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沼气工培训规范(试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沼气工培训规范(试行)



( )沼气生产 工 一 从事 或 准 备从事 农 村 沼气 ( 括户 用 沼气 池 、小 型 沼 包 气 工程 、生 活 污水 净化 沼气 工程 和 大 中型 沼气 工程 等 )建 设施工 、设备 安装 、质量检 验 、启动调试 等工作 的人 员。
( )沼气物 管员 二
( 密 封 防 腐 施 工 。包 括 密 封 材 料 选择 、 密封 层施 3)
号 )精 神 ,为 进一 步做 好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沼 气 工 培 训 工
作 ,特 制定本规 范 。 培训 对象
罐体 基础 技正 等 内容 。
( 2)主体施 工 。户 用沼 气池 包括 整体现 浇 、预制 件组 装 、砖 砼 组合 、商 品化 沼气 池组 装 等施 工 技术 ;沼 气工 程 包括 钢筋混 凝土 、各类钢 结构 等施 工技术 。
其 中理论 知识培 训5 ,实 习2 天 天。 1 、基础知识 ( .天 ,9 时 ) 15 学 ( 公共 基础知 识 。主要是 进行职 业道 德教育 和相 关 1)
摩 施工现 场 ,或参观户 用 沼气池 和各类 沼气工 程。
( 2)实践 操作 实 习。学 员在 教 师指导 下 ,进 行建 设施 工 、设备 安装等 实 际操 作 。
建设 质 量和 效益 发 挥 ,推动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转 移就 业 和农
民增 收 。
( 输 配设 备安 装 。包括 储存 、净 化 、计 量 、输送 、 1)
利用 、监控 和安全 等设备 的安 装与调试 技术 。
( 工 程 启动调 试 。包括 原料 的配 比与 数量估 算 、预 2) 处理 、接 种物 选 择 与菌 种 富集 、温 度与 酸碱 度 调试 及 有 关 故障处理 等知 识。

农业部出台的阳光工程四个管理办法

农业部出台的阳光工程四个管理办法

农业部出台的阳光工程四个管理办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阳光工程)管理,规范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和国家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

培训单位应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受训农民转移就业。

培训要尊重农民意愿.第三条: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当前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四条: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15-90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

第五条: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用工量大的行业的职业技能。

第三章项目申报与下达第六条: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各省农村劳动力情况、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已开展的培训工作情况以及地方用于培训的资金情况,确定各省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具体的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以地方为主。

第七条:各省根据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组织本省的申报工作,确定项目实施县,安排培训任务。

第八条:项目实施县面向各类培训单位,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

第九条:申报培训项目的培训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

(二)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

(三)有相对稳定的转移就业渠道,有较大规模的职业介绍能力。

(四)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工作基础和业绩。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项目方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项目方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项目方案一、项目单位1、主办单位:##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2、培训单位:(1) **省##职业中专学校负责人:**(##职业中专学校校长)(2)**省**中等技术学校##分校负责人:**(**中等技术学校##分校校长)二、目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农村发展和用工单位的要求。

因此,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使我县农村加快走上富裕文明道路的战略性举措。

三、目标任务##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受训农民转移就业。

**年,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培养20**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

四、方式内容1、培训**年5月一12月。

2、培训办法:认定##职业中专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分校两所学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开展培训。

集中办班每月举办两期,每期20天,进行脱产培训。

总计培训20期,参训人数20**人。

详见附表)3、培训对象:重点培训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准备外出务工的的青壮年农民。

4、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电子操作、电脑、维修电工、缝纫工、宾馆以及餐厅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

五、措施办法1、加强领导。

为强化##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县农办,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

2、强化管理。

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

培训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

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2013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科教【2013】17号)、《河南省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阳光办【2013】5号)、《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农科教【2013】6号)精神,做好2013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总体目标,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广大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结合“粮棉油高产创建”、“菜篮子”产品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等农业项目实施,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创业培训,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

二、目标任务2013年省农业厅确定我院为阳光工程农业创业培训基地并下达我院180人培训任务。

结合我院实际和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高效种植、高效养殖两个专业,着力培养在农业领域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基础的中青年农民,特别是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等。

三、培训内容根据2013年《阳光工程农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的培训要求,培训工作分集中培训、创业设计、市场考察、实践学习、创业发展五个环节。

(一) 集中培训。

根据生产周期分阶段进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规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规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规范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工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蔬菜种植的人员。

重点培训蔬菜种植户、蔬菜种植公司、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了解常见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的特点,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掌握具体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操作的专业技能,培养懂技术、会示范的蔬菜种植能手。

三、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环节名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重要性排序建议培训学时理论实操合计1 蔬菜种植基本知识了解根茎类、叶类、茄果类、瓜类、葱蒜类、薯芋类等不同蔬菜的特点,以及各类蔬菜对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条件的要求。

12 5 1 62 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技术了解茬口安排的原则,掌握轮作倒茬的方法,根据品种特性来选择优良品种。

1 5 1 63 播种与育苗技术了解番茄、茄子、黄瓜、辣椒的主要作物的壮苗标准。

掌握穴盘育苗、营养钵、育苗块等方式的育苗方法;掌握叶类蔬菜直接播种技术。

2 24 64 施肥、整地技术学习施肥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掌握耕地、平地、做畦和铺放地膜的操作基本方法。

4 2 4 65 定植技术学习定植密度、深度的要求,以及瓜类、茄果类、叶类等不同蔬菜的定植方法 5 2 4 66 定植缓苗后管理了解蔬菜缓苗后的生长特点,能掌握中耕松土、温度调节、放风管理的操作方法。

6 2 4 67 吊蔓或插架技术了解吊蔓或插架的基本要求,掌握具体操作方法。

8 2 4 68 追肥浇水技术了解追肥、浇水的原则,掌握滴灌、膜下暗灌、沟灌等浇水方法;掌握穴施、随水追施、滴灌施肥的不同方法。

7 3 7 109 辅助授粉技术了解作物开花习性、特点,掌握人工辅助授粉、震荡授粉器和丰产剂喷花的操作方法。

9 1 3 410 疏花疏果技术了解留果数量原则,掌握疏花、疏果的操作方法。

10 1 1 211 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了解番茄、黄瓜、茄子、白菜等主要作物病虫害症状、识别方法。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并转为城市居民。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就业经验,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面临困难和挑战,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风险也增加。

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决定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必要的技能和就业经验,增强其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项目内容与方式1. 培训内容(1)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涵盖农村劳动力常见的岗位需求,如建筑工、家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等。

(2)职业素养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礼仪等职业素养,提高其职业形象和职业行为的品质,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创业培训:对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评估等相关服务,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4)职业规划指导:为农村劳动力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岗位和行业,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

2. 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在城市和乡镇中心地区建设培训基地,组织农村劳动力集中培训。

培训周期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岗位需求而定,一般为2-6个月。

培训期间提供住宿和伙食等相关保障。

(2)远程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会议、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开展远程培训。

适用于那些无法离开工作和家庭照顾的农村劳动力,让他们在家就能接受培训。

三、培训管理与服务1. 建立培训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训流程的管理和培训质量的监督。

2. 建立培训教材和教师队伍:编写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招聘具备职业素养和培训经验的教师,保证培训内容质量和教学效果。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

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均衡发展。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不到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不足,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以及培训与就业对接不畅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通过改善培训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实施。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帮助其顺利完成城市就业转移。

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较为均衡的城乡收入分配。

3. 搭建培训机构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信息对接平台,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培训需求的精准匹配。

三、项目内容1. 改善培训服务质量(1) 建立统一的培训质量评估与监管机制,明确和规范培训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提供针对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培训课程,重点培养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技能和知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师资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4) 提供培训期间的生活服务和保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提升培训机构和教育资源(1) 支持农村培训机构向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提升培训质量和能力。

(2) 加大对农村优秀学子的资助力度,鼓励他们到城市的高水平学府深造,培养农村人才。

(3) 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培训与实际就业需求的对接。

3. 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1)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平台,集中发布培训需求和就业信息。

(2) 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推荐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案一、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为核心,通过培训给予他们所需的技术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城市市场的需求。

二、培训课程的多样化培训方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包括技术培训、职业素质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培训将培养农村劳动力掌握各种工种和技能的能力,而职业素质培训将重点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此外,为那些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一些创业指导与管理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事业。

三、学习岗位技能培训方案应该紧密结合城市的需求,培养农村劳动力具备城市岗位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针对不同的职业需求,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建筑工人培训、服务业技能培训等。

通过培训将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就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

四、实际操作训练对于一些需要动手能力的工种,培训方案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训练。

提供实践机会,让农村劳动力能够亲身参与到工作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这种实际操作训练的方式可以通过工作实习、技能比赛等形式来实现。

五、考核和评估体系培训方案应制定完善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通过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培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案。

同时,通过评估,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可靠的证明,加强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六、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指导培训方案应该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指导。

通过建立对接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渠道,及时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就业机会。

同时,给予他们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的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

七、建立培训基地和资源库培训方案需要建立培训基地和资源库,提供培训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材料。

这些培训基地可以是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资源库则包括教材、教具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资料,提供给培训师和学员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
和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
知》精神,特制定20XX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精神,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
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
竞争力为目标,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
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
性培养、定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
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
农村劳务产业开发。

二、目标任务
1、培训任务。

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转移输出。

通过采取“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岀人数万人以上, 确保转移输出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时间。

20XX年度。

三、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

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

2、培训工种。

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物业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为主。

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

3、培训时间。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90天。

4、培训任务。

20XX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岀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

全省确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20个,每县培训任务8000人。

项目县名单、培训任务见《20XX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

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培训人数见《四川省20XX年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汇总表》。

5、培训基地。

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

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劳动和社会保
障系统12个,建设系统2个,科技系统1个,其他系统7个。

分性质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80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3个。

培训规模28万人,输出规模23万人。

培训基地认定情况见《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汇总表》。

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办法,面向被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择优确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任务。

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严格招标,共确定培训单位89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开设培训岗位149个,承担培训任务78250人;教育系统49 个,开设培训岗位267个,承担培训任务60350人;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1个,开设培训岗位72个,承担培训任务12800人;建设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1500人;科技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200人;其他系统7个,开设培训岗位16个,承担培训任务6900人。

6、教学计划。

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务、工种、培训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报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备案。

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各培训单位教学实施计划,编制全县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按综合性教学计划实施。

7、厂培训经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行政府
财政资金补助与农民个人分担相结合。

中央补助培训资金1600万元。

省级财政安排培训资金1500万元。

市、县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安排补助资金。

各地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制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 加强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了专门的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8、考核发证。

学员培训结束后,由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凡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培训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证书。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省级成立由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参加的省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在省农业厅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

各市、州和20个项目实施县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阳光工程指导小组, 度,了解督促培训进度;通过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公布各地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培训任务、转移输岀人数和学员转移输出地点,由社会广泛监督。

4、营造声势,加大舆论宣传引导。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板报、专栏、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
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在中央、省和地方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好的机制、模式、经验和做法。

及时向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报送培训动态和经验材料。

编发阳光工程培训简报,积极指导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5、培育品牌,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在带动劳务输岀方面的示范效应,重点培育“川妹子”、“川厨”、
“川建工”、“川技工”等一批有影响的劳务品牌。

各级政府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转移输出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实现集团化和有序化输出,提高劳务输岀组织化程度。

确保培训人员转移输出,强化培训机构在转移输岀方面的主体职责,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和职业介绍机构、用工单位、劳动力市场、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做到招生一批、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安置一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大做强劳务开发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