口腔医疗机构的重要一员,其职责主要包括协助医师进行口腔检查、治疗和手术操作,负责口腔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协助医师进行口腔科学研究和开展健康宣教等工作。
通过对口腔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在口腔医疗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口腔解剖学和生理学1.口腔解剖学: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包括口腔黏膜、齿列、牙髓、牙周组织等,进而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支持。
2.口腔生理学: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内部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生理活动规律,包括唾液分泌、牙齿的生长和更替、咀嚼和吞咽功能等,为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提供生理学依据。
三、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二单元:口腔病理学和诊断学1.口腔病理学: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病原理、病理变化及其对口腔组织和器官的影响,包括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口腔肿瘤、龋齿和牙周疾病等,以便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口腔诊断学: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等诊断方法和技巧,掌握口腔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和诊断口腔疾病,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总结回顾: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对口腔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口腔医疗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能够胜任口腔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任务。
对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者的口腔健康服务。
希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口腔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是口腔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在口腔医疗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四单元泌尿系统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四单元泌尿系统[单选题]1.对鉴别上、下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是A.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B.尿路刺激症状C.畏寒、发热、腰痛D.血尿E.(江南博哥)尿中白细胞管型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畏寒、发热、腰痛和尿中白细胞管型都属于有意义的鉴别,选择最佳的选项应该是尿中白细胞管型。
掌握“急性肾孟肾炎、尿路结石及慢性肾衰竭”知识点。
[单选题]2.可以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是A.中段尿细菌培养B.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C.尿细菌定量D.3小时尿白细胞计数E.尿中脓细胞检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掌握“急性肾孟肾炎、尿路结石及慢性肾衰竭”知识点。
[单选题]3.哪项表现对诊断尿路感染最有意义A.畏寒、发热、白细胞增高B.尿频、尿急、尿痛C.尿培养细菌计数105/mlD.清洁中段尿白细胞5个/视野E.尿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真性菌尿的标准:①新鲜中段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细菌>1个/视野;②新鲜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ml;③膀胱穿刺尿培养阳性。
掌握“急性肾孟肾炎、尿路结石及慢性肾衰竭”知识点。
[单选题]4.典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水电解质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高血磷、高血钾B.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血磷、高血钾C.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血磷、高血钠D.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血磷、低血钠E.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钙、高血磷、高血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紊乱表现:①低钠血症和水钠潴留:表现为疲乏无力、神情淡漠、恶心,若无水潴者常表现低血压,甚则昏迷。
水钠潴留者又可出现水肿、高血压,此时尿量大多减少。
②脱水:由于浓缩功能差,多尿、夜尿,若加上恶心、呕吐而失水,可引起脱水,血压可低。
③低血钾与高血钾:低血钾表现为肌肉无力、肢体瘫软、腹胀气、心律紊乱、膝反射消失,甚则心脏骤停。
2023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

2023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摘要:一、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设置1.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2.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二、考试分值的重要性1.考试分值决定考试难度2.考试分值影响考试通过率3.考试分值与临床工作关联性三、备考策略1.了解考试分值设置2.针对分值重点复习3.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正文: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设置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了解分值设置可以帮助考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的相关情况,并提供一些备考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设置。
根据相关规定,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共设置8 个科目,分别是: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和牙周病学。
这些科目的分值分布如下:- 生物化学:约30 分- 医学微生物学:约30 分- 医学免疫学:约30 分- 药理学:约30 分- 口腔组织病理学:约30 分- 口腔解剖生理学:约30 分- 牙体牙髓病学:约30 分- 牙周病学:约30 分其次,考试分值对于考试难度和通过率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考试分值越高,考试难度越大。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各科目的分值分布,以便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
同时,考试分值还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设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1.了解考试分值设置:考生应首先了解各科目的分值分布,明确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2.针对分值重点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着重关注分值较高的科目和知识点,确保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3.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分值设置,考生应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确保各科目得到均衡的复习。
总之,2023 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分值设置对于考生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概述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是口腔医学中的一种重要专业人员,他们在口腔医生的指导下,协助进行口腔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分为多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涉及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
二、口腔解剖学1. 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它包括口腔内外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等内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深入学习口腔内部的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齿、牙龈、舌头、颌骨等。
了解这些解剖结构对于口腔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助理医师更好地理解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2. 在口腔解剖学的学习中,助理医师需要掌握口腔内外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系统的分布和运行规律。
这些知识不仅对口腔手术操作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口腔疾病治疗以及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口腔生理学1. 口腔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口腔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内的消化、分泌、咀嚼、吞咽等生理过程,以及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和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内容对于助理医师更好地理解口腔内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口腔生理学的学习中,助理医师需要关注口腔内环境的平衡,包括pH值、微生物菌群的稳定等方面。
了解口腔生理学有助于助理医师更好地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四、口腔病理学1. 口腔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需要深入学习口腔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刻理解口腔病理学,助理医师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腔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在口腔病理学的学习中,助理医师需要了解口腔内常见的疾病,如龋齿、牙周炎、口腔黏膜病等,同时也需要关注口腔癌症、颌面部畸形等严重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助理医师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执业医师(第三单元)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口腔执业医师(第三单元)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A3/A4型题 6. A3/A4型题7. A3/A4型题8. A3/A4型题1.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引起的开口困难可选用A.局部封闭B.开口练习C.理疗D.关节镜手术E.开放手术正确答案:E解析:此题为基础知识临床应用题。
颞下颌关节强直分为真性关节强直和假性关节强直两类。
前者是由关节内纤维性或骨性粘连引起,也称关节内强直;后者是因软组织损伤产生的瘢痕限制下颌运动造成的,也称颌间挛缩。
颞下颌关节强直需手术治疗。
2.三叉神经第三支属于A.运动神经B.交感神经C.感觉神经D.混合神经E.分泌神经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特点”。
三叉神经的三条神经干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前二支为感觉神经,后者(第三支)为混合性神经,含大的感觉根和小的运动根。
3.唇裂病人上唇的解剖形态是A.上唇下1/3部微向上翘B.红唇中部稍厚且正中部呈珠状而向前下突出C.上下唇宽度比例和谐D.鼻小柱及鼻尖居中,鼻孔对称等大E.鼻小柱歪斜,鼻孔不对称正确答案:E解析:本试题是解剖知识题,考试“唇裂病人上唇的解剖形态”。
唇裂无论程度如何都失去了上唇的正常解剖形态,并可累及到鼻的形态,出现鼻小柱歪斜、鼻孔不对称等改变。
正常上唇形态左右对称,唇的下1/3略向上翘,红唇中部有突向前下的唇珠。
4.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适宜做龈瓣切除术的情况是A.水平阻生,冠周炎反复发作B.前倾阻生,前方邻牙远中龋坏C.前倾阻生,龈瓣上有咬痕D.垂直阻生,升支前方有足够空隙,对颌牙位置正常E.颊向阻生,对颌牙位置正常正确答案:D解析:龈瓣切除术只针对于位置好,空间足够的牙齿。
其他情况只能拔除。
5.通常不会引起张口受限的间隙感染是A.颞下间隙感染B.眶下间隙感染C.咬肌间隙感染D.翼下颌间隙感染E.颞间隙感染正确答案:B解析:张口受限的间隙只是针对于张闭口肌肉的间隙,如咬肌、翼内肌、颞肌等,而眶下间隙一般不引起张口受限。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十单元传染病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临床医学综合-第十单元传染病[单选题]1.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抗HBeB.抗HBsC.DNA聚合酶D.抗核抗体E.抗HBc参(江南博哥)考答案:B参考解析:抗HBs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掌握“病毒性肝炎”知识点。
[单选题]2.对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胎盘球蛋白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E.乙型肝炎疫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乙型肝炎被动免疫:对各种原因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包括HBsAg 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使用剂量为新生儿100IU,成人500IU,一次肌肉注射,免疫力可维持3周。
掌握“病毒性肝炎”知识点。
[单选题]3.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传播途径甲型、戊型肝炎以粪-口传播为主;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亦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
掌握“病毒性肝炎”知识点。
[单选题]4.急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A.黄疸加深B.肾功能障碍C.有出血倾向D.少量腹水E.两周后出现肝性脑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急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既往无同型肝炎病史,起病甚急,可有发热、食欲缺乏、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等明显的消化道及全身中毒症状;黄疸逐渐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少量腹水、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起病14日以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Ⅱ~Ⅴ度)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掌握“病毒性肝炎”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哪项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A.HBsAgB.抗HBeC.抗HBsD.HBeAgE.抗HBeIgG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与抗体、核心抗原与抗体、e抗原与抗休。
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范围

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范围
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主要涉及消化、血液学、内分泌学、传染病学等领域,其中消化系统占据很大比重,是考试的重点。
此外,该单元还包括口腔的基本操作知识和急救知识。
考试难度适中,涉及的学科广泛,要求考生对相关学科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理解。
具体来说,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的考试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常见疾病等。
2.血液学:血液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常见疾病等。
3.内分泌学: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常见疾病等。
4.传染病学: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
5.口腔基本操作与急救知识: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救措施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全面复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消化系统、血液学、内分泌学和传染病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等,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在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中,除了消化、血液学、内分泌学和传染病学等主要学科领域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学科领域。
具体来说,第三单元的考试范围还涵盖了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外科基本知识、实践综合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内
容。
这些学科领域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等,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