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
A.孙中山B.章太炎
C.宋教仁D.黄兴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41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管仲认为“国之四维”是【】
A.仁B.礼
C.廉D.义
A.闻命而自弛B.造请室而请罪
C.负荆请罪D.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2
16.晋代提出“无君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A.楼康B.仲长统
C.鲍敬言D.拓跋宏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98
17.下列思想家中,曾经明确提出慎刑、恤刑法律主张的是【】
A.刘颂B.魏孝文帝
C.张斐D.杜预
5.根据《韩非子》记载.子产在审理案件时常用的方法是【】
A.倒言反事B.春秋决狱
C.刑讯逼供D.片言折狱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2
6.春秋时期“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是【】
A.管仲B.邓析
C.韩非D.贾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7
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A.仁B.礼
C.义D.利
A.理大罪,赦小过B.原情定罪
C.审刑名D.平恕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56
21.宋明时期,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家是【】
A.丘浦B.朱熹
C.张居正D.王安石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73
22.明代反对“与民争利气主张废除“榷盐”制度的思想家是【】
A.朱熹B.张居正
C.丘洁D.王安石
A.龚自珍B.魏源
C.洪仁歼D.康有为

中国法律思想史【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答案】

【特别说明:所有正确答案请认准“参考答案”四个字!】 (其余的答案均为学生作答,不用看!!!)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1第一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 吕刑B. 禹刑C. 汤刑D. 五刑参考答案:C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A. 侯国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参考答案:D3.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

A. 性恶论B. 双性论C. 性善论D. 无性论参考答案:A4.以德配天"说是( )提出的思想。

A. 周公B. 孔子C. 孟子D. 商鞅参考答案:A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观点。

A. 管仲B. 韩非C. 孔子D. 子产参考答案:A6.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

A. 贵贱不愆B. 改革土地制度C. 公布成文法D. 规范礼治参考答案:C7.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 专家治国B. 法律治国C. 贤人治国D. 民人治国参考答案:C8.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

A. 玄鸟B. 黄帝C. 祖先D. 上帝参考答案:D9.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周公B. 董仲舒C. 孟子D. 孔子参考答案:D10.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A. 非攻B. 兼爱C. 尚同D. 尚贤参考答案:B第二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

A. 听其政B. 畏君之威C. 养其亲D. 事其长E. 尊其贵参考答案:A B C D E2.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 )。

A.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B. 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C. 刑罚适中D. 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参考答案:A B C D3.管仲所讲的"国之四维"包括( )。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答案
8.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用于规范市场贸易法律规范的是【】
A.《关市律》B.《置史律》
C.《田律》D.《除史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71
9.汉朝经过一定立法程序修订后颁布的基本法律形式称为【】
A.律B.格
C.式D.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0
10.西汉提倡“春秋决狱”的是【】
A.张汤B.杜预
16.对《宋刑统》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大中刑律统类》B.《大周刑统》
C.《开成格》D.《天福杂救》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2
17.标志着元朝建国以来法典编纂基本完成的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
C.《大扎擞》D.《大元通制》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93
18.元朝将全体国民分为四等,第二等是【】
31.秦朝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有(【】
A.具五刑B.族诛
C.腰斩D.车裂
E.弃市
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64
32.汉朝刑法有关维护皇帝专制权力的罪名有【】
A.不敬、大不敬B.矫制
C.僧越D.诽谤
E.犯钟
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84
33.与唐律相比,《宋刑统》在体例上的变化有【】
A.律救合编B.篇下设门
A.五听B.神判
C.公室告D.非公室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8
3.西周时将故意犯罪称为【】
A.非终B.告
C.非告D.惟终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7
4.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程序是【】
A.一夫一妻制B.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C.同姓不婚D.六礼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5
5.春秋时期作《竹刑》的是【】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答案附带评分标准】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正确谜底:A(1分)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徇情枉法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D.执法人员正确答案:B(1分)3.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A.故意犯罪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正确答案:B(1分)4.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A.中国公民B.一般主体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1分)5.依照法律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A.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B.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C.应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定罪处罚D.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正确谜底:B(1分)6.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能是【】A.古代钱币B.港币C.台币D.外国货币正确答案:A(1分)7.我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A.有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利的目的B.有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售的目的- 1 -8.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包括【】A.飞机B.小型出租车C.火车D.船只正确谜底:B(1分)9.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谜底:B(1分)10.构造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A.只限于女B.包括女性和男性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和男性正确答案:B(1分)11.设想竞合犯属于【】A.处断的一罪B.法定的一罪C.实质的一罪D.实质的数罪正确答案:C(1分)12.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A.犯罪主观要件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客体要件D.综合性要件正确答案:D(1分)13.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最少有差错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有意正确答案:D(1分)14.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D.利用共犯的行为正确答案:D(1分)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适用最轻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轻的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科罚D.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科罚正确谜底:C(1分)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A.训诫B.责令具结悔过C.赔礼致歉D.拘役正确谜底:D(1分)17.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A.公安机关B.群众检察院C.人民法院D.法院合议庭正确答案:C(1分)18.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A.普遍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 2 -正确答案:C(1分)1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D(1分)20.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A.文理解释B.司法解释C.比较解释D.补正解释正确答案:B(1分)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一、单项选择题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C )。

A.德治思想 B.人治思想 C.礼治思想 D.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B )。

A.男女有别 B.亲亲、尊尊 C.嫡长继承 D.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A )。

A.兼相爱、交相利 B.尚同、尚贤 C.天志、明鬼 D.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B )。

A.严刑峻罚 B.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 D.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C )。

A.孟子 B.庄子 C. 苟子 D.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B )。

A.子产 B.商鞅 C.贾谊 D.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C )。

A.祖宗不足法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法与时转则治 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B )。

A.重农主义 B.重商主义 C.重工主义 D.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B )。

A.孟子 B.李斯 C.陆贾 D.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B )。

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 )。

A.道家 B.墨家 C.农家 D.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 )。

A.恢复肉刑 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 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 )。

A.嵇康 B.王弼 C.郭象 D.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

A. 天道 B.礼 C.经义 D. 人情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C )。

A.《法经》 B、《九章律》 C.《唐律疏议》 D.《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C )。

A.理 B.利 C.势 D.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 )。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 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宋刑统答案:B2. 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A. 礼B. 法C. 刑D. 政答案:A3. 秦朝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中央机关是()。

A. 御史大夫B. 太尉C. 丞相D. 廷尉答案:D4. 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指()。

A.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审判B.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立法C.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教育D.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行政答案:A5. 唐代的“律”、“令”、“格”、“式”中,“格”是指()。

A. 刑事法规B. 行政法规C. 单行法规D. 礼仪法规答案:C6. 宋代的“折杖法”是指()。

A. 将死刑减为杖刑B. 将杖刑减为徒刑C. 将徒刑减为流刑D. 将流刑减为徒刑答案:A7. 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指()。

A.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B. 蒙古人、汉人、南人、色目人C. 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D. 南人、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答案:A8. 明朝的“大诰”是指()。

A. 皇帝的诏令B. 皇帝的训诫C. 皇帝的敕令D. 皇帝的法令答案:D9. 清朝的“秋审”是指()。

A. 对死刑案件的复审B. 对流放案件的复审C. 对徒刑案件的复审D. 对杖刑案件的复审答案:A10.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指()。

A. 军事组织B. 行政组织C. 经济组织D. 社会组织答案:A11. 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答案:B1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

A. 科举制度B. 八股文C. 缠足D. 剃发易服答案:A13. 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最高机关是()。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三纲五常”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 )A.管仲 B.孔子 C.姜尚 D.周公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康有为所著《(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佐莽篡汉”的伪经。

A .大同书 B .新学伪经考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l10、单项选择题 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A.禹刑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吕刑C.汤刑D.五刑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

A.行政B.监察C.考试D.司法本题答案:13、问答题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提出“悬法学为上科”l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A.君主立宪B.民主政治C.三权分立D.变法维新本题答案:19、多项选择题朱熹以“存天礼、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主张()。

A.因事制宜B.德礼丐刑,相为终始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21、填空题《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带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本次测试共答题50道,其中客观题50道,填空题0道,客观题回答正确0道。

每道题2分。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00分)1. 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2. 反映丘濬“经世致用”思想的著作是( )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D.《四书章句集注》答案:——错误参考答案:C3. 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A.黄宗羲B.张居正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4. 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A.族诛连坐B.罪止一身C.尊尊亲亲D.以德配天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5. 先秦提出“好恶者,赏罚之本”的思想家是( )A.韩非B.荀子C.管子D.商鞅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6.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A.升平世B.据乱世C.太平世 D.小康世答案:——错误参考答案:C7.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哪两大问题?()A.土地和人力 B.资本和土地 C.人力和物力 D.资本和物力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8.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A.杨秀清 B.洪仁玕C.李秀成 D.洪秀全答案:——错误参考答案:D9.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A.良知和良心 B.良知和契约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约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10.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1.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答案:——错误参考答案:B12. 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A.刘颂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3. 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A.董仲舒 B.王充C.仲长统 D.贾谊答案:——错误参考答案:A14. 在《治安策》中主张刑不上大夫的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王安石D.司马光
E.张居正
正确答案:AC(2分)教材P291
35.王夫之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法律应该“趋时更新,B.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C.立法“必循天下之公”D.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的原则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说法出自【】
A.《道德经》B.《老子》
C.《庄子》D.《韩非子》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83
12.最早主张“播《诗》《书》,明法令”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A.商轶B.韩非
C.荀子D.中不害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90
13.“立天子以为天下”的主张出自【】
A.慎到B.韩非
A.倒言反事B.春秋决狱
C.刑讯逼供D.片言折狱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2
6.春秋时期“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是【】
A.管仲B.邓析
C.韩非D.贾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7
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A.仁B.礼
C.义D.利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40
8.战国中期,提出“暴君放伐”法律主张的思想家是【】
C.孔子D.孟子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05
14.将道家无为思想化为积极进取的“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A.韩非B.荀子
C.孔子D.值到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12
15.依照贾谊“鲸用之罪不上大夫”的说法.大臣犯有大罪,应该【】
A.闻命而自弛B.造请室而请罪
C.负荆请罪D.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A.韩非B,孔子
C.周公D,孟子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55
9.先秦思想家中.主张“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的是【】
A.孺家B.阴阳家
C.法家D.墨家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71
10.在墨家看来,“尚贤”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忠孝B.仁义
C.不党父兄,不偏富贵D.勤于耕战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72
A.隋文帝B.唐高祖
C.唐太宗D.唐高宗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28
19.认为礼与刑“其本则合,其用则异”的唐代思想家是【】
A.陈子昂B.章太炎
C.柳宗元D.白居易
正确答悦服之心.司法中必需贯彻的原则是【】
A.理大罪,赦小过B.原情定罪
C.审刑名D.平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管仲认为“国之四维”是【】
A.仁B.礼
C.廉D.义
E.耻
正确答案:BCDE(2分)教材P18
32.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算计之心“善心”包括【】
2014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课程代码:
【该文档答案附带教材页码和评分标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A.梁启超B.康有为
C.沈家本D.伍廷芳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414
29.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29
30.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提出“抑强辅徽”主张的是【】
A.孙中山B.章太炎
C.宋教仁D.黄兴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41
A.律令B.诗赋
C.刑统大义D.断案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99
24.提出“有定理而无定法”法律主张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B.孟子
C.黄宗羲D.王夫之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34
25.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B.魏源
C.洪仁歼D.康有为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周立法的指导原则是【】
A.令顺民心B.亲亲尊尊
C.因时制宜D.天命天罚
正确答案:B教材P11
2.西周时期的偶犯当时被称为【】
26.下列属于张之洞法律观点的是【】
A.赞同律师制B.主张司法独立
C.赞同罪刑法定D.反对陪审制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83
27.从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来看,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
A.君主专制B.立宪
C.开明君主D.民主
正确答案:D(1分)
28.被杨鸿烈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是【】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56
21.宋明时期,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家是【】
A.丘浦B.朱熹
C.张居正D.王安石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73
22.明代反对“与民争利气主张废除“榷盐”制度的思想家是【】
A.朱熹B.张居正
C.丘洁D.王安石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80
23.下列不属于宋代“明法科”考试内容的是【】
A.算计之心B.是非之心
C.恻隐之心D.羞恶之心
E.恭敬之心
正确答案:BCDE(2分)教材P51
33.下列曾给晋朝《泰始律》作注的律学家有【】
A.张斐B.杜周
C.杜预D.鲍敬言
E.嵇康
正确答案:AC(2分)教材P185
34.重视司法官员素质,主张通过考试选拔合格司法人才的宋代思想家有【】
A.范仲淹B.柳宗元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2
16.晋代提出“无君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A.楼康B.仲长统
C.鲍敬言D.拓跋宏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98
17.下列思想家中,曾经明确提出慎刑、恤刑法律主张的是【】
A.刘颂B.魏孝文帝
C.张斐D.杜预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2
18.隋唐时期建立京城死刑“五复奏”审判制度的皇帝是【】
A.非告B.告
C.非终D.惟终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3
3.管仲治国的总方针是【】
A.令顺民心B.作内政而寄军令
C.修旧法D.与民分货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0
4.春秋末年,公开反对铸刑鼎的思想家是【】
A.叔向B.邓析
C.管仲D.荀子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9
5.根据《韩非子》记载.子产在审理案件时常用的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