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分享: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院感管理新模式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 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院内感染监测系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 段之一。
院内感染现状与问题
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疗保 健领域的重大问题,每年有大 量患者因医院感染而受到不必 要的痛苦和死亡。
医院环境的复杂性、患者群体 的特殊性以及医疗操作的侵入 性等因素,使得医院感染的防 控面临诸多挑战。
案例分析:监测系统的应用与效果
实时监测
院内感染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用药情况以及微生物耐药性等信息,及时发现潜在 的感染风险。
数据分析
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能够发现感染发生的 规律和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降低感染率
通过实施监测系统,医院能够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识 别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
数据收集
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 病情况、治疗过程以及感染情况等数据。
报告与反馈
将分析结果以书面报告或电子形式反馈给医院相 关部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建议。
实施效果评估
感染率下降
通过监测系统的实施,医院感 染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系统 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和传
预警与报告模块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发 生的感染事件进行预警,并提 供相应的处置建议和报告。
用户管理模块
负责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 括用户注册、权限分配、角色 管理等。
监测系统的运行机制
01
数据实时采集
02
自动分析
03 人工审核与确认
04
预警与处置
反馈与改进

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技术与方法

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技术与方法

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技术与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医院感染防控领域也迎来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提高病人的安全和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在医院感染防控中被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与方法。

一、智能感应系统智能感应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病房环境、医护人员和病人行为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实现对病房卫生状况和感染风险的预警和管理。

比如,将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纳入监测范围,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减少感染风险。

二、无接触洗手系统手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洗手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操作复杂、效果不佳等。

而无接触洗手系统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该系统利用红外线或声波等技术,实现自动感应和控制洗手流程,避免了直接接触水龙头和肥皂盒,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消毒机器人消毒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消毒存在效率低、难以覆盖整个病房等问题。

而消毒机器人则提供了一种高效、全面的解决方案。

该机器人配备多种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可以对病房内空气和物体进行全方位消毒,减少了感染传播的可能性。

四、单次使用医疗器械单次使用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后即弃,不进行再利用的一次性产品。

相比传统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单次使用医疗器械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确保了病人手术和治疗过程的安全。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单次使用医疗器械,以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五、呼吸机故障预测系统呼吸机在重症监护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机器故障会对病人造成严重威胁。

呼吸机故障预测系统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呼吸机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可能的故障和问题,减少因呼吸机故障引发的感染风险。

六、新型防护材料新型防护材料在医院感染防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抗菌涂层可以应用在各类医疗设备和表面,有效杀灭病原体;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防护服和口罩的材料也在不断创新,提供更高的防护效果等。

这些新型防护材料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结词
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征兆,防 止感染扩散。
详细描述
早期预警能够让医护人员在感 染迹象刚出现时采取措施,有 效控制感染源,降低交叉感染
风险。
中期预警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感染发展中期,对可能恶化的患者状况 进行预警。
中期预警基于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预测 感染的发展趋势,提前发出警报,提醒医 护人员采取干预措施。
通过医疗设备、实验室检 测、病历资料等途径获取 医院感染相关数据。
数据清洗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包括数据去重、异常值处 理、缺失值填充等。
数据标准化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标 准化处理,统一数据格式 和单位。
数据分析与挖掘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医院感 染数据进行描述性和推断 性分析,如发病率、病死 率等指标的计算。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界面布局
设计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提供 友好、易于操作的用户体验。
信息展示
合理安排信息展示方式,突出关键 信息,便于用户快速获取所需内容 。
交互设计
设计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如提示信 息、操作反馈等,提高用户操作的 准确性和便捷性。
03
实时监测功能
病患监测
监测病患体温、心率 、呼吸等生理参数,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验证与校准
数据源校准
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对系统进行验证,如对比实验、盲测等,确保系统准确预警医院感 染。
效果评估指标与方法
评估指标
包括系统准确率、误报率、漏报率等 ,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
评估方法

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医疗机构的创新管理模式成功案例分享

医疗机构的创新管理模式成功案例分享

医疗机构的创新管理模式成功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升级和改善,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创新管理模式成为了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旨在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医疗机构成功实施创新管理模式的案例,并探讨其成功之处。

张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医疗机构的管理面临诸多难题,如患者排队时间长、就医流程繁琐、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医院采取了创新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张医院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医疗数据的互通共享,提高了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预约挂号,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患者的就医历史、检查结果等信息,提高了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效率。

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整体效能。

二、优化医疗流程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张医院对医疗流程进行了优化。

通过引入分科室的方式,将患者按病种分类就医,避免了患者在医院中跑大半天的情况。

同时,引入了多点诊疗,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病种的患者进行就医,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此外,医院还加大了检查科室的设备投入,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和精准度。

三、推行团队合作张医院注重团队协作和专业配合,打破了传统的各科室之间的壁垒。

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合作团队,共同制定并执行工作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此外,医院还鼓励医生参与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

四、积极开展患者关怀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张医院积极开展患者关怀工作。

医院建立了患者意见反馈系统,及时回应患者的投诉和建议,改善服务质量。

医院还组织定期的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和免费就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近年来,医院感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给患者的康复和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许多医疗机构纷纷引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优势,并探讨它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

一、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定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病房、手术室、ICU等医疗场所中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患者是否感染的系统。

它基于一系列传感器和网络设备,能够自动化地收集、分析和监测医院环境中的数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监控信息,以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功能1. 实时监测和分析环境指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医院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等指标,了解患者所处环境的卫生状况和风险水平。

2. 患者监测与预警:该系统可以通过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从而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感染。

3. 感染病例追踪: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医护人员可以追踪感染病例的来源和传播路径,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控制策略,遏制感染的蔓延。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系统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统计报告,为医疗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和管理模式。

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优势1. 提高医疗质量: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预警感染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2.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医疗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加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措施。

3. 提升工作效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特点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患者的治疗和照顾,减少人为疏忽导致的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的信息化管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医院感染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1. 病历信息管理为了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监控和控制,医院需要对病院内感染事件进行记录和跟踪。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建立和管理,方便医务人员对感染情况的监控和分析。

通过对病历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反映医院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感染监测和预警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整合医院不同科室的感染监测数据,并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

一旦发现感染事件超过预设警戒线,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对感染源进行控制和隔离,以减少感染的传播风险。

3. 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平台。

通过系统化的教育课程和在线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要求。

这些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二、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优势1. 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效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子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收集的效率。

相比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电子化管理系统能够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漏洞,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医务人员提供所需信息。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监控和分析功能,医院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感染控制资源的配置。

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对资源的统一管理,降低操作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科学决策支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感染控制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决策者可以了解感染控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趋势,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决策措施。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1.1 基本要求:实现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实现医院感染病例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实现与医院现有临床系统的融合,实现医院感染相关的报表的电子化,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存贮和传输:采取安全的数据库系统,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可以通过磁盘镜像、磁盘双工、 RAID 等数据维护技术进行数据容灾备份。

1.3 数据要求:根据业务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软件系统的数据,通过系统自身的数据模型实现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的聚合,支持从现有业务系统中采集、聚合所需数据。

1.4 安全要求:系统应具备抵御外界环境和人为操作失误的能力,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对存储的数据,应有冗余保护措施,保证用户数据的随时可提取性,对于容错及冗余都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机制1.5 接口要求:能够实现与医院现有系统的数据对接,自动完成 HIS、 LIS、 RIS、 EMR 等系统的数据加载,并自动完成各项院感数据匹配工作。

2.1 基本要求2.1.1 系统应提供自动实时预警功能,且实时预警必须不依赖临床医生手工上报、不依赖简单的条件组合查询生成,而是由系统智能产生、自动报告;预警生成的同时,系统不仅报告给感染科专职人员,也要同时报告给临床医生。

2.1.2 采用主动监测,医生上报和院感科监测相结合模式,监测院内可能发生感染的各种状况,通过预警监测机制将院内感染控制在萌发状态。

2.1.3 通过嵌入专业筛查策略,每日进行院感疑似病例筛查,能自动获得数据完成 ICU 监测、高危新生儿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并能随时开展现患率调查等。

2.2 报表展现要求2.2.1 提供报表导出功能,能方便地将报表导出成 Excel 等格式。

2.3 实施与升级2.3.1 投标人所投软件的实施和升级工作无需医院信息建设办公室及原有系统开辟商再进行程序开辟。

2.4 数据共享2.4.1 在医院范围内可将医务部、感染管理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感染监测相关科室组建成一个医院感染监测网,实现全院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通讯。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钟山【摘要】目的:解决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方法:采用PDCA设计理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结果:实现了住院患者全程监测、疑似病例智能预警,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感染诊断,形成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

结论: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开创了医院感染防控新模式。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by real-time monitoring of hospital infection, identify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hospital infection cases.Methods A hospital infec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igned using computer network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PDCA design concept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s .Results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could monitor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early warn the suspected patients.The system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and medical staff participated in the diagnosis of hospital infection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platform and a complet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network system was thus formed.Conclusion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are improved through the highly effective early warning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feedbackmechanism , thus a novel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医院感染;实时监控;信息预警监测系统【作者】钟山【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 518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4;R197.324医院感染监控覆盖面广、流程复杂,涵盖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发生高危因素及干预、感染病例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统计分析大量数据[1],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医院感染率
CRBSI 日医院感染率 VAP日医院感染率 CAUTI日医院感染率
社区感染病原体部位分布
易感因素 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VAP(呼吸机相关肺炎)
CAUTI(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死亡统计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医院感染在线培训考试软件
开发“医院感染在线培训考试软件” 落实三级培训:医院、科室、个人 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 记录个人学习及考试进程,保持学习连贯 提高学习主动性
住院患者实时监控

住院患者实时监控 阳性标识一目了然 异常结果及时干预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感染病例主动发现
自动识别预警 主动发现病例 专职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诊断 准确性、及时性高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临床端上报便捷
将院感上报嵌入电子病历系统 操作简单,“确认”or“排除”,一键上报 降低漏报率,提高上报依从性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 常委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常委 湖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消杀控专业委员会 常委、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会传染病防治与消毒卫生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集体”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 连续获得“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集体” 连续获得湖北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先进集体” 连续获得“医疗卫生消毒合格单位”
患 病 率
统计与分析(图形、报表展示与导出) 院领导层 上报系统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现:
住院患者实时监控
感染病例主动发现 临床沟通上报便捷
暴发预警干预及时
监测全面数据支持
——确保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更好服务患者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感染管理科 工作站 (专职人员)
②预警
个案预警病例 疑似感染病例 确认感染病例 医院感染病例数据库
③判别
④推送 ⑤确认/上报
临床科室 工作站 (医生)
全院综合性监测 暴 发 预 警 危 险 因 素 查询 基 本 指 标
目标性监测 成 人 新 生 儿 病 房 手 术 部 位 药 细 菌 耐 抗 菌 药 物 ICU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可通过临床端随时上报,简化流程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感染暴发预警控制
主动监测 早期预警 关口前移 实时干预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感染暴发预警控制

感染病例时空分布图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目标性监测

监测项目全面
传统医院 感染监测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案例介绍—执行过程

2013年引进“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HIS LIS RIS AIS EMR OTHERS
数据访问中间件
感染信息基础数据库
专业筛查策略
交互平台
临床干预模块 干预效果评价模块 防控方案模块 病例上报与反馈模块
①筛查 ④ ⑤
ICU医院感染监测
NICU医院感染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数据自动抓取 指标自动统计 节省人力时间
临床病情 等级评定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数据指导工作

数据客观、全面、系统 科学性、指导性强 时间灵活(日、周、月、季度、半年、年) 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督促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能对持续改进效果进行评价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数据指导工作
现患调查
医院感染率 社区感染率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 社区感染病原体分布
住院患者感染统计分析
医院感染率 社区感染率
住院患者感染率趋势分析
医院感染率 社区感染率
日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病原体部位分布
学会 任职
• • • • •
(部分)
获得 荣誉
• • • •
案例介绍—背景
出院量(万人次)
20 18 16 14 12 10 11.1 13.8 15.8 17.5
18.6
出院患者增长
VS 工作量加大
手工查阅病历 效率低
依赖医生上报 依从性差 漏报率高 数据统计分析 工作量大
时间滞后
难以早期发现 暴发,难以实 时干预和反馈
执业医师:1609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是扎根武汉 历史最悠久的卫计委直管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已 有150年历史,由本部、肿瘤中心、西区及国际 医院组成,形成“1+3”四位一体立体化布局。
执业护士:3134人 药 检 技:324人 行政管理:559人
院感科简介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 员会、创建医院感染 管理办公室 使用“医院感染监测及 数据直报系统”,实现 医院感染数据网络直报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湖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 染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并挂靠我院 在全省率先引进“医院 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实现对全院所有住院患 者的实时监控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临床沟通与干预
临床医生与专职人员随时沟通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诊断准确 实时发送干预措施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实时查看感染数据,随时关注患者安全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职业暴露在线填报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
院感管理新模式
分享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医院简介
院感科简介
案例内容 成果成效 总结体会

Union hospital
武汉协和医院
医院简介
编制床位:4600张 临床科室:43个 医技科室:14个 研 究 所:7个 治疗中心:15个 实 验 室:103个 在职职工:6487人
作为首批医院加入卫 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
1989
• • • •
1990
1996
2004
2008
2013
现有专职人员13人,其中: 正高2人,副高2人,中级6人,初级3人 博士4人,硕士3人,本科4人,其他2人 近5年科研课题9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 SCI收录3篇
院感科简介
•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