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电解法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对比表

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根消毒为主,检测指标为余氯 检测指标是余氯
生产每公斤有效氯 的成本
电费:8 度/kg·有效氯 4 元/kg·有效氯
电费: 12 度/kg·有效氯
6 元/kg·有效氯
食盐 1.6 kg 食盐 /kg·有效氯 1.3 元/kg·有效氯 食盐: 3.5 kg 食盐 /kg·有效氯
2.9 元/kg·有效氯
3%或者其他一定的氯化钠浓度,需要专门的工具配置
饱和食盐水的量高
极板间隔 45mm,中间有离子膜,不会因为杂质导致设 极板间隔 2mm-3mm,对食盐水的要求高,进电解槽的盐水需要过滤,
备故障
避免杂质进入电解槽而卡在阴阳极板中间造成设备故障
饱和食盐溶解到水中,电离成 CL-(氯离子)和 Na+(钠离 阳极板和 3%的左右的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得失电子,将氯离子转化成氯 子),CL- 和设备的阳极(贵金属镀层的钛)通过得失电 气,钠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钠,同时氯气、水、氢氧化钠在这个电解槽里
消 比较项目
电解法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剂发生器
次氯酸钠发生器
主要原料和能源 食盐水的配置
耗电量 极板间隔
杀菌消毒剂等产生 机理和来源
原料采购手续和库 存保管要求
设备运行的需要的 注意事项
有效氯的成份以及 消毒主力军
食盐(氯化钠)、水和 电
食盐(氯化钠)、水和电、 盐酸(盐酸用于清洗极板上的结垢)
饱和食盐水,不需要特别的工具设备配置食盐浓度
单独存放。(盐政即将放开,届时可以跨区采购) 政即将放开,届时可以跨区采购);
但是盐酸需要公安部门的证明才能采购
定期排放碱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排向下水道, 1:食盐水的浓度要严格控制;
也可以排向预处理的沉淀池(促进沉淀)
二氧化氯发生器与次氯酸钠比较

表1:次氯酸钠发生器和二氧化氯发生器综合对比序号消毒工艺NEAO 电解法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发生器1 消毒性能次氯酸钠溶解于水分解出次氯酸,通过一定杀菌时间后,对微生物、细菌、病毒有优秀的杀灭效果,并且具有持续消毒作用。
制成品浓度低,不会分解,有效氯成分稳定。
好,有持续消毒能力,对病毒的杀菌效果强于次氯酸钠溶液2 设备安全性能全自动运行的设备,具有多种报警装置。
原料采用食品级氯化钠,无毒无害,易于购买及保存,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氢气,需做好排氢措施设备危险性高,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理是浓盐酸和氯酸钠溶液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然后通过水射器将气体吸收生产生成的是消毒气体,因此如果水射器存在故障,可能会出现反应腔压力过大爆炸的危险,危险系数较高;3 操作管理操作简单,设备性能稳定,维修维护费用较低。
只需要定期添加原料,不需要精准的配比氯酸钠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否则后影响转化率,盐酸挥发性大,长期运行会造成设备间的严重腐蚀4 原料的采购、运输和储存原料为食用盐,采购、运输、储存均方便,腐蚀性低。
盐酸属于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需要再公安部门备案,作为一个非常危险的化学品,存在潜在的风险,盐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腐蚀性很强,操作人员一旦粗心,可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氯酸钠属于易燃易爆品,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随着环保的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可能会造成原料价格大幅波动;5 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低浓度原料对操作人员几乎无害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间味道很大,一般距离设备间10米范围内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到盐酸挥发性大,设备间内会存在酸雾,气态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器存在气体泄漏的风险,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6 消毒后水中的残留副产品几乎没有几乎没有7 设备维护需要每个月定期检查设备需要每个月定期检查设备8 使用寿命设备十年以上,成品浓度低,不会腐蚀设备或结晶堵塞管道由于设备间腐蚀性较大,因此二氧化氯发生器附属设备的故障率较高9 优点原料方便易得,安全性能出色,不会发生燃爆等相关危险事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简单.具备持续杀菌效果设备第一次投资较低10 缺点设备第一次投资较大设备本身危险性较大,原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综合运行成本高于次氯酸钠发生器11 NEAO发生器产品特点电耗≤3.2kWh/kg有效氯,盐耗≤4.0kg/kg有效氯,完全优于国家标准A级产品参数。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
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
12—1。
5%左右.(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 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 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 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 ,分子量:67.452它可以杀灭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 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MG+、CA+水的硬度:水中的⑤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分子量:67.45ClO二氧化氯分子式:2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比选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毒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
化学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剂有多种氧化剂如氯、臭氧、碘高锰酸钾等、某些重金属离子(银、铜等)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属于化学方法消毒。
次氯酸钠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生成次氯酸离子,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与其他氯的衍生物相同的氧化和消毒作用,消毒效果不如Cl2强。
但是采用次氯酸钠消毒会产生较多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乙酸、二氨乙酸、氯仿等。
次氯酸钠由于所含的有效氯易受阳光、温度的影响而分解,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操作简单。
次氯酸钠含有效氯6-11mg/mL。
每产生1kg有效氯,耗食盐量为3-4.5kg,耗电量为5-10kW小时,其成本低。
次氯酸钠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刺激味小的优点,但其氧化性较差,脱色过程投加量大,接触时间长。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溶解度是氯的5倍而且不产生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具有易爆炸,易挥发的特性,不宜储存,一般采用现场制取和使用。
二氧化氯不与氨氮等化合物作用而被消耗,故具有较高的余氯,杀菌消毒效果比氯更强。
Ph=6.5时,氯的灭菌效率比二氧化氯高,随着Ph提高,二氧化氯的灭菌效率将很快超过氯。
二氧化氯在较广泛的Ph范围内具有氧化能力,氧化能力为氯的二倍。
能比氯更快地氧化锰、铁,除去氯酚、藻类等引起的嗅味,具有强烈的漂白能力,可去除色度。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与去除色度的优缺点见下表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方法的比较消毒方案二氧化氯消毒本工程处理水量Q=60000m3/d,加氯点设在清水池进水管,设计最大投氯量为10mg/L。
加氯间主要设备:自动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参数:Q=10.0kg/h,N=3.0Kw设备套数:4台,3用1备卸酸泵设备参数:N=1.50 Kw设备台数:1台化料器设备参数:N=1.5kw设备台数:1台。
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比较

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比较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手段。
由于氯气在运输、存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在定量投加方面,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氯气容易散失,使得水中留存余量难以达到标准;同时,氯气瓶气压不断变化,存在投加计量不够准确的问题;氯气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对环境存在毒害作用;游离氯的高活性容易形成许多象四氯化碳一类的致癌物质,故而,在常规消毒领域,取消液氯的主张越来越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就拿氯气的安全性来说,就始终是一个让人时时警觉的问题。
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氯气罐泄漏的安全事故发生。
氯气作为危险品受到各国安全机关的严格管制。
前些年,发生在福建三明火车站氯气瓶运输中的跑氯事件,造成几千人的紧急疏散;在北京有些游泳场由于操作人员不谨慎,三分钟的跑氯,就有37名孩子住进医院。
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一辆山东鲁H-00099装有液氯危险品的运输车,行至京沪高速公路上行线103KM+300M处,与一辆鲁QA0938货车相撞,导致鲁H-00099侧翻液氯泄漏。
截止3月31日8时,此事故已造成28人中毒死亡,285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我国的天津地区就明确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禁用氯气进行消毒。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氯气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氯气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而公用场所和中小型自来水厂一般不再使用液氯,而多使用次氯酸钠液体进行消毒。
当然,也可根据用水量的情况,采用其它消毒方法。
如小量饮用水的消毒就可以采用诸如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手段进行灭菌杀毒。
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1]都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几种强氧化剂,除臭氧以外,它们均为非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
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2浓度仅为Cl2的1/2。
ClO2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
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2、快速、持久。
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
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
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而0.5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3、广谱、灭菌。
ClO2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
ClO2对病毒的灭活比O3和Cl2更有效。
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
4、无毒、无刺激。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
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5、安全、广泛。
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ClO2对还原性阴、阳离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为主(H2S、SO32-、CN-、Mn2+),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因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这些产物到目前的研究为止,均证明是无毒害用的,并且ClO2使用剂量是低,因此用ClO2消毒十分安全,无残留毒性。
其安全性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AI级。
3.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见表。
其中次氯酸钠属于氯制剂的一种。
消毒剂性能二氧化氯氯制剂杀菌力可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可杀灭所有的细菌繁殖体,高浓度时能杀死芽孢自来水消毒常用浓度1~1.5ppm1~6ppm毒性无毒中等毒性三致效应无有有机物干扰小大PH影响小大,>8.5时失效腐蚀性使用液对金属轻度腐蚀对金属有强腐蚀皮肤致敏性无有残留无有稳定性稳定不稳定,易分解抗药性无有3.1安全性二氧化氯消毒剂本身无毒,而且在消毒时也不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特别是‘三致’物质,是绿色环保类消毒剂;次氯酸钠本身属中等毒性的消毒剂,而且在消毒过程中,还会和有机物反应,生成‘三致’物质,如三氯甲烷、三氯乙酸、呋喃等,且有残留。
3.2杀菌效果二氧化氯为高效类消毒剂,可以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它的理论杀菌力是氯气(或次氯酸盐)的2.6倍,实际杀菌力是氯制剂的5-10倍,且温度、pH、有机质对其杀菌效果影响较小;次氯酸钠属中效消毒剂,仅对某些微生物起作用,还有抗药性,而且杀菌效果受温度、pH、有机物影响较大。
3.3使用过程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小,气味柔和,对设备几乎无腐蚀,对皮肤不刺激,使用后可以不冲洗;次氯酸钠消毒剂使用浓度大,气味强,对设备有强腐蚀性,对皮肤也有强刺激作用,使用后需用大量冲洗用水,易残留。
3.4稳定性(保质期)次氯酸钠水溶液具有不稳定性,常常受到环境温度、溶液、PH值以及存放时间等因素影响;而二氧化氯由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现用现配。
4.成本对比以5万吨水厂,运行一天为例:次氯酸钠溶液现在是750元/吨,有效氯含量为10%~13%不等,自来水消毒中有效氯添加量为1~6ppm,现添加3ppm,即一千吨水大约投加次氯酸钠溶液30公斤左右,一吨水投加0.03Kg。
则:一吨水的成本为0.022元5万吨水的成本为1125元而二氧化氯的运行成本见表。
由表可知,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JCT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成本都要低于次氯酸钠的使用成本。
并且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成本对比中,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成本是以有效氯计算,若以有效二氧化氯计算,产生1克有效二氧化氯的成本为0.0089元/克,5万吨/天的水厂的运行成本为445元,并且是在未考虑电耗的前提下。
5万吨/天的水厂,使用JCT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比普通的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天的运行成本节省955元,一年能节省153745元,所以更适用于中大型水厂。
JCT型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成本虽然和复合型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相当,但是JCT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纯度高,在运行时不用考虑加热器电耗盐酸氯酸钠法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亚氯酸钠盐酸法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JCT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成本核算1g有效氯:0.00342元/克1g二氧化氯:0.0276元/克1g二氧化氯:0.0085元/克每吨水处理成本0.00342元0.0276元0.0085元5万吨/天0.00342×50000=171元0.0276×50000=1380元0.0085×50000=425元5.JCT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特点在中国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监制下,我公司研发出JCT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JCT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蔗糖、50%的硫酸等为原料,采用新型材料反应釜,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生产高纯二氧化氯,适合应用于中大型水厂。
该设备是将氯酸钠、蔗糖及其他还原剂的混合溶液(A液)与50%硫酸(B液)分别按照设定的速率通过计量泵通入多级反应器中,经过充分反应,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水射器抽出,进入水体。
JCT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拥有2项发明专利,专利号:1、(201310458446.4)大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2、(第2482749号)一种曝气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国内超前水平,由全国化学标准物质委员会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全程监制,是向全国杀菌灭藻工况场合特别饮用水消毒企业推荐与推广的最先进的产品。
该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经过实践证明该设备有许多创新之处,总结如下:1.高转化率:反应器实现多级反应,原料浓度由高到低,氯酸盐转化率可达98%以上,极大程度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2.高纯度:制得的ClO2纯度≥95%,符合美国USEPA的饮用水消毒要求,可放心用于饮用水消毒。
3.低成本:所用主要原料为氯酸钠、蔗糖和稀硫酸,原料价格低廉易得,运行成本低,成本接近于氯酸钠复合法制备二氧化氯,比普通的亚氯酸钠法制备成本低60%以上。
4.自发式反应:省电不需要加热,打破氯酸盐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需要外部加热的模式。
经过现场实践证明,JCT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初始需要维持70-85℃的温度来启动反应,当反应启动后,可停止加热,节省电力,但是仍能保证反应的自发性,且避免了反应器中的爆鸣现象。
该举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还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大型反应器甚至可以在应用中供给循环热水5.高安全性:(1)主要反应部分采用哈氏合金、钛金等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材料。
不仅能长期承受住大量的反应热,增加了安全性。
(2)其余部分采用具有优良的抗压耐腐特性的新材料制作。
(3)安装防爆装置。
(4)配备停水停电应急处理装置。
(5)稀硫酸浓度为50%,相比较行业内三元法制备二氧化氯使用硫酸浓度最低(其他方法制备稀硫酸浓度多为70%以上),安全性最高。
这些举措皆保证了发生器可以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
6.操作容易: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并提供远端管理接口,可实现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