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摄影构图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数码单反摄影技巧基础ppt课件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23
初级篇
Lesson 10 – 1 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 风光模式
光圈效果使画面整体锐利,鲜艳地再现风景
风光模式 EF 17-40mm f/4L USM (F8/1/160秒/ISO 100 白平衡:自动/照片风格:风光)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存储卡 承担着保存影像处理器所生 成数据的任务。在这一部分 没有与成像相关操作
P5
初级篇
Lesson 05 – 4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
何谓记录画质? 指影像处理器所生成图像数据的大小和质量
RAW
■示例:EOS 450D的记录画质(有效像素数量1220万)
放大拍摄微小物体
■微距摄影广泛应用于花草、昆虫等自然摄影 以及拍摄身边周围的小物体
■可以强调前后的虚化效果,使合焦部分 更加醒目,可以凸显主题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19
初级篇
Lesson 08 – 3 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拍摄范围也会改变照片整体印象
画面视角不同,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
■竖向拍摄的特写
■横向拍摄,画面宽广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EF 100mm f/2.8 USM 微距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用100mm焦距拍摄 ■EF-S 17-85mm
f/4-5.6 IS USM
P12
摄影基础――摄影构图PPT课件

7
重点突出主体
重点突出主体的方法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里,这样不仅能够突出主体.还能为画面摄取更多的 元素;
8
重点突出主体
重点突出主体的方法 3)利用在影调或者色调上,与主体有鲜明对比的背景来衬托主体;
9
重点突出主体
重点突出主体的方法 4)利用明亮的光线来强调主体;
10
重点突出主体
重点突出主体的方法 5)虚化背景,进一步突出主体;
21
以环境烘托主体
22
以环境烘托主体
背景是指在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对于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 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摄影过程中,对于画面的背景选择,摄影者应注意3个方面:一是抓 特征,二是力求简洁,三是要有色调对比。 首先,摄影者要善于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间和地点的景物作背景, 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的前提,以方便欣赏者对作品的了解。 其次,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摄影本身就是“减法一,在摄影过程中,将 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的东西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摄影 者可以采取多种摄影技巧达到这种效果。比如.用仰拍的方式就可以避开 地面上的杂乱景物,而以干净的天空作为背景;用俯拍的方式以马路、水 面、草地为背景,可以使主体轮廓清晰,同时获得简洁的背景;利用逆 光.将背景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用长焦镜头虚化杂乱的背景.主体 会更加突出。这些方法都可以得到简洁的背景效果。 再者,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色调或者影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 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从而加强视觉上的力度。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 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
23
以环境烘托主体
24
空白:创造画面意境
单反相机摄影入门-完整版ppt课件

11
目录
感光元件
相机
感光元件尺寸 大小的意义
光圈
快门
ISO
噪点多
噪点无
1 相机
拍摄原理 感光元件
在光线暗的情况下,感光 元件尺寸小的相机,更容易 产生噪点,所以全画幅相机 是每个摄友的梦想,就是价 格比APS-C画幅贵。
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也即CCD/CMOS面积越大 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 高ISO值的信噪比越低、照片噪点(杂色)更少
+
相同曝光量
照片曝光正确
+
ISO
大光圈 高速快门
小光圈 低速快门
不同【快门+光圈】组合,虽然【焦点主体】是清晰的, 但是: 两者景深不一样(光圈值不同) 两者运动模糊程度不一样(快门值不同)
43
目录
【曝光组合】快门+光圈
相机
光圈
快门
ISO
3 快门
44
目录
【曝光组合】思考题准备
3 快门
相机
拍摄原理 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 类似胶片机时代的胶卷(底片), 每个胶卷大约可以拍摄36张照片(底片)
7
目录
感光元件
相机
光圈 感光元件 的尺寸
快门
ISO
1 相机
拍摄原理 感光元件
8
目录
感光元件
相机
光圈 感光元件 的尺寸 应用
1 相机
拍摄原理 感光元件
快门 ISO
全画幅
全画幅相机一般是专业相机、或 准专业相机,操控好、效果更好
快门 烤 饼 表 示
生
熟
糊
ISO
照
片
样
例
单反拍摄技巧PPT课件

22
② 跟拍期 跑在队伍前面,留出拍摄的时间和空间 观察:领导交流时的站位、眼神、手势 引导有利拍摄的路线 空隙时,根据用途检查已拍照片是否合格
23
③ 会谈期 主要领导及嘉宾到场拍摄主照片,四平八稳 主要领导/嘉宾正对面拍摄讲话照片,注意动作的预判性 4个角度拍摄大场景
24
④ 合影期 A. 领导及重要人物合影2-3人 横构图,人物居中,占画面高度4/3位置,左右位置平均 人多,注意合影背景避开人群 拍摄相机多,喊话,让被摄者眼神聚焦
25
④ 合影期 B. 集体合影 站位由被摄者方协调组织,领导位置、排序 构图:对称性构图,四平八稳,背景干净 连拍 聚焦被摄者,喊出拍摄口号 一致性,根据现场可临场发挥问题,帅不帅,热不热、好不好26等(内部)
五、抓拍要诀
27
1. 抓拍的定义
在不干涉拍摄的对象的情况下,拍摄那些最自然的影像 抓拍的一个特点就是速度 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表情、动作——决定性瞬间
拍照片
2013.12.24 22: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好 一、
照片
简洁
3
4
5
6
7
8
二、摸底
9
10
11
12
三、光圈、快门、感光度
28
29
30
31
2.抓拍容易出现的问题
曝光失误 焦点不实 表情扭曲等等
32
33
3.提高抓拍能力 ① 提高快门速度:不低于1/250 虚、抖
34
② 跟拍期 跑在队伍前面,留出拍摄的时间和空间 观察:领导交流时的站位、眼神、手势 引导有利拍摄的路线 空隙时,根据用途检查已拍照片是否合格
23
③ 会谈期 主要领导及嘉宾到场拍摄主照片,四平八稳 主要领导/嘉宾正对面拍摄讲话照片,注意动作的预判性 4个角度拍摄大场景
24
④ 合影期 A. 领导及重要人物合影2-3人 横构图,人物居中,占画面高度4/3位置,左右位置平均 人多,注意合影背景避开人群 拍摄相机多,喊话,让被摄者眼神聚焦
25
④ 合影期 B. 集体合影 站位由被摄者方协调组织,领导位置、排序 构图:对称性构图,四平八稳,背景干净 连拍 聚焦被摄者,喊出拍摄口号 一致性,根据现场可临场发挥问题,帅不帅,热不热、好不好26等(内部)
五、抓拍要诀
27
1. 抓拍的定义
在不干涉拍摄的对象的情况下,拍摄那些最自然的影像 抓拍的一个特点就是速度 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表情、动作——决定性瞬间
拍照片
2013.12.24 22: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好 一、
照片
简洁
3
4
5
6
7
8
二、摸底
9
10
11
12
三、光圈、快门、感光度
28
29
30
31
2.抓拍容易出现的问题
曝光失误 焦点不实 表情扭曲等等
32
33
3.提高抓拍能力 ① 提高快门速度:不低于1/250 虚、抖
34
单反摄影快速入门实用手册(教程)PPT课件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 、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 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20色21保持原有的色彩, 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66 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75
2021
76
2021
77
数码摄影十大闪失提醒
1.选购的数码相机像素太低和功能方面的缺陷
在你选购数码相机的时候,你需要考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包括现在和将来。如果你不但要拍摄照片,而且打 算打印至少8×10英寸的照片的 话,那你千万不要购买低像素的数码相机。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在拍摄时运用二次曝 光,那么相机就必须具备该功能,然而大多数数码相机是不具备的。你可以罗 列出你最想使用的功能,这样的话你在 购买时就会有的放矢。
六、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 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七、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 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 高的画面。在《辞海》中,谈到"构图"
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 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 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 艺术的整体。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 、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 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20色21保持原有的色彩, 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66 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75
2021
76
2021
77
数码摄影十大闪失提醒
1.选购的数码相机像素太低和功能方面的缺陷
在你选购数码相机的时候,你需要考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包括现在和将来。如果你不但要拍摄照片,而且打 算打印至少8×10英寸的照片的 话,那你千万不要购买低像素的数码相机。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在拍摄时运用二次曝 光,那么相机就必须具备该功能,然而大多数数码相机是不具备的。你可以罗 列出你最想使用的功能,这样的话你在 购买时就会有的放矢。
六、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 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七、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 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 高的画面。在《辞海》中,谈到"构图"
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 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 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 艺术的整体。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对称构图
总结词
对称构图是一种平衡的构图方式,画面被等分,两边呈现出 对称的效果。
详细描述
对称构图给人一种稳定、平衡的感觉。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 建筑、自然风光和静物摄影。通过对称构图,可以强调主题 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宁静的画面效果。
框架构图
总结词
框架构图是通过将主题包围在一个框架内来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这个框架可以 是任何形状,如树枝、建筑结构或前景物体。
摄影构图的重要性
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引 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增强照片 的表现力。
不合理的构图可能会使照片显得平淡 无奇,甚至让人感到混乱和无趣。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平衡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使 画面在视觉上达到平衡,避
免过于沉重或轻浮。
对比原则
运用色彩、明暗、大小、 远近等对比手法,增强画 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体感。
后期处理
学习后期处理软件
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等,以便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优化和修饰。
色彩调整与校正
通过后期处理,对照片的色彩进行精细调整和校正,使作品的颜色 更加自然、饱满。
裁剪与构图再创作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裁剪照片,重新构图,以突出主题, 增强视觉效果。
果。
展望摄影构图未来的发展
创新构图规则
人工智能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构图规 则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 多创新的构图方式出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会在摄影构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摄 影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工具。
多维度构图
38摄影知识及单反相机的使用技巧PPT课件

在实际应用中,拍摄条件千差万别,很难说哪一个因素对景深的影响更大一些,拍摄时根据需要调节不同的 要素拍摄成功的作品。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 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22
光圈:f/1.8 快门:1/200 感光度ISO:100
《摄影技巧》
目录:
一、原理和器材篇
1、快门速度的原理和应用 2、光圈 3、景深 4、感光度 5、色温与白平衡 6、测光模式 7、对焦 8、拍摄模式 9、镜头体系
二、创作理念篇
1、摄影构图: a、黄金分割和趣味中心 b、线条与三角 c、构图的呼应和对称
2、新闻摄影技巧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光圈:f/11 快门:1/5 感光度ISO:100
23
4、光度ISO
感光度(ISO)是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感光敏锐度的量化参数。 当感光度增加一档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锐程度也会加倍, 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正常曝光所需的曝光时间将缩减一半, 也就是快门速度快一档。 感光度从ISO 25到ISO 6400不等。
6
长时间曝光效果(B门拍摄)
7
决定快门速度的因素
拍摄运动物体时,到底多快的快门速度能够凝固瞬间?
3个因素: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拍摄距离、拍摄对象的移动方向
拍摄距离越近,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剧烈,越需要高速快门拍摄; 拍摄距离越远,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不明显,对高速快门的依赖越轻; 除拍摄距离和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速度以外,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也是决定快门速度的重要 因素。
10
2、光圈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 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22
光圈:f/1.8 快门:1/200 感光度ISO:100
《摄影技巧》
目录:
一、原理和器材篇
1、快门速度的原理和应用 2、光圈 3、景深 4、感光度 5、色温与白平衡 6、测光模式 7、对焦 8、拍摄模式 9、镜头体系
二、创作理念篇
1、摄影构图: a、黄金分割和趣味中心 b、线条与三角 c、构图的呼应和对称
2、新闻摄影技巧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光圈:f/11 快门:1/5 感光度ISO:100
23
4、光度ISO
感光度(ISO)是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感光敏锐度的量化参数。 当感光度增加一档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锐程度也会加倍, 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正常曝光所需的曝光时间将缩减一半, 也就是快门速度快一档。 感光度从ISO 25到ISO 6400不等。
6
长时间曝光效果(B门拍摄)
7
决定快门速度的因素
拍摄运动物体时,到底多快的快门速度能够凝固瞬间?
3个因素: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拍摄距离、拍摄对象的移动方向
拍摄距离越近,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剧烈,越需要高速快门拍摄; 拍摄距离越远,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不明显,对高速快门的依赖越轻; 除拍摄距离和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速度以外,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也是决定快门速度的重要 因素。
10
2、光圈
摄影基础知识与单反相机操作培训 PPT课件

感光度的概念
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从 银盐时代的黑片胶卷、彩色胶卷开始到今 天的CCD和CMOS,每一种记录光的感光器 都遵循着同样的一套感光度标准。
反映在相机上就是一般我们所看到的 ISO值。
Q&A
题目:
某个场景下:
1 正确的曝光值是 ISO 100 F 2.8 T v 1/40 如果达到安 全快门 1 /200
A、200/40=5 5*100=1/500
B、F1.4与F5.6差4档光圈 4*1/100=1/400
C、500/125=4 F5.6增加4档光圈 =F1.4 镜头无法达到1.4光圈 用最大光圈2.8 2.8比5.6大2档 于是提高ISO 2倍=ISO400
镜头分类
望远镜头(300mm以上) •中长焦镜头(70mm-200mm) •标准镜头(40mm-60mm) •广角镜头(24mm-35mm) •超广角镜头(14mm-20mm)
当我们用一支广角镜头拍摄大头照的时候,因 为广角镜头视角很大,所以我们要离模特很近, 这样一来就会拍出大鼻子的人像。如图
随着焦距越来越长,远处景物之间的距离也会因 为透视效果变得越来越“扁平”,简单地说就像把 景物或者人物压到了一幅画中。
焦距一般可分为广角、中焦和 远摄镜头
下面进入单反操作最重要的概念介绍
提问环节
请说出我们现在看到的镜头及你们手上镜头的 规格参数表示什么?
请说明你们当时买镜头考虑到什么?
不同焦距镜头在同一场景的表现
影像的大小与焦距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焦距加倍.例如,使用 50mm镜头在10米的距离拍摄被摄体,如果现在换用100mm镜头,则被摄 体看去像2倍那么大,如果换用25mm镜头,被摄体则只有一半大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分割”法则(也叫“三分法”)在欧洲文艺复
兴期间,被很多艺术家、画家、雕塑师、建筑师所 极力推崇。并被许多后人视为建筑结构、人物比例 、画面构图以及很多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
“黄金分割”本为一数学名词,它确定整体的某 一部分与全部的比例为:0.618(或近似为5︰8),这 个比例关系被广泛用在艺术创作中,也被应用在摄 影构图中的画面空间分配。
▪前侧方向
能反映被摄对象的 两个平面,能充分表 现其轮廓和形状,更 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空 间深度。
▪正侧方向
与被摄体正面成90°, 可拍摄人物的活动和人际 交往;可将人物活动中的 体态、姿势充分体现出来 ;可表达出人际交往中双 方神态及情绪的变化。
▪背后方向
从被摄体背后进行拍摄容易被忽视。被摄体的背后形体 应有鲜明特点;或有醒目别致的特殊图形。被摄主体人物视 线所注视的背景物,也有助于吸引读者去思考并激发联想。
⑶中景
它应能包容被摄对象 的主要部分,一般拍摄 距离在3 ~ 5m,主体形 象应处于明显和突出的 位置,环境和背景只起 衬托和说明的作用。
中景常用来拍摄一些带 有情节或故事性的画面;
或拍摄运动中的人或物。 拍摄中景的关键是选择最 典型的部分,抓取到最生 动最吸引人的情节。
欢迎登陆最敢说网查看更多信息. 一个以预言为功能的社交网站. 让你的所有想法都能成为亮点
不敢说,不社交
⑷近景
比中景更近的拍摄距离所摄 的画面称为近景。它只包容被摄
对象最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拍 摄人—要表现人物的神态和传神 的感情;源自摄物—要表现物体的 质和形的美感。
由于近景拍摄的距离很 近(1~3m),又不能干涉 被摄对象,抓取人物内心 真情流露的瞬间,是拍摄
⑴远景
远距离拍摄 广阔的场面称为 远景。它包容的 空间大,景物层 次多,但主体形 象不明显。它主 要是反映总体事 件,重点渲染环 境气氛,对细节 不作描述。
⑵全景
能反映被摄对象全貌 的画面称为全景,它的拍 摄距离和范围取决于景物 的面积或体积。它要说明 事物的全部情况,它应该 有比较鲜明的主体形象。
在“黄金分割”与“九宫格”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其它的 构图形式,常见的有:三角形;曲线形;十字形;对角 线形;框式;……等等。
二.拍摄点的选择
在空间上控制摄影构图的基本方法就是选择拍摄点。拍
摄点由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高度这三个因素所决定
,它们是决定摄影构图的基本变量。它们直接影响画面结
构,对透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获得优秀照片的重要 环节。
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 确定像幅长短边的比例 • 确定主体在画面中的位
置; •确定水平线位置;
•确定画面明暗色调比例 ,
画面重心位置,不同景物
的分界等。
典型的利用黄 金分割构图的图片
欢迎登陆最敢说网查看更多信息. 一个以预言为功能的社交网站. 让你的所有想法都能成为亮点
不敢说,不社交
摄影构图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拍摄点的选择
四.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
一.基本概念
摄影构图,即是 将取景范围的景物或 人物,进行合情合理 的、真实的、艺术的 排列组合,使其成为 美好的形式。把所有 的视觉元素都统一在 对主体内容的创意构 思和艺术造型之中。
不恰当的构图会使画面的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得到 很好的表现,甚至还会有损被摄物的形像。
“九宫格”是中国画构图 的一种方法,也叫“井”字构 图。它将画面分成九等份, 并呈现“井”字状。在井字的 交叉点上,是视觉中心的理
想位置。这个位置不仅首先 吸引读者注意,还可对整个 画面的各部分进行顾盼和照 应,同时也不会拘谨和呆板 。采用九宫格构图,一般要 视具体情况确定某一个交叉 点,并在其相应位置设计陪 衬体,才能不失整体的均衡 与稳定。
⑵技术原则:
完整的视觉印象; 均衡的整体结构; 简洁的画面效果。
⑶基本意识
框取意识(设想拍摄对象被“框起来”); 瞬间意识(直觉的瞬间判断力和灵敏的瞬间反应能力) 角度意识(采用多种视角去观察和表达)。
2.构图形式
摄影构图有确定的理论,有特有的规律,有各种 各样的构图形式和表现方法。对于画面的构图形式, “黄金分割”与“九宫格”最具有代表性。它们作为 某种艺术法则和美学原则被多数人所承认和运用。但 摄影构图不能拘于形式,也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符 合作品的表达需要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1.拍摄距离
指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它确定拍摄景物的 范围,也决定景物的放大率,同时也影响到透视效果。因
拍摄距离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用 “景别”来表示。 景别是指拍摄景物的范围,有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和特写五种形式。景别关系到如何运用和取舍拍摄素
材,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目的性和侧重点。
成功的关键!
中、近景是我们常用的景别,应准确用好镜头和摄影光线。
⑸特写
将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占 据或充满画面,作更细致更具
体的描绘称为特写。它的特点
是精细的描绘人物或景物,给 人以强烈和突出的视觉印象。
拍摄特写,需距离 被摄物很近(一般为
1m以内),或使用长 焦镜头。必须要精确 调焦,同时还应保证 镜头的高质量。
拍摄点选择不当,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画面不稳定,不均衡;光线运用混乱;景别选取不当; 主题内容表达不清;……等等,都是初学者经常出现的现象。
1.基本原则 ⑴普遍原则: 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种情绪,一种气氛)。 突出重点(拍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
一个画面不能
出现两个以上的 视觉中心,更不 能出现两个以上 的主题内容。必 须明确主体内容 和主体形象,将 可能会引起注意 的元素剔除或消 弱,以强调主体 的凸显性。
拍摄距离影响着景别 的选取;
“远,取其势; 近,取其神!”
是景别选取的基本原则。
2.拍摄方向
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围绕 其四周,在前、后、左、右进行拍摄。拍摄方 向的变化将会使被摄对象的主体轮廓特征、背 景配置以及画面结构产生变化。
▪正面
正面拍摄能够较真实
地反映其正面形象,拍摄 人—恰似对面交流;拍摄 物—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但只能表现其一个平面 ,缺少深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