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L800交付技术规范书(doc 52页)
电信IPTV终端技术规范范本(doc 76页)

电信IPTV终端技术规范范本(doc 76页)四川电信IPTV终端技术规范2012-4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四川分公司1 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对中国电信集团《IPTV技术规范(V3.0)》的补充,规定了四川电信IPTV终端的零配置、性能告警、性能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升级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IPTV终端与ITMS的接口开发,为四川电信ITMS管理IPTV 终端接口开放的测试提供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PD-069: TR-069 with Change Text from WT-121TR-106: Data Model Templatefor TR-069-Enabled DevicesPD-128: Interoperability Test Plan for TR-069 Plugfests WT-121: TR-069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SOAP1.1: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1.1SSL3.0: The SSL Protocol, Version 3.0RFC 2616: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1RFC 2617: 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AuthenticationRFC 2246: The TLS Protocol, Version 1.0Q/CT 2374-2011 IPTV业务系统终端与终端管理平台接口技术要求V3.0Q/CT 2375-2011 标清机顶盒设备技术要求 V3.0Q/CT 2376-2011 高清机顶盒设备技术要求 V3.03 缩略语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 D 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数字版权管理EPG 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 电子节目单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HTML Hypertext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 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Management Protocol 互连网组管理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协议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层MPEG-4 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移动图像专家定义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OSD O n-screen Display 屏幕视控系统O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PPPoE PPP over Ethernet 基于以太网点对点协议RTCP Real-time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 R 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SIP S 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起始会话协议S/N S ignal/Noise 信噪比SOAP Simple Object四川电信IPTV终端技术规范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SL S ecure Socket Layer 安全套接字层STB S et Top Box 机顶盒TCP T 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Stream TS传输流UDP U 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PnP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通用即插即用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四川电信IPTV 终端技术规范4 终端定义IPTV 终端:是指具备网络接入和页面信息浏览、视、音频播放等交互式应用功能,可直接连接电视机音响等播放设备的多媒体终端。
某通信公司终端技术规范书(DOC 129页)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1年1月目录1.前言 (1)2.设备类型 (2)3.物理接口要求 (3)3.1网络侧接口要求 (3)3.1.1GPON接口要求 (3)3.2用户侧接口要求 (3)3.2.1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3)3.2.2WLAN接口要求 (3)3.2.3USB接口要求 (3)3.2.4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4)4.功能要求 (5)4.1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5)4.1.1IP协议要求 (5)4.1.2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6)4.1.3DNS功能要求 (6)4.1.4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7)4.1.5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0)4.1.6IPv4 NAT (11)4.1.7其它功能要求 (11)4.2WLAN AP功能要求 (11)4.3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4)4.4业务发现和控制功能要求 (15)4.4.1业务发现 (15)4.4.2业务控制 (16)4.4.3QoS功能要求 (16)4.5语音功能处理要求 (17)4.5.1功能要求 (17)4.5.2业务要求 (20)4.5.3软交换SIP协议要求 (21)4.5.4IMS SIP协议要求 (23)4.5.5H.248协议要求 (23)4.5.6性能要求 (23)5.安全要求 (25)5.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25)5.2用户侧接口安全性 (26)5.2.1WLAN接入安全性 (26)5.3用户侧登录安全性 (27)5.3.1用户侧登录安全基本要求 (27)II5.3.2电信维护帐号 (27)5.3.3家庭网关(e8)用户帐号 (28)5.4设备安全性 (28)6.管理和维护要求 (29)6.1基本要求 (29)6.1.1功能要求 (29)6.1.2协议要求 (29)6.1.3日志要求 (30)6.1.4设备标识要求 (30)6.1.5配置文件备份要求 (31)6.1.6设备注册认证功能 (31)6.2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32)6.2.1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32)6.2.2系统信息管理 (33)6.2.3基本配置 (35)6.2.4高级配置 (36)6.2.5设备管理 (38)6.2.6配置文件的USB快速备份和恢复 (40)6.2.7网络诊断 (42)6.3TR069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42)6.3.1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42)6.3.2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43)6.3.3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46)6.3.4设备告警功能 (47)6.3.5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47)6.3.6软件远程管理 (47)6.3.7业务部署和控制 (48)6.4基于OMCI的EMS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48)7.性能要求 (50)7.1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50)7.1.1吞吐量 (50)7.1.2地址学习 (50)7.1.3缓存大小 (50)7.1.4安全处理要求 (50)7.2WLAN无线性能指标 (51)7.2.1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51)7.2.2WLAN覆盖性能要求 (51)7.2.3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51)7.3可靠性 (52)8.运行环境要求 (53)8.1供电及功耗要求 (53)8.2环境要求 (54)III8.3抗电磁干扰能力 (55)8.4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55)8.5过压过流保护 (55)8.6光接口安全性要求 (55)9.软硬件要求 (56)9.1硬件要求 (56)9.1.1基本要求 (56)9.1.2硬件能力要求 (56)9.1.3Flash存储空间规划 (56)9.1.4指示灯要求 (57)9.1.5开关与按钮 (58)9.2软件要求 (59)9.2.1基本要求 (59)9.2.2软件基本架构 (59)9.2.3程序加载 (60)9.2.4软件开发环境要求 (60)9.2.5要求提供的服务 (61)9.2.6用户登录要求 (61)9.2.7系统升级要求 (62)9.2.8Linux文件系统结构要求 (62)9.2.9Linux系统命令要求 (63)9.2.10接口1具体要求 (64)9.2.11接口2具体要求 (64)10.基本应用要求 (66)10.1强制门户功能 (66)10.2家庭监控 (66)10.3家庭存储 (66)10.4IPTV (66)11.家庭网关(e8)界面要求 (68)11.1基本要求 (68)11.1.1用户界面分类 (68)11.1.2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68)11.2快速安装光盘 (68)11.3家庭网关(e8)外壳标签要求 (69)11.4设备外壳要求 (70)11.5家庭网关(e8)外包装要求 (71)12.其它要求 (74)12.1设备预配置要求 (74)12.2配件 (75)12.3随机文件 (75)12.4安全性要求 (76)12.4.1过电压过电流 (76)IV12.4.2电磁兼容性 (76)12.4.33C认证 (76)附录A (规范性附录)外包装要求材质及工艺要求 (77)A.1材质要求 (77)A.2工艺要求 (77)A.3可靠性 (78)附录B (规范性附录)DHCP报文扩展 (79)B.1 Vendor Specific Information(Option 43) 格式 (79)B.2 Vendor class identifier(Option 60)格式 (79)B.3 设备自动发现流程 (81)附录C (规范性附录)日志文件格式 (83)C.1 文件格式 (83)C.2 Syslog Message Severities (83)附录D (规范性附录)告警信息 (84)D.1 告警编号规则 (84)D.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84)附录E (规范性附录)接口2协议 (87)E.1协议数据包基本结构 (87)E.2接口操作命令定义 (89)E.3协议流程 (94)E.4 Retcode定义 (100)E.5 固件参数属性要求 (100)E.5.1 固件参数属性说明 (100)E.5.2 固件参数属性的操作 (101)E.6 USB挂接点定义及命名规则 (102)E.7通过ITMS设置启用或关闭中间件流程 (102)附录F (规范性附录)接口2参数定义 (104)F.1 PPPoE (104)F.2 PPPoE代理功能 (106)F.3 DHCP SERVER (107)F.4 PORT FORWARDING (108)F.5 WLAN (109)F.6 USB接口控制功能 (111)F.7 IGMP PROXY (111)F.8电信维护帐号 (112)F.9强制家庭门户功能 (112)F.10 ALG功能开关 (113)F.11 断线重连功能 (113)F.12多终端上网 (114)F.13网络服务管理 (115)F.14管理平台URL (115)F.15 WAN接口IP地址参数 (116)VF.16 DOWNLOAD参数 (117)F.17 UPLOAD参数 (117)F.18 TR069管理参数 (118)F.19管理通道DNS地址 (118)F.20 INTERNET通道实例标识参数 (119)F.21电信扩展事件参数 (119)F.22网关按键事件参数 (120)附录G(规范性附录)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 (122)G.1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 (122)VI1.前言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电信”)进行GPON上行的e8-C终端设备集中采购的技术要求。
湖南电信L800交付技术规范书v1201

湖南电信L800交付技术规范书v1 201
文档名称文档密级
湖南电信L800交付技术规范书
1 概述
L800无论是覆盖农村、还是覆盖城区,其主要工作内容均可分为两部分:CDMA重耕及优化、L800工程交付及优化,本文主要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描述。
2 L800交付全景图
Figure 1 L800交付全景图
3 L800M部署特点及原则
3.1 L800M农村部署特点
剩余频率多,建设L800对CDMA影响小:
利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动CDMA频率,采用夹心方案,快速完成部署
连续覆盖是关键:
LTE在农村无覆盖,电信也没有除CDMA外的站址资源,所以,直接全部利旧CDMA站址,1:1的建设LTE800M
2017-5-4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第1页, 共52页。
中国电信OTN设备技术参考规范

中国电信OTN设备技术参考规范2、160/80/40x10/40Gbit/s OTN波分复用系统技术规范目录1. 概述2. 述语与定义3. OTN网络结构和应用4. 接口要求5. 复用结构6. OTN设备类型和基本要求7. OTN保护要求8. DCN实现方式9. 网络管理10. 控制平面要求(可选)1概述1)本文件为光缆通信干线工程160/80/40x10Gbit/s波分复用(OTN)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主要是对基于10Gbit/s速率,使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分布式喇曼放大器(DRA),工作在1550nm窗口的WDM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
它适用于G.652和G.655光纤光缆。
2)本文件内所引用的ITU-T建议均是指ITU-T最新通过的建议。
对于那些在本文件中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而ITU-T已有建议的技术规范,应满足ITU-T最新建议。
对于到目前为止,ITU-T仍未形成最终建议的规范,投标方应在ITU-T形成最终建议以后,有义务将所供设备升级为符合ITU-T的建议。
3)O TN系统的设计寿命不应少于20年。
4)投标方对本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必须逐条作出明确的答复,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引用附件部分必须指出对应的页码和章节,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
5)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中文技术文件。
(1)设备的详细技术性能、功能和指标、工作原理、方框图、功耗、机架结构(容量、尺寸和重量),机框构成和组架方案图等。
(2)设备所用激光器、光检测器、光纤放大器、分波/合波器和时钟等主要元器件和模块的类型、生产厂家及其技术指标。
(3)设备的可靠性,包括MTBF或故障率(Fit)数据及其计算依据及验证方法。
(4)所供各设备工厂验证测试报告。
(5)各级网管系统的性能,包括所能管理的网元类型及数量、网管功能、网管系统的显示方式、显示内容(网络图等)、故障统计、网管系统的硬件配置及性能、扩展功能和接口等。
电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

电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设备的使用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为了确保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互联互通,制定并遵守一套规范、规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电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规范。
1. 设备接入的基本原则电信设备接入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安全、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
在设备接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 资源需求:根据网络资源需求,设备接入应合理规划资源的分配,确保各设备的网络连接稳定。
同时要考虑网络容量的扩展,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1.2 安全防护:设备接入时应严格遵守网络安全规范,避免安全漏洞和攻击。
在网络接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设置,包括防火墙、网络隔离等。
1.3 故障处理:设备接入后,必须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
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排查和修复,以保证网络通信的持续稳定。
2. 设备接入的技术标准2.1 接入方式: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网络环境,可以采用有线接入或者无线接入方式。
对于有线接入,需遵循IEEE的相关标准,如Ethernet(IEEE802.3)、Gigabit Ethernet(IEEE802.3ab)等。
对于无线接入,需遵循Wi-Fi的相关标准,如Wi-Fi 4(IEEE802.11n)、Wi-Fi 5(IEEE802.11ac)等。
2.2 IP地址分配:在设备接入过程中,需要分配唯一的IP地址,以实现设备的网络互联。
IP地址的分配可采用手动分配或者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分配。
同时,还需遵循RFC 1918等相关标准,以确保私有IP地址的正确分配和使用。
2.3 网络协议:在设备接入过程中,需遵循相应的网络协议。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
通过遵循这些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2.4 数据传输速率:根据设备的需要和网络环境的限制,设备的接入速率需符合一定的标准。
中国电信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终端技术规范书引言本文档是为中国电信电信终端厂商编写的技术规范书。
本规范旨在为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终端产品在中国电信网络中的良好使用体验和互操作性。
1. 产品概述1.1 产品定义本章节定义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
1.2 产品分类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分类,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调制解调器等。
1.3 产品功能要求本章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包括通信功能、应用支持、接口要求等。
2. 技术要求2.1 网络接入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与中国电信网络的接入要求,包括网络制式、频段支持、接入认证等。
2.2 通信能力本章节详细描述了终端产品的通信能力要求,包括通话质量、短信功能、数据传输速率等。
2.3 安全性能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通信安全、数据加密、终端身份认证等。
2.4 软件要求本章节详细描述了终端产品的软件要求,包括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支持、软件更新机制等。
2.5 人机交互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的人机交互要求,包括界面设计、按键布局、触摸屏操作等。
3. 验证与认证3.1 验证方法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验证方法和测试流程,包括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用例制定、测试结果评估等。
3.2 认证标准本章节列举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认证标准,包括中国电信认证、国际认证等。
4. 技术支持4.1 技术支持渠道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厂商可以获取技术支持的渠道,包括技术支持热线、在线支持等。
4.2 技术支持内容本章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电信终端厂商可以获得的技术支持内容,包括技术指导、故障解决、软件升级等。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涵盖了产品概述、技术要求、验证与认证以及技术支持等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本规范,中国电信终端厂商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终端产品,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互操作性,满足用户需求和行业要求。
电信设备验收规范要求细则书

PART 02
设备检查
设备外观检查
设备外观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划痕、凹陷、锈蚀 等现象。
标签标识
检查设备上的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包括设 备名称、型号、序列号等信息。
安装指南
检查设备是否附带安装指南、保修卡等文件,以确 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售后服务的顺利进行。
设备性能测试
功能性测试
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符 合技术规格要求。
01
性能测试
测试设备的性能指标,如传输速率、信 号强度、稳定性等,以确保设备性能达 到预期标准设备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以确 保设备能够与其他系统顺利连接和通 信。
设备接口检查
接口类型
检查设备的接口类型是否符合技术规格要求,如 USB、HDMI、RJ45等。
接口连接
检查设备的接口连接是否牢固、可靠,避免在使 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脱落等问题。
统的兼容性。
设备协议兼容性
03
设备的协议应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能够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
行通信。
设备安全性标准
设备物理安全
设备的物理安全应得到保障,包括但不限于防雷、防潮、防火等 安全措施。
网络安全防护
设备应具备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数据安全保护
设备应提供数据加密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PART 05
验收文档
验收报告编写
验收报告应包含设备的基 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 号、规格、数量等。
验收报告应对设备的性能 、功能、安全性等方面进 行评价,并给出结论性意 见。
ABCD
验收报告应详细记录验收 过程,包括验收时间、验 收人员、验收方法等。
湖南电信交付技术规范书

湖南电信交付技术规范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湖南电信的交付技术要求。
通过遵守本规范,能够确保交付工作的高质量和标准化。
2. 交付要求湖南电信的交付工作需要满足以下要求:2.1 交付流程交付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调研和需求确认2.设计方案制定3.设备选型和采购4.施工和安装5.联调和测试6.系统部署和配置7.验收和交付8.文档归档和交接2.2 设备选型和采购在选型和采购设备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设备必须符合湖南电信的技术规格和标准。
•设备供应商必须具备良好的声誉和信誉。
•设备必须有足够的性能和容量来满足需求。
•设备必须支持湖南电信的网络架构和拓扑。
2.3 施工和安装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施工必须按照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
•安装的设备必须可靠地连接到电源和网络。
•安装场所必须满足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
2.4 联调和测试在联调和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工作:•确保设备和系统之间的通信正常。
•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功能正常。
•进行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
•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2.5 系统部署和配置在系统部署和配置阶段,需要完成以下任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部署和安装。
•配置设备和系统参数。
•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符合要求。
2.6 验收和交付在验收和交付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验收必须按照湖南电信的验收标准进行。
•验收结果必须记录和归档。
•交付的文档和材料必须完整和准确。
•交付的设备和系统必须满足质量和性能要求。
2.7 文档归档和交接在交付完成后,需要进行文档归档和交接工作:•归档所有相关的文档和资料。
•准备交接文档和培训材料。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顾客能够独立操作和维护系统。
3. 文件管理为方便管理和查阅,本规范要求对交付工作相关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
以下是文件管理的要求:•所有文件必须按照规定的文件命名和目录结构进行存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电信L800交付技术规范书1 概述L800无论是覆盖农村、还是覆盖城区,其主要工作内容均可分为两部分:CDMA重耕及优化、L800工程交付及优化,本文主要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描述。
2 L800交付全景图Figure 1 L800交付全景图3 L800M部署特点及原则3.1 L800M农村部署特点◆剩余频率多,建设L800对CDMA影响小:利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动CDMA频率,采用夹心方案,快速完成部署◆连续覆盖是关键:LTE在农村无覆盖,电信也没有除CDMA外的站址资源,所以,直接全部利旧CDMA站址,1:1的建设LTE800M3.2 L800M进城部署特点◆无剩余频率资源,建设L800必将影响CDMA:无论采用靠边方案或是夹心方案,都涉及频率调整或翻频,都会影响CDMA◆补充覆盖是关键:LTE在城区已有了较好覆盖,800M建设LTE无法提供较大带宽,做数据无优势,作为L1800的深度覆盖补充是最优选择。
3.3 L800交付策略3.3.1农村交付策略16年规划批复农村800M站点,原则上与C网基站1:1共址部署;有原则的增加CL站点。
设备选型:全网采用2T4R+大功率建设;天馈方案:CL独立天馈,农村塔站不增加租金;站址方案:农村覆盖受限,新增天线与CDMA 1:1叠加建设;3.3.2城区交付策略建设规模:原则上城市C网室外宏基站1:1共站重耕部署(约15万);设备选型:全网采用2T4R进行建设;天馈方案:与L1800共天线,更换天线不增加租金;站址方案:基于城区所有电信C网站址进行1:1选址;总结:城市区域推动L800M跟随L1800M建设一张OneLTE网络;农村区域推动L800M叠加新建,CL解耦;4 L800频率频点规划4.1 800M重耕方案选择城市地区800M频率使用方案主要分为1.4M方案、3M方案和5M方案三种,我省1X使用数量均在3个及以下,主要考虑3M方案和5M方案两种重耕方案5M 3M 3M 800M LTE带宽夹心方案1 夹心方案2(推荐)夹心方案1LTE中心频点上行:829.2MHz 上行:828.6MHz 上行:829.8MHz下行:874.2MHz 下行:873.6MHz 下行:874.8MHz 重耕的CDMA频点78、119、160、201 78、119、160 119、160、2014.2 L800农村频率规划如下图为L800 5M带宽频率全网频段一致,都使用2452频点。
BAND号为5。
4.3 L800城区频率规划下图为集团对城区的频率建议大型城市:农村采用5M ,城市采用3M 形成天然隔离,无需设置与用隔离区2.445M2.475M372834.92M LTE871.725M876.645M874.2M242中小城市:城市\农村全都重耕为5M LTE,无需隔离设置,不存在系统间同频干扰,全网一致性好。
5 L800网络参数规划5.1 L800参数规划1)eNBID(省公司已下发)2)TACTA划分基本原则及分组参考1.8G和2.1G规则,800M和1.8G/2.1G共站建议同TAC,落入现网TAC范围的站点使用现网规划的TAC,如果TAC下挂站点较多,需要提前考虑TAC分裂。
3)PCI规划原则同1.8G和2.1G,L800M站点需要重新规划。
4)PRACH规划原则同1.8G和2.1G,L800M站点需要重新规划。
分组建议:1.Prach采用码域规划的方法,即只需要规划根序列即可;2.Prach根序列所需个数与小区的半径设置相关,其中右上表为推荐的小区半径设置;3.Prach跟序列规划优先级:高铁(配置高速或超高速小区)>地铁>超远覆盖>省边界>地市边界>剩余广覆盖站点>室分4.由于Prach规划与接入相关,其中移动速度对接入有影响,因此分组优先考虑高速场景的,该区间划分推荐采用高速及超高速小区推荐使用区间段;室分场景中一个小区只需要1个根序列,同时覆盖一般较好,因此室分L800需要按照《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LTE无线网络关键参数配置指导意见》;5.其余用于广覆盖区域5)小区半径《网络参数规划指导》里涉及郊区/农村按9km,对于800M农村覆盖某些场景覆盖半径大于9km,PRACH规划时根据实际覆盖设置半径。
6)功率我司RRU3653输出功率为了保证LTE覆盖和性能,推荐RS功率配置为21.2,PA/PB配置成0/0,PA/PB配置成0/0主要考虑800M带宽小,0/0有利于提升速率和容量。
7)邻区原则同1.8G/2.1G,对于省际/市边界,由于频点Refarming可能带来2G,3G网络邻区关系变化,需要联系相邻省市做配置改动。
8)频点全网频段一致,都使用2452频点,BAND号为5。
9)邻区RF规划原则同1.8G/2.1G。
1)L800和L1.8G、L2.1G的边界,需要进行异频邻区规划;2)对于L800、1800、2100同覆盖场景需进行精细邻区规划。
5.2 L800驻留策略L800和1.8G或者2.1G共站建设时,考虑L800M只有5M带宽,建议驻留优先级设置低于1.8G 或者2.1G1)空闲态驻留和重选频点优先级推荐策略:FDD2.1 = FDD1.8 > FDD800 > TDD2.6 > CDMACL互操作策略:a)LTE1800和LTE2100城区场景:全开通盲重定向,RSRP门限-121。
(LTE1800覆盖差于CDMA800)b)LTE800连片场景:仅边缘区域开通盲重定向,RSRP门限-121,连片的中心区域不主动重定向3G。
(LTE800与CDMA800共站1:1建设,L覆盖与C基本一致)2)连接接态切换说明:图里只给出了基于覆盖的切换策略,除此之外还建议开通基于业务的切换和MLB(Multi-band-Loading-Balance),如下:a)LTE1800和LTE2100共覆盖区域开通基于用户数的IDLE态MLB,实现两个频段间的均衡。
b)对于开通VoLTE的区域确定语音承载频段,可以开通基于业务的切换c)对于800M/1.8G/2.1G共覆盖站点,可以开通MLB进行负荷均衡CL互操作策略:a)LTE1800和LTE2100城区场景:全开通盲重定向,RSRP门限-121。
(LTE1800覆盖差于CDMA800)b)LTE800连片场景:仅边缘区域开通盲重定向,RSRP门限-121,连片的中心区域不主动重定向3G。
(LTE800与CDMA800共站1:1建设,L覆盖与C基本一致)5.3 L800开站参数现有优化参数脚本见如下附件:L800M开站参数配置.xlsx6 L800 RF规划规划前各项目组要与代表处系统部、产品部沟通确定规划方案。
6.1 RF规划原则1.建议采用2T4R组网:2T4R能够提供更好的上行覆盖,有效的增大覆盖范围。
2.建议优先与L1800M共站址建设(1.4M带宽有干扰,需加密站点或增加1个频点做保护带,3M以上自身保护带已足够,无干扰)➢站高:此处采用与L1800M建设,因此站高与L1800M保持一致即可,同时站点选择时,尽量避免超高站,站高范围在20-40m范围内。
➢方位角:初始方位角建议与利旧站点保持一致或根据实际弱覆盖区域进行规划,同时优化阶段再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下倾角:根据实际弱覆盖区域进行规划,或比L1800M的下倾角增加2度;因为L800M与L1800M的覆盖范围要大,根据之前的评估结果,最优同覆盖时,L800M与L1800M下倾角大2度;优化阶段再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3.与C网共站址建设➢站高:站高与C网保持一致即可,同时站点选择时,尽量避免超高站,站高范围在20-40m范围内。
➢方位角:初始方位角建议与利旧站点保持一致或根据实际弱覆盖区域进行规划,优化阶段再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下倾角:根据实际弱覆盖区域进行规划,或L800M与C网的下倾角相同,优化阶段再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6.2 L800M叠加建设方案6.2.1800M和1800M独立天面6.2.2800M和1800M共天面6.3 CL SDR建设方案6.3.1800M和1800M独立天面6.3.2800M和1800M共天面6.4 双塔放-叠加共天馈对于天面资源受限场景,增加双塔放,共天线叠加建设L800M,依然可以实现L800M 的4R接收,减少LTE相对CDMA的覆盖差距。
对原有CDMA覆盖影响小,上行有正增益7 L800硬件与组网7.1 硬件介绍1、RRU型号介绍如下图7.2 组网介绍7.2.1CL共BBU传输方案CL共BBU传输路由图7.2.2各组网方案优劣1、新增BBU+RRU优点:➢CL解耦,L800独立优化,“2T4R+独立天馈+上塔”为农村覆盖最优方案缺点:➢天面资源可能面临不足;➢BBU机房配套资源(包括传输、电源、安装空间等)都需要进行评估。
2、利旧L1800 BBU优点➢节省BBU机房配套资源➢支持3CC CA、MLB等多频协同特性➢支持向One LTE演进➢L800与L800多频统一运维缺点➢天面资源可能面临不足。
3、利旧C网BBU优点:➢节省BBU机房配套资源缺点:➢不支持3CC CA、MLB等多频协同特性➢不支持向One LTE演进。
7.3 天馈选型7.3.1农村L800M天馈建设原则(1)L800M与C共址站点(农村):为确保LTE800M的覆盖性能,优先采用天线增益为17dBi的四端口电调天线保证覆盖与C网相当。
对于具备天面资源的站址,优先使用独立L800M 天馈系统,在天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选择与C网共天馈。
针对天馈的优先级如下:1、独立新增L800四端口电调天线(17dBi);2、将原C网天线替换为L800四端口电调天线(17dBi);3、现有塔桅经改造后承重仍无法满足四端口天线的需求,考虑就近搬迁站址(需二次核实勘察)。
4、现有塔桅经改造后承重仍无法满足要求,无合适搬迁站址,提交需求铁塔公司新建。
(2)L800M与CDMA & 1.8G共址站点(如城区、乡镇):城区站点优选新增15dBi四端口电调天线,乡镇站点依据原C网的天线增益,合理选择17dBi四端口和15dBi四端口,保证L800M的覆盖范围与C网相当。
天馈选择优选级如下:1、现网C网与1.8G覆盖方位角基本一致,且1.8G天线位置满足L800覆盖要求,优选替换现网L1.8G天线,部署L800+L1800MHz多频8端口电调天线。
2、C网与1.8G覆盖方位角存在较大差异,且新增天面位置基本满足覆盖要求,优选独立部署L800M四端口电调天线。
3、C网与1.8G覆盖方位角存在较大差异,且C网天线位置远优于新增天面位置的场景,采用替换C网天线为L800M四端口电调天线,L800M和C网各用2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