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大修原则
生产技术改造(设备大修)项目建议书模板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与评审,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依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和比较,综合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与适应性等,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项目可研是指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项目可研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成果,是项目立项、评审、批复、调整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本办法对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研编制、评审、批复、调整等全过程作出规定。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相关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公司生产技术部是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制定公司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办法和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管理体系。
(二)负责指导、监督和考核公司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
(三)负责公司生产技术改造限上项目可研评审和批复,委托各单位开展所属设备大修限上项目可研评审和批复。
(四)负责公司跨区电网项目可研评审和批复。
第八条公司有关部门按照专业分工,负责组织公司直接投资(或管理)资产项目可研编制;配合开展相关专业项目可研评审工作。
第九条各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是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一)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单位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标准、制度。
(二)负责编制本单位项目、委托运维跨区电网项目可研,负责报送本单位生产技术改造限上项目、委托运维跨区电网项目可研,并配合开展评审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限下项目可研评审与批复,受公司委托组织开展所属设备大修限上项目可研评审与批复。
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项目可研是指生产技术改造和 设备大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是项 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成果,是项目立项、评审、批 复、调整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各单位所属单位运检部门是本单位生产技 术改造和设备大修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 贯彻执行公司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规定、 技术标准。
(二) 组织开展本单位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 (三) 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含所辖县供电企业)运 维资产项目可研,评审、批复本单位(含所辖县供电企业) 限下项目可研(原则上为单项投资总额在 200 万元以下的生 产技术改造项目和单项投资总额在 100 万元以下的生产设 备大修项目)。 (四)省检修公司相关项目评审和批复工作由其所属 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 第十四条 各单位所属单位安质、通信、物资、调度等 部门按照专业分工,负责编制本单位运维资产相关项目可 研,参与相关专业项目可研评审;财务部门参与项目可研评 审。 第十五条 国网经研院负责限上项目和公司总部、分 部、各单位委托运维资产项目可研评审。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研院负责本单位限 上项目和代维公司总部、分部资产项目可研初审,负责相应 管理层级权限范围内的本单位限下项目可研评审。 第十七条 地市公司经研所负责相应管理层级权限范 围内的本单位限下项目可研评审和其他项目可研初审。
(一)说明书(工程概述、项目必要性、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拟拆除设备处置意见、工程实施安排、工程造价分析 等);
(二)拟拆除设备清单; (三)主要拟拆除设备评估鉴定表; (四)主要设备材料清册表(应满足采购招标要求); (五)投资估算书; (六)图纸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议书须提供设备评价情况、立项依 据等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实 施起止时间); (二) 项目必要性; (三) 项目方案(技术实施方案、停电施工方案、临
影响供电企业生产大修项目完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供电企业生产大修项目完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8-11-30T13:58:05.07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1期作者:肖玫[导读] 生产设备大修是指为恢复现有资产(包括设备、设施以及辅助设施等)原有形态和能力,按项目制管理的修理性工作。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陕西西安 710032)生产设备大修是指为恢复现有资产(包括设备、设施以及辅助设施等)原有形态和能力,按项目制管理的修理性工作。
设备大修不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是企业的一种损益性支出。
近年来生产大修逐年呈现项目繁杂,资金相对分散等特征。
损益性支出项目不能跨年度结算决定了生产大修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
生产大修资金完成率纳入指标考核则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本文围绕影响供电企业生产大修项目完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前期因素(一)吃透相关制度、标准、原则是生产大修项目储备的前期关键因素。
健全的规章制度、标准等是生产大修项目管理的准绳。
近五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以及陕西省电力公司非常重视生产大修规章制度及标准的建立工作,并逐年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补充或修订,不断规范生产大修项目管理工作,为生产大修项目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供电企业生产大修项目的编制范围来源于制度规定,不能依据主观意愿凭空立项。
如原则中规定:“大修对象为生产设备、设施及附属(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电网一次设备、厂站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电网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辅助及附属设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设施、非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监测装置等。
”很清晰的明确了生产大修项目的边界问题。
对于制度、标准理解不到位的,立项时经常会将生产技改项目列入生产大修项目,项目的描述也出现了“新建、更换、改造、维修”等不属于大修范畴的名词。
(二)生产大修项目储备是影响工程进度的最根本因素。
1.必须认真考虑立项的必要性。
(1)重点解决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生产设备(设施)问题;(2)应有利于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电网经济运行水平;(3)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原则。
电气设备大修管理制度

电气设备大修管理制度1. 背景及目的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或其他原因,必须进行大修。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定电气设备大修的管理规范,明确各级责任、程序和要求,确保其顺利实施。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电气设备大修。
3. 定义3.1 电气设备指在高电压或大电流下工作的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电动机等。
3.2 大修指对电气设备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旨在恢复或提高其性能的修理或更换工作。
3.3 责任人指对电气设备大修工作进行统筹、计划、管理和控制的人员。
4.1 生产部门1.负责规划电气设备的大修计划,编制年度大修计划。
2.负责电气设备大修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负责编制、审核电气设备大修施工方案,并保证其质量。
4.2 维修部门1.根据电气设备大修计划,组织实施大修工作。
2.负责大修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
3.对大修工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验收。
4.3 安全保障部门1.负责大修现场的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对大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3.对大修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5.1 大修计划生产部门应根据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测分析结果和维修保养记录,制定出当年的大修计划。
大修计划应当包括大修工作的内容、时间、地点、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等。
5.2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电气设备大修工程实施的依据和保障。
施工方案编制,须同大修计划的编制同时进行。
施工方案应据此对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作出决策。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的正确性。
2.工程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准确性。
3.周边环境、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4.工程工期及相关的施工计划。
5.3 大修实施大修实施前,生产部门应将大修计划、施工方案、操作人员以及特殊工作安排等情况告知维修部门,并组织工作审批。
电气设备大修周期规定原则及内容

电气设备大修、小修周期及检修内容一、电气检修工作的目的和分类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主要分为:大修和小修两种。
其中大修是对设备进行较全面的检查、清扫和修理,其间隔时间较长;小修是消除设备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并重点检查易磨、易损部件,进行必要的处理,或进行必要的清扫和试验,其间隔时间较短。
此外还有事故检修,它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被迫进行的对其损坏的部分进行检查、修理和更换。
为了提高设备的出力或改进设备的工作条件而进行的改进工程,一般均和大修工作同时配合进行。
二、大修前的准备工作1、编制大修项目表。
2、拟定大修的控制进度,安排班组的施工进度;3、制定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4、做好物质准备(包括材料、备品配件、工具、起重搬运设施、试验设备、安全用具等)及场地布置;5、准备好技术记录表格,确定应测绘和校核的备品配件图纸;6、组织班组讨论大修计划、项目、进度、措施及质量要求,做好劳力安排、特种工艺培训,协调班组和工种间的配合工作,并确定检修项目的施工和验收负责人。
7、重大的特殊检修项目,应制定专人负责准备。
制造周期长的备品配件和特殊材料必须尽早落实。
在大修前的一次小修中,应详细检查设备,核实设备技术状况和年度计划中的特殊项目,必要时修改技术措施。
三、大修的组织和管理四、检修后的验收和总结(30天内写出大修总结报告)五、设备停运时间超过半年,投运前应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试验,超过一年的,按交接试验要求进行;第一章变压器的检修一、大修1、根据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和检查试验结果来确定变压器是否进行大修,新投运变压器在投运5年内应大修一次,以后每5-10年大修一次。
2、运行中的变压器发现异常状况或经试验周期判明有内部故障时,应提前进行大修;、主变大修项目表三、大修后的试验项目1 '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用2500V 兆欧表测定 2、 测定绕组连同套管的泄漏电流,直流试验电压值 10KV,泄漏电流在环境温度40度时小于等于77微安30度时为50、20度时为33。
电力设备维修标准

电力设备维修标准近年来,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修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电力设备维修标准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探讨如何制定和执行电力设备维修标准。
一、维修标准的价值与意义电力设备维修标准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遵循正确的维修标准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停电时间,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维修标准也可以规范维修工作,提高维修质量,减少操作风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维修标准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维修标准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维修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规范性原则:维修标准应明确规定维修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确保维修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实用性原则:维修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便维修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
4.持续改进原则:维修标准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三、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内容1.设备检修与保养:包括设备检修的周期、流程、方法和标准,以及设备的保养和保护措施等。
2.故障诊断与排除:包括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技巧,以及故障排除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3.维修材料与工具:包括维修材料和工具的选用、储存和管理等。
4.维修记录与报告:包括维修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要求,以及维修后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等。
四、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执行与监督1.组织实施:各电力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体系,明确维修标准的执行程序和责任分工,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培训与考核:电力公司应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
3.监督与评估:电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维修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提高维修标准的执行效果。
五、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前景与挑战1.前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设备维修标准将更加关注安全、可靠和高效,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电气设备大修管理制度(5篇)

电气设备大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结合大化工的特点,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员工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和设备检修质量,电气车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包括大修前准备、电气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保证工作安全的组织措施、大修期间施工及操作管理、设备完好标准、质量验收管理、技术监督管理、大修中电气突发事故的处理,应急办法和避免措施、大修总结管理等。
第三条本制度用于检查和指导电气安全检修及施工工作。
第四条电气值班人员,维护检修、施工安装、试验、设计和主管领导及技术主管人员,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五条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制度,足以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现象时,应予以制止或拒绝执行之。
第二章大修前的准备工作第六条全面准确地确定检修项目,明确检修目的,做到检修有根据,修后有保证。
第七条做好大修材料,备品配件及检修工具的准备工作,必须确保检修材料、备品备件和检修工具在____月____日前要备齐。
第八条完成项目检修方案及技改方案的编制工作,并按公司大修计划完成电气大修网络图的绘制。
第九条根据检修项目、班组人员结构及车间技术力量,做好人员分工,落实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和设备验收负责人。
第十条检修项目的检修进度、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必须组织参检人员认真学习,并掌握。
第十一条完成所需外委检修项目的招标和合同签订工作。
第三章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第十二条电气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1、身体健康,经医生鉴定无防碍电气工作的疾病。
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的电气规程及本制度,经电业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必须会触电急救法和电气防火和救火方法。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凡没有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均得按有电看待,不得随意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
第十四条供电设备无论表计有无电压指示,凡未经验电、放电,都应视为有电。
电网维修管理制度内容

电网维修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网设备的维修管理,保障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供电正常秩序,根据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法规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网公司的所有维修工作,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突发事件维修等。
第三条电网维修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人员安全和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电网维修管理工作由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维修工作。
第二章维修管理组织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维修管理组织机构,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1.设立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维修方案和计划并监督执行。
2.设立维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维修工作实施。
3.设立专职维修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
第六条公司应建立并完善维修管理制度,包括维修工作流程、维修设备使用规定、维修工作安全规范等。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其维修技能和操作水平。
第三章维修工作流程第八条维修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接到报修信息,维修部门进行初步评估,确定维修方案。
2.安排维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设备故障诊断、维修和更换。
3.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测试和调试,确认设备正常运行。
4.填写维修记录,汇总交由维修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和统计。
第九条维修工作应遵循“先检修后投用”的原则,确保设备维修质量和安全运行。
第四章维修工作安全第十条维修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维修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
第十一条维修工作应做好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维修现场的安全。
第十二条维修工作应遵守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严禁违章操作和擅自修改设备。
第五章维修工作监督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维修工作监督机制,定期对维修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对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事故,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追责,确保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维修工作记录和档案,确保维修工作的追溯和责任追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大修原则一、编制目的为实现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以设备可靠性为核心,以资产(设备)评价为基础,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提高电网设备(设施)大修项目计划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有重点、有步骤解决制约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设备大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原则。
二、编制范围本原则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分部以及公司系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运行公司、国网新源公司等相关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本原则针对大修对象为生产设备、设施及附属(辅助)设施,主要包括电厂设备、电网一次设备、厂站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电网(厂)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辅助及附属设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设施、非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监测装置等。
三、总体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相关标准、制度、规定和反措要求,重点解决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生产设备(设施)问题。
2电网设备(设施)大修应有利于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有利于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3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原则。
在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基础上,统筹考虑电网设备的安全、效能、周期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资产效益,实现电网资产全过程闭环管控和资产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最优。
4以设备状态综合评价为基础原则。
统筹考虑设备运检环节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状态评价、设备故障缺陷状况等因素,以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解决影响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突出问题。
优先安排评价认定已处于严重状态,对系统安全运行有严重影响,以及判定为有威胁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的设备。
5以技术进步为先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电网设备健康水平。
四、通用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引用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 标准电压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T 50150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3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500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T 516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374-2010 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方法DL/T 972-2005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的质量保证导则DL/T 974-2005 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DL/T 976-2005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5009-200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Q/GDW 152-2006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 168-200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国务院第293 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经贸委、公安部第8 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电监会[2004] 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9]575 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5]129号关于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6]1226号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则建运运行[2007]114号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和试验规程国家电网生[2008]269 号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试行)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规范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意见国家电网生[2010]1761号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大修工作管理办法安监质量[2010] 10号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国家电网运检[2012]1840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提升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规范化水平指导意见的通知五、设备大修原则1通用部分1.1不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反措、规程要求或存在家族性缺陷的设备,应优先安排大修。
1.2因电网发展需要,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电流、容量、变比等)不能满足安装地点要求的设备,应优先安排大修更换部件解决。
1.3设备评价为异常及严重状态,影响人身、电网、设备安全,应优先安排大修。
1.4根据设备检修周期需要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的设备大修。
1.5直流输电系统设备存在单一元件故障导致直流闭锁隐患,需要更换部件或更改回路的,应优先进行大修;存在先天性缺陷影响系统运行,需要更换部件或更改回路的,应进行大修。
1.6设备外壳、构架等出现锈蚀、风化,宜进行防腐处理。
2变电(含直流)设备及附属设施2.1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410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GB/T 10229-1988 电抗器GB/T 11024-2010 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GB/T 22390-200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DL/T 538-2006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技术条件DL/T 713-2000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DL/T 724-2000 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Q/GDW 446-2010 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 451-2010 并联电容器装置状态检修导则Q/GDW 452-2010 并联电容器装置状态评价导则Q/GDW 454-2010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 506-2010 交直流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 509-2010 控制保护系统状态检修导则Q/GDW 510-2010 控制保护系统状态评价导则Q/GDW 606-2011 变电站直流系统状态检修导则Q/GDW 607-2011 变电站直流系统状态评价导则Q/GDW 608-2011 所用电系统状态检修导则Q/GDW 609-2011 所用电系统状态评价导则Q/GDW 610-2011 变电站防雷及接地装置状态检修导则Q/GDW 611-2011 变电站防雷及接地装置状态评价导则Q/GDW 628-2011 换流站直流系统保护装置标准化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4]634号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国家电网生技[2004]641号预防直流电源系统、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高压支柱瓷绝缘子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0~66kV干式电抗器检修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2011]961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直流换流站单、双极强迫停运二十一项反事故措施2.2术语和定义1)薄绝缘变压器薄绝缘变压器是指我国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生产的220kV和110kV的绕组匝间绝缘厚度低于1.95mm、1.35mm的变压器。
2)直流电源系统由交流输入、微机监控、充电、馈电、蓄电池组、绝缘监察(接地选线可选)、放电(可选)、母线调压装置(可选)、电压监测(可选)、电池巡检(可选)等单元组成。
3)视频监控系统指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机柜、视频处理单元、电源、外围监控设备、报警探测器、值班员工作站、监控中心工作站、管理服务器等的总称。
4)防误操作系统指包括计算机监控防误系统、独立防误系统、防误装置、编码锁、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专用接地装置等的总称。
5)生产环境指变电站内地标、显示板、标示标牌(主要含设备标示牌、设备国标相色牌、二次标签、国标防踏空线、设备巡视路线、安全标识、国网品牌标识、各类警示牌、模拟图板、设备巡视路线牌、简介牌、防鼠挡板及其它各类型标示牌等)、SF6气体泄漏报警系统、锁具、通风降噪设备、加热除湿装置等辅助设施。
6)生产土建设施指变电站内房屋(含控制楼、开关室、保护室、主变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室、门卫室等站内生产性用房)、墙面、门窗、生活设施(不含生活用品)、办公设施(不含办公用品)、大门、场地、道路、围墙(含围墙栏杆)、电缆沟、电缆沟盖板、安全隔离栏、固定围栏、防盗设施、防汛、给排水系统、室内外照明(常规照明、事故照明、场地照明等)、防火封堵(指变电站屏柜孔洞、电缆沟管防火封堵,不包括变电站消防装置、变压器消防设施)、防小动物封堵、绿化、构支架、接地网等。
2.3具体内容2.3.1电网发展2.3.1.1大型充油设备2.3.1.1.1随着电网系统容量的增长,抗短路能力严重不足的变压器,应进行大修。
2.3.1.210kV、35kV开关柜2.3.1.2.1对于开关柜内组件不能满足运行或负荷增长需要的,应进行大修。
2.3.1.3母线设备2.3.1.3.1因系统变化,需要对母线或者设备间隔导线增容的,应进行大修。
2.3.1.4其他设备2.3.1.4.1因系统变化,造成设备运行中主要参数不满足系统要求,能够通过更换或维修部分部件,提高设备性能参数,满足设备运行要求,应进行大修。
2.3.2运行环境2.3.2.1防污闪2.3.2.1.1变电设备外绝缘不满足以下要求,应进行外绝缘大修:1)污区等级处于c级(接近上限)及以上的直流换流站、核电、大型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站及跨大区联络330kV 及以上变电站设备应涂覆防污闪涂料。
发生过冰闪和雨闪的地区、处于冻雨和粘雪的地区和外绝缘伞间距小于67mm 的设备应加装增爬裙。
2)污区等级处于d级及以上污秽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设备应涂覆防污闪涂料。
发生过冰闪和雨闪的地区、处于冻雨和粘雪地区的设备应采取加装增爬裙等措施。
3)污区等级处于c级的750、500(330)、220kV变电站及污区等级处于d级的110(66)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视绝缘配置、污秽情况及雨雪地区情况确定采取涂覆防污闪涂料和加装增爬裙。
2.3.2.1.2对运行中的防污闪涂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抽查,对不满足要求的及时覆涂。
2.3.2.2防高温2.3.2.2.1就地控制设备如对运行环境温度要求较高时,其控制柜应配备温度控制装置,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大修。
2.3.2.2.2对保护室、控制室温控能力不足,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空调系统进行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