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罗《瓦尔登湖》课件

合集下载

Walden(《瓦尔登湖》)

Walden(《瓦尔登湖》)

封面:介 绍PPT的 主题和作 者
背景介绍: 介绍《瓦 尔登湖》 的背景和 作者生平
内容概述: 概述《瓦 尔登湖》 的主要内 容和思想
分析与鉴 赏:对 《瓦尔登 湖》进行 深入分析 和鉴赏
结论:总 结《瓦尔 登湖》的 价值和意 义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 的书籍和 资料
PPT的详细内容
第三章
瓦尔登湖的自然环境
如何使用图表和表格来表达数据和信息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 图、饼图等
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检查数据来源和 准确性
清晰标注图表元素:标题、轴标签、 图例等
合理布局图表和表格:保持页面整洁 避免拥挤
适当使用颜色和字体:突出重点易于 阅读
注意图表和表格的交互性:便于观众 理解和操作
如何设计幻灯片的布局和排版
梭罗在瓦尔登湖生 活了两年零两个月 期间创作了《瓦尔 登湖》一书。
《瓦尔登湖》是梭 罗对自然、生活、 社会和人生的深刻 思考被誉为“美国 文学的经典之作” 。
瓦尔登湖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反映了19 世纪美国社会的变 革和思想潮流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瓦尔登湖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活动
自然风光:瓦尔登湖周围有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森林、湖 泊、山脉等。
情感: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 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如何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保持眼神交流:与观众保持眼神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尊重。 提问和回答:适时提问鼓励观众参与并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 肢体语言: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如手势、表情等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控制时间:注意控制演讲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确保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瓦尔 登湖的自然环 境和生态系统
加强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保护 水质和生物多

《瓦尔登湖》赏析PPT课件

《瓦尔登湖》赏析PPT课件

.
7
• 字里行间透着欣喜之情,赞美之情,我们 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进入了大自然的灵魂。
• 写鱼的美,未用任何华丽的词藻,朴实的 文风再次显露了作者的真诚。
.
8
When this
bar is gradually increased by storms, tides, or currents, or there
is a subsidence of the waters, so that it reaches to the surface, that
which was at first but an inclination in the shore in which a
thought was harbored becomes an individual lake, cut off from the
as if they were fabulous fishes, they are so foreign to the streets,
even to the woods, foreign as Arabia to our Concord life. They possess
a quite dazzling and transcendent beauty which separates them by a
.
2
• 梭罗喜爱的自然万事万物,都在他的笔下都显得 生动细致起来。打开《瓦尔登湖》,人们甚至可 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 的雾霭。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野鸭与老鼠,青 蛙与乌龟;菖蒲与芦苇,河蓼草与眼子草;垂钓 与种豆,泛舟与悠淡等等,这些在梭罗的审美中 都显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真实,自然的一切 细微都逃不过梭罗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支生花的 妙笔,自然万物都带上了人的感情和个性。

粤教版必修三 《瓦尔登湖》课件 (共35张)

粤教版必修三 《瓦尔登湖》课件 (共35张)
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梭罗的理想生活模式 及其主张
(一) 鼓励人们要简化生
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 品味人生。告诉世人不要被繁 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
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二) 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 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认为人 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 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
《瓦尔登湖》最早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徐 迟于1949年译成中文出版。
评价:
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
圣经,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 “塑
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哈丁:《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 之书;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 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 作品;
瓦尔登湖水的色彩变化
• 同一点--- • 山顶看--忽蓝忽绿 蓝
• 近看--黄澄澄 • 远看---淡绿
•阳光下--碧绿
•晴空万里 时---湛蓝
研读文本的第五、六段,思考:作者 是怎样来表现瓦尔登湖的清澈的?
作者通过写自己在 湖里的生活体验和写湖 中的映衬物来突出瓦尔 登湖的清澈。
湖水的清澈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美国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 改革家和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 大学,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 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 业。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 称一位“异人”。他和爱默生、富 勒都是“简朴生活”的宗师,他们 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 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
晴天夏日— 蔚蓝 远处望—— 蓝灰 暴雨下—— 蓝黑

《瓦尔登湖》课件

《瓦尔登湖》课件

远观全 2.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 这像是玻璃的溶液, 景 这像是玻璃的溶液 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
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 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
近观微景
3.从山顶下瞰,你可以看到,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 从山顶下瞰,你可以看到, 从山顶下瞰 鱼…… 俯瞰全景
“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 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 一条鱼跳跃起来 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 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 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 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 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 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 从分辨。 从分辨。 ” 这是在晴天,作者坐在树桩上静观、感觉到的情景。虽 这是在晴天,作者坐在树桩上静观、感觉到的情景。 是动景,却极显静谧;景物描写生动细致, 是动景,却极显静谧;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又映现作者 心境。运用拟人手法,瓦尔登湖并没有灵魂、意志或感 心境。运用拟人手法,瓦尔登湖并没有灵魂、 而这里像描写人的生命一样描写湖, 觉,而这里像描写人的生命一样描写湖,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瓦尔登湖的生命力, 现出瓦尔登湖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丰富体验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 它是大地的眼睛; 它是大地的眼睛 己的天性的深浅。 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 睫毛一样的镶边, 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 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运用比喻,把眼睛比湖,睫毛比森林,群山、 运用比喻,把眼睛比湖,睫毛比森林,群山、山崖 比眉毛, 比眉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瓦尔登湖的美丽丰富和 灵性洋溢,画面鲜明生动。 灵性洋溢,画面鲜明生动。 “望着 望着……深浅” 意思是说这里的湖像一面镜子,可以 深浅” 望着 深浅 意思是说这里的湖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人的自然天性来。( 。(作者认为湖的纯洁清净使 映照出人的自然天性来。(作者认为湖的纯洁清净使 人得以返观内心,发现自己的自然本性。 人得以返观内心,发现自己的自然本性。但这种发现 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的熏陶感染、 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的熏陶感染、 改造影响,有些人较多地失去人类可贵的本性, 改造影响,有些人较多地失去人类可贵的本性,有些 人则较多地保存了这种本性。 人则较多地保存了这种本性。 )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ppt精品课件19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ppt精品课件19
(1)这三段主要是描写瓦尔登湖的
必 修 三 瓦 尔 登 湖 : 3
2019/3/31
水色,但在描写瓦尔登湖的水色之 前却向读者介绍康科德所有的湖泊 的颜色,这是为什么?
康科德湖泊颜色: 晴天夏日——蔚蓝 远处望——蓝灰 暴雨下——蓝黑

作用:为下面描写瓦尔登湖作铺垫
和烘托。 (侧面描写) 举一反三:与《巩乃斯的马》的开 头何其相似!

2019/3/31
:
12
09高一
5、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
必 修 三 瓦 尔 登 湖 : 3
2019/3/31
持着自身的纯洁”? 第7自然段 研读最后这一段,思考: 1、在这里作者抒发了一种怎样 的情感? 对瓦尔登湖的歌颂,由此推广到 对整个大自然的歌颂。

2、作者在这里提及夏娃和亚当被逐出伊 甸园一事,又是世纪美国 09高一 作家梭罗的一部文学名作,在梭罗生前, 它的名气不很大,但以后声誉与日俱增, 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 必 书中记录了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 修 自食其力,过一种原始简朴但又诗意盎 三 然的生活的情景及所思所悟。其中对工 3 业文明的反省常常令人拍案叫绝。 瓦 著名作家徐迟的译本生动、细腻,引人 尔 入胜。徐迟说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 登 湖 孤独的书、一本智慧的书。近年,美国 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这本 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 大地的人们。

2019/3/31
:
4

09高一

必 修 三 瓦 尔 登 湖 : 3
2019/3/31

细读课文,交流讨论 1、本课划分层次有以下几种划法,正确的为哪种? 并写出各部分大意。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来 概括。 3、第五自然段作者写钓狗鱼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4、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什么特色? 请用此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5、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6、把本课分别与《黄山记》和陶渊明的《归田园 居》比较,说说三位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有何不同? 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

《瓦尔登湖》ppt课件

《瓦尔登湖》ppt课件
⑴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进湖边,看到岸边细沙 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率,愈远色 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 ⑵当晴空万里时,而湖水又波涛汹涌,波涛以适宜的角度映 衬蓝天,湖水糅进更多的光线,一片浮光耀金,较远的一些湖 水比天空更为湛蓝. ⑶看到一种罕有其匹、悠然心会、妙处难以与君说的亮蓝, 犹如浸水之后的色彩变幻的丝绸,还像青锋刀刃,比之天空 更为清新的空灵.
主题思想
本文细腻地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细致 入微地描写了湖水的颜色变化,醉人心脾,引人入胜,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怀.
写作特点
1、描写细腻生动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
课后练习
细读万水千山总是情p21 淡妆浓抹总相宜p22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 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梭罗在大学毕业后 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 我要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 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 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这样一种寻求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 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
⑶湖水清可见底,没有一处是污浊的,并且居然连一 棵水草都没有,即使在湖边所见到的很少的水草 也和湖水一样,清净无垢. ⑷瓦尔登湖的清晨,漂浮的烟雾和南风,还有金色的 春雨,还有成群的野鸭和天鹅在湖边遨游,给瓦尔登 湖增添了生机,最后又写了湖水涨落起伏时的奇幻 变化.
2、找出课文中描写瓦尔登湖湖水颜色变 化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
1、本课划分层次有以下几种划法,正确的为 哪种 并写出各部分大意.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瓦尔登湖》PPT课件

《瓦尔登湖》PPT课件

瓦 一、(1)湖水的特点及环境

尔 二、(2-3)湖水的色彩变化
登 湖
三、(4-6)湖水的清澈

四、(7)湖水的未来

全文细腻地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 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湖水的颜色变化,沁人 心脾,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 融入自然的思想情怀。
1、本文描写了瓦尔登湖的哪些特点? 美丽的湖光水色:深邃、清澈
28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27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二、检查预习
深邃 Suì 上涨 zhǎng 峰峦 luán
湖泊 pō 映衬 yìng 湛蓝 zhàn
霓虹 ní
蜿蜒 Wān
模样
yán

铺就 pū
葱郁 cōng
黄澄澄 chēng 一泓清水 hóng
寒光熠熠 yì 终年不涸 hé
湛 湛蓝 椹 桑椹 邃 深邃 遂 遂愿
融 融解 溶 溶化 澈 清澈 辙 车辙
莹 晶莹 茔 坟茔 嬉 嬉戏 嘻 嘻嘻哈哈
深邃: ①深 ②深奥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1、品文题:你从题目上读出点什么?
文章的题目是其标志,也是它的脸面之 所在。本文以“瓦尔登湖”为题,朴素而不 普通,大方而不庸俗,既点明了文章描写的 主体,同时又以“水”的清灵引入文章,使 人未读其文,先感其意。

初中班会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瓦尔登湖》课件 (26张PPT)

初中班会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瓦尔登湖》课件 (26张PPT)

内容简介
《终止语》
作者向所有的人宣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 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谛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 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笨拙。”
《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作者描写了他生活的地方霍尔威尔“真正迷人之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在想 象中下田园,并亲身耕耘。作者展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在这样的地方,作者认 识到,“生也好,死也好,我们仅仅寻求现实”,现实才是生活所应当寻求的全 部。
内容简介
Walden Lake Reading Sharing
《孤寂》
作者描写了在森林中一个人生活所独有的感受--孤寂。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其他一些动物来反衬心 中的感觉,“牛蛙呜叫,邀来黑夜, 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荡的赤杨 和松柏。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如 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来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暴 的”。虽然孤寂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 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由于“宁静不多是绝对的”。
作者简介
Author Introduction
02
内容梗概
Content Overview
03
作品鉴赏
Works Appreciation
04
评判感悟
Judgment perception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Author Introduction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
1817.7.12--1862.5.6
Walden Lake Reading Sharing
第三部分
作品鉴赏 Content Overview
作品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瓦尔登湖》作为山水散文在写法上有何 独特之处?
虚与实。虚即喜欢使用夸饰、映忖、烘托、 渲染、神话传说等。
• 2、文章从第几段开始正式描写瓦尔登湖的? 哪些段落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从第3段开始。第3至第6段为实写,第7段为 虚写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瓦尔登湖的哪些 特点?有何作用? 美丽的湖光水色:
美国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 和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担任数年 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 生事业。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
“异人”。他和爱默生、富勒都是“简朴生活”
的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 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
界带来了清新长风。
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瓦尔登湖》的五 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 灵探索之书;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 单生活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 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梭罗的理想生活模式 及其主张
(一) 鼓励人们要简化生 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 品味人生。告诉世人不要被繁 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 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纯洁,充满生机是 亘古不变的——永恒的美丽!而人类心为物役,虚掷生命,如过眼 烟云,遗忘了最珍贵的大自然。
瓦尔登湖水的色彩变化
• 同一点---忽蓝忽绿
• 近看--黄澄澄 • 阳光下---碧绿
• 山顶看---蓝
• 远看---淡绿 • 晴空万里时---湛蓝
•作者怀有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涤除尘世杂念,与瓦尔登湖的自然 之美融为一体。平淡、恬静
2.课文的第四、五、六段,思考作者是怎 样来表现瓦尔登湖的清澈的?
评价:
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
圣经,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 “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瓦尔登湖》的创作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 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畔。至 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自 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 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 《瓦尔登湖》。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只身 住进瓦尔登湖边自己盖的木屋,自耕自食,两年 有余。他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来到林中投入这 种实验生活。在这间木屋里,他观察着,倾听着, 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不是逃避人生, 而是在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 生地更高规律。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 所思所悟的记录。 正如梭罗梭说:“我隐居林中,因为我希望 活得从容,只和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 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妙,以免待我将死之时, 才发现我原来是枉度此生。”
(四)梭罗注重生活的 自由,他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简 朴生活,这是他对自由、对个 人价值执着追求的表现。
深邃 Suì 上涨 zhǎng
霓虹 ní
黄澄澄
chéng zhà n
蜿蜒 Wān yán 湛蓝
n 峰峦 luá
湖泊 pō ng 映衬 yì
模样 mú 铺就 pū
葱郁 cōng
寒光熠熠 yì
终年不涸 hé ng 一泓清水 hó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生平:1817年7月12日生于康科德城; 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 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 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 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 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 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 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 到了一种理 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 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 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 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 科德城,年仅44岁。
全文结构
(一)第1段:湖水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 (总写) (二)第2-6段:湖水的色彩变化、清澈 (分说)
(三)第7段:湖的历史变迁及对湖的赞美
(总括)
1.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湖水的颜色?湖 水的颜色有具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了什么情感?
角度:<1>不同的地点:山顶、湖边、再远一点。 <2>不同的时间:在阳光的映衬下,晴空万里时。 远近结合,动静相生,有点有面,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描绘颜色 变幻。 运用多种手法写景状物: 写景手法的多样化,远景、近景,全景、微景,动景、静景 湖水颜色的特点:鲜艳、纯净、不断变幻。 目的:为了表现瓦尔登湖的深邃和清澈。 情感:对瓦尔登湖的喜爱之情。
通过写自己在湖里的生活体验和写湖中的映衬物来突 出瓦尔登湖的清澈。
湖水的清澈
• • • • • 潜游湖中的人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 可看见鱼,鱼的条纹清晰可辨 斧头掉下25英尺处清晰可见并捞了上来 湖里不长一根水草 洁白的鹅卵石在湖底延伸一两杆之后便是细沙
3.文章最后一段写“不少部落……一个有一个消失了”和“亚 当、夏娃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清亮、深碧、终年不涸 在全文中起总领作用。
深邃、清澈
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康科德地区的湖泊? 为下文写瓦尔登湖作铺垫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瓦尔登湖的?全文的结 构特点是什么?
四个方面:湖水的特点及环境;湖水的色彩变化;湖水的 清澈;湖水的未来。 结构特点是“总--分--总”。即是:先总写湖水的特点及 周围环境;再通过各个角度来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 最后对全文进行收束,并抒发了自己对湖水以及大自然的喜爱之 情。
(二) 对工业文明、喧嚣 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 忧虑,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 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 轻松和愉悦。
(三)瓦尔登湖不仅是梭 罗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 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 他喜 欢孤身独处,但不是避世,不 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 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 侵略,他倡导过“公民的不服 从”的思想,他曾因拒绝交税 而坐过监狱,可看出他是积极 走向人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