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蔬菜的气候适宜性

合集下载

蔬菜种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

蔬菜种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

蔬菜种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蔬菜的种植季节和种植地点的选择对于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进行蔬菜种植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本文将就蔬菜种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进行探讨。

一、季节选择蔬菜种植的季节选择是蔬菜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蔬菜可以分为春季蔬菜、夏季蔬菜、秋季蔬菜和冬季蔬菜四个季节。

不同的蔬菜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最为适宜。

春季蔬菜:春季是蔬菜生长的开始阶段,适宜种植的蔬菜有生菜、菠菜、萝卜等。

春季的温度适宜,光照时间逐渐增长,有利于蔬菜的快速生长。

同时,春季气候较为湿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

夏季蔬菜:夏季气温较高,对许多蔬菜来说是一个逆境。

适宜种植的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

这些蔬菜对高温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在夏季种植。

此外,夏季的光照时间较长,也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秋季蔬菜:秋季是蔬菜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适宜种植的蔬菜有白菜、胡萝卜、豆角等。

秋季气温适宜,而且降水量适中,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冬季蔬菜:冬季气温较低,差异较大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的蔬菜有着不同的影响。

适宜种植的冬季蔬菜有大白菜、芹菜等。

这些蔬菜需要较低的温度条件以及较少的日照时间,因而适合在冬季种植。

二、地点选择蔬菜种植的地点选择主要考虑土壤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地点选择的参考要点:1.土壤条件:蔬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土壤应肥沃、疏松、水分保持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并且排水良好。

选择土壤状况良好的地点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光照条件:光照是蔬菜生长的重要条件,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地点是种植蔬菜的关键之一。

避免选择树荫较多或者周围有高建筑物遮挡的地点。

3.周边环境:选择距离水源近、空气流通、无毒害物质污染的地点是种植蔬菜的首选。

水源的充足性和质量对于蔬菜生长至关重要。

此外,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四、结语蔬菜种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因此在农业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油菜产业是成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在成都市的气候条件下,油菜的种植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本文将从气候条件的角度对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进行分析。

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油菜的生长。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暖、降水适中,适合油菜的生长,而且成都市的春秋季风大,气候多变,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成都市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成都平原农田广泛,土壤肥沃,对于油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成都市的冬季较为寒冷,这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茎秆生长。

成都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油菜的生长和发展,为油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成都市在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方面对油菜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措施,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成都市开展了一系列的油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了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成都市的油菜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多变,可能会给油菜生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需要农业专家和种植户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以保障油菜产量和质量。

成都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农田占用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对油菜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油菜产业有足够的土地空间发展。

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也都对油菜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市场调查和分析,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从根本上支持和保障油菜产业的发展。

成都市油菜产业在气候条件、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南部县种植油菜的适宜性气候资源分析

南部县种植油菜的适宜性气候资源分析

南部县种植油菜的适宜性气候资源分析南部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

油菜是南部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生长分布范围。

本文将从气候资源的角度,分析南部县种植油菜的适宜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温度:油菜是一种温度喜好性强的作物。

南部县年平均气温在16℃~20℃之间,与油菜生长的温度要求相符合。

油菜的萌芽温度一般在5℃~10℃,生长期最适宜温度在15℃~20℃,开花期和坐果期则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18℃~25℃之间。

南部县春季气温适宜,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光照:油菜生长对光照具有一定的需求,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

南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300~1500小时之间,足以满足油菜生长的需要。

然而,南部县也容易出现雾、霾、空气污染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光照的强度和品质,对油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降水:油菜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但也容易因水分过多而发生倒伏和发霉等问题。

南部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

油菜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近年来南部县也经常出现旱灾和洪涝灾害,需要合理安排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

大气环境:南部县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压力较大,空气污染、酸雨等问题都普遍存在。

油菜是对大气环境敏感的作物,环境污染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注重环保意识,通过科技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南部县种植油菜的区域气候条件比较适宜,但也需要注意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此,农业生产应该依托科技手段,全面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量。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威宁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是一个具有典型的高山丘陵地貌的山区县。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威宁县的气候条件相对复杂,在不同的地区、高度和季节下都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就威宁县荷兰豆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

荷兰豆是豆科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荷兰豆外形修长,肉质脆嫩,口感细腻,又名“豆角”,是我国比较受欢迎的蔬菜之一。

荷兰豆的生长需要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一般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

下面,我们分别从温度、降雨量和耕地土壤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威宁县荷兰豆的种植气候适宜性。

一、温度荷兰豆比较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6℃~30℃之间,这个范围内,荷兰豆的籽粒增大速度最快,也是荷兰豆产量最高的温度。

威宁县是云贵高原东北部的山区县,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800米至2000米之间。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威宁县的温度条件也有所不同。

从威宁县的气温分布可以看出,县城平均气温为16℃~18℃之间,全年平均日最高温度为23.6℃,全年平均日最低温度为8.6℃,温差较大。

在1月至2月,威宁县平均气温在5℃~7℃之间,而在7月至8月,平均气温可以达到23℃~24℃之间。

因此,威宁县春季和秋季的温度较为适宜荷兰豆的种植,特别是3月至4月和9月至10月这两个季节。

夏季由于温度高,荷兰豆的生长速度会变慢,同时,夏季也是威宁县多雨季节,以至于细菌病和霉病等病害会比较多,对荷兰豆的生长成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降雨量荷兰豆种植对降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

如果降雨太少,地里的湿度就不足,影响荷兰豆的生长,营养供给不足,籽粒的增大速度就要相应减缓;如果降雨太多,会导致荷兰豆生长缓慢、根部易受到病害的侵扰。

威宁县的降雨总量大,为每年1100毫米左右,分布相对均匀。

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降雨量较多,可以满足荷兰豆的需水量。

荷兰豆的生长期内,刚开始结荚期需水量稍大,在4月至5月之间,威宁县正常的降雨量可以基本满足荷兰豆的生长需求。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成都市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

油菜的种植及发展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本文将对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一、气温油菜的适宜气温范围为15℃-25℃,生长温度最低不应低于5℃,成长期平均温度应在15℃-20℃之间。

成都市是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一座城市,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根据初步的数据调查和统计,成都市油菜的种植期一般是在9月和10月份进行,而此时的气温在15℃以上,非常适宜油菜的生长和发展。

二、光照油菜对光照的要求很高,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油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成都市的光照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和发展。

成都市日照时间平均在6-7.5小时之间,夏季的阳光强度较强,冬季阳光较为稀少。

因此,成都市所处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和发展。

三、降雨量油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降雨量较充足的地方生长较为良好。

根据数据统计,成都市的年平均降雨量在959.2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这种降雨分布对油菜的生长和开花有着很好的作用,因此成都市非常适合油菜的种植和发展。

四、土壤条件油菜的生长发展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很大,土壤肥沃且土层深厚有利于油菜植株的茁壮成长。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根据调查,成都市的土壤质地多为轻黏土和黏土,土壤肥力较高,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因此,成都市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种植和发展。

综上所述,成都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和发展。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成都市的油菜产业可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威宁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威宁县荷兰豆种植业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本文将对威宁县荷兰豆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一、威宁县气候特点威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降水量适中,阳光充足,地理环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荷兰豆的生长十分有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种植环境要求1. 温度要求:荷兰豆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苛,因此在威宁县的种植区域选择上需要考虑其对温度的适应性。

荷兰豆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威宁县荷兰豆种植的最佳时间为春秋两季,避开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影响。

2. 光照要求:荷兰豆是光照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在威宁县,阳光充足,有利于荷兰豆的光合作用,提高养分的积累和转运,进而促进荷兰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3. 土壤要求:荷兰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更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威宁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非常适宜荷兰豆的生长。

在土壤的培肥方面,可以采取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荷兰豆的生长提供养分。

三、种植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在威宁县种植荷兰豆,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应选择抗旱、抗病、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如东景一号、丰收王、金奖一等等,这些品种在当地的种植效果较好,深受农民青睐。

2. 种植密度:荷兰豆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在威宁县,一般种植密度为每亩6000-8000株左右,适当密植可以提高荷兰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3. 施肥管理:荷兰豆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追肥,尤其在开花期和结果期,需要增施磷、钾等养分,促进荷兰豆果实的发育和壮实。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成都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下面是对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进行的分析。

成都市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非常有利。

油菜喜欢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成都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左右,基本符合油菜生长的要求。

成都市的降水充沛,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降水分布相对均匀,为油菜提供了足够的水分供给,有利于油菜生长和发育。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成都市降雨季节集中在夏季,容易出现阵雨和雨水较多的情况,可能对油菜的幼苗定植和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成都市的海拔高度适中,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海拔条件。

一般来说,油菜的耐寒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生长。

成都市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500米左右,较适宜油菜的生长,有利于油菜的生理调节和抗逆能力的形成。

成都市的日照充足,日照时数较长,具有光照条件良好的特点。

油菜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转化。

成都市的全年日照时数约为1100-1200小时,基本符合油菜的光照要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成都市的气候变化较为稳定,年际气候波动较小,不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天气极端情况。

这为油菜的正常生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生产和管理的稳定性。

成都市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来发展油菜产业。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中的海拔高度、充足的日照和相对稳定的气候变化,为油菜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土壤质量、种植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才能有效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油菜的种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了解成都市油菜产业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对于提高
油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位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带,处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形起伏较小,气候温和,年
均气温为16℃左右,降雨较为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毫米以上,且分配较为合理。

成都市夏季气温偏高,日照时间长,适宜油菜生长发育。

但夏季也存在高温多湿的气候因素,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冬季气温低,但冬季降水量较少,
可能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

根据不同品种油菜的生态适应性和气象条件要求分析,成都市种植较为适宜的油菜品
种有常规油菜、蜡菜、青菜等。

常规油菜适合在全年平均温度在7~23℃,年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适应能力强,干旱耐寒性好;而蜡菜适合在全年平均温度
为15~22℃,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对短期干旱和向寒、向热的适应能力强;青菜适合在全年平均温度为12~23℃,年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对高温、多雨、多日照的适应能力强。

总之,成都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对油菜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种植过程中要注
意控制高温多湿等不良气候因素对油菜产生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油菜品种,并根据当地气
候条件合理调整种植时间和管理措施,可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蔬菜的气候适宜性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各乡镇气候资源时空分布对于分析蔬菜的气候适宜性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在大的气候背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局地的气候条件主要受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

海拔的高低直接导致了各区温度、湿度、日照、降雨的不同。

因此,利用贵阳市及周边多年气象历史资料(1971~2010年),采用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和应用最多的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部分推算模型(表略)所示。

将各气象因子推算订正到网格点上(网格大小为100m×100m),解决了由于气象台站布点稀少而造成的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当地气候时空分布规律的问题。

利用GIS系统平台,实现对市、县、乡、村及任意网格点上气候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快速查询和统计分析。

GIS平台下气候要素的推算根据以上模型,在GIS平台下,利用贵阳市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制作的经度、纬度栅格数据图层,将各气候因素推算订正到网格点上(100m×100m)。

保存文件为GIS格式并形成图,如贵阳市春季平均温度分布图(图略),从图中可以看出,贵阳市春季平均温度受海拔的影响,各地温度变化很大,从高海拔的小于12℃到河谷的大于16℃均有分布。

在GIS平台下提取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对应的气候要素值如(表略)。

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分析根据以上资料的处理,对贵阳
市84个乡镇的各季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表3),发现全市各乡镇春季温度最高为16.9℃、最低为12.7℃,相差4.2℃,即乡镇之间的春季温度变化为4.2℃;夏季温度最高25.2℃、最低20.8℃,相差 4.4℃,即乡镇之间的夏季温度变化为4.4℃;各乡镇之间秋季、冬季温度变化分别为4.1和4.0℃。

降水四季分布不均,以夏季最多,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在空间上各乡镇春季降水变幅在60.9mm、夏、秋和冬季降水变幅分别为72.2、19.9、13.6mm;日照四季分配以夏季最多,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少,不同乡镇之间的差别大于50h。

由此可见,全市各乡镇各季温度、降水和日照变化较大,同时也具有相似性。

对贵阳市各乡镇气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将气候相似的乡镇进行分类(欧式距离)。

结果表明(表略),黔灵镇、后巢乡、云关乡、艳山红乡、麦架镇、都拉乡、沙文乡属于一类,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牛场乡、新添寨镇、东风镇等属于一类,它们也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

贵阳市蔬菜种植的立地条件贵阳市地处苗岭山脉中段,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在清镇市东部站街镇茶山大坡,海拔1763m,最低点在开阳县北部水龙乡乌江河谷出境处,海拔529m左右,相对高差达1200m左右。

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气候多变,水热资源丰富,云多,阴天多,光能资源欠佳,空气湿度大,光、热、水同季。

由于地形地势和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拔的高低直接导致了各区温度、湿度、日
照、降雨的不同。

立体气候显着,气象灾害频繁,尤以春季低温(倒春寒)、秋季低温(秋风)、干旱、冰雹和洪涝灾害为重。

蔬菜种植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对气候资源依赖性强,大多有不耐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的生物学特征,同时,各地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农事季节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蔬菜生产季节性以及蔬菜市场供应的明显淡、旺季。

蔬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超过了某一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上、下限,便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根据蔬菜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将贵阳市常见蔬菜分为5类[1]:①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如黄花菜、芦笋、茭白等,地上部分能耐高温,地下宿根能耐寒0℃以下甚至-10℃的低温;②耐寒蔬菜,如菠菜、大葱、大蒜等,能耐-1~-2℃低温,短期内耐-5~-10℃低温,适温15~20℃;③半耐寒蔬菜,如萝卜、胡萝卜、芥菜、莴苣等,能耐短时间-1~0℃低温,适温17~20℃;④喜温蔬菜,如黄瓜、蕃茄、茄子、辣椒等,在10~15℃以下,不利授粉,适温20~30℃;⑤耐热蔬菜,如南瓜、丝瓜、冬瓜、豇豆、刀豆等,适温30℃左右,耐40℃高温。

从贵阳市蔬菜生产的情况看,周年可生产2~3季蔬菜,主要是春播夏收的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秋播冬收的半耐寒蔬菜如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甘兰等,晚秋和初冬播种、早春收的半耐寒蔬菜如迟白菜、青菜、腊菜等。

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贵阳常年出现秋、冬、春季3个淡
季。

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贵阳市蔬菜种植目前主要是春播夏收的喜温蔬菜、秋播冬收的半耐寒蔬菜以及初冬播种、早春收的半耐寒蔬菜,常年出现秋、冬、春季3个淡季。

根据以上贵阳市乡镇各季气候时空分布的情况,在GIS系统平台下得出各季贵阳市蔬菜种植布局图,发现贵阳市具有发展反季节蔬菜的气候优势,在发展正季蔬菜的同时,根据不同乡镇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

如春季在贵阳市北部、东北部及南部温度较高的乡镇种植喜温蔬菜的同时,可在中部、西南部发展半耐寒蔬菜(图略)。

贵阳市春季蔬菜种植分区评述2.5.1北部、东北部、南部喜温蔬菜种植区。

该区主要包括息烽县、开阳县、贵阳市的乌当、小河、花溪区及清镇市、修文县的部分乡镇,包括乡镇53个。

该区年平均温度>15.0℃,最冷月(1月)温度>5.0℃,最热月(7月)温度>24.0℃,春季平均温度>15.0℃,春季降水>300mm,春季日照在320~350h,是贵阳市热量条件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目前贵阳市早春蔬菜种植的主要产区。

中部、西部半耐寒蔬菜发展区。

该区主要包括修文县、清镇市、息烽、开阳及花溪区的部分高海拔地区,包括乡镇31个。

该区年平均温度<15.0℃,最冷月(1月)温度<5.0℃,最热月(7月)温度<24.0℃,春季平均温度<15.0℃,春季降水280~300mm,春季日照在300~340h,目前蔬菜种植不多。

春季具有发展半耐寒
蔬菜种植的潜力。

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蔬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结合当地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以及专家意见,在GIS系统平台上,利用贵阳市及周边多年气象历史资料(1971~2010年),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各气候因子推算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再根据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实际,提出了贵阳市蔬菜种植在发展正季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以解决贵阳市蔬菜淡季的问题;并对不同季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区。

GIS技术的应用,可信息化海量数据,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分析精度和效率[4],为高科技与应用气象在农业服务相结合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