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B 与2∠是一对(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荡秋千运动B .月亮绕地球运动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4B .()3,4-C .()2,3-D .()4,5-- 4.给出下列 4 个命题:①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②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 6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a b ,160∠=︒,则2∠的大小是( )A .60︒B .80︒C .100︒D .12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从原点O 出发,按A →A 1→A 2→A 3→A 4→A 5…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则A 2021的坐标为( )A .(673,﹣1)B .(673,1)C .(674,﹣1)D .(674,1)九、填空题9.已知1x -=8,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ABC 是锐角三角形,BE 、CF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O ,若∠A=50°,则∠BOC=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 CD ,点F 在CD 上,点A 在EF 上,则132∠+∠-∠的度数等于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x 时,输出的结果是161,则输入的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则该坐标系内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1)计算:34|22|89-+-; (2)解方程组:1312223x y x y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x ﹣1)2=4;(2)(2x +1)3+64=0;(3)x 3﹣3=38. 十九、解答题19.已知,如图所示,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求证:AD //BE证明:∵AB //CD (已知)∴∠4=∠ ( )∵∠3=∠4(已知)∴∠3=∠ ( )∵∠1=∠2(已知)∴∠1+∠CAF =∠2+∠CAF ( )即:∠ =∠ .∴∠3=∠ .∴AD //BE ( )二十、解答题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如图①,将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沿虚线剪开,将剪开后的图形拼成如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设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1)求a 的值;(2)若a 的整数部分为m ,小数部分为n ,试求式子2m a an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已知直线m ∥n ,AB 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 上的点O 射出,在平面镜AB 上经点P 反射后,到达直线n 上的点Q .我们称OP 为入射光线,PQ 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 .(1)如图1,若∠OPQ =82°,求∠OPA 的度数;(2)如图2,若∠AOP =43°,∠BQP =49°,求∠OPA 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 和n 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 ,光线从点O 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 O→P→Q→R→O→P→…试判断∠OPQ 和∠OR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a b ,直角ABC 的边与直线a 分别相交于O 、G 两点,与直线b 分别交于E ,F 点,且90ACB ∠=︒.(1)将直角ABC 如图1位置摆放,如果56AOG ∠=︒,则CEF ∠=________; (2)将直角ABC 如图2位置摆放,N 为AC 上一点,180NEF CEF ∠+∠=︒,请写出NEF ∠与AOG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直角ABC 如图3位置摆放,若135GOC ∠=︒,延长AC 交直线b 于点Q ,点P 是射线GF 上一动点,探究,POQ OPQ ∠∠与PQF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①若∠BAC=100°,∠C=30°,则∠AFD=;若∠B=40°,则∠AFD=;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B与∠2是直线DE和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教室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 、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是平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2,-3)符合.其余都不符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①举反例说明即可,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③举反例说明即可,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错误,; ②若三角形最大内角小于60°,则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所以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60°,正确;③如:三角形的外角和大于内角和,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错误;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熟练掌握真假命题的定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结论也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命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命题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叫做反例. 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1=60°,因为//所以∠3=∠1=60°.因为∠2+∠3=180°,所以∠2=180°-6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解析: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2,1),…,点A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作每移动6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则2021÷6=336…5,所以,前336次循环运动点A共向右运动336×2=672个单位,且在x轴上,再运动5次即向右移动2个单位,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则A2021的坐标是(674,﹣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十、填空题10.(﹣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解析:(﹣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记住要点或画图得到.十一、填空题11.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ABC,∠OCB=∠ACB解析: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 12×130°=65°,在△OBC中,∠BOC=180°−(∠OBC+∠OCB)=180°−65°=115°十二、填空题12.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解析: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1=∠AFD,∵∠EFC=180°-∠EFD,∠ECF=180°-∠3,∠2+∠ECF+∠EFC=180°,∴∠2+360°-∠1-∠3=180°,∴∠1+∠3-∠2=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详解】解:∵y=3x+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2=161,解得:x=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17-2)÷3=5;解析:53、17、5、1.【详解】解:∵y =3x +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 +2=161,解得:x =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 =(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 =(17-2)÷3=5;如果四次才输出结果:则x =(5-2)÷3=1;则满足条件的整数值是:53、17、5、1.故答案为53、17、5、1.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逆向思维.它和一般的程序题正好是相反的.十五、填空题15.【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解析:()1,3-【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十六、填空题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析:(1)232)11x y =⎧⎨=⎩. 【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1)解:原式=222233-= (2)原方程组可化为:32(1)23(2)x y x y -=-⎧⎨+=⎩ , (1)×2−(2)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1)得:x−3×1=−2,解得:x =1,故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掌握实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 =3或x =﹣1;(2)x =﹣2.5;(3)x =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解析:(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1)开方得:x﹣1=2或x﹣1=﹣2,解得:x=3或x=﹣1;(2)方程整理得:(2x+1)3=﹣64,开立方得:2x+1=﹣4,解得:x=﹣2.5;(3)方程整理得:x3=278,开立方得:x=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十九、解答题19.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解析: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BA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证明:∵AB//CD(已知)∴∠4=∠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已知)∴∠3=∠FAB(等量代换)∵∠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FAB=∠CAD∴∠3=∠CAD∴AD //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填:BA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F ,等量代换,DAC ,D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二十、解答题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 2是由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2,C 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a>0,∴;解析:(15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25a=,∵a>0,∴5a=(2)∵459,∴253<<,∴m=2,n2,∴2m a an-+=)222=))222=+-45=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能估算出的范围.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二十三、解答题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二十四、解答题24.(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解析:(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EF=∠ACP+∠PCB=90°.(3)分类讨论点P在线段GF上或线段GF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求解.【详解】解:(1)如图,作CP//a,∵a//b,CP//a,∴CP//a//b,∴∠AOG=∠ACP=56°,∠BCP+∠CEF=180°,∴∠BCP=180°-∠CEF,∵∠ACP+∠BCP=90°,∴∠AOG+180°-∠CEF=90°,∴∠CEF=180°-90°+∠AOG=146°.(2)∠AOG+∠NEF=90°.理由如下:如图,作CP//a,则CP//a//b,∴∠AOG=∠ACP,∠BCP+∠CEF=180°,∵∠NEF+∠CEF=180°,∴∠BCP=∠NEF,∵∠ACP+∠BCP=90°,∴∠AOG+∠NEF=90°.(3)如图,当点P在GF上时,作PN//a,连接PQ,OP,则PN//a//b,∴∠GOP=∠OPN,∠PQF=∠NPQ,∴∠OPQ =∠OPN +∠NPQ =∠GOP +∠PQF ,∵∠GOC =∠GOP +∠POQ =135°,∴∠GOP =135°-∠POQ ,∴∠OPQ =135°-∠POQ +∠PQF .如图,当点P 在GF 延长线上时,作PN //a ,连接PQ ,OP ,则PN //a //b ,∴∠GOP =∠OPN ,∠PQF =∠NPQ ,∵∠OPN =∠OPQ +∠QPN ,∴∠GOP =∠OPQ +∠PQF ,∴135°-∠POQ =∠OPQ +∠PQF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及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二十五、解答题25.(1)①115°;110°;②;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2)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10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若∠B=40°,则∠BAC+∠C=180°-40°=1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BAG BAC ∠=∠,1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①得:∠EDB=∠C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B+∠BAG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①若∠BAC=100°,∠C=30°,则∠B=180°-100°-30°=50°,∵DE ∥AC ,∴∠EDB=∠C=3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DGF=∠B+∠BAG=50°+50°=100°,∴∠AFD=∠DGF+∠FDG=100°+15°=115°;若∠B=40°,则∠BAC+∠C=180°-40°=14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401402=︒+⨯︒ 4070110=︒+︒=︒故答案为:115°;110°; ②1902AFD B ∠=︒+∠; 理由如下:由①得:∠EDB=∠C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1802B B =∠+︒-∠ 1902B =︒+∠; (2)如图2所示:1902AFD B ∠=︒-∠;理由如下: 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 ∵∠AHF=∠B+∠BDH ,∴∠AFD=180°-∠BAG-∠AHF11802BAC B BDH =︒-∠-∠-∠1118022BAC B C =︒-∠-∠-∠ ()11802B BAC C =︒-∠-∠+∠ ()11801802B B =︒-∠-︒-∠ 1180902B B =︒-∠-︒+∠ 1902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m ﹣2<n ﹣2B .44m n >C .6m <6nD .﹣8m >﹣8n2.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 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3.如图,在△ABC 中,AB=20cm ,AC=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A .2.5B .3C .3.5D .44.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CB CD = B .BAC DAC ∠=∠C .BCA DCA ∠=∠D .90B D ∠=∠=︒5.如图,函数 y 1=﹣2x 与 y 2=ax +3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m ,2),则关于 x 的不等式﹣2x >ax +3 的解集是( )A .x >2B .x <2C .x >﹣1D .x <﹣16.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 b +的结果是( )A .﹣2a-bB .2a ﹣bC .﹣bD .b 7.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2 B .m ≥2 C .m ≥2且m ≠3 D .m >2且m ≠38.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CBE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9.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 ”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1B .11≤x <23C .11<x ≤23D .x ≤2310.如图,已知直线a ∥b ,则∠1、∠2、∠3的关系是( )A .∠1+∠2+∠3=360°B .∠1+∠2﹣∠3=180°C .∠1﹣∠2+∠3=180°D .∠1+∠2+∠3=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的平方根是 .2.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在A ,B ,C 三处经过三次拐弯,此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即AE ∥CD ),若∠A =120°,∠B =150°,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3.已知M =x 2-3x -2,N =2x 2-3x -1,则M ______N .(填“<”“>”或“=”)4.方程()()()()32521841x x x x +--+-=的解是_________.5.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6.已知|x|=3,则x 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3416 5633 x yx y+=⎧⎨-=⎩2.马虎同学在解方程13123x mm---=时,不小心把等式左边m前面的“﹣”当做“+”进行求解,得到的结果为x=1,求代数式m2﹣2m+1的值.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y轴交y轴负半轴于B(0,b),且|a﹣3|+(b+4)2=0,S四边形AOBC=16.(1)求点C的坐标.(2)如图2,设D为线段OB上一动点,当AD⊥AC时,∠ODA的角平分线与∠CAE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求∠APD的度数;(点E在x轴的正半轴).(3)如图3,当点D在线段OB上运动时,作DM⊥AD交BC于M点,∠BMD、∠DAO的平分线交于N点,则点D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4.如图1,P点从点A开始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C的方向移动,点Q从点C开始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C→A→B的方向移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若AB=16厘米,AC=12厘米,BC=20厘米,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时间,那么:(1)如图1,若P在线段AB上运动,Q在线段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QA=AP(2)如图2,点Q在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三角形QAB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面积的14;(3)如图3,当P点到达C点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试求当t为何值时,线段AQ的长度等于线段BP的长的1 45.我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在体育中考前进行一次排球模拟测试,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图2中m的值为_________.(2)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6.某商店购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共用了1080元,购买50件A商品和20件B商品共用了880元.(1)A、B两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已知该商店购买B商品的件数比购买A商品的件数的2倍少4件,如果需要购买A、B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且该商店购买的A、B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那么该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C5、D6、A7、C8、B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150°3、<4、3x=.5、±4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612 xy=⎧⎪⎨=-⎪⎩2、0.3、(1) C(5,﹣4);(2)90°;(3)略4、(1) 4s;(2) 9s;(3) t=323s或16s5、(1)①50;②28;(2)①10.66;②12;③11;(3)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256人;6、(1)A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2)有两种方案:方案(1):m=12,2m﹣4=20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13,2m﹣4=22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2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b 的次数是0B. 是一次单项式C. 24x 3是7次单项式D. -5是单项式2.对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A. -2,2B. -2,3C. -,2D. -,33.下列单项式中,书写规范的是( )A. 1aB. x ·2C. 0.5xD. 1mn4.若21213n x y --是7次单项式,则n =( ) A. 1 B. 2 C. 3 D.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3x 三次二项式B. x -1二次二项式C. x 2-2x +34是二次三项式D. -5x 5+2x 4y 2-1是八次三项式6.一个n 次多项式(n 为正整数),它的每一项的次数是( )A. 都等于nB. 都小于nC. 都不小于nD. 都不大于n7.设M ,N 都是关于x 的五次多项式,则M +N 是( )A.十次多项式B.五次多项式C.次数不大于5的多项式D.次数不大于5的整式8.-3x 4与3y 是同类项,则mn 的值为( )A. 6B. 8C. 2D. 19.化简:ab-(2ab-3ab2)结果是()A.3a2b+3abB.-3ab2-abC.3ab2-abD.-3ab2+3ab10.若x 是两位数,y是一位数,如果把y 置于x左边所得的三位数是()A.100y+xB. 100y+10xC.10y+xD. yx11.减去2-3x等于6x2-3x-8的代数式是()A.6x2-6x-10B.6x2-10C.6x2-6D.6x2-6x-612.若a2b+4=0,则代数式3a2b-(a2b-3a2b)的值为()A. 20B. -20C. 4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用式子表示“数a的3倍与3的差的一半”是.14.把多项式6+2x4-3x2+7x3按各项的次数从高到低重新排列为.15.某项工程。

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被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4,5)B.(−4,5)C.(−4,−5)D.(4,−5)2.以下能够准确表示宣城市政府地理位置的是()A.离上海市282千米B.在上海市南偏西80°C.在上海市南偏西282千米D.东经30.8°,北纬118°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长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B.(3,2)C.(3,3)D.(2,3)4.若点P在y轴负半轴上,则点P的坐标有可能是( )A.(−1,0)B.(0,−2)C.(3,0)D.(0,4)5.在大型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中,我军缴获了敌人防御工程的坐标地图碎片(如图),若一号暗堡坐标为(4,2),四号暗堡坐标为(﹣2,4),指挥部坐标为(0,0),则敌人指挥部可能在()A.A处B.B处C.C处D.D处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ʹBʹ,若点Aʹ的坐标为(−2,2),则点Bʹ的坐标为( )A.(4,3)B.(3,4)C.(−1,−2)D.(−2,−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m为实数,则点(−2,m2+1)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y轴,AB=5,点A的坐标为(−5,3),则点B的坐标为( )A.(−5,2)B.(0,3)C.(0,3)或(−10,3)D.(−5,8)或(−5,−2)9.如图,在5×5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上找点C,使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C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 )A.(14,8)B.(13,0)C.(100,99)D.(15,14)二、填空题11.点A的坐标(−4,−3),它到y轴的距离为.12.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2,∣y∣=3,则x+y=.13.如图,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C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则点D的坐标是.14.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15.对有序数对(m,n)定义“f运算”:f(m,n)=(12m+a,12n−b),其中a,b为常数,f运算的结果也是一个有序数对,在此基础上,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A(x,y)规定“F变换”;点A(x,y)在F变换下的对应点,即为坐标为f(x,y)的点Aʹ.若点P(4,−4)在F变换下的对应点是它本身,则a=,b=.16.一个电子跳蚤在数轴上做跳跃运动.第一次从原点O起跳,落点为A1,点A1表示的数为1;第二次从点A1起跳,落点为OA1的中点A2;第三次从A2点起跳,落点为OA2的中点A3;如此跳跃下去⋯⋯最后落点为OA2021的中点A2022.则点A2022表示的数为.三、解答题17.已知点A(a−3,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求点A的坐标.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点A(4,0),B(3,2),C(−2,3),D(−3,0),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方格边长为1,点A,B,P都在格点上.且P(1,−3).(1) 写出点A,B的坐标;(2) 将线段AB平移,使点B与点P重合,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并写出此时点A的对应点Aʹ坐标.20.“若点P,Q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则线段PQ中点的坐标为(x1+x22,y1+y22)”.如图,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5,0),(3,0),(1,4),利用上述结论求线段AC,BC的中点D,E的坐标,并判断DE与AB的位置关系.2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2m−3,m+1).(1) 点M到y轴的距离为1时,求M的坐标.(2) 点N(5,−1),且MN∥x轴时,求M的坐标.(3) 点M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M的坐标.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3,0).(1) 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2) 在(1)的条件下,当m=−3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BMP的面积与△ABM2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23.已知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P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做“跳马运动”(即中国象棋“日”字型跳跃).例如在图1中,从点A做一次“跳马运动”,可以到点B,也可以到达点C.设P0做一次跳马运动到点P1,做第二次跳马运动到点P2,做第三次跳马运动到点P3,…,如此依次进行.(1)若P0(1,0),则P1可能是下列的点.D(﹣1,2);E(﹣2,0);F(0,2).(2)已知点P0(4,2),P2(1,3),则点P1的所有可能坐标为;(3)若P0(0,0),则P12、P13可能与P0重合的是.(4)如图2,点P0(1,0)沿x轴正方向向右上方做跳马运动,若P跳到Q1位置,称为做一次“正横跳马”;若P跳到Q2位置,称为做一次“正竖跳马”.当点P连续做了a次“正横跳马”和b次“正竖跳马”后,到达点P n(14,11),求a+b的值.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m,0),B(n,0),C(−1,2),且满足式子∣m+2∣+(m+n−2)2=0.(1) 求出m,n的值.(2) 解答下列问题: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M,使△COM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 如图,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OPD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DOE改变,说明理由.。

精品解析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实数综合练习试题(无超纲)

精品解析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实数综合练习试题(无超纲)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实数综合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3,0,2, )A .B .﹣3C .0D .2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B .3.141592 C .135 D 3、下列四个实数中,为无理数的是( )A .0B .πC .34 D 4、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 .0BC .π-D .﹣35、下列判断:①10的算术平方根是0.01;④3=a a 2.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 )A 是无理数B .面积为8C 的立方根是2D7、在 0,0.2,3π,227,6.1010010001…,13111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 .0B .πC .3.14 D90.2、﹣π、2270.101001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10、在下列各数23,3.1415926,0.213,-2π2之间依次多1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比较大小:213-_____.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为2a +1和3a ﹣11,则a =___.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 -+和21a +,则a =_____.4、在实数12、2-_______.5、若22a -和3a --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个正数是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计算:(1)(2)(1)---(22、解方程,求x 的值.(1)2232x =(2)()381-27x -=3、计算(1)2(2)1)(3)(4) 4、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1)2x 2-18=0;(2)33(129)x -=-. 5、现有两种给你钱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每天给你1元,一直给你10年;第二种方法是第一天给你1分钱,第2天给你2分钱,第3天给你4分钱,第4天给你8分钱,第5天给你16分钱,以此类推,给你20天.哪一种方法得到的钱数多?请说明理由.(1年按365天计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先确定3的大小,再确定四个数的大小顺序,由此得到答案.【详解】解:∵9>7,,∴-3<,∴-3<<0<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估值,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掌握实数的估值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根据无理数定义与有理数定义即可求解.【详解】A符合题意;3.141592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3分数是有理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54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与实数分类,正确无理数定义是解题关键.3、B【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 0是有理数,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π是无理数,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 34是有理数,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是有理数,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4、C【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 解:30π-<-< ∴所给的各数中,最小的数是π-.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5、C【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每一个答案一一判断对错.【详解】解:①10,正确;③0.13=a,正确;=a2,故错误;正确的是①②④,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定记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6、C【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B、∵28=,所以面积为8C、8的立方根是2,该说法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熟练掌握实数的分类,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找出题干中的无理数,即可选择.【详解】在这些实数中,无理数为3π,6.1010010001⋯,共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理解无理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0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π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C .3.14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 1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D【分析】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或者说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据此求解.【详解】=3=,0.2、-π、2270.101001中,有理数有0.2、2270.101001,共有4个.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0、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2π2之间依次多1个0)是无理数,其它是有理数, 故无理数一共有3个,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填空题1、>【解析】【分析】先求解两个实数的绝对值,再利用近似值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答案.【详解】 解:2211 1.67,33 1.73,33 而1.67 1.73, 21 3.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两个负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2【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方程即可.【详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2a +1和3a ﹣11,∴213110a a ++-=,解得2a =.故答案为: 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意义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是明确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3-【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可得2a -++21a +=0,解出a 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a -++21a +=0,解得:a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的平方根的定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的性质,理解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解析】【分析】根据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4<5<9,,,【点睛】此题考查了比较实数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算数平方根的性质得到.5、64【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平方根的性质得到方程,解之得到a值,从而解决此题.【详解】解:由题意得:2a-2+(-a-3)=0.∴a=5,∴2a-2=8,∴这个数为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数的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非负数的平方根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3;(2)5【解析】【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结合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以及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4(3)(1)+--⨯-=633-=;(255=【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求法,绝对值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关键.2、(1)4x =或4x =- ;(2)x =−12【解析】【分析】(1)方程变形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2)把x −1可做一个整体求出其立方根,进而求出x 的值.【详解】解:(1)2232x =,216x = ,4x =或4x =- ; (2)8(x −1)3=−27,(x −1)3=−278, x −1=−32,x =−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 (1)3; (2)-1;; (4) 6-【解析】【分析】(1)先化简各二次根式,再计算即可;(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原式,再计算即可;(3)将除法变成乘法再计算即可;(4)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原式,再计算即可;【详解】(1)2=322-+=3(2)1)=212--=-1(3)=3⨯2=(4)==6-=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等知识点的运算.4、(1)x =3±;(2)x =5【解析】【分析】(1)根据求平方根的方法求解方程即可;(2)根据求立方根的方法求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22180x -=,∴2218x =,∴29x =,∴3x =±;(2)∵()31293x -=-, ∴()3227x -=-,∴23x -=-,∴5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5、第二种,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第一种方法给的钱数,即每天的钱数乘以天数;再计算第二种方法给的钱数,但要总结规律可得第n天可得2n-1元钱.即可得总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知哪种方案得到的多.【详解】解:第一种方法:1×10×365=3650元第二种方法:1+2+22+23+24+…+219=220-1=1048575分=10485.75元∵10485.75>3650∴第二种方法得到的钱多.【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的规律,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到比较数的大小.考查了找数字的规律的问题,做此类问题,需要认真审题,找出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第2排 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2.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3.点P(3,﹣1)在第()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a a>,那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1)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a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a个单位;C .图案向上平移了a 个单位;D .图案向右平移了a 个单位,并且向上平移了a 个单位.5.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 ,α),其中,m 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 ,B ,C 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 的位置表示为A (5,3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 的位置,正确的是( ).A .(﹣4,150°) B .(4,150°)C .(﹣2,150°) D .(2,150°)6.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有序数对(m ,n )中的整数m ,n 满足m -n =-6,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A .5个B .6个C .7个D .无数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七(2)班教室里的座位共有7排8列,其中小明的座位在第3排第7列,简记为(3,7),小华坐在第5排第2列,则小华的座位可记作__________. 8.如果点P (x -4,y +1)是坐标原点,则2xy =_________9.若点P (x ,y )在第三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 点坐标为(﹣3,3), B 点坐标为(2,0),则△ABO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1.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b -a ,a -b ) 在第________象限.(第5题)(第10题)12.线段AB与线段CD平行且相等,若端点坐标为A(1,3),B(2,7),C(2,-4),则另一个端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m2(mM+,3-(1)若点M在y轴上,求M的坐标.(2)若点M在x轴上,求M的坐标.14.已知△ABC中,点A(1,-2),B(3,-2),C(2,0),D(4,1),E(2,4),F(0,1).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各点并按A—B—C—D—E—F—C—A顺次连接.(第14题)15.如图,如果“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1)画出直角坐标系.(2)“炮”现在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 _. (3)下一步如果走“相”则走完后其坐标是__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中有三角形ABC.(1)请画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所得的三角形A′B′C′;(2)请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点B,点B’的坐标:B(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1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于直角坐标系内,∠ABO=90°,∠AOB=45°,若A点坐标为(8-6x,3x+1),求B点的坐标. (第15题)(第16题)(第17题)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0+b2a,点C的坐标为(0,3).4-=+(1)求A,B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第18题)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a+3,a﹣3).(1)当a=﹣1时,点M在坐标系的第______象限;(直接填写答案)(2)无论a为何值,点M一定不在第______象限;(直接填写答案)(3)将点M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N,当点N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时,求a的值.20.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求△ABO的面积.(第20题)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如图,长方形ABCD 的各边与坐标轴都平行,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 (-1,1),(2,-3).(1)求点B 的坐标是_____.点D 的坐标是_____.(2)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长方形的边AB ,BC 运动至点C 停止,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 s . ①当t =1 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 ②当t =4.5 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 ③当t =4.5 时,求三角形PDC 的面积.22.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P 2=212212)()(y y x x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 (1)已知P (-3,4)试求线段OP ;(第21题)(2)已知M、N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M的纵坐标为5,点N的纵坐标为-1,试求M、N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A(3,2),点B在x轴上,若AB=5,求点B 的坐标.六,解答题(12分)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 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 A,PB,使△P AB的面积与四边形ABD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Q从点C出发,沿“CD→DB”移动.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回答下列问题:①当t= 秒时,∠QOB=∠CAB;②当t= 秒时,∠QBA=∠CAB;(第23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D. 2.C 3.D 4.D. 5.B. 6.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5,2) 8.-8 9.(-2,-3)10.3 11.二 12.(3,0)或(1,-8)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解:(1)∵点M在y轴上∴2m-3=0解得:m=1.5 则m+1=2.5∴M的坐标为(0,2.5)(2)∵点M在x轴上∴m+1=0解得:m=-1 则2m-3=-5∴M的坐标为(-5,0)14.解:如图15.解:(1)如图所示(2) (-4,1) (3)(-1,0)或(3,0)16.解:(1)如图所示(2)B (1,2),B ’(3,5).17.解:由题意可知AB =BO ∵A 点坐标为(8-6x ,3x +1) ∴-(8-6x )=3x +1解得:x =3, 则8-6x= -10 ∴ B 点的坐标为(-10,0)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解:(1)∵0=4-+2+b a ∴a =-2,b =4yxO∴A点的坐标为(-2,0), B点的坐标为(4,0)(2)∵A(-2,0), B(4,0)∴AB=6∵C(0,3).∴OC=3∴三角形ABC的面积S=6×3÷2=919.解:(1)四(2)二(3)∵M(a+3,a﹣3)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N(a+1,a﹣2)∵点N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a+1│=∣a﹣2│∵a+1≠a﹣2∴a+1=-(a﹣2)解得a=0.520.解:S△ABO=S△ADO+S梯形ABCD-S△OBC=1×3÷2+(1+3)×2÷2-3×1÷2=4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解(1)B的坐标是(2,1).点D的坐标是(-1,-3)P(2)①点P的坐标坐标是(0,1)②∵A(-1,1),B(2,1),C(2,-3).∴DC=AB=3,BC=4∵当t =4.5 时AB+BP=4.5,∴CP=3+4-4.5=2.5∴P 的坐标坐标是(2,-0.5)三角形PDC 的面积=3×2.5÷2=415 22.解(1)OP=525040322==+)()(---(2)MN=|y 2-y 1|=|5-(-1)|=6(3)由点B 在x 轴上可设B 的坐标为(x,0) 则AB =4)3)02()3222+=+x x ---(( ∵AB =5∴54)32=+x -(∴(3-x )2=1 解得:x =2或x =4∴B 的坐标为(2,0)或(4,0)六、解答题(12分)23.解(1)点C 的坐标为(0,2),点D 的坐标为(4,2)(2)由题意可知OC=2,AB=4,∴四边形ABDC 的面积=2×4=8∵△P AB 的面积=四边形ABDC 的面积=8且AB=4, ∴OP=4∴P的坐标为(0,4)或(0,-4)(3)①当t=1秒时,∠QOB=∠CAB;②当t=2秒时,∠QBA=∠CABQ。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训练试题(三)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训练试题(三)及答案

期末综合复习训练试题(三)一.选择题1.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实数a,b,将点A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若点C,B关于原点O对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1 B.a+b=﹣1 C.a﹣b=1 D.a﹣b=﹣12.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有公共解3x﹣y=7,2x+3y=1,y=﹣kx﹣9,则k的值是()A.﹣3 B.C.2 D.﹣43.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4.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x+m﹣2=0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 B.m<2 C.m>﹣2 D.m<﹣25.已知△ABC内一点P(a,b)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c,d),顶点A(﹣2,2)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5,﹣4),则a﹣b﹣c+d的值为()A.13 B.﹣13 C.1 D.﹣16.某校七(二)班班长统计了今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阅读量最多的是8月份B.阅读量最少的是6月份C.3月份和5月份的阅读量相等D.每月阅读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二.填空题7.已知|x+1|++(x+y﹣z)2=0,x+y+z的立方根是.8.若点P(2﹣a,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9.体育老师从七年级学生中抽取40名参加全校的健身操比赛.这些学生身高(单位:cm)的最大值为186,最小值为155.若取组距为3,则可以分成组.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E=90°,∠EOD=50°,则∠BOC的度数为.11.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的2x+3y=18的解,则的平方根.1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13.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分别以一定的速度练习长跑和骑自行车.如果同向而行80秒乙追上甲一次;如果反向而行,他们每隔30秒相遇一次;求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如果设甲的速度是x米/秒,乙的速度是y米/秒,所列方程组是.14.已知点P的坐标为(2m+1,m﹣4)并且满足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5.计算:16.解下列方程组:(1)(2)17.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已知,AB∥CD,点E为射线FG上一点.(1)如图1,若∠EAF=30°,∠EDG=40°,则∠AED=°;(2)如图2,当点E在FG延长线上时,此时CD与AE交于点H,则∠AED、∠EAF、∠EDG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DI平分∠EDC,交AE于点K,交AI于点I,且∠EAI:∠BAI=1:2,∠AED =22°,∠I=20°,求∠EKD的度数.四.解答题19.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1)求△ABO的面积;(2)平移△ABO至△A1B1O1,当点A1和点B重合时,点O1的坐标是;(3)平移△ABO至△A2B2O2,需要至少向下平移超过单位,并且至少向左平移个单位,才能使△A2B2O2位于第三象限.20.如图,已知∠1+∠2=180°,∠AED=∠C,试判断∠3与∠B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理.(可不写根据)21.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求m的值.22.元旦期间,前往参观盐城人民公园的人非常多.这期间某一天某一时段,小王随机调查了部分入园游客,统计了进园前等侯检票的时间,并绘制成如下图表.表中“10~20”表示等候检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而小于20min,其他类同.(1)这里采用的调查方式是(填“普查”或“抽样调查”),样本容量是;(2)表中a=,b=,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在调查人数里,若将时间分段内的人数绘成扇形统计图,则“40~50”的圆心角的度数是;时间分段/min频数/人数频率10~20 8 0.20020~30 14 a30~40 10 0.25040~50 b0.12550~60 3 0.075合计40 1.000五.解答题2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1)当m=2时,请解关于x、y的方程组;(2)若关于x、y的方程组中,x为非负数、y为负数,①试求m的取值范围;②当m取何整数时,不等式3mx+2x>3m+2的解为x<1.24.已知点P(8﹣2m,m﹣1).(1)若点P在x轴上,求m的值.(2)若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P点的坐标.六.解答题25.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正整数解.26.为支持抗震救灾,我市A、B两地分别有赈灾物资100吨和180吨,需全部运往重灾区C、D两县,根据灾区的情况,这批赈灾物资运往C县的数量比运往D县的数量的2倍少80吨.(1)求这批赈灾物资运往C、D两县的数量各是多少吨?(2)设A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为x吨(x为整数).若要B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大于A地运往D县赈灾物资数量的2倍,且要求B地运往D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不超过63吨,则A、B两地的赈灾物资运往C、D两县的方案有几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A.5.B.6.D.二.填空7.28.﹣1或﹣7.9.11.10.140°.11.±2.12.013..14.(﹣9,﹣9)或(3,﹣3).三.解答题15.解:=﹣3+2+1=16.解:(1)将②代入①得:2x+3(4x﹣5)=﹣1解得:x=1③将③代入②得:y=4×1﹣5=﹣1∴方程组的解为:.(2)①×5+②×2得:15x+8x=100+38∴x=6③将③代入①得:3×6+2y=20∴y=1∴原方程组的解为:.17.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1,解第二个不等式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18.解:(1)如图,延长DE交AB于H,∵AB∥CD,∴∠D=∠AHE=40°,∵∠AED是△AEH的外角,∴∠AED=∠A+∠AHE=30°+40°=70°,故答案为:70;(2)∠EAF=∠AED+∠EDG.理由:∵AB∥CD,∴∠EAF=∠EHC,∵∠EHC是△DEH的外角,∴∠EHG=∠AED+∠EDG,∴∠EAF=∠AED+∠EDG;(3)∵∠EAI:∠BAI=1:2,∴设∠EAI=α,则∠BAE=3α,∵∠AED=22°,∠I=20°,∠DKE=∠AKI,又∵∠EDK+∠DKE+∠DEK=180°,∠KAI+∠KIA+∠AKI=180°,∴∠EDK=α﹣2°,∵DI平分∠EDC,∴∠CDE=2∠EDK=2α﹣4°,∵AB∥CD,∴∠EHC=∠EAF=∠AED+∠EDG,即3α=22°+2α﹣4°,解得α=18°,∴∠EDK=16°,∴在△DKE中,∠EKD=180°﹣16°﹣22°=142°.四.解答题19.解:(1)△ABO的面积=×1×3+×(1+3)×2﹣×3×1=4;(2)点A1和点B重合时,需将△ABC向右移2个单位,向下移2个单位,∴点O的对应点O1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3)平移△ABO至△A2B2O2,需要至少向下平移超过3单位,并且至少向左平移超过3个单位,才能使△A2B2O2位于第三象限.故答案为:3,3.20.解:∠3=∠B.理由如下:∵∠1+∠2=180°,∠1+∠4=180°∴∠2=∠4,∴EF∥AB,∠3=∠ADE,又∵∠AED=∠C,∴DE∥BC,∴∠B=∠ADE,∴∠3=∠B.21.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故=2m,解得:m=10.22.解:(1)这里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样本容量是:8÷0.200=40;故答案为:抽样调查,40;(2)a=1﹣0.200﹣0.250﹣0.125﹣0.075=0.350;b=40×0.125=5;补图如下:故答案为:0.350,5;(3)“40~50”的圆心角的度数是0.125×360°=45°.故答案为:45°.五.解答23.解:(1)把m=2代入方程组中得:,①+②得:2x=10,x=5,①﹣②得:﹣2y=8,y=﹣4,∴方程组的解为:;(2)①,①+②得:2x=18﹣4m,x=9﹣2m,①﹣②得:﹣2y=4+2m,y=﹣2﹣m,∵x为非负数、y为负数,∴,解得:﹣2<m≤;②3mx+2x>3m+2,(3m+2)x>3m+2,∵不等式3mx+2x>3m+2的解为x<1,∴3m+2<0,∴m<﹣,由①得:﹣2<m≤,∴﹣2<m<﹣,∵m整数,∴m=﹣1;即当m=﹣1时,不等式3mx+2x>3m+2的解为x<1.24.解:(1)∵点P(8﹣2m,m﹣1)在x轴上,∴m﹣1=0,解得:m=1;(2)∵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8﹣2m|=|m﹣1|,∴8﹣2m=m﹣1或8﹣2m=1﹣m,解得:m=3或m=7,∴P(2,2)或(﹣6,6).六.解答题25.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即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是1,2.26.解:(1)设运往C县的物资是a吨,D县的物资是b吨,根据题意得,,解得,答:这批赈灾物资运往C、D两县的数量各是160吨,120吨;(2)设A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为x吨,则B地运往C县的物资是(160﹣x)吨,A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100﹣x)吨,B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120﹣(100﹣x)=(20+x)吨,根据题意得,,解不等式①得,x>40,解不等式②得,x≤43,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0<x≤43,∵x是整数,∴x取41、42、43,∴方案共有3种,分别为:方案一:A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为41吨,则B地运往C县的物资是119吨,A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59吨,B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61吨;方案二:A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为42吨,则B地运往C县的物资是118吨,A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58吨,B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62吨;方案三:A地运往C县的赈灾物资数量为43吨,则B地运往C县的物资是117吨,A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57吨,B地运往D县的物资是63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综合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综合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实数》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9的平方根是( )A .±√3B .3C .±81D .±322 ,则a 的值为( )A .-4B .4C .-2 D3)A .±2B .±4C .4D .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是16的平方根B 2C .116的平方根是14D 55.(2的平方根是x ,64的立方根是y ,则x+y 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 6.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3.14B .2.12122CD .2277.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D.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9.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在()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10.在实际生活中,八点五十五通常说成九点差五分,受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加减计数法,比如:7写成13,即13=10-3=7;191写成209,即209=200-9=191,按这个方法计算2019等于( )A.2020B.2001C.1991D.1981二、填空题11.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2和a-4.则a的值是.12-125的立方根的和为______.13的整数部分是m,小数部分是n,则n2﹣2m﹣1的值为_____.14.====,…,则第8个等式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5.求出下列x的值.(1)16x2﹣49=0;(2)24(x﹣1)3+3=0.16.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2x +和49x -,求这个数.17.观察下列计算过程,猜想立方根.13=123=833=2743=6453=12563=21673=34383=51293=729(1)小明是这样试求出19683的立方根的.先估计19683的立方根的个位数,猜想它的个位数为______,又由203<19000<303,猜想19683的立方根的十位数为_____,验证得19683的立方根是______.(2)请你根据(1)中小明的方法,求﹣373248的立方根.18.填空并解答相关问题:(1)观察下列数1,3,9,27,81…,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除以前一项的结果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________;根据此规律,如果a n (n 为正整数)表示这列数的第n 项,那么a n =__________;你能求出它们的和吗?计算方法:如果要求1+3+32+33+…+320的值,可令S=1+3+32+33+ (320)将①式两边同乘以3,得3S=3+32+33+…+320+321①由①式左右两边分别减去①式左右两边,得3S -S=(3+32+33+…+320+321)-(1+3+32+33+…+320),即2S=321-1,两边同时除以2得()211312S =-. (2)你能用类比的思想求1+6+62+63+…+6100的值吗?写出求解过程.(3)你能用类比的思想求1+m+m 2+m 3+…+m n (其中mn≠0,m≠1)的值吗?写出求解过程. 19.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的整数部分是1 减去它的整数部分,差就是它的小数部分,因此﹣1表示.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真命题:=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y <1,那么x =1,y ﹣1.请解答下列问题:(1a +b ,其中a 是整数,且0<b <1,那么a = ,b = ;(2c +d ,其中c 是整数,且0<d <1,那么c = ,d = ;(3)已知m+n ,其中m 是整數,且0<n <1,求|m ﹣n |的值答案1.D 2.B 3.D 4.C 5.D 6.C 7.D 8.A 9. B 10.D11.-12.12.-3或-713.5-14=15.(1)x=±74;(2)x=12.16.2517.(1)7,2,27;(2)-72.18.(1) 3, a n =13n -;(2) ()1011651S =-;(3) ()1111-n m S m +=-.19.(1)a =2,b 2;(2)c =﹣3,d =3(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为( )A .(0,2)B .(2,0)C .(4,0)D .(0,-4)2.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 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A .400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C .400名学生的体重D .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4.以方程组234x y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5=±5 B. 164-=- C.144=221D.255=6.不等式组211420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7.在227,22,39,3.141592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8.有2元和5元两种纸币共21张,并且总钱数为72元.设2元纸币x 张,5元纸币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21,5272.x y x y +=⎧⎨+=⎩ B .21,2572.x y x y +=⎧⎨+=⎩C .2521,72.x y x y +=⎧⎨+=⎩D .5221,72.x y x y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10.已知样本容量是40,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3:2:4:1,则第 二小组的频数为 ,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11.如果163+x 的立方根是4,则42+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不等式4x -6≥7x -12的正整数解为 .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1x y =⎧⎨=-⎩,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4.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0432y x y x 的解是⎩⎨⎧==by ax ,那么a+b= .1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D 平分∠BEF ,若∠1=72°, 则∠2= °.16.如图所示,在10×20(m 2)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宽为2m 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m 2.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计算:33364631125.041027-++---.18.解方程组24824x y x y -=⎧⎨+=-⎩ ① ②.19.x 取哪些非负整数时,325x -的值大于213x +与1的差.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3页 (共8页)20. 如果AB ∥CF ,DE ∥CF ,∠DCB=40o ,∠D=30o,求∠B 的度数。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1.如图,△ABC 中,任意移动P(0X ,0Y ),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 0(0X +5, 0Y +3). (1)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后得到△A 1B 1C 1,请在下图中画出;(2)点A 1、B 1、C 1的坐标为A 1 ,B 1 ,C 1 ; (3)S △ABC =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4页(共8页)22.某工厂安排一批新来的员工住宿,若安排5个人住一间宿舍,则有4个人没地方住;若安排6个人住一间宿舍,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但住宿少于3人。

已知新来员工的人数不超过45人,求新来员工的人数。

23.体育文化用品商店购进篮球和排球共20个,进价和售价如下表,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润260元.篮球排球进价(元/个)80 50售价(元/个)95 60(1)购进篮球和排球各多少个?(2)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几个篮球的利润相等?七年级数学试卷第5页(共8页)24.以下是某年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数学平均成绩(x)的统计图.(1)请你补全图①和图②(图②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哪个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一半以上国家的学生成绩在60≤x<70之间?(3)哪个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学生成绩在70≤x<80的国家多于成绩在50≤x<60的国家?频数(国家个数)成绩/分246810BAC40D:40≤x<50C:50≤x<60B:60≤x<70A:70≤x<80图②图①七年级数学试卷第6页(共8页)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 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lO万元.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1) 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2) 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试计算后说明.七年级数学试卷第7页(共8页)26.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C、D两点,点P在直线CD上。

(1)试写出图1中∠APB、∠PAC、∠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答: .(填发生或不发生);(3)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如图2、图3),试分别写出∠APB,∠PAC,∠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l七年级数学试卷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 B2. C3. C4. A5. B6. C7. A8. 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答案不唯一 10. 8,4 11. 6 12. 1,2 13.答案不唯一,如x+y=1 14. 1 15.54 16. 144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 解:原式=-3-0-21+0.5=-3.18. 解:②×2得:248x y+=-. ③①+③得0x=.把0x=代入②中得2y=-.∴方程组的解是2xy=⎧⎨=-⎩.19. 解:根据题意得:1312523-+>-xx,去分母得:15)12(5)23(3-+>-xx,去括号得:1551069-+>-xx,移项得:6155109+->-xx,合并同类项得:4->-x,系数化为1得:4<x.因为x取非负整数,所以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3、2、1、0.20. 解:∵DE∥CF ,∠D=30 o∴∠DCF=∠D=30 o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F=∠DCF+∠BCD=30 o +40o=70o又∵AB∥CF,∴∠B+∠BCF=180 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180 o—70o=110o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1.解:(1)图略. (2)A1(3,6)、 B1 (1,2)、 C1(7,3).(3)11.22. 解:设工厂有x间宿舍,根据题意得:0<5x+4-6(x-1) <3. 解得:7<x<10.∵x取整数,∴x=8或9.当x =8时,5 x+4=44. 当x =9时,5 x+4=49>45.不符合题意∴新来员工的人数为44人。

答:新来员工的人数是44人。

23. 解:(1)设购进篮球x个,排球y个,根据题意得,201510260.x yx y+=⎧⎨+=⎩,解得128.xy=⎧⎨=⎩,答:购进篮球12个,排球8个.(2)销售6个排球利润为60元,60÷15=4,故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4个篮球的利润相等.24. 解:(1)(2)图②(或扇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一半以上国家的学生成绩在60≤x<70之间.(3)图①(或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更好地说明学生成绩在70≤x<80的国家多于成绩在50≤x<60的国家.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 解:(1)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为(20-x)件,根据题意得,190≤12x+8(20-x)≤200.解得7.5≤x≤10, 因为x为整数所以x=8、9、10,有三种进货方案:方案一:甲8件,乙12件;方案二:甲9件,乙11件;方案三:甲10件,乙10件.(2)方案一获利为:8×(14.5-12)+(20-8)×(10-8)=44(万元)方案二获利为:9×(14.5-12)+(20-9)×(10-8)=44.5(万元)方案三获利为:10×(14.5-12)+(20-10)×(10-8)=45(万元)因此,按上述三种方案销售后获利最大的是第三种方案,即购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最大利润为45万元,26. 解:(1)∠APB=∠PAC+∠PBD. 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E+∠BPE=∠PAC+∠PBD,即∠APB=∠PAC+∠PBD.(2)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APB=∠PAC+∠PBD这种关系不变.(3)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①如图1,有结论:∠APB=∠PBD-∠PAC. 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B=∠BPE-∠APE,即∠APB=∠PBD-∠PAC.②如图2,有结论:∠APB=∠PAC-∠PBD. 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因为l1∥l2,所以PE∥l1,所以∠APE=∠PAC,所以∠APB=∠APE-∠BPE,即∠APB=∠PAC-∠PBD.初中数学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