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局部生命的发生和进展复习内容:生命的发生和进展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和进展历程;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进化的缘由;了解人类起源与进展。

复习重点:生命起源的观点,生物进化的历程、证据和缘由,人类的起源和进展。

学问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2. 生物进化的历程,3. 生物进化的缘由,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人类的起源和进展复习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推想:〔1〕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大气层无氧气。

(2)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陨石上有并非地球上的氨基酸,在星际中觉察数十种有机物。

2.观点:〔1〕神创论——地球上全部物种都是上帝制造的,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发生论(3)化学进化论(4)宇宙生命论3.证据:〔1〕自然生蛆,推想: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2)斯巴兰让尼的试验,推想:生物不能自发产生。

(3)巴斯德试验,推想: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证据:〔1〕比较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2)比较始祖鸟像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特征。

(3)比较生物细胞色素C 的差异。

2.比较法:〔1〕纵向比较不同年月的化石。

(2)横向比较生物种类。

3.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进化的历程(2)动物进化的历程4.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洁到简洁,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缘由1.分析缘由:〔1〕生物结合的根底——遗传和变异,(2)生物结合的条件——生存和繁衍,(3)生物结合的动力——环境的转变。

2.通过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从感性上生疏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缘由。

3.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猛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第 2 课时〔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展森林古猿——树栖生活。

“露西”时代古人类——开头下地生活,向独立行走方向进展,使用自然工具猎取食物,防范敌害。

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课标要求: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了解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3)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资料和实验,巩固生物学基础知识。

(2)运用比较法和分类法,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利用图表和数据,描述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规律。

(4)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3)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复习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

(2)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2.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生物的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3)遗传和变异:基因、DNA、染色体。

3.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影响。

4.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

(2)细胞质:含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复习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3)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复习难点:(1)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机制。

(2)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1. 课堂讲解:梳理生物学基础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2. 复习资料: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实验观察:进行生物学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图解和基因型推断生物的遗传规律2. 第六单元:生物的进化学说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分类与生物树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规律、生物的进化学说、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图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图解、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遗传规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生物的适应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2. 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的概念与方式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特点胚胎发育过程生物的生殖技术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组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

2. 掌握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组织2. 上皮组织及其功能3. 肌肉组织及其功能4. 神经组织及其功能5. 结缔组织及其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

2. 难点: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引出人体的基本组织。

2. 讲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组织的名称和功能。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细胞膜及其功能3. 细胞质及其功能4. 细胞核及其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难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细胞的发现,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名称和功能。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人体的营养与消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八年级生物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3. 培养学生的复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复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1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2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3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4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5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6 植物的分类及生物圈中的植物多样性2. 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人2.1 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2.2 人体系统及生理功能2.3 人体健康与生活方式2.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 第七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1 动物运动的方式和意义3.2 动物行为的分类和功能3.3 动物通讯的方式和作用3.4 动物的适应性进化4. 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4.1 生物的生殖方式4.2 生物的发育过程4.3 遗传的基本规律4.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5.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5.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3 生物的适应与生态平衡5.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2. 使用图表、图片、实例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复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复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间1. 第五单元:2课时2. 第六单元:2课时3. 第七单元:2课时4. 第八单元:2课时5. 第九单元:2课时六、第十单元生物技术6.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6.2 基因工程的应用6.3 细胞工程的技术6.4 酶工程的原理与应用6.5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七、复习策略与方法7.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7.2 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7.4 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提高复习效率八、中考生物题型和解题技巧8.1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8.2 填空题的答题技巧8.3 解答题的解题步骤和要点8.4 实验题的分析和设计8.5 材料题的解读和分析9.1 组织模拟测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9.2 分析模拟测试结果,找出薄弱环节9.3 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十、中考生物备考策略10.1 掌握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10.2 熟悉中考题型和答题技巧10.3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10.4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10.5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六、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初中八下生物复习教案

初中八下生物复习教案

初中八下生物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 复习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复习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3. 复习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

二、复习内容:
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3. 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

三、复习提纲: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3. 细胞分裂的过程;
4. 细胞分裂的意义。

四、复习要求:
1. 理解和记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3. 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 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五、复习方法:
1. 针对性复习教材中相关知识点;
2. 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六、复习提醒:
1. 复习时要注重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复习时要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3. 复习前要做好准备,高效复习。

以上是本次生物复习教案的范本,仅供参考。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

教学活动:1. 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3. 开展实验,探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作业与评价:1. 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第二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食物来源、氧气供应、能量转化。

教学活动:1. 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探究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3. 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

作业与评价:1. 绘制光合作用的过程图。

2. 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第三章:植物的生殖与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特点。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 植物的生长特点: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组织分化。

3. 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

教学活动:1. 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特点。

2. 探索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3. 进行植物的繁殖和栽培实践操作。

作业与评价:1. 绘制植物的生殖方式图。

2. 写一篇小论文,介绍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规律:遗传规律、环境规律、营养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
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aAa
AA AaAaaa
(四0\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三、教学过程
(1)知识梳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知识点背诵(课堂内时间)
(3)填空形式检查,提问
四、课堂检测(周清形式检测)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