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大乘山
宁静的普照寺作文范文

宁静的普照寺作文范文普照寺位于我们城市的郊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每当我走进这座寺庙,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宁静与祥和的感觉。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座美丽的寺庙,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一走进普照寺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广场。
广场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广场的中央有一座大佛像,佛像高约三米,金光闪闪,慈祥的面容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宁。
佛像周围有许多香炉,香火缭绕,香客们虔诚地祈祷,祈求平安和幸福。
顺着小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普照寺的主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
佛像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仿佛在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个前来参拜的人。
殿内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佛教的各种故事和传说。
每一幅壁画、每一个雕塑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佛教文化。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天王殿和观音殿。
天王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手持法器,威风凛凛,守护着寺庙的安宁。
观音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慈眉善目,手持净瓶,仿佛在向人们洒下甘露,带来无尽的福祉。
每当我站在观音菩萨面前,心中总会感到一股温暖和力量。
普照寺不仅有美丽的建筑,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寺庙后面有一座小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山间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
每当我沿着山间小路漫步,听着溪水的声音,心情总会变得格外平静。
山顶有一座小亭子,站在亭子里,可以俯瞰整个寺庙的全景,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普照寺还有一个放生池,池中养着许多鱼和乌龟。
每当有游客前来放生,池中的鱼儿和乌龟总会欢快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感谢人们的善举。
放生池旁边有一座小桥,桥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带,每一条祈福带上都写满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每当微风吹过,祈福带随风飘动,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祝福。
普照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还是一个文化宝库。
寺庙里有一个佛教文化展览馆,里面展示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书籍。
金刚碑诗句

金刚碑诗句
金刚碑,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金顶寺前的一块石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佛经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金刚碑上的著名诗句,带领大家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金刚碑上的第一句诗是:“大梵如来突兀兀,宝塔峰顶云烟灭。
”这句诗描绘了佛陀的伟岸形象,以及佛塔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中对于佛陀的尊崇和景观的美妙。
第二句诗是:“天风晚钟山月明,彼岸花开不落生。
”这句诗描绘了峨眉山的宁静与美丽。
天风吹拂,晚钟声响,山间月光洒落,峨眉山如诗如画。
而“彼岸花开不落生”这一诗句则意味着佛法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生死轮回。
第三句诗是:“九天云里火宫开,千古人间如梦来。
”这句诗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九天云里的火宫,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
而“千古人间如梦来”则暗示着人生如梦幻般的短暂,唤起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最后一句诗是:“金刚字字有灵性,佛法永留心中存。
”这句诗强调了金刚碑所刻的佛经的价值。
金刚字字都蕴含着灵性,而佛法则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通过阅读金刚碑上的诗句,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佛教的博大智慧,也能够激发起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向往。
在总结中,我们简要介绍了金刚碑上的一些著名诗句,并且强调了这些诗句所揭示的佛教思想和人生哲理。
通过欣赏金刚碑上的诗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时也能够获得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豁达。
游北京大觉寺作文

游北京大觉寺作文
大觉寺位于北京城西部,是中国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
在大觉寺中有许多关于佛教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
在去大觉寺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又高又大的牌坊,上面有四个大字:大觉寺。
牌坊后面有一棵几百年的古银杏树。
到了大觉寺门口,我看见了一个大雄宝殿,里面有一尊很大很高的佛像,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像。
进了大觉寺,我看见了两个塔,一个叫“舍利塔”,一个叫“藏经阁”。
我就问爸爸:“这两个塔是干什
么用的?”爸爸说:“这两个塔是佛教中最尊贵的两位佛的舍利
子放在那里,以供佛教徒们瞻仰礼拜。
”
进入大觉寺之后,我们来到了“佛光普照”石碑前。
我问爸爸:“什么是佛光普照?”爸爸说:“佛光普照就是佛在天空中发出万道光芒照耀着我们。
”我又问:“那佛光又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佛光也就是阳光,因为佛发出来的光芒很大很亮。
—— 1 —1 —。
2018年普照寺导游词-word范文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普照寺导游词篇一:普照寺导游词以下为打古镇普照山风景区总体和各个景点风景导游词①普照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前言这是一个佳景荟萃、神秘幽深的峡谷世界。
这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世尘的原始森林。
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超凡脱俗的佛教胜地。
这是一个集峡谷、瀑布、寺庙、溶洞、文物古迹、原始植被、峰丛绝壁、溪流奇石为一体的人间仙境。
她就是川南旅游带上的一颗明珠——普照山风景名胜区。
她神奇雄浑、幽深神秘、原始清新、别具一格。
它是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摄影绘画、吟诗写作、休闲娱乐、顶礼膜拜的天然圣地和绝佳景区。
景区内由山、水、林、藤、洞、瀑、石为一体,主要景点有景区大门、“普照名山”石刻、普照寺、雍家坟、鱼龙潭、黄连洞大峡谷、度假中心、三叉河桫椤植物园、古纯州宋代城池、翼王石达开亭、川南游击队陈列馆、状元亭等等。
总面积22平方公里,景区长约6公里,相对高差554.5米,最高峰普照山海拔1000米。
有翼王石达开“古石太平”的遗址;有四川状元杨升庵“永垂万古”“普照名山”的遗墨;有川南游击队和翼王石达开金戈铁马、驰骋撕杀的浓烈硝烟;有神奇美丽的民间神话传说。
具有“秀、奇、险、幽、奥、野”的景观特色。
说普照山“秀”,秀在漫山碧透、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秀在繁茂的桫椤植物园和生机盎然的奇花异草;秀在清澈秀透、碧蓝纯净的河溪清潭;秀在沁人心脾、溅谷飞瀑;秀在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和如梦如幻的世外美景。
说普照山“奇”,奇在这裂透地表、穿岩透石的大自然无穷力量!奇在这巧夺天工、玲珑剔透、维妙维肖、如雕似刻的鹅卵石;奇在河溪森林内飞禽走兽;奇在行神飘仙、千恣百态的怪石上;奇在溶洞内金鱼吐珠、如娇龙戏水的妙绝佳景!说普照山“险”,险在惊心动魄、刺激惊险的峡谷漂流;险在绝壁峭崖,古树凌然,直指云天;险在湍流如娇龙蜿蜒奔腾于险谷中,让人犹如进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险境!说普照山“幽”,是此山水显幽、是险崖的飞瀑、是石隙间叮咚的山泉、幽谷的浅流、丛林间的啾啾鸟鸣,“鸟鸣山更幽”,幽得这般神秘、幽得如此宁静,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诗情画意。
灵山大佛天下第一掌景区

灵山大佛介绍近景(15张)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景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
从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
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
灵山大照壁长41.6米,高6.63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这尊宏伟庄严的大佛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
同时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
灵远景(15张)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
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
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
灵山大佛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梵音袅袅,鼓乐交鸣,再现佛佗住世之景;信众云集,焚香顶礼,尽显我佛归心之德。
开光当日,从凌晨四时起,各地信众络绎而来,自市区至马山,车流绵延二十余公里,持续近四个小时。
是日,瑞霭低垂,随着轻风在大佛周围缓缓舞动,随着大法师曼妙的经声,祥云飘升,雾霭尽散,佛祖慈颜显现:双眉半弯,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闭,欲语先闻。
数万信众虔诚礼拜,默许心愿,法喜盈会,尽显吉祥。
现在,大佛开光现场均原样保留,开光录相不久将循环播放,以使更多未能亲临开光现场的参拜者得以领略开光盛况,共结法缘、同沾法喜!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云南弥勒大佛简介

云南弥勒佛简介云南弥勒大佛,很多人都会慕名前去参拜,希望得到它的佛缘庇佑。
云南的弥勒县因着它独特的名字和自然风光,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而云南弥勒大佛就是此处的一宝。
云南弥勒县佛缘甚厚,说不清是先有云南弥勒大佛,还是先有弥勒县。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弥勒县的弥勒寺香火很旺,弥勒大佛很灵。
还有就是弥勒寺是因塑有弥勒大佛而得名的,而它就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弥勒县,这样的巧合,使人不禁怀疑是因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县之名,然后经过多年的熏染,弥勒县便演化出一个弥勒大佛的“佛城”。
也许弥勒县与弥勒佛的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
但是将错就错也未尝不可。
佛家就是讲究一个缘分。
云南弥勒县里有座弥勒寺,寺里住着有名的云南弥勒大佛。
那是多么有缘的事。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各种得名的由来呢?来到弥勒县,我们便可以看到:锦屏山上,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的云南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佛光普照。
它高19.99米,远远地就望去就能感受到这尊金光灿灿的大佛播撒出的佛性光辉。
沿着1999级台阶绵延而上,千年梯田、百年古树尽收眼底,潺潺清泉灵秀无方,仿若人间仙境。
登到山顶,进到弥勒寺参拜一番,对着弥勒佛哈哈大笑一番,你就会发现难容之事大肚能容,可笑之人一笑了之,一切都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遂成"旅游胜地"之大观。
登临锦屏仙山弥勒佛境,弥勒县城及一马平川的万亩平畴尽收眼底,让人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
每年春节和正月初九庙会等传统节日,上山进寺的香客、朝拜的信徒、观光的旅行者络绎不绝。
到弥勒县,游弥勒寺,拜弥勒佛,领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之大观,成了许多人的一大快事。
巍巍锦屏,悠悠古寺,县名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这一世间惟一的奇妙异境,集于南滇一地,实属稀罕。
其间的因果,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
相传南北朝年间的一天,大智大慧的如来佛祖,梦见中国南方有一座山峰极像端坐着的弥勒佛,便派弥勒佛菩萨四海巡查,寻找这块吉祥灵地传经布道,弥勒菩萨依梦所示,云游南方。
“佛光”大自然奇观,祖国最美的六处云海佛光,你去追光了吗?

“佛光”大自然奇观,祖国最美的六处云海佛光,你去追光了吗?佛家认为“佛光”是菩萨头轮放射出来的光芒,而在物理学里,“佛光”是一种“日晕”现象。
是山岳型景区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
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和漫反射作用而形成佛光的自然奇观。
是阳光照射物体或人本身在雾中产生的影子,是一种光学折射现象。
但形成的环境和时机较为特殊。
因此看到的机会甚少。
它出现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阳光、云雾和特殊的地形缺一不可,所以难得一见。
可见佛光奇观一般必须有云海,云海一般在秋冬季节会比较常见,云海的出现也跟山形、气温关系紧密,特别是低海拔的山岳型景区,云海特别喜欢光临。
在出现的机率上,温差较大是重要的条件之一,特别是前一天或者连续多天降雨后放晴,也往往是出现云海高频率出现的时候。
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
小编整理了祖国六处山岳景观,不但景色绝美,而且云海佛光出现几率比较大,一起来看看吧!一、峨眉山金顶的云海佛光峨眉山一年中,大约有50天可见佛光,在风景瞬息万变的金顶,遇见,何尝不是一种人间值得。
峨眉山金顶出现佛光胜景!奇观有时持续时间长达1个小时,神秘的佛光与翻滚的云海交相上演,让游客们惊叹不已!大家纷纷拍照记录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工作人员介绍,秋冬季节,由于峨眉山云层高度较为稳定,故佛光维持时间较长,最长可达1至2小时佛光最佳观看时间是,下午2点至5点。
有不少游客在金顶偶遇佛光,拍下了漂亮的照片。
图片来源网友图片来源网友图片来源网友图片来源网友看了这样的美景,您是不是也心动了,记得佛光最佳观看时间,去峨眉山金顶来一次偶遇吧!二、武功山金顶佛光武功山奇在草甸,奇在云海。
除此之外,佛光也是武功山的一大奇幻景观,可遇而不可求。
佛光也叫“日晕”,是山岳型景区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
它出现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阳光、云雾和特殊的地形缺一不可,所以难得一见。
不过在武功山,这些条件很容易满足。
峨眉山佛光普照

峨眉山佛光普照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其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
自古以来,峨眉山就是佛教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这里一直被尊奉为佛光普照的圣地。
峨眉山得名自山形,由于山峰高低错落,犹如巍峨的眉毛,因此得名峨眉。
这座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佛光普照之地,被诗人赞颂为“灵山秀颊上,神洲一绝伦”。
每当夕阳下山的时候,峨眉山上的佛光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祥和、圣洁的景象,令人陶醉其中。
峨眉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这里山峦叠嶂,溪流潺潺,森林茂密,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景色各异,给人以无尽的美好感受。
同时,峨眉山还拥有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如峨眉寺、金顶、千佛顶等等。
这些佛教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寻求心灵的抚慰。
曾有一位游客到峨眉山游玩,正值一场大雨,此时山上云雾弥漫,景色模糊不清。
他心存疑惑,不解为何峨眉山还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前来朝拜。
然而,正当他迷茫之际,突然天空放晴,远处的云雾渐渐散去,只见一道灿烂的佛光从山顶射下,照亮整个山谷,令人心生敬仰之情。
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峨眉山佛光普照的真正含义,那不仅是一道光,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信仰的力量。
峨眉山佛光普照的背后,是这座山承载了千百年来的佛教文化,以及信仰者们对佛法的虔诚和崇尚。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信徒涌入峨眉山,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心怀不同的愿望和求助。
他们或许来此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净化,或者希望获得佛祖的加持和庇佑,亦或是为了向佛祖祈福和还愿。
无论他们携带着何种心愿,峨眉山始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和超凡的力量,给予每位来访者满满的能量和希望。
峨眉山的佛教文化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山的表面景观,更体现在了这里的寺庙和学院的文化传承上。
最著名的莫过于峨眉寺,该寺建于公元建元年间,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女尼宗的发源地。
峨眉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光普照大乘山
大乘山位于古城衢州的东北,在衢江区莲花镇大路口村境内,海拔650多米,山上有座大乘寺建寺至今已有700余年。
因为有了大乘禅寺,所以就有了大乘山,有了山下的莲花宝座(莲花镇),也有了山下大路口村的来历。
沿大路口村口,穿过村中的一片竹林和桃李园,崎岖陡峭的山路拾阶而上,不到四十分钟,就可以一口气爬上山岗,当然也可以在中途的凉亭喘喘气,小憩一会。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路边的各色山野花摇曳绽放,清香扑鼻。
登高望远,山下蜿蜒的公路、簇簇村落、色彩斑斓的农田、翠绿的山塘水库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山顶上的大乘寺始建于宋代,残败破损于何时已无年代可考,农业学大寨的年代作为大路口村的副业队在寺庙残基的周围开垦了十几亩农田和水塘。
幸运的是寺庙残基的边上的一棵800年树龄的柏树和两棵700年树龄的金桂得以保留,至今仍郁郁葱葱,生长茂盛。
上世纪九十年代,附近又有些虔诚的佛教信徒和民众陆陆续续上山烧香膜拜,香火又开始旺些起来,大约在二十一世纪初年,从北方来了一位叫妙泽的年轻的高僧看中这风水宝地,决心在残基上重修寺庙,弘扬佛法。
随后开山劈路,将公路一直修到山顶,寺庙重修的工程便陆续展开,到2009年的10月12日。
终于迎来了寺庙的大雄宝殿的开光大典。
亦时吸引八方高僧,四邻信徒和民众齐聚大乘山,
佛香缭绕,禅鼓喧天,热闹非凡。
目前,寺庙的后续配套工程人在继续中。
大乘寺的大雄宝殿座西朝东,大殿两边则是两派崭新整齐的客房斋堂等和尚信徒歇息的地方。
整座禅寺又被三座小山头围着,佛祖居于正中,所有拜佛者皆从东来。
装饰一新的如来佛祖及各位菩萨、罗汉栩栩如生,装饰的金色大概是纯金所为,颇有辉煌气势。
大雄宝殿前的两棵茂盛的金桂古树距宝殿大门只有五步之遥,每到金秋时节,山风吹过,黄灿灿的桂花轻轻飘落,飘向宝殿之内,飘向佛祖像前,飘向虔诚拜佛的人的心中……!
世人有言:佛道易,魔道难,世人却愿意深入魔道不肯自拔。
原来魔道诱惑太大,大到足以迷惑众生。
大乘佛法普照大乘山,有牺牲自己帮助他人普渡众生的教义,和马克思主义相通,与耶稣的博爱相通,与自然道法相通。
人生道路亿万条,唯佛道是大路。
欢迎各位朋友来衢州到大乘禅寺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