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书信格式

合集下载

中文书信的格式

中文书信的格式

中文书信的格式
中文书信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信头 (Header):信头是书信左上角的部分,包括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在信头中,需要将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排列整齐,格式一般采用“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的形式。

2. 日期 (Date):日期位于信头下方,用干支纪年或公元纪年标注。

3. 收件人 (Recipient):收件人位于日期下方,需要将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详细信息排列整齐。

收件人姓名一般采用“姓名”的形式,地名一般采用“地址”的形式。

4. 正文 (Body):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需要表达写信人的意图和想法。

正文一般需要按照称呼、开头、主体、结尾的顺序进行书写。

5. 签名 (Signature):签名位于正文结尾处,需要写上写信人的姓名、称呼和日期等相关信息。

6. 附件 (Appendix):如果有附件,需要在正文之后加上附件清单。

此外,中文书信的格式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书信中需要用到“敬称”和“谦称”,称呼要根据关系和地位进行灵活运用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中文书信格式及要求

中文书信格式及要求

中文书信格式及要求中文书信内容的结构,主要由称呼、启词、正文、酬应过渡、祝颂词、签署、日期等七部分组成。

1、称呼称呼是写信人对受信人的尊称,主要依据相互间的隶属关系、亲疏关系、尊卑关系、长幼关系等而定,一般都用“敬语+称谓”的形式组成。

如:“尊敬的王总经理”、“亲爱的刘主任”、“尊敬的董事长先生阁下”等。

对某些特殊的内容或与境外华文地区的人员往来还可加上“提称”如:“尊敬的王博士总经理海成先生台鉴”、“亲爱秘书明玉小姐雅鉴”等等。

2、启词启词是信文的起首语,可有多种表示法。

如问候式的“您好”、“别来无恙”;思怀式的“久不通信,甚为怀想”、“去国半载,谅诸事顺遂”等;赞颂式的“新春大吉”、“开张大吉”等;承前式的“上周曾发一传真件,今仍具函,为××事”,“贵公司×月×日赐函已悉”等等。

不分对象,不论内容,一律以“您好”为书信之启词,实在极不恰当。

此外,公务书信的启词还可用“兹为、兹因、兹悉、兹经、兹介绍、兹定于”;“顷闻、顷悉、顷获”;“欣闻、欣悉、欣逢、值此”,以及“据了解、据报、据查实”等一系列公文用语,以提领全文。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体,是书信能否达到写信人理想效果的关键。

一封信可以专说一件事,也可以兼说数件事,但公务书信应该一文一事。

正文要清楚、明了、简洁,并注意情感分寸,不应有昵亵轻狂之嫌,也不可显侮蔑轻慢之意。

4、酬应过渡正文结束时,可写几句酬应性的话作为全文的过渡。

如“我方相信,经过此次合作,双方的友谊将有进一步发展”。

又如“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或“代向公司其他同志问候”等等。

也有用公务书信的常用结语过渡,如“特此函达、特此说明、特此重申、特此函询、特此致歉”,或“肃此专呈、肃此奉达”,也有“特此鸣谢、敬请谅解、尚祈垂察、务请函复、至希鉴谅”,以及“承蒙惠允、承蒙协办、承蒙惠示、不胜荣幸、不胜感激”等等。

5、祝颂词书信的最后,写祝颂词是惯例。

中文书信格式5篇 .doc

中文书信格式5篇 .doc

中文书信格式5篇正确的书信格式开头顶格写对方的称呼,第二行空两格写你们好,第三行空两格写书信的正文,可以用几小节来写.正文完了后,要写上祝福语,最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署名,再下一行写上日期.这才是完整的书信.例如: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祝你们身体健康!你们的孩子任任2006年5月27日正确的书信格式书信结构:称呼、启词、正文、过渡句、祝颂词、署名、日期这七部分组成。

1、称呼2、启词3、正文4、过渡句5、祝颂词6、署名7、日期正确的书信格式写信的格式_关于书信格式的详解写信的格式_关于书信格式的详解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

可同学们在写信时,却常常对书信的格式掌握不住。

那么,写信时,在格式上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呢?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

这六个部分是: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下面分别说说它们在格式上的要求。

(1)称呼(格式)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格式)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

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格式)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颂语(格式)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

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格式)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

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6)日期(格式)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小学生书信作文:正确的书信格式小学生书信作文:正确的书信格式亲爱的xx:你好!......xxxxxxxxxxxxxxxx................................................................................................................................................此致敬礼!你的xx:xxxx年x月x日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中国 书信的正确格式

中国 书信的正确格式

书信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沟通方式,其格式通常包括信头、称呼、正文、结尾和署名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通用的中国书信格式,其中的一些细节可能会因场合而有所不同:
1. 信头:
-发信人姓名(通常在信纸的右上角)。

-住址(可以选择性地包括)。

-日期(通常写在信头的左上角,日期格式可以是"年月日"或"月日年")。

2. 称呼:
-亲密或熟悉的关系可以使用亲切的称呼,如亲爱的、敬爱的等。

-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书信通常使用尊敬的称呼,如尊敬的、敬启者等。

3. 正文:
-信件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应简明扼要,结构清晰。

-分段,每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或观点。

4. 结尾:
-结尾部分可以表达感谢、问候或期望。

-例如:"在您的指导下,我必将更加努力工作。

"、"期待您的回信"等。

5. 署名:
-发信人在结尾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需要,可以在名字下方附上职务或身份。

6. 附件:
-如果有附件,可以在信末注明,如:"附件:简历一份"。

7. 信封:
-信封上写清楚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发信人的姓名、地址。

-如果有特殊要求,如挂号信、特快专递等,也需要在信封上注明。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通用的书信格式,具体情况可能会因信件的性质、双方关系以及书写的场合而有所不同。

在正式场合,例如商务信函、求职信等,建议参考相关的书信写作规范和礼仪。

写信格式范文落款

写信格式范文落款

一、中文书信标准格式中文书信的的标准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另起一行空两格。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也可以紧接问好的短句写正文。

“此致”有两种安排法:一是“此致”接在正文后,后面不用标点符号;二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后面同样不用标点。

“此致”可用“顺祝”“敬颂”之类的词语替换,但此致后可以用“敬礼”也可以不用。

“敬礼”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面用叹号。

落款,另起一行,靠右写自己的落款。

落款下标注写信的日期。

二、写信的标准格式范文中文书信标准格式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

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三、书信如何落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能乱用。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

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敬上”等,以示尊敬。

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

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

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中文传统书信规范

中文传统书信规范

中文传统书信规范中文传统书信写作规范一、提称语称谓后一般附提称语,此格式一般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一)一般称谓1.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2.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二)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1.垂鉴:含居高临下之义。

2.赐鉴:上给予下叫做赐。

3.钧鉴: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钧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4.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5.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6.勋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7.道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

8.大鉴、英鉴、伟鉴、雅鉴: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9.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10.慈鉴:致母亲,可称。

11.爱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

12.双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

13.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

14.礼鉴:给居丧者信。

15.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三)席即席位。

1.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2.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3.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二、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书信的格式及写法优秀12篇

书信的格式及写法优秀12篇

书信的格式及写法优秀12篇1、“尊敬的:”或“亲爱的,:”(顶格写,别忘了冒号)2、(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长辈的话:“您好!”;平辈的话“你好!”熟稔的话:“好久不见了!”之类的3、正文有事说事儿,没事儿闲扯,反正随你写了,每段段首也要空两格。

4、结尾格式:“此致(空几格写)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5、写信人署名(靠右)写信日期(靠右)内容实例:尊敬的XXX:您(你)好正文……(略)此致敬礼!(上两行也可写成:祝身体健康!)写信人名字或昵称写信的日期亲爱的赵老师:你好!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对你的印象是,你一定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可是在相处下来的日子里,我知道了你是一个在教学方面是一丝不苟的人,却在课堂外是一个非常孩子气的人。

赵老师我对你的教学方法觉得很满意,可是如果你在上课能把题目讲得更让人理解一些,那上课一定会更有趣,更深动。

赵老师,我是一个对英语很感兴趣的人,我对英语的喜欢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老师也让我参加过许多活动,可是在这个暑假里,你让我知道了英语成绩好,也不一定什么都懂了,我还有很多要学。

你的教学态度从给我们讲试卷开始,我就知道了你是一个好老师,对同学负责。

赵老师,我相信如果你成为一名教师,一定是同学们的好老师,因为你的高度负责,因为你和其他的同学很处得来。

当我知道老师喜欢的和我喜欢的东西一样时,心里很激动,因为周围的同学很少会喜欢黑色和红色,因为他们觉得红色太艳,黑色太阴郁了,所以当我知道老师也喜欢时有点高兴。

希望以后如果有缘再能见面。

祝:身体健康,天天开心!亲爱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您那熟悉的身影。

您把许多的爱都给了我,然而您却自己过着平凡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一丝的爱。

记的我九岁的时候,我从外面打棒球回来,我就感觉像到了太阳一样热似的,热的受不了。

就洗起了冷水澡,我刚洗完,您就回来了,说道:“哎呀,今天我们小虎真不简单,自己动手洗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书信格式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产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

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第一节书信简述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以及近年出现的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都具有这种含义。

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

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二、书信的构成
书信由笺文积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

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

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

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俱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封好付寄的。

三、书信的写法
书信虽然是一种个人性很强的运用文,写法上也比较灵活,但书信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为以下二点:
(—)必须合乎规范
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

(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

第二节书信笺文的写作
一、信笺的款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

竖式信笺的选用有日渐减少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中,已很少使用,但是在年长者的书信往来中还常常使用,在港、台等地区及海外侨胞的中文书信中,竖式信笺仍使用很普遍。

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
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成亲爱的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

就总体来讲,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称谓
称谓,是寄信人对受信人的称呼,它表示双方的关系,在信笺第一行起首的位置书写。

我国习俗素来重视人伦、名分,所以,在交际活动中应该特别重视称谓妥当,写信时尤其如此。

笺文中的称谓包括名字(或号)、公职位、私关系(包括血统关系及亲戚关系)、尊词等等。

上述四者,在有的信中单独使用,如“主席”、“妈妈”、“大哥”、“爷爷”等;在有的信中则两项联合使用,如“希哲老师”、“母亲大人”、“王涛先生”、“春生儿”等等。

在实际使用中,四者如何结合,值得注意。

1.关于名、字、号的选用
受信人是晚辈,信可以称名。

除此以外,凡有字号的,都要称“字”或“号”;也可以从受信人的字号中选一个字,下面加一个“公”或“翁”、“老”等。

依照习俗,对名、字、号的选用有下列原则:
1.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

2.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大人”。

3.对尊长以称字号为敬,字号下加书职位、称呼或尊词。

2.关于公职位称谓的选用
公职位,即在社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等)中的职务、职称、地位。

如主席、总理、部长、局长、校长、主任、经理、董事、会长、秘书长、理事等等。

如果受信人有过两种以上的职务(或职衔),甚至同时身兼数职,这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称呼。

选择的原则是视书信内容与受信人的哪个职位关系密切。

如受信人从前是寄信人的老师,现在当了局长,而寄信人的书信重点叙师生情意,那么这封信的称谓就应以表示师生关系为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十分重视师生、同学、同乡等早年的情谊,民间习俗无论对方职位、境遇有何变迁均以早年交情为重点,如上例中的受信人虽然是局长,但因为曾经有过师生关系,写信人哪怕是公事,选用“老师”作为公职称谓的习俗依然十分流行。

3.关于私关系称谓的选用
所谓私关系的称谓,即表示发信人与受信人之间在家族、亲戚、世交领域内相互关系的称呼。

如祖父母、曾祖父母、父母亲、叔、伯、兄、弟、姐、妹、姑、舅、姨、岳父母、内兄、内弟、外祖父母、世伯、世侄等。

对上述这些称呼选用的原则有二:一是确切表示受信人与发信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合于习俗,令受信人感到自然、亲切。

家族关系称谓表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
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亲戚关系称谓
注:亲戚中的姻伯、姻叔、姻兄、姻侄等,均指联姻的亲戚中无一定称呼者,如弟兄的岳
父母、内兄内弟、姐妹的公婆、姐妹丈夫的兄弟,乃至妻子的表兄弟等。

师友世交关系称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