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 + ∠2 = 100°,则∠BOC等于()A. 130°B. 140°C. 150°D. 160°.(此处可画一个简单的相交直线图,标注∠1、∠2和∠BOC)3. 如图,直线a∥b,∠1 = 70°,那么∠2的度数是()A. 50°B. 60°C. 70°D. 80°.(画直线a、b平行,标注∠1和∠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 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 ∠C = ∠ABEB. ∠A = ∠EBDC. ∠C = ∠ABCD. ∠A = ∠ABE. (画一个简单的三角形ABC,E在AB延长线上,标注相关角)6. 如图,将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三角形DEF,若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 16cmB. 18cmC. 20cmD. 22cm.(画出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的图,标注平移距离2cm)7. 如图,AB∥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EG平分∠BEF,交CD于点G,∠1 = 50°,则∠2等于()A. 50°B. 60°C. 65°D. 70°.(画AB∥CD,EF与它们相交,标注∠1,EG平分∠BEF,标注∠2)8. 下列命题中: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B 与2∠是一对(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荡秋千运动B .月亮绕地球运动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4B .()3,4-C .()2,3-D .()4,5-- 4.给出下列 4 个命题:①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②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 6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a b ,160∠=︒,则2∠的大小是( )A .60︒B .80︒C .100︒D .12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从原点O 出发,按A →A 1→A 2→A 3→A 4→A 5…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则A 2021的坐标为( )A .(673,﹣1)B .(673,1)C .(674,﹣1)D .(674,1)九、填空题9.已知1x -=8,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ABC 是锐角三角形,BE 、CF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O ,若∠A=50°,则∠BOC=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 CD ,点F 在CD 上,点A 在EF 上,则132∠+∠-∠的度数等于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x 时,输出的结果是161,则输入的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则该坐标系内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1)计算:34|22|89-+-; (2)解方程组:1312223x y x y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x ﹣1)2=4;(2)(2x +1)3+64=0;(3)x 3﹣3=38. 十九、解答题19.已知,如图所示,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求证:AD //BE证明:∵AB //CD (已知)∴∠4=∠ ( )∵∠3=∠4(已知)∴∠3=∠ ( )∵∠1=∠2(已知)∴∠1+∠CAF =∠2+∠CAF ( )即:∠ =∠ .∴∠3=∠ .∴AD //BE ( )二十、解答题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如图①,将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沿虚线剪开,将剪开后的图形拼成如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设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1)求a 的值;(2)若a 的整数部分为m ,小数部分为n ,试求式子2m a an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已知直线m ∥n ,AB 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 上的点O 射出,在平面镜AB 上经点P 反射后,到达直线n 上的点Q .我们称OP 为入射光线,PQ 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 .(1)如图1,若∠OPQ =82°,求∠OPA 的度数;(2)如图2,若∠AOP =43°,∠BQP =49°,求∠OPA 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 和n 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 ,光线从点O 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 O→P→Q→R→O→P→…试判断∠OPQ 和∠OR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a b ,直角ABC 的边与直线a 分别相交于O 、G 两点,与直线b 分别交于E ,F 点,且90ACB ∠=︒.(1)将直角ABC 如图1位置摆放,如果56AOG ∠=︒,则CEF ∠=________; (2)将直角ABC 如图2位置摆放,N 为AC 上一点,180NEF CEF ∠+∠=︒,请写出NEF ∠与AOG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直角ABC 如图3位置摆放,若135GOC ∠=︒,延长AC 交直线b 于点Q ,点P 是射线GF 上一动点,探究,POQ OPQ ∠∠与PQF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①若∠BAC=100°,∠C=30°,则∠AFD=;若∠B=40°,则∠AFD=;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B与∠2是直线DE和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教室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 、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是平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2,-3)符合.其余都不符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①举反例说明即可,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③举反例说明即可,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错误,; ②若三角形最大内角小于60°,则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所以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60°,正确;③如:三角形的外角和大于内角和,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错误;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熟练掌握真假命题的定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结论也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命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命题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叫做反例. 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1=60°,因为//所以∠3=∠1=60°.因为∠2+∠3=180°,所以∠2=180°-6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解析: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2,1),…,点A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作每移动6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则2021÷6=336…5,所以,前336次循环运动点A共向右运动336×2=672个单位,且在x轴上,再运动5次即向右移动2个单位,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则A2021的坐标是(674,﹣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十、填空题10.(﹣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解析:(﹣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记住要点或画图得到.十一、填空题11.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ABC,∠OCB=∠ACB解析: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 12×130°=65°,在△OBC中,∠BOC=180°−(∠OBC+∠OCB)=180°−65°=115°十二、填空题12.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解析: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1=∠AFD,∵∠EFC=180°-∠EFD,∠ECF=180°-∠3,∠2+∠ECF+∠EFC=180°,∴∠2+360°-∠1-∠3=180°,∴∠1+∠3-∠2=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详解】解:∵y=3x+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2=161,解得:x=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17-2)÷3=5;解析:53、17、5、1.【详解】解:∵y =3x +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 +2=161,解得:x =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 =(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 =(17-2)÷3=5;如果四次才输出结果:则x =(5-2)÷3=1;则满足条件的整数值是:53、17、5、1.故答案为53、17、5、1.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逆向思维.它和一般的程序题正好是相反的.十五、填空题15.【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解析:()1,3-【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十六、填空题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析:(1)232)11x y =⎧⎨=⎩. 【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1)解:原式=222233-= (2)原方程组可化为:32(1)23(2)x y x y -=-⎧⎨+=⎩ , (1)×2−(2)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1)得:x−3×1=−2,解得:x =1,故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掌握实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 =3或x =﹣1;(2)x =﹣2.5;(3)x =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解析:(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1)开方得:x﹣1=2或x﹣1=﹣2,解得:x=3或x=﹣1;(2)方程整理得:(2x+1)3=﹣64,开立方得:2x+1=﹣4,解得:x=﹣2.5;(3)方程整理得:x3=278,开立方得:x=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十九、解答题19.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解析: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BA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证明:∵AB//CD(已知)∴∠4=∠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已知)∴∠3=∠FAB(等量代换)∵∠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FAB=∠CAD∴∠3=∠CAD∴AD //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填:BA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F ,等量代换,DAC ,D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二十、解答题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 2是由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2,C 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a>0,∴;解析:(15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25a=,∵a>0,∴5a=(2)∵459,∴253<<,∴m=2,n2,∴2m a an-+=)222=))222=+-45=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能估算出的范围.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二十三、解答题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二十四、解答题24.(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解析:(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EF=∠ACP+∠PCB=90°.(3)分类讨论点P在线段GF上或线段GF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求解.【详解】解:(1)如图,作CP//a,∵a//b,CP//a,∴CP//a//b,∴∠AOG=∠ACP=56°,∠BCP+∠CEF=180°,∴∠BCP=180°-∠CEF,∵∠ACP+∠BCP=90°,∴∠AOG+180°-∠CEF=90°,∴∠CEF=180°-90°+∠AOG=146°.(2)∠AOG+∠NEF=90°.理由如下:如图,作CP//a,则CP//a//b,∴∠AOG=∠ACP,∠BCP+∠CEF=180°,∵∠NEF+∠CEF=180°,∴∠BCP=∠NEF,∵∠ACP+∠BCP=90°,∴∠AOG+∠NEF=90°.(3)如图,当点P在GF上时,作PN//a,连接PQ,OP,则PN//a//b,∴∠GOP=∠OPN,∠PQF=∠NPQ,∴∠OPQ =∠OPN +∠NPQ =∠GOP +∠PQF ,∵∠GOC =∠GOP +∠POQ =135°,∴∠GOP =135°-∠POQ ,∴∠OPQ =135°-∠POQ +∠PQF .如图,当点P 在GF 延长线上时,作PN //a ,连接PQ ,OP ,则PN //a //b ,∴∠GOP =∠OPN ,∠PQF =∠NPQ ,∵∠OPN =∠OPQ +∠QPN ,∴∠GOP =∠OPQ +∠PQF ,∴135°-∠POQ =∠OPQ +∠PQF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及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二十五、解答题25.(1)①115°;110°;②;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2)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10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若∠B=40°,则∠BAC+∠C=180°-40°=1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BAG BAC ∠=∠,1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①得:∠EDB=∠C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B+∠BAG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①若∠BAC=100°,∠C=30°,则∠B=180°-100°-30°=50°,∵DE ∥AC ,∴∠EDB=∠C=3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DGF=∠B+∠BAG=50°+50°=100°,∴∠AFD=∠DGF+∠FDG=100°+15°=115°;若∠B=40°,则∠BAC+∠C=180°-40°=14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401402=︒+⨯︒ 4070110=︒+︒=︒故答案为:115°;110°; ②1902AFD B ∠=︒+∠; 理由如下:由①得:∠EDB=∠C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1802B B =∠+︒-∠ 1902B =︒+∠; (2)如图2所示:1902AFD B ∠=︒-∠;理由如下: 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 ∵∠AHF=∠B+∠BDH ,∴∠AFD=180°-∠BAG-∠AHF11802BAC B BDH =︒-∠-∠-∠1118022BAC B C =︒-∠-∠-∠ ()11802B BAC C =︒-∠-∠+∠ ()11801802B B =︒-∠-︒-∠ 1180902B B =︒-∠-︒+∠ 1902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m ﹣2<n ﹣2B .44m n >C .6m <6nD .﹣8m >﹣8n2.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 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3.如图,在△ABC 中,AB=20cm ,AC=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A .2.5B .3C .3.5D .44.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CB CD = B .BAC DAC ∠=∠C .BCA DCA ∠=∠D .90B D ∠=∠=︒5.如图,函数 y 1=﹣2x 与 y 2=ax +3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m ,2),则关于 x 的不等式﹣2x >ax +3 的解集是( )A .x >2B .x <2C .x >﹣1D .x <﹣16.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 b +的结果是( )A .﹣2a-bB .2a ﹣bC .﹣bD .b 7.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2 B .m ≥2 C .m ≥2且m ≠3 D .m >2且m ≠38.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CBE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9.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 ”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1B .11≤x <23C .11<x ≤23D .x ≤2310.如图,已知直线a ∥b ,则∠1、∠2、∠3的关系是( )A .∠1+∠2+∠3=360°B .∠1+∠2﹣∠3=180°C .∠1﹣∠2+∠3=180°D .∠1+∠2+∠3=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的平方根是 .2.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在A ,B ,C 三处经过三次拐弯,此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即AE ∥CD ),若∠A =120°,∠B =150°,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3.已知M =x 2-3x -2,N =2x 2-3x -1,则M ______N .(填“<”“>”或“=”)4.方程()()()()32521841x x x x +--+-=的解是_________.5.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6.已知|x|=3,则x 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3416 5633 x yx y+=⎧⎨-=⎩2.马虎同学在解方程13123x mm---=时,不小心把等式左边m前面的“﹣”当做“+”进行求解,得到的结果为x=1,求代数式m2﹣2m+1的值.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y轴交y轴负半轴于B(0,b),且|a﹣3|+(b+4)2=0,S四边形AOBC=16.(1)求点C的坐标.(2)如图2,设D为线段OB上一动点,当AD⊥AC时,∠ODA的角平分线与∠CAE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求∠APD的度数;(点E在x轴的正半轴).(3)如图3,当点D在线段OB上运动时,作DM⊥AD交BC于M点,∠BMD、∠DAO的平分线交于N点,则点D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4.如图1,P点从点A开始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C的方向移动,点Q从点C开始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C→A→B的方向移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若AB=16厘米,AC=12厘米,BC=20厘米,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时间,那么:(1)如图1,若P在线段AB上运动,Q在线段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QA=AP(2)如图2,点Q在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三角形QAB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面积的14;(3)如图3,当P点到达C点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试求当t为何值时,线段AQ的长度等于线段BP的长的1 45.我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在体育中考前进行一次排球模拟测试,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图2中m的值为_________.(2)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6.某商店购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共用了1080元,购买50件A商品和20件B商品共用了880元.(1)A、B两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已知该商店购买B商品的件数比购买A商品的件数的2倍少4件,如果需要购买A、B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且该商店购买的A、B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那么该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C5、D6、A7、C8、B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150°3、<4、3x=.5、±4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612 xy=⎧⎪⎨=-⎪⎩2、0.3、(1) C(5,﹣4);(2)90°;(3)略4、(1) 4s;(2) 9s;(3) t=323s或16s5、(1)①50;②28;(2)①10.66;②12;③11;(3)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256人;6、(1)A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2)有两种方案:方案(1):m=12,2m﹣4=20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13,2m﹣4=22 即购买A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商品的件数为22件。

2023年春学期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一次方程组》综合测评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春学期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一次方程组》综合测评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一次方程组》综合测评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xy =1B.x +1y=2C.y =3x -1D.x +y +z =12.下列方程组中,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3{5x y z x +=+=B.5{1x y x y+==C.3{5x y xy +==D.11{122x y y x =++=3.下列各组数中,是二元一次方程52x y -=的一个解的是()A.31x y =⎧⎨=⎩B.13x y =⎧⎨=⎩C.20x y =⎧⎨=⎩D.02x y =⎧⎨=⎩4.将方程2x -3y -4=0变形为用含有y 的式子表示x ,正确的是()A.2x =3y +4B.x =32y +2C.3y =2x -4D.y =243x -5.方程01ax y x by +=⎧⎨+=⎩的解是11x y =⎧⎨=-⎩,则a ,b 为()A.01a b =⎧⎨=⎩B.10a b =⎧⎨=⎩C.11a b =⎧⎨=⎩D.00a b =⎧⎨=⎩6.已知e ,f 满足方程组32,26,e f f e -=⎧⎨-=⎩则2e +f 的值为()A.2B.4C.6D.87.已知23x y --+(2x+y+11)2=0,则()A.21x y =⎧⎨=⎩B.03x y =⎧⎨=-⎩C.15x y =-⎧⎨=-⎩D.27x y =-⎧⎨=-⎩8.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342x y ax by -=⎧⎨+=⎩,与3564x y bx ay -=⎧⎨+=-⎩,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为()A.21a b =-⎧⎨=⎩B.12a b =⎧⎨=-⎩C.12a b =⎧⎨=⎩D.12a b =-⎧⎨=-⎩9.若方程组()213431kx k y x y ⎧+-=⎨+=⎩,的解x 和y 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A.2B.-2C.3D.-310.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将明文加密后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解密还原为明文,已知某种加密规则为,明文a,b 对应的密文为a+2b,2a-b,例如:明文1,2对应的密文是5,0,当接收方收到的密文是1,7时,解密得到的明文是()A.3,-1B.1,-3C.-3,1D.-1,311.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是8.31.2a b =⎧⎨=⎩,则方程组2(2)3(1)133(2)5(1)30.9x y x y +--=⎧⎨++-=⎩的解是()A.8.31.2x y =⎧⎨=⎩B.10.32.2x y =⎧⎨=⎩C. 6.32.2x y =⎧⎨=⎩D.10.30.2x y =⎧⎨=⎩12.端午节前夕,某超市用1680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共60,其中A 型商品每件24元,B 型商品每件36元.设购买A 型商品x 件、B 型商品y 件,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6036241680x y x y +=⎧⎨+=⎩B.6024361680x y x y +=⎧⎨+=⎩C.3624601680x y x y +=⎧⎨+=⎩D.2436601680x y x y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若mx 3m -2n -nym +2n =1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________14.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2a b -的值为______15.一桶油,连桶共8kg,用去一半以后,连桶的质量为4.5kg.问原来有油多少千克?若设油的质量为x kg,桶的质量为y kg,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__.16.已知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6{8x y ==,则方程组111222345{34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_________.三、解答题(6个小题,共56分)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21437x y x y =-⎧⎨+=⎩;(2)3222328x y x y +=⎧⎨+=⎩.18.为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市面上95KN 等防护型口罩出现热销.已知3个A 型口罩和2个B 型口罩共需31元;6个A 型口罩和5个B 型口罩共需70元.(1)求一个A 型口罩和一个B 型口罩的售价各是多少元?(2)小红打算用160元(全部用完)购买A 型,B 型两种口罩(要求两种型号的口罩均购买),正好赶上药店对口罩价格进行调整,其中A 型口罩售价上涨40%,B 型口罩按原价出售,则小红有多少种不同的购买方案?请设计出来.19.某超市代理销售,A B 两种鲜牛奶,这两种鲜奶的成本价和销售价如表格所示,它们的保质期为一天,当天未售出的鲜奶必须全部销毁.该超市某天用1320元购进,A B 两种鲜奶共200瓶,卖出180瓶,当天共获得570元的利润.价格类别成本价(元/瓶)销售价(元/瓶)A 种鲜奶58B 种鲜奶914(1)求该超市这一天购进,A B 种鲜奶各多少瓶;(2)小明列出方程180(85)(149)570m n m n +=⎧⎨-+-=⎩来解决另一个问题,你认为小明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什么?小明所列的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吗?若可以,请求结果;若不可以,请列出正确的方程或方程组,不必求解.20.某文具店有甲,乙两种水笔,它们的单价分别为a 元/支,b 元/支,若购买甲种水笔5支,乙种水笔2支,共花费25元,购买甲种水笔3支,乙种水笔4支,共花费29元.(1)求a 和b 的值;(2)甲种水笔涨价m 元/支(02m <<),乙种水笔单价不变,小明花了40元购买了两种水笔10支,那么购买甲种水笔多少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1.玲玲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需6周完成,共需装修费为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才能完成,共需装修费4.8万元,玲玲的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1)设甲公司的每周工作效率为m,乙公司每周的工作效率为n,则可列出方程为.(2)如果从节约时间的角度考虑应选哪家公司?(3)如果从节的开支的角度考虑呢?请说明理由.22.小林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其中一次购买时,商品A,B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标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表所示:购买商品A的数量/个购买商品B的数量/个购买总费用/元第一次购物651140第二次购物371110第三次购物981062(1)在这三次购物中,第_____________次购物打了折扣;(2)求出商品A,B的标价;(3)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几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故选C. 2.D【详解】A、有三个未知数,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B、有两个未知数,第二个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C、有两个未知数,第二个方程的次数是2次,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D、有两个未知数,方程的次数是1次,所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选D.3.B【详解】解:A、把31xy=⎧⎨=⎩代入方程得:左边=15-1=14,右边=2,∵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B、把13xy=⎧⎨=⎩代入方程得:左边=5-3=2,右边=2,∵左边=右边,∴是方程的解;C、把2xy=⎧⎨=⎩代入方程得:左边=10-0=10,右边=2,∵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D、把2xy=⎧⎨=⎩代入方程得:左边=0-2=-2,右边=2,∵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故选:B.4.B【详解】2x-3y-4=0,2x=4+3y,x=32y+2,故选B. 5.B【详解】解:由题意得:1011a b -=⎧⎨-=⎩,解得:10a b =⎧⎨=⎩.故选B6.D【详解】3226e f f e -=⎧⎨-=⎩①②,①+②得,2e +f =8,故选:D.7.D【详解】由题意得:2302110x y x y --=⎧⎨++=⎩,解得:27x y =-⎧⎨=-⎩,故选D.8.B【详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2342x y ax by -=⎧⎨+=⎩与3564x y bx ay -=⎧⎨+=-⎩,有相同的解,所以234356x y x y -=⎧⎨-=⎩,解得20x y =⎧⎨=⎩,将20x y =⎧⎨=⎩代入24ax by bx ay +=⎧⎨+=-⎩可得2224a b =⎧⎨=-⎩,解得12a b =⎧⎨=-⎩,故选B.9.A【详解】由题意可得4310x y x y +=⎧⎨+=⎩,解得11x y =⎧⎨=-⎩,把11x y =⎧⎨=-⎩代入方程2kx+(k-1)y=3得2k-(k-1)=3,解得k=2;故选A.10.A【详解】由题意得:2127a b a b +=⎧⎨-=⎩,解得:31a b =⎧⎨=-⎩,故选A.11.C【详解】由题意知,28.31 1.2x y +=⎧⎨-=⎩,解得, 6.32.2x y =⎧⎨=⎩,故选:C.12.B【详解】解:设购买A 型商品x 件、B 型商品y 件,依题意列方程组:6024361680x y x y +=⎧⎨+=⎩故选B.13.2【详解】因为mx 3m -2n -nym +2n =1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可得:32121m n m n -=⎧⎨+=⎩,解得:12 14m n ⎧=⎪⎪⎨⎪=⎪⎩,所以2mn=,故答案为:2.14.2【详解】解:由题意,得231a b a b -⎧⎨+⎩=①=②,解得4313a b ⎧=⎪⎪⎨⎪=-⎪⎩,2a b -=41233⎛⎫-⨯- ⎪⎝⎭=2,故答案为:2.15.814.52x y x y +=⎧⎪⎨+=⎪⎩【详解】油的质量为x kg,桶的质量为y kg,由题意得81 4.52x y x y +=⎧⎪⎨+=⎪⎩故答案为81 4.52x y x y +=⎧⎪⎨+=⎪⎩.16.1010x y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把方程组的解6{8x y ==代入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可得11122268{68a b c a b c +=+=①②,把①和②分别乘以5可得11122230405{30405a b c a b c +=+=,和所求方程组111222345{345a x b y c a x b y c +=+=比较,可知1112223104105{3104105a b c a b c ⨯+⨯=⨯+⨯=,因此方程组的解为10{10x y ==.17.(1)11x y =⎧⎨=⎩;(2)1016x y =-⎧⎨=⎩【详解】(1)21,437,x y x y =-⎧⎨+=⎩①②将①代入②,()42137y y -+=,解得,1y =,把1y =代入①得,1x =,∴原方程组的解为11x y =⎧⎨=⎩.(2)322,2328,x y x y +=⎧⎨+=⎩①②,32⨯-⨯②①,得,580y =,解得,16y =.将16y =代入①:3322x +=解得,10x =-,∴原方程组的解为1016x y =-⎧⎨=⎩.18.(1)一个A 型口罩的售价为5元,一个B 型口罩的售价为8元(2)小红有2种不同的购买方案,方案1:购买8个A 型口罩,13个B 型口罩;方案2:购买16个A 型口罩,6个B 型口罩【详解】(1)设一个A 型口罩的售价为x 元,一个B 型口罩的售价为y 元,依题意,得:32316570x y x y +=⎧⎨+=⎩,解得:58x y =⎧⎨=⎩,答:一个A 型口罩的售价为5元,一个B 型口罩的售价为8元;(2)解:设购买A 型口罩m 个,B 型口罩n 个,根据题意,得5(140%)8160m n ++=,即78160m n +=,∴满足条件的m ,n 有:8m =,13n =或16m =,6n =,∴小红有2种购买方案:第一种方案:A 型口罩购买8个,B 型口罩购买13个;第二种方案:A 型口罩购买16个,B 型口罩购买6个;19.(1)该超市这一天购进A 种鲜奶120瓶,购买B 种鲜奶80瓶.(2)要解决的问题是A 种鲜奶与B 种鲜奶各销售了多少瓶?小明所列的方程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利润的计算是错误的,正确的方程组是:1808141320570m n m n +=⎧⎨+=+⎩.【详解】(1)解:设该超市这一天购进A 种鲜奶x 瓶,购买B 种鲜奶()200x -瓶,则()592001320x x +-=,解得:120x =,则80200=-x ,答:该超市这一天购进A 种鲜奶120瓶,购买B 种鲜奶80瓶.(2)小明列出方程180(85)(149)570m n m n +=⎧⎨-+-=⎩要解决的问题是A 种鲜奶与B 种鲜奶各销售了多少瓶?小明所列的方程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利润的计算是错误的,设A 种鲜奶卖出m 瓶,卖出B 种鲜奶n 瓶,则正确的方程组是:1808141320570m n m n +=⎧⎨+=+⎩.20.(1)a 的值为3,b 的值为5;(2)购买甲102m-支【详解】(1)依题意有52253429a b a b +=⎧⎨+=⎩,解得35a b =⎧⎨=⎩.故a 的值为3,b 的值为5;(2)设购买甲种水笔x 支,则购买乙种糖果()10x -支,依题意有:()()351040m x x ++-=,解得:102x m=-;故购买甲102m -支.21.(1)16m n +=;(2)时间上考虑选择甲公司;(3)从节约开支上考虑选择乙公司【详解】(1)解:设工作总量为1,设甲公司的每周工作效率为m ,乙公司每周的工作效率为n ,则16m n +=,故答案为:16m n +=.(2)解:设工作总量为1,设甲公司的每周工作效率为m ,乙公司每周的工作效率为n ,根据题意得,16491m n m n ⎧+=⎪⎨⎪+=⎩;解得:110115m n ⎧=⎪⎪⎨⎪=⎪⎩∵111015>∴甲公司的效率高,所以从时间上考虑选择甲公司.(3)解:设甲公司每周费用为a 万元,乙公司每周费用为b 万元,根据题意得:66 5.249 4.8a b a b +=⎧⎨+=⎩;解得:35415a b ⎧=⎪⎪⎨⎪=⎪⎩∴公司共需33010655⨯==万元,乙公司共需415415⨯=万元,4万元<6万元,∴从节约开支上考虑选择乙公司.22.(1)三;(2)商品A 的标价为90元,商品B 的标价为120元;(3)商店是打6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详解】(1)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购买商品数量比第一次、第二次都多,但总费用却比第一次、第二次低,从而确定第三次购物打了折扣,故答案为:三;(2)解:设商品A 的标价为x 元,商品B 的标价为y 元,则651140371110x y x y +=⎧⎨+=⎩①②,②2⨯-①得91080y =,解得120y =,将120y =代入①得到90x =,答:商品A 的标价为90元,商品B 的标价为120元;(3)解:设商店是打m 折出售这两种商品,则()9908120·106210m⨯+⨯=,解得6m =,答:若商品A ,B 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6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b 的次数是0B. 是一次单项式C. 24x 3是7次单项式D. -5是单项式2.对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A. -2,2B. -2,3C. -,2D. -,33.下列单项式中,书写规范的是( )A. 1aB. x ·2C. 0.5xD. 1mn4.若21213n x y --是7次单项式,则n =( ) A. 1 B. 2 C. 3 D.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3x 三次二项式B. x -1二次二项式C. x 2-2x +34是二次三项式D. -5x 5+2x 4y 2-1是八次三项式6.一个n 次多项式(n 为正整数),它的每一项的次数是( )A. 都等于nB. 都小于nC. 都不小于nD. 都不大于n7.设M ,N 都是关于x 的五次多项式,则M +N 是( )A.十次多项式B.五次多项式C.次数不大于5的多项式D.次数不大于5的整式8.-3x 4与3y 是同类项,则mn 的值为( )A. 6B. 8C. 2D. 19.化简:ab-(2ab-3ab2)结果是()A.3a2b+3abB.-3ab2-abC.3ab2-abD.-3ab2+3ab10.若x 是两位数,y是一位数,如果把y 置于x左边所得的三位数是()A.100y+xB. 100y+10xC.10y+xD. yx11.减去2-3x等于6x2-3x-8的代数式是()A.6x2-6x-10B.6x2-10C.6x2-6D.6x2-6x-612.若a2b+4=0,则代数式3a2b-(a2b-3a2b)的值为()A. 20B. -20C. 4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用式子表示“数a的3倍与3的差的一半”是.14.把多项式6+2x4-3x2+7x3按各项的次数从高到低重新排列为.15.某项工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综合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综合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综合检测卷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时间B.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C.调查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2.如图,整个圆代表七年级全体同学参加数学拓展课的总人数,其中参加“生活数学”拓展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则图中表示“生活数学”拓展课人数的扇形是()A.MB.NC.PD.Q3.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AB型O型百分率40%35%10%15%A.16B.14C.4D.64.为了解某市2020年参加中考的34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其中1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34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B.本次调查是抽样调查C.1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340005.某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八年级的200名同学中任选出10名同学汇报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成下表:节水量(单位:吨)0.511.52同学数(人)2341估计这2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A.180吨B.200吨C.240吨D.360吨6.垃圾分类利国利民.某校宣传小组就“空矿泉水瓶应投放到哪种颜色的垃圾收集桶内”进行统计活动,他们随机采访50名学生并作好记录.以下是排乱的统计步骤:①从扇形统计图中分析出本校学生对空矿泉水瓶投放的正确率;②整理采访记录并绘制空矿泉水瓶投放频数分布表;③绘制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空矿泉水瓶投放各收集桶所占的百分比.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应该是()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7.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普查结果,如图是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指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的折线图.设2020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与2010年相比的增长率为x,则下列关于x 的方程正确的是()A.(1+0.9)x=1.55B.0.9(1+x)×10=1.55C.0.9(1+x)=1.55D.0.9(1+x)10=1.558.十一假期期间相关部门对到某景点的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如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十一假期期间到该景点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约有25万人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2022年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在神舟十四号飞船起飞前,科学工作者要对其零件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是.(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10.(2021上海金山二模)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学生在体育测试中报名球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的报名情况,得到如下数据.项目排球篮球足球人数101515根据此信息,估计该校480名初三学生报名足球的学生人数为.11.超速行驶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交警部门统计某日7:00~9:00经过高速公路某测速点的汽车的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折线图,若该路段汽车限速为110km/h,则超速行驶的汽车有辆.12.(2022广东东莞一模)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落实“五育并举”,某学校准备打造学生第二课堂,有四类课程可供选择,分别是A.书画类、B.文艺类、C.社会实践类、D.体育类.现随机抽取了七年级部分学生对报名意向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若该校七年级共有800名学生,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类”的共有名.13.某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根据数据绘制的不完整统计图如图所示,图中工人部分的圆心角为°.14.在某校对若干名青少年进行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抽样调查中,得到如下统计图.如果最喜爱足球的人数比最喜爱骑自行车的人数多30,那么参加这次调查的总人数是.15.2022年《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等电影火爆上映.某中学抽取部分学生对“你最喜欢的电影”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列频数分布表(部分)如下:电影《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其他频数8050百分比40%25%m则表格中m的值为.16.(2020湖北十堰房县期末)某中学七年级甲、乙、丙三个班中,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为40,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每组分数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甲班数学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乙班数学成绩各分数段人数扇形统计图丙班数学成绩频数分布表分数50~6060~7070~8080~9090~100频数1415119(人数)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三、解答题(共52分)17.(8分)(2022广东东莞光明中学一模改编)为了抵制手机诱惑,减少手机影响,七年级各班召开了“放下手机,让我们读书吧!”主题班会,号召全体同学每周读一本好书(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百科和小说四类书籍中选一本),一周后,七年级(2)班学习委员对全班同学所读书籍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书籍类型频数百分率自然科学a20%文学艺术2550%社会百科12b小说36%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该班总人数为;(2)表中a=,b=,将条形图补充完整;(3)七年级共有学生860人,按七年级(2)班统计结果估算,全年级有人阅读的书籍是自然科学类. 18.(8分)(2022广东东莞一模)为了解某市人口年龄结构情况,一机构对该市的人口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析,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类别A B C D年龄0≤t<1515≤t<6060≤t<65t≥65t(岁)人数4.711.6m2.7(万)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2)该市现有人口约800万,请根据此次抽查结果,估计该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数.19.(8分)(2022广东广州花都期末)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国人对冰雪运动项目的喜爱.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对速度滑冰、冰球、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冰壶的喜爱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如下:(1)单板滑雪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补全条形统计图;(2)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喜爱单板滑雪的学生有多少名.20.(8分)2022年两会召开之前,某校数学实践小组就人们近期关注的五个热点话题:“A.从严治党;B.依法治国;C.国家安全;D.社会保障;E.教育改革”,对某小区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每人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本人最关注的话题,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数学实践小组在这次活动中,调查的居民共有人;(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扇形统计图中的a=,话题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4)假设这个小区居民共有10000人,请估计该小区居民中最关注的话题是“依法治国”的人数.21.(10分)(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中期末)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6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C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度;(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5kg的学生有多少名.22.(10分)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以3∶2逆转绝杀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某校受中国女足队精神的鼓舞拟成立校足球队,为了解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调查.已知抽取的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组别身高A x<155B155≤x<160C160≤x<165D165≤x<170E x≥170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的男生人数;(2)求抽取的女生的身高在E组的人数;(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380人,女生320人,请估计全校身高在160≤x<170范围内的学生总人数.答案1.C根据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全面调查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调查范围比较小、精确度要求高的、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2.A∵扇形Q的圆心角为120°,∴参加此类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0°÷360°×100%≈33%,∵35%>33%,∴表示“生活数学”拓展课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一定比120°大,∴题图中表示“生活数学”拓展课人数的扇形是M,故选A.3.A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40×40%=16.故选A.4.D A.34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故A不符合题意;B.本次调查是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C.1 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不符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1800,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选出的10名同学的家庭平均月节约用水量为(0.5×2+1×3+1.5×4+2×1)÷10=1.2(吨),故这2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约为1.2×200=240(吨).6.A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①收集数据;②整理数据;③描述数据;④分析数据.根据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判断即可得本题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是②→③→①,故选A.7.C2020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与2010年相比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0.9(1+x)=1.55,故选C.(注意:不要误以为x是每年的增长率而错选D)8.D 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000÷40%=5000,此选项结论正确;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50%+40%)=10%,此选项结论正确;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5000×50%=2500(人),此选项结论正确;D.若十一假期期间到该景点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约有50×40%=20(万人),此选项结论错误.故选D.9.答案全面调查解析对神舟十四号飞船的零件进行检查,事关重大,检查方式是全面调查.10.答案180解析估计该校480名初三学生报名足球的学生人数为480×1540=180.11.答案80解析由题图可知,速度超过110km/h的有60+20=80(辆).12.答案128解析本次被抽查的学生共有20÷40%=50(名),800×850=128(名),即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类”的共有128名.13.答案36解析∵被调查的总人数为40÷20%=200,∴题图中工人部分的圆心角为360°×20200=36°,故答案为36.14.答案360解析根据题意,可得(人),即参加这次调查的总人数是360.15.答案10%解析由题表可知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80÷40%=200,∴最喜欢《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50200×100%=25%,则m=1-(40%+25%+25%)=10%.16.答案甲班解析由甲班数学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80~90分这一组人数=40-12-8-5-2=13,由乙班数学成绩各分数段人数扇形统计图可知,80~90分这一组人数=40×(1-10%-5%-35%-20%)=12,由丙班数学成绩频数分布表可知,80~90分这一组人数是11,所以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甲班.17.解析(1)该班总人数为25÷50%=50.(2)a=50×20%=10,b=12÷50×100%=24%,补全的条形图如图.(3)860×20%=172(人),即全年级大约有172人阅读的书籍是自然科学类.18.解析(1)本次抽样调查,共调查的人数是11.6÷58%=20(万),“C”的人数为20-4.7-11.6-2.7=1(万),∴m=1,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20×360°=18°.故答案为1;18°.(2)1+2.720×800=148(万).答:该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数约为148万.19.解析(1)调查的学生有50÷25%=200(人),单板滑雪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80200=144°,高山滑雪的人数为200-50-24-80-16=30,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2)1200×80200=480(名).答: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喜爱单板滑雪的学生有480名.20.解析(1)调查的居民共有60÷30%=200(人),故答案为200.(2)选择C的居民有200×15%=30(人),选择A的居民有200-60-30-20-40=5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a%=50÷200×100%=25%,话题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360°×20200=36°,故答案为25;36.(4)10000×30%=3000(人).答:该小区居民中最关注的话题是“依法治国”的人数大约为3000.21.解析(1)4÷8%=50(人),50-4-16-10-8=12(人),故样本容量为50,补全的直方图如下:(2)C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6÷50×100%=32%,D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050=72°.(3)600×10+850=216(名).答:该校600名初三年级的学生中,体重超过60.5kg的大约有216名.22.解析(1)抽取的男生人数为4+12+10+8+6=40.(2)40×(1-17.5%-37.5%-25%-15%)=2(人),∴抽取的女生的身高在E组的人数为2.(3)10+840×380+320×(25%+15%)=299(人),∴估计全校身高在160≤x<170范围内的学生总人数为299.。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评试卷(精选)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评试卷(精选)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25°,则∠BOD 等于( )A .55°B .125°C .115°D .65°2、如图,直线AB ∥CD ,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交点分别为点M 、点N ,若∠AME =130°,则∠DNM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 3、可以用来说明“若22a b =,则a b =.”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 .1,2a b =-=B .2,2a b ==C .2,2a b =-=D .4,3a b ==4、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若∠1=70°,则∠2的度数为()A.80°B.90°C.100°D.110°5、命题“如果a<0,b<0,那么ab>0”的逆命题是()A.如果a<0,b<o,那么ab<0 B.如果ab>0,那么a<0,b<0 C.如果a>0,b>0,那么a<0 D.如果ab<0,那么a>0,b>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是定理,但定理未必是命题B.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C.定理和命题一样,有真有假D.“取线段AB的中点C”是一个真命题∠构成同位角的有()7、如图,能与αA.4个B.3个C.2个D.1个8、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中的余角是()A.结论的一部分B.题设的一部分C.既不属于结论也不属于题设D .同属于题设和结论部分9、如图,直线被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1∠与2∠是同旁内角;②1∠与ACE ∠是内错角;③B 与4∠是同位角;④1∠与3∠是内错角.A .①③④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0、如果存在一条直线将一个图形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图形按某个方向平移后能够与另一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不是平移重合图形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举例说明命题“如果22a b ≠,那么a b ”的逆命题为假命题__.2、如图,BD 平分ABC ∠,()430A x ∠=+︒,()15DBC x ∠=+︒,要使AD BC ∥,则x =______°.3、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4、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正确的是__.(填写序号)5、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2)如果|a|=|b|,那么a=b;(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2、阅读并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写理由.已知: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AC DE ∥,AE 平分BAC ∠,DF 平分BDE ∠交BC 于点E 、F .求证:DF AE ∥.证明:AE ∵平分BAC ∠(已知),112(2BAC ∴∠=∠=∠ ). DF 平分BDE ∠(已知), 1342∴∠=∠= (角平分线的定义),AC DE ∥(已知),(BDE BAC ∴∠=∠ ).23(∴∠=∠ ).(DF AE ∴∥ ).3、在如图所示55⨯的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横纵线段的交点叫做格点,线段AB 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点P 也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2)在图②中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Q ;连接AP 和BP ,则三角形ABP 的面积是 .4、如图1,点A 、O 、B 依次在直线MN 上,现将射线OA 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同时射线OB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直线MN 保持不动,如图2,设旋转时间为t (0≤t ≤30,单位:秒)(1)当t=3时,求∠AOB的度数;(2)在运动过程中,当∠AOB达到60°时,求t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1+∠AFE=180°,∠A=∠2,求证:∠A=∠C+∠AFC证明:∵ ∠1+∠AFE=180°∴ CD∥EF(,)∵∠A=∠2 ∴()(,)∴ AB∥CD∥EF(,)∴ ∠A= ,∠C= ,(,)∵ ∠AFE =∠EFC+∠AFC,∴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C=125°,∴∠BOD等于12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熟知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由对顶角得到∠BMN=130°,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BMN与∠AME是对顶角,∴∠BMN=∠AME=130°,∵AB∥CD,∴∠BMN+∠DNM=180°,∴∠DNM=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得到∠BMN =130°.3、C【分析】若22a b =,则包括a b =或a b =-,由此分析即可.【详解】解:∵22a b =,∴a b =或a b =-,∴反例可为2,2a 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判断,以及等式的性质,掌握举例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以及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D【分析】直接利用对顶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1=70°,∴∠1=∠3=70°,∵AB //DC ,∴∠2+∠3=180°,∴∠2=180°−70°=110°.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正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B【分析】根据互逆命题概念解答即可.【详解】解:命题“如果a<0,b<0,那么ab>0”的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b<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6、B【分析】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可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公认的真命题称之为公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之为定理;命题的结构必须有条件和结论,由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说法错误,定理是经过证明的真命题,但是命题不一定是定理;B、说法正确,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C、说法错误,定理是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命题有真假之分;D、说法错误,取线段AB的中点C是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更不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定义、公理和定理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点,牢记定义内容是解此类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能构成同位角的有:∠1,∠2,∠3.如图,与α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判断,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命题题设与结论的定义: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等角的余角相等”中题设是:两个等角的余角,结论是:相等,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熟知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解:①1∠与2∠是同旁内角,说法正确;②1∠是内错角,说法正确;∠与ACE③B与4∠是同位角,说法正确;④1∠是内错角,说法正确,∠与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 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10、D【分析】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取BC,AD的中点E,F,连接EF,证明平行四边形是平移重合图形,即可判断A、B、C;再由找不到一条直线将圆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图形按某个方向平移后能够与另一部分重合即可判断D.【详解】解: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取BC,AD的中点E,F,连接EF.则有:AF =FD ,BE =EC ,AB =EF =CD ,∴四边形ABEF 向右平移可以与四边形EFCD 重合,∴平行四边形ABCD 是平移重合图形.同理可证,正方形,长方形,也是平移重合图形,故选项A 、B 、C 不符合题意,而找不到一条直线将圆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图形按某个方向平移后能够与另一部分重合,则圆不是平移重合图形,故D 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图形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如果55-≠,而22(5)5-=(举例不唯一)【解析】【分析】首先要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通过实例说明逆命题不成立即可.【详解】解:如果22a b ≠,那么a b 的逆命题是:如果a b ,那么22a b ≠.如果55-≠,而22(5)5-=.故如果a b ,那么22a b ≠为假命题.故答案为:如果55-≠,而22(5)5-=(举例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逆命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能够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2、20【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230,ABC x 再由AD BC ∥可得180,A ABC 再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 解: BD 平分ABC ∠,()15DBC x ∠=+︒,2230,ABC DBC x由AD BC ∥,180,A ABC 而()430A x ∠=+︒,230430180,x x解得:20,x =所以当20x 时,AD BC ∥,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3、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 这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的概念把原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根据余角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概念,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4、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在同一个平面内,①如果a//b,a⊥c,那么b⊥c,正确;②如果b//a,c//a,那么b//c,正确;③如果b⊥a,c⊥a,那么b//c,错误;④如果b⊥a,c⊥a,那么b//c,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假【解析】【分析】由平行线公理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原命题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公理进行判断.三、解答题1、(1)相等的角是同位角,是假命题;(2)如果a=b,那么|a|=|b|,是真命题;(3)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真命题.【分析】根据逆命题的概念分别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判断真假即可.【详解】解:(1)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同位角,是假命题;(2)如果|a|=|b|,那么a=b的逆命题是如果a=b,那么|a|=|b|,是真命题;(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的逆命题是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真命题.【点睛】h本题考查的是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角平分线的定义;B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证明.【详解】证明:AE∵平分BAC∠(已知),1 122BAC∴∠=∠=∠(角平分线的定义).DF平分BDE∠(已知),1 342BDE∴∠=∠=∠(角平分线的定义),//AC DE(已知),BDE BA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等量代换).//DF 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角平分线的定义;B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3、(1)见解析;(2)见解析,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画法即可得;(2)根据垂线的画法即可得,再利用1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详解】解:(1)如图①,PC即为所求.(2)如图②,PQ 即为所求.三角形ABP 的面积为111343131425222⨯-⨯⨯-⨯⨯-⨯⨯=,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是解题关键.4、(1)150°;(2)12或24;(3)存在,9秒、27秒【分析】(1)根据∠AOB =180°−∠AOM −∠BON 计算即可.(2)先求解,OA OB 重合时,=18,t 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当0≤t ≤18时;当18≤t ≤30时;再构建方程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形,当0≤t ≤18时;当18≤t ≤30时;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当t =3时,∠AOB =180°−4°×3−6°×3=150°.(2)当,OA OB 重合时,46180,t t解得:18,t当0≤t ≤18时:60,AOB ∠=︒18060120,AOM BON∴ 4t +6t =120解得:12,t =当18≤t ≤30时:则18060,AOM BON∴ 4t +6t =180+60,解得 t =24,答:当∠AOB 达到60°时,t 的值为6或24秒.(3) 当0≤t ≤18时,由,OA OB ⊥90,AOB ∴∠=︒∴ 180−4t −6t =90,解得t =9,当18≤t ≤30时,同理可得:18090,AOM BON∴ 4t +6t =180+90解得t =27.030,t 所以大于30的答案不予讨论,答:在旋转过程中存在这样的t ,使得射线OB 与射线OA 垂直,t 的值为9秒、27秒.【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关系,垂直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的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几何角度问题,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C+∠AFC.【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CD∥EF,根据∠A=∠2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根据平行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AFE,∠C=∠EFC,根据角的和可得∠AFE =∠EFC+∠AFC即可.【详解】证明:∵ ∠1+∠AFE=180°∴ 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2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A= ∠AFE,∠C= ∠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FE =∠EFC+∠AFC,∴∠A = ∠C+∠AFC.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C+∠AF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

数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2)

数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2)

数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2.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 A .B .C .D .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4B .()3,4-C .()2,3-D .()4,5--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为(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交.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F =∠ACB =90°,∠D =45°,∠B =60°,AB //DC ,则∠CAE 的度数为( )A .25°B .20°C .15°D .10°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3-=-B 366=±C 393=D .382-7.如图,AB ∥CD ,将一块三角板(∠E =30°)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若∠EFH =25°,求∠HGD 的度数( )A .25°B .30°C .55°D .60°8.如图,()11,0A ,()21,1A ,()31,1A -,()41,1A --,()52,1A -…按此规律,点2022A 的坐标为( )A .()505,505B .()506,505-C .()506,506D .()506,506-二、填空题9.425⨯=______.10.已知点()12P m -,与点()1,2Q 关于y 轴对称,那么m =________. 11.如图,△ABC 中∠BAC =60°,将△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连接C ′D 与C ′C ,∠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如果BC ′=DC ′;那么下列结论:①∠1=∠2;②AD 垂直平分C ′C ;③∠B =3∠BCC ′;④DC ∥E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12.如图,∠ABC 与∠DEF 的边BC 与DE 相交于点G ,且BA //DE ,BC //EF ,如果∠B =54°,那么∠E =__________.13.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 沿MN 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点A 1、D 1处.若∠1+∠2=130°,则∠B +∠C =___°.14.对于这样的等式:若(x +1)5=a 0x 5+a 1x 4+a 2x 3+a 3x 2+a 4x +a 5,则﹣32a 0+16a 1﹣8a 2+4a 3﹣2a 4+a 5的值为_____.15.已知点P 的坐标(3-a ,3a -1),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A 1(1,2),A 2(2,2),A 3(3,0),A 4(4,﹣2),A 5(5,﹣2),A 6(6,0),…,按这样的规律,则点A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每小题4分)(1323(3)29()--(2)2335(3)20203|2|8(1)---. (44﹣2 | + ( -1 )201718.已知a +b =5,ab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2+b 2; (2)(a ﹣b )2. 19.填空并完成以下过程:已知:点P 在直线CD 上,∠BAP +∠APD =180°,∠1=∠2. 请你说明:∠E =∠F .解:∵∠BAP +∠APD=180°,(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BAP=____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3=________-∠1,∠4=_______-∠2,∴∠3=________,(等式的性质)∴AE∥PF,(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20.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1)画出△A′B′C′,写出A′、B′、C′的坐标;(2)点P在y轴上,且S△BCP=4S△ABC,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1.23|49|7a b aa-+-+=0,求实数a、b b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二十二、解答题22.已知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计算图①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边长.(2)利用图②中的正方形网格,作出面积为8的正方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实数8和8-.二十三、解答题23.直线AB∥CD,点P为平面内一点,连接AP,CP.(1)如图①,点P在直线AB,CD之间,当∠BAP=60°,∠DCP=20°时,求∠APC的度数;(2)如图②,点P在直线AB,CD之间,∠BAP与∠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K,写出∠AKC与∠A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点P在直线CD下方,当∠BAK=23∠BAP,∠DCK=23∠DCP时,写出∠AKC与∠A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含有30°、60°的三角板如图放置,PA、PB与直线MN重合,且三角板PAC,三角板PBD均可以绕点P逆时针旋转.(1)①如图1,∠DPC=度.②我们规定,如果两个三角形只要有一组边平行,我们就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孪生三角形”,如图1,三角板BPD不动,三角板PAC从图示位置开始每秒10°逆时针旋转一周(0°<旋转<360°),问旋转时间t为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孪生三角形”.(2)如图3,若三角板PAC的边PA从PN处开始绕点P逆时针旋转,转速3°/秒,同时三角板PBD的边PB从PM处开始绕点P逆时针旋转,转速2°/秒,在两个三角板旋转过程中,(PC转到与PM重合时,两三角板都停止转动).设两个三角板旋转时间为t秒,以下两个结论:①CPDBPN∠∠为定值;②∠BPN+∠CPD为定值,请选择你认为对的结论加以证明.25.解读基础:(1)图1形似燕尾,我们称之为“燕尾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图2形似8字,我们称之为“八字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应用乐园:直接运用上述两个结论解答下列各题(3)①如图3,在ABC ∆中,BD 、CD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请直接写出A ∠和D ∠的关系 ;②如图4,A B C D E F ∠+∠+∠+∠+∠+∠= .(4)如图5,BAC ∠与BD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GDC ∠与CAF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已知26B ∠=︒,54C ∠=︒,求F ∠和E ∠的度数.26.如图,△ABC 和△ADE 有公共顶点A ,∠ACB =∠AED =90°,∠BAC =45°,∠DAE =30°. (1)若DE //AB ,则∠EAC = ;(2)如图1,过AC 上一点O 作OG ⊥AC ,分别交A B 、A D 、AE 于点G 、H 、F . ①若AO =2,S △AGH =4,S △AHF =1,求线段OF 的长;②如图2,∠AFO 的平分线和∠AOF 的平分线交于点M ,∠FHD 的平分线和∠OGB 的平分线交于点N ,∠N +∠M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即3∠是1∠的同位角.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同位角的定义.2.C 【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选项C 中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正确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解析:C 【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选项C 中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正确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3.C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即可. 【详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 ∴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2,-3)符合.其余都不符合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4.D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同一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各个小题,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本小题错误,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小题错误, 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不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 综上所述:错误的个数为4个.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CAE ∠的度数. 【详解】解:90F ∠=︒,45D ∠=︒, 45DEF ∴∠=︒,90ACB ∠=︒,60B ∠=︒, 30BAC ∴∠=︒,//AB DC ,45BAE DEF ∴∠=∠=︒,453015CAE BAE BAC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 6.D 【分析】分别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立方根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 3,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3≠,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2=,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可求∠EHB =∠EFH +∠E =55°,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HGD =∠EHB =55°即可. 【详解】解:∵∠EHB 为△EFH 的外角,∠EFH =25°,∠E =30°, ∴∠EHB =∠EFH +∠E =25°+30°=55°, ∵AB ∥CD ,∴∠HGD =∠EHB =5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性质,掌握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性质是解题关键.8.C 【分析】经观察分析所有点,除A1外,其它所有点按一定的规律分布在四个象限,且每个象限的点满足:角标÷4=循环次数+余数,余数0,1,2,3确定相应的象限,由此确定点A2022在第一象限;第一象解析:C 【分析】经观察分析所有点,除A 1外,其它所有点按一定的规律分布在四个象限,且每个象限的点满足:角标÷4=循环次数+余数,余数0,1,2,3确定相应的象限,由此确定点A 2022在第一象限;第一象限的点A 2(1,1),A 6(2,2),A 10(3,3)…观察易得到点的坐标=24n +. 【详解】 解:由题可知第一象限的点:A 2,A 6,A 10…角标除以4余数为2; 第二象限的点:A 3,A 7,A 11…角标除以4余数为3; 第三象限的点:A 4,A 8,A 12…角标除以4余数为0; 第四象限的点:A 5,A 9,A 13…角标除以4余数为1; 由上规律可知:2022÷4=505…2 ∴点A 2022在第一象限.观察图形,可知:点A 2的坐标为(1,1),点A 6的坐标为(2,2),点A 10的坐标为(3,3),…,∴第一象限点的横纵坐标数字隐含规律:点的坐标=24n +(n 为角标)∴点A 4n-2的坐标为(24n +,24n +)(n 为正整数), ∴点A 2022的坐标为(506,506).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正方形为单位格点变化规律,反应出点的坐标变化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规律计算方法,同时也体现出第一象限点的横纵坐标数字隐含规律:点的坐标=24n +(n 为角标)求解.二、填空题 9.10 【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解析:10 【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10.0; 【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依此列出关于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对称的性质,得, 解得. 故答案为:0. 【点睛】考查了关于轴、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析:0;【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依此列出关于m 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对称的性质,得11m -=-,解得0m =.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解决的关键是对知识点的正确记忆.11.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处,∴∠1=∠2,A=AC ,DC解析: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1=∠2,A C '=AC ,DC =D C ',∴AD 垂直平分C ′C ;∴①,②都正确;∵B C '=D C ', DC =D C ',∴B C '=D C '= DC ,∴∠3=∠B ,∠4=∠5,∴∠3=∠4+∠5=2∠5即∠B =2∠BC C ';∴③错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CD =∠A C 'D =∠B +∠3=2∠3,∵∠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2(∠6+∠5)=2∠B ,653,∴∠+∠=∠∴3,DCE ∴∠=∠∴D C '∥EC∴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外角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DE ,BC//EF ,,∠B=54°,,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26°【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CGE B ∠=∠,DGC E ∠=∠,结合邻补角的和180°解题即可.【详解】BA //DE ,BC //EF ,CGE B ∴∠=∠,DGC E ∠=∠∠B =54°,54CGE B ∴∠=∠=︒180CGE DGC ∠+∠=︒18054126DGC ∴∠=︒-︒=︒126E ∴∠=︒,故答案为:12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3.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DNM= =115°.∵∠A+∠解析: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 +∠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 +∠DNM =3601302︒-︒ =115°. ∵∠A +∠D +(∠AMN +∠DNM )=360°,∠A +∠D +(∠B +∠C )=360°,∴∠B +∠C =∠AMN +∠DNM =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1)5=x5+5x4+10x3+10x2+5x+1,∵(x+1)5=a0x5+a1x4+a2x3+a3x2+解析:-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 +1)5=x 5+5x 4+10x 3+10x 2+5x +1,∵(x +1)5=a 0x 5+a 1x 4+a 2x 3+a 3x 2+a 4x +a 5,∴a 0=1,a 1=5,a 2=10,a 3=10,a 4=5,a 5=1,把a 0=1,a 1=5,a 2=10,a 3=10,a 4=5,a 5=1代入﹣32a 0+16a 1﹣8a 2+4a 3﹣2a 4+a 5中, 可得:﹣32a 0+16a 1﹣8a 2+4a 3﹣2a 4+a 5=﹣32+80﹣80+40﹣10+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a 0,a 1,a 2,a 3,a 4,a 5的值. 15.(2,2)或(4,-4).【分析】点P 到x 轴的距离表示为,点P 到y 轴的距离表示为,根据题意得到=,然后去绝对值求出x 的值,再写出点P 的坐标.【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解析:(2,2)或(4,-4).【分析】点P 到x 轴的距离表示为31a -,点P 到y 轴的距离表示为3a -,根据题意得到31a -=3a -,然后去绝对值求出x 的值,再写出点P 的坐标.【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1a -=3a -∴3a-1=3-a 或3a-1=-(3-a)解得a=1或a=-1当a=1时,3-a=2,3a-1=2;当a=-1时,3-a=4,3a-1=-4∴点P 的坐标为(2,2)或(4,-4).故答案为(2,2)或(4,-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 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16.(2021,﹣2)【分析】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再根据点A6的坐标及2021÷6所得的整数及余数,可计算出点A2021的横坐标,再根据余数对比第一组的相应位置的数可得其纵坐标.【详解解析:(2021,﹣2)【分析】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再根据点A6的坐标及2021÷6所得的整数及余数,可计算出点A2021的横坐标,再根据余数对比第一组的相应位置的数可得其纵坐标.【详解】解: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A6(6,0),∴OA6=6,∵2021÷6=336…5,∴点A2021的位于第337个循环组的第5个,∴点A2021的横坐标为6×336+5=2021,其纵坐标为:﹣2,∴点A2021的坐标为(2021,﹣2).故答案为:(202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的规律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发现规律进行求解.三、解答题17.(1)0;(2);(3)1;(4)3.【分析】(1)先算根号和平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去绝对值,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算绝对值、立方根解析:(1)0;(23)1;(4)3.【分析】(1)先算根号和平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去绝对值,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算绝对值、立方根和乘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4)先算根号、绝对值和乘方,再根据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3+4-3=-2(2)原式=(3)原式=2+(-2)+1=1(4)原式=2+2-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难度不大,需要熟练掌握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18.(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2+b2=(a+b )2﹣2ab ,即可求解;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2+b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析:(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2+b 2=(a +b )2﹣2ab ,即可求解;(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 2+b 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b =5,ab =2,∴a 2+b 2=(a +b )2﹣2ab =52﹣2×2=21;(2))∵a +b =5,ab =2,∴(a ﹣b )2=a 2+b 2-2ab =21-2×2=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2222a b a ab b +=±+ 及其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P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BAP ;∠APC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析:已知;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P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BAP ;∠APC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BAP +∠APD =180°(已知),∴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AP =∠AP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1=∠2,(已知),∠3=∠BAP -∠1,∠4=∠APC -∠2,∴∠3=∠4(等式的性质),∴AE∥P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解析:(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1,5),B′(0,2),C′(4,2);(2)设P(0,m),由题意:12×4×|m+2|=4×12×4×3,解得m=10或-12,∴P(0,10)或(0,-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21.4,【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以及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再根据根据被开方数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a-b=0,a2-49=0且a+7>0,解得a=7,解析:44【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以及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再根据根据被开方数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a-b=0,a2-49=0且a+7>0,解得a=7,b=21,∵16<21<25,∴44.【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的面积为10,正方形的边长为;(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解析:(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正方形ABCD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出图形,然后建立数轴,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表示出结论.【详解】×3×1=10解:(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4-4×12则正方形ABCD;×2×2=8,所以该正方形即为所求,如图建立(2)如下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4×4-4×12数轴,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数轴于两点∴8∴弧与数轴的左边交点为8888【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网格中图形的面积和实数与数轴,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是解题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80°;(2)∠AKC=∠APC,理由见解析;(3)∠AKC=∠APC,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过P作PE∥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PE=∠BAP,∠CPE=∠DCP,再根据∠解析:(1)80°;(2)∠AKC=12∠APC,理由见解析;(3)∠AKC=23∠APC,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过P作PE∥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PE=∠BAP,∠CPE=∠DCP,再根据∠APC=∠APE+∠CPE=∠BAP+∠DCP进行计算即可;(2)过K作KE∥AB,根据KE∥AB∥CD,可得∠AKE=∠BAK,∠CKE=∠DCK,进而得到∠AKC=∠AKE+∠CKE=∠BAK+∠DCK,同理可得,∠APC=∠BAP+∠DCP,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AK+∠DCK=12∠BAP+12∠DCP=12(∠BAP+∠DCP)=12∠APC,进而得到∠AKC=12∠APC;(3)过K作KE∥AB,根据KE∥AB∥CD,可得∠BAK=∠AKE,∠DCK=∠CKE,进而得到∠AKC=∠BAK﹣∠DCK,同理可得,∠APC=∠BAP﹣∠DCP,再根据已知得出∠BAK﹣∠DCK=23∠BAP﹣23∠DCP=23∠APC,进而得到∠BAK﹣∠DCK=23∠APC.【详解】(1)如图1,过P作PE∥AB,∵AB∥CD,∴PE∥AB∥CD,∴∠APE=∠BAP,∠CPE=∠DCP,∴∠APC=∠APE+∠CPE=∠BAP+∠DCP=60°+20°=80°;(2)∠AKC=12∠APC.理由:如图2,过K作KE∥AB,∵AB∥CD,∴KE∥AB∥CD,∴∠AKE=∠BAK,∠CKE=∠DCK,∴∠AKC=∠AKE+∠CKE=∠BAK+∠DCK,过P作PF∥AB,同理可得,∠APC=∠BAP+∠DCP,∵∠BAP与∠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BAK+∠DCK=12∠BAP+12∠DCP=12(∠BAP+∠DCP)=12∠APC,∴∠AKC=12∠APC;(3)∠AKC=23∠APC理由:如图3,过K作KE∥AB,∵AB∥CD,∴KE∥AB∥CD,∴∠BAK=∠AKE,∠DCK=∠CKE,∴∠AKC=∠AKE﹣∠CKE=∠BAK﹣∠DCK,过P作PF∥AB,同理可得,∠APC=∠BAP﹣∠DCP,∵∠BAK=23∠BAP,∠DCK=23∠DCP,∴∠BAK﹣∠DCK=23∠BAP﹣23∠DCP=23(∠BAP﹣∠DCP)=23∠APC,∴∠AKC=23∠AP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平行线构造内错角相等计算.24.(1)①90;②t为或或或或或或;(2)①正确,②错误,证明见解析.【分析】(1)①由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得:从而可得答案;②当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解析:(1)①90;②t为3s或6s或9s或18s或21s或24s或27s;(2)①正确,②错误,证明见解析.【分析】(1)①由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得:180,DPC CPA DPB ∠=︒-∠-∠从而可得答案;②当//BD PC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PA BD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DP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BD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BP 时的旋转时间与//PA BD 相同;(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D 在MN 上方时,当PD 在MN 下方时,①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CPD BPN ∠∠,从而可得CPD BPN∠∠的值;②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CPD BPN ∠∠,得到BPN CPD ∠+∠是一个含t 的代数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①∵∠DPC =180°﹣∠CPA ﹣∠DPB ,∠CPA =60°,∠DPB =30°,∴∠DPC =180﹣30﹣60=90°,故答案为90;②如图1﹣1,当BD ∥PC 时,∵PC ∥BD ,∠DBP =90°,∴∠CPN =∠DBP =90°,∵∠CPA =60°,∴∠APN =3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3秒;如图1﹣2,当PC ∥BD 时,∵//,PC BD ∠PBD =90°,∴∠CPB=∠DBP=90°,∵∠CPA=60°,∴∠APM=3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30°=21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1秒,如图1﹣3,当PA∥BD时,即点D与点C重合,此时∠ACP=∠BPD=30°,则AC∥BP,∵PA∥BD,∴∠DBP=∠APN=9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9秒,如图1﹣4,当PA∥BD时,∵∠DPB=∠ACP=30°,∴AC∥BP,∵PA∥BD,∴∠DBP=∠BPA=9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180°=27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7秒,如图1﹣5,当AC∥DP时,∵AC∥DP,∴∠C=∠DPC=30°,∴∠APN=180°﹣30°﹣30°﹣60°=6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6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6秒,AC DP时,如图1﹣6,当////AC DP,∴∠=∠=︒,90DPA PACDPN DPA∠+∠=︒-︒+︒=︒,180309024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24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4秒,如图1﹣7,当AC∥BD时,∵AC∥BD,∴∠DBP=∠BAC=90°,∴点A在MN上,∴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18秒,AC BP时,如图1-3,1-4,旋转时间分别为:9s,27s.当//综上所述:当t为3s或6s或9s或18s或21s或24s或27s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孪生三角形”;(2)如图,当PD在MN上方时,①正确,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则∠BPM =2t ,∴∠BPN =180°﹣2t ,∠DPM =30°﹣2t ,∠APN =3t .∴∠CPD =180°﹣∠DPM ﹣∠CPA ﹣∠APN =90°﹣t ,21802,BPN CPD t ∴∠=∠=︒- ∴1.2CPD BPN ∠=∠ ②∠BPN +∠CPD =180°﹣2t +90°﹣t =270°﹣3t ,可以看出∠BPN +∠CPD 随着时间在变化,不为定值,结论错误.当PD 在MN 下方时,如图,①正确,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则∠BPM =2t ,∴∠BPN =180°﹣2t ,∠DPM =230,t -︒ ∠APN =3t .∴∠CPD =360CPA APN DPB BPN ︒-∠-∠-∠-∠()360603301802t t =︒-︒--︒-︒-=90t ︒-21802,BPN CPD t ∴∠=∠=︒-∴1.2CPD BPN ∠=∠ ②∠BPN +∠CPD =180°﹣2t +90°﹣t =270°﹣3t ,可以看出∠BPN +∠CPD 随着时间在变化,不为定值,结论错误.综上:①正确,②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动态定义(旋转角)的理解,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5.(1),理由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3)①;②360°;(4);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解析:(1)D A B C ∠=∠+∠+∠,理由详见解析;(2)A D B C ∠+∠=∠+∠,理由详见解析:(3)①1902D A ∠=︒+∠;②360°;(4)124E ∠=︒; =14F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②连结BE ,由(2)的结论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1)的结论、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D A B C ∠=∠+∠+∠.理由如下:如图1,BDE B BAD ∠=∠+∠,CDE C CAD ∠=∠+∠,BDC B BAD C CAD B BAC C ∴∠=∠+∠+∠+∠=∠+∠+∠,D A B C ∴∠=∠+∠+∠; (2)A D B C ∠+∠=∠+∠.理由如下:在ADE ∆中,180AED A D ∠=︒-∠-∠,在BCE ∆中,180BEC B C ∠=︒-∠-∠,AED BEC ∠=∠,A D B C ∴∠+∠=∠+∠;(3)①180A ABC ACB ∠=︒-∠-∠,180D DBC DCB ∠=︒-∠-∠,BD 、CD 分别平分ABC∠和ACB ∠,∴1122ABC ACB DBC DCB ∠+∠=∠+∠,1111180()180(180)902222D ABC ACB A A ∴∠=︒-∠+∠=︒-︒-∠=︒+∠. 故答案为:1902D A ∠=︒+∠.②连结BE .∵C D CBE DEB ∠+∠=∠+∠,360A B C D E F A ABE F BEF ∴∠+∠+∠+∠+∠+∠=∠+∠+∠+∠=︒. 故答案为:360︒;(4)由(1)知,BDC B C BAC ∠=∠+∠+∠,26B ∠=︒,54C ∠=︒,80BDC BAC ∴∠=︒+∠,402CDF CAE ∴∠=︒+∠,4BAC CAE ∠=∠,2BDC CDF ∠=∠,1902GDE CDF ∴∠=︒-∠,26180AGD B GDB CDF ∠=∠+∠=︒+︒-∠,3GAE CAE ∠=∠,3336064(2)644012422E GAE AGD GDE CAE CDF ∴∠=︒-∠-∠-∠=︒-∠-∠=︒+⨯︒=︒;180180(206)2262264014∠=︒-∠-∠=︒-︒-∠-∠=-︒+∠-∠=-︒+︒=︒F AGF GAF CDF CAE CDF CAE.【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等量代换是解题的关键.26.(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解析:(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N(用∠FAO表示),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AB∥ED∴∠E=∠EAB=9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45°,∴∠CAE=90°-45°=45°.故答案为:45°.(2)①如图1中,∵OG⊥AC,∴∠AOG=90°,∵∠OAG=45°,∴∠OAG=∠OGA=45°,∴AO=OG=2,∵S△AHG=12•GH•AO=4,S△AHF=12•FH•AO=1,∴GH=4,FH=1,∴OF=GH-HF-OG=4-1-2=1.②结论:∠N+∠M=142.5°,度数不变.理由:如图2中,∵MF,MO分别平分∠AFO,∠AOF,∴∠M=180°-12(∠AFO+∠AOF)=180°-12(180°-∠FAO)=90°+12∠FAO,∵NH,NG分别平分∠DHG,∠BGH,∴∠N=180°-12(∠DHG+∠BGH)=180°-12(∠HAG+∠AGH+∠HAG+∠AHG)=180°-12(180°+∠HAG)=90°-12∠HAG=90°-12(30°+∠FAO+45°)=52.5°-12∠FAO,∴∠M+∠N=142.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最后一个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用∠FAO表示出∠M,∠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点P(m+3,m+1)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为()A.(0,2) B.(2,0) C.(4,0) D.(0,-4)2.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A.400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的体重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4.以方程组234x yx y+=⎧⎨-=⎩的解为坐标的点(,)x 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5=±5B. 164-=- C.144=221D.255=6.不等式组211420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7.在227,22,39,3.141592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七年级数学试卷第1页(共8页)8.有2元和5元两种纸币共21张,并且总钱数为72元.设2元纸币x张,5元纸币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A.21,5272.x yx y+=⎧⎨+=⎩B.21,2572.x yx y+=⎧⎨+=⎩C.2521,72.x yx y+=⎧⎨+=⎩D.5221,72.x yx y+=⎧⎨+=⎩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10.已知样本容量是40,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3:2:4:1,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11.如果163+x的立方根是4,则42+x的算术平方根是.12.不等式4x-6≥7x-12的正整数解为.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1xy=⎧⎨=-⎩,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4.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432yxyx的解是⎩⎨⎧==byax,那么a+b=.15.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D平分∠BEF,若∠1=72°,则∠2=°.16.如图所示,在10×20(m2)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宽为2m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m2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2页(共8页)A2121B21D21C(第15题)(第16题)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计算:33364631125.041027-++---.18.解方程组24824x y x y -=⎧⎨+=-⎩ ① ②.19.x 取哪些非负整数时,325x -的值大于213x +与1的差.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3页 (共8页)20. 如果AB ∥CF ,DE ∥CF ,∠DCB=40o ,∠D=30o ,求∠B 的度数。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1.如图,△ABC 中,任意移动P(0X ,0Y ),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 0(0X +5, 0Y +3). (1)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后得到△A 1B 1C 1,请在下图中画出;(2)点A 1、B 1、C 1的坐标为A 1 ,B 1 ,C 1 ; (3)S △ABC =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4页 (共8页)22.某工厂安排一批新来的员工住宿,若安排5个人住一间宿舍,则有4个人没地方住;若安排6个人住一间宿舍,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但住宿少于3人。

已知新来员工的人数不超过45人,求新来员工的人数。

23.体育文化用品商店购进篮球和排球共20个,进价和售价如下表,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润260元.(1)购进篮球和排球各多少个?(2)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几个篮球的利润相等?七年级数学试卷第5页(共8页)24.以下是某年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数学平均成绩(x)的统计图.(1)请你补全图①和图②(图②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哪个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一半以上国家的学生成绩在60≤x<70之间?(3)哪个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学生成绩在70≤x<80的国家多于成绩在50≤x<60的国家?七年级数学试卷第6页(共8页):40≤x<50:50≤x<60:60≤x<70:70≤x<80图②图①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lO 万元.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1) 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2) 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试计算后说明.七年级数学试卷第7页(共8页)26.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C、D两点,点P在直线CD上。

(1)试写出图1中∠APB、∠P AC、∠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APB,∠P AC,∠PBD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答:.(填发生或不发生);(3)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如图2、图3),试分别写出∠APB,∠P AC,∠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试卷第8页(共8页)3ll1l2CB DPA(图1)(图2)(图3)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 B2. C3. C4. A5. B6. C7. A8. B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答案不唯一 10. 8,4 11. 6 12. 1,2 13. 答案不唯一,如x+y=1 14. 1 15. 54 16. 144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7. 解:原式=-3-0-21+0.5=-3. 18. 解:②×2得:248x y +=-. ③①+③得0x =.把0x =代入②中得2y =-.∴方程组的解是02x y =⎧⎨=-⎩ .19. 解:根据题意得:1312523-+>-x x ,去分母得:15)12(5)23(3-+>-x x , 去括号得:1551069-+>-x x , 移项得:6155109+->-x x , 合并同类项得:4->-x , 系数化为1得:4<x .因为x 取非负整数,所以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3、2、1、0.20. 解:∵DE ∥CF , ∠D=30 o∴∠DCF=∠D=30 o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F=∠DCF+∠BCD=30 o +40o =70o 又∵AB ∥CF ,∴∠B+∠BCF=180 o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80 o —70o =110o .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1.解:(1)图略. (2)A 1(3,6)、 B 1 (1,2)、 C 1(7,3). (3)11. 22. 解:设工厂有x 间宿舍,根据题意得:0<5x +4-6(x -1) <3. 解得:7<x <10. ∵x 取整数,∴x =8或9.当x =8时,5 x +4=44. 当x =9时,5 x +4=49>45.不符合题意∴新来员工的人数为44人。

答:新来员工的人数是44人。

23. 解:(1)设购进篮球x 个,排球y 个, 根据题意得,201510260.x y x y +=⎧⎨+=⎩, 解得 128.x y =⎧⎨=⎩,答:购进篮球12个,排球8个.(2)销售6个排球利润为60元,60÷15=4,故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4个篮球的利润相等. 24. 解:(1)(2)图②(或扇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说明一半以上国家的学生成绩在60≤x <70之间. (3)图①(或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更好地说明学生成绩在70≤x <80的国家多于成绩在50≤x <60的国家.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 解:(1)设购进甲种商品x 件,则购进乙种商品为(20-x )件,根据题意得,190≤12x +8(20-x)≤200. 解得7.5≤x≤10, 因为x 为整数 所以x=8、9、10,有三种进货方案:方案一:甲8件,乙12件;方案二:甲9件,乙11件;D :40≤x <50 C :50≤x <60 B :60≤x <70 A :70≤x <80方案三:甲10件,乙10件.(2)方案一获利为:8×(14.5-12)+(20-8)×(10-8)=44(万元)方案二获利为:9×(14.5-12)+(20-9)×(10-8)=44.5(万元) 方案三获利为:10×(14.5-12)+(20-10)×(10-8)=45(万元)因此,按上述三种方案销售后获利最大的是第三种方案,即购甲种商品10件, 乙种商品10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最大利润为45万元,26. 解:(1)∠APB =∠P AC +∠PBD . 理由如下:过点P 作PE ∥l 1, 则∠APE =∠P AC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2,所以∠BPE =∠PBD , 所以∠APE +∠BPE =∠P AC +∠PBD , 即∠APB =∠P AC +∠PBD .(2)若P 点在C 、D 之间运动时∠APB =∠P AC +∠PBD 这种关系不变.(3)若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C 、D 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①如图1,有结论:∠APB =∠PBD -∠P AC . 理由如下: 过点P 作PE ∥l 1,则∠APE =∠P AC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2,所以∠BPE =∠PBD , 所以∠APB =∠BPE -∠APE ,即∠APB =∠PBD -∠P AC . ②如图2,有结论:∠APB =∠P AC -∠PBD . 理由如下: 过点P 作PE ∥l 2,则∠BPE =∠PBD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1,所以∠APE =∠P AC , 所以∠APB =∠APE -∠BPE ,即∠APB =∠P AC -∠PBD .E图1CDl 2 P l 3l 1 AB E图2CD l 2 Pl 3l 1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