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讲义报告分析
桥梁垮塌事故案例分析讲义

9、辽宁盘锦田庄台大桥 事故原因:汽车超载
• 2004年6月10日早晨7时许,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垮塌。大桥从中间 断裂27米,大约有三辆汽车落水,两名落水司乘人员逃生,无人员死亡。
• 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下,结构严重受损。事故发生前,大连顺达运 输公司一辆自重30吨的大货挂车,载着80吨的水泥,在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该桥 在2000年7月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吨、限速20公里/小时),重载冲击力使大桥第9孔 中间挂梁断裂,致使桥面坍塌,通过该桥的一辆农用车落水,车上2人逃生。
12、凤凰堤溪沱江大桥 事故原因:设计建造不规范
• 2007年8月13日下午,湖南省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发生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 堤溪沱江大桥是湖南凤凰县至贵州铜仁地区大兴机场二级公路的公路桥梁,桥身设计 长328米,跨度为4孔,每孔65米,高度42米,原计划于2007年8月底竣工通车。
• 1917年,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悲剧后,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这座桥至今仍然是
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
• 1917年,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悲剧后,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这座桥至今仍然是 世界上最长的悬臂跨度大桥。
2、Tacoma Narrows Bridge 事故原因:理论认知有限,风毁祸首冯·卡尔曼涡脱
新的大桥于2008年9月18日通车。
4、圣水大桥 事故原因:材料及施工缺陷
• 圣水大桥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汉江上,全长1160米,最初于1979年建成。 • 1994年10月21日早上,在车流量高峰时刻,圣水大桥位于第五与第六根桥柱
安全生产事故案件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案件调研报告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调研,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发生了10起安全生产事故。
其中包括3起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2起化学品泄漏引发的中毒事故,4起高空作业导致的坠落事故,以及1起火灾事故。
在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有几个主要的问题导致了这些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设备维护不到位和存在安全隐患。
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了机械设备故障频发。
其次是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
很多员工在进行高风险作业时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导致了坠落事故的发生。
另外,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导致了泄漏中毒事故的发生。
火灾事故则是由于消防设施和消防演练不到位引起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公司应该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检修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加强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储存和使用制度;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消防演习的训练,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最后,我们建议公司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为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我们建议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机制。
定期对设备、工作场所、作业流程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公司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还可以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担任主任,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充分参与,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员工要时刻提醒自己,安全事故可能随时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和操作流程。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事故分析报告》
事故发生经过:
在2021年10月10日上午9点左右,某工厂发生一起事故。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一名员工在操作一台设备时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设备突然停止运转并发出异常声音。
同时,设备周围的工作台上堆放着大量原材料,其中一部分原材料被卷入设备的运转部件,引发了一起严重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运转设备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而且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够规范。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设备周围堆放的原材料超过了安全容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影响分析:
此次事故造成了一名员工受伤,并且设备和原材料遭受了严重损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事故引起了工厂内部员工的恐慌和不安,也给工厂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事故责任认定:
根据事实和证据,我们认为此次事故主要责任在于设备的技术隐患和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
工厂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和教育,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处理措施:
针对此次事故,工厂已经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一是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三是对工作环境进行整改,确保原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标准。
结论:
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任何一起事故都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将以此次事故为鉴,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讲义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讲义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讲义第一章全疆火灾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2013年至2014年3月,全疆共发生火灾事故14837 起,死亡49 人,受伤33 人,直接财产损失9千余万元。
同期,全疆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调查火灾14343起,调查率96.7%;出具火灾事故简易认定书14045份,占总数的88.4%;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298份,占总数的2.1%;出具火灾事故认定复核决定书7份,;全疆火灾调查人员人均调查处理火灾事故95起,其中乌鲁木齐、昌吉、喀什、阿克苏等地人均调查处理火灾事故130起以上。
根据各地上报数据,截止2014年3月,全疆专兼职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共计151人,其中专职11人占总数的7.2%,兼职140人;火灾调查及相关专业毕业53人占总数的35.1%,其他专业9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6人占总数的10.6%,助工以下职称的69人,无技术职务66人;从事火灾调查工作1年以下25人,3年以下的54人,5年以下28人,5年以上的44人。
全疆5个支队无学习火灾调查专业的人员,7个支队无中级以上职称的火调人员。
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火灾事故总量不断的增加,调查任务量也随之增加,(2011年4159起,2012年6014起,2013年11686起,三年增长了2倍)全疆火灾调查专业队伍的建设发展已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加之人民群众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现时期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火灾事故调查任务量不断增加,火灾调查专业队伍人员数量及专业结构无法在短时间内增长、改变的现实,我们只有将火灾调查工作作为防火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业务能力来抓,积极推动“全员火调”工作制度的落实,在提高火灾调查人员素质,规范火灾调查执法程序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全区火灾事故调查的水平。
第二章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和工作要点第一节火灾调查法律、法规以《消防法》为依据,部局先后制定出台了《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8号)、《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21号)、《火灾现场勘验规则》(GA839-2009)、《火灾原因调查指南》(GA/T812-2008)、《火灾原因认定的暂行规则》(公消〔2011〕43号)等规章、规范。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公司发生了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这些事故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给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总结事故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特进行了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对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设备老化、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
这些事故不仅给公司造成了财务损失,还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秩序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我们针对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针对人为操作不当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针对设备老化的问题,我们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更新设备;针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最后,我们将对改进措施进行落实和监督。
我们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我们不仅对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改进,能够减少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工作总结汇报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工作总结汇报
近期,我部门对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以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此,我将向大
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成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首先,我们对公司近一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全面的
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责任人等方面
进行归纳和整理,我们发现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人为疏忽或违规操
作所导致的。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
生产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我们对每起事故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一些事故是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者操作不当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建议,并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修
订和完善,以确保员工在操作设备时能够遵守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最后,我们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对相关部门进
行了约谈和督促。
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
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这次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工作,我们不仅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我们将继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管理。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谢谢大家!。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总结汇报
近期,公司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总结事故的原因和教训,我们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失控而发生的。
此外,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存在疏忽,导致设备出现了故障,从而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另外,管理层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另外,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将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汇报,向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事故的总结和汇报,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技巧讲义

06
事故事件调查的挑战与展 望
事故事件调查的难点与挑战
1 2 3
确定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人为、机械 、环境等,需要细致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 定事故的具体原因。
获取完整证据
事故现场可能混乱且证据可能被破坏,需要快 速、准确地收集所有相关证据,以确保调查的 准确性。
评估责任
在确定事故原因后,需要评估相关责任方,包 括个人、组织、设备等,以确保公正、公平地 分配责任。
1. 信息不完整:有时候事故相关的信 息可能不完整或者缺失,这给原因分 析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包括目击
者证言、现场照片和视频等。
原因分析的难点与挑战
2. 时间压力
事故发生后,人们通常希望尽快查明原因,但是有时候 调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保证 调查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调查工作。
案例二:生产事故调查
• 总结词:生产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制定 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案例二:生产事故调查
详细描述
事故通报与现场勘查:及时通报事故并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发生 的经过和原因。
人员访谈:与事故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包括目击者、受害者、涉事人员等,了解事故发生 的细节和背景。
针对深层次原因的预防措施
针对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管 理,如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工作流程等。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员工的工作 压力、情绪状态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的落实与监督
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将预防措施落实到具体 的工作中。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事故报告(9-18;共10条)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报告(NO.9,14)
现场人员
负责人
控制事故 组织援救
主管部门 (1小时内)
• 安全监管部门、有关部门 • 越级上报
第5页
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报告和通知(NO.10,11)
事故等级
上报
报告
通知
备注
特别重大事故 上报至国务院
GB/6443-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第18页
4.3.4.2 事故材料的收集
1.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2.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有关情况
—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 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 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 出事当天情况; —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 健康状况 3. 设备、设施状况 — 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4. 使用的材料情况
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第16页
4.3.4 事故调查的取证
有关物证的收集 事故材料的收集 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记录 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GB/6443-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第17页
4.3.4.1 有关物证的收集
现场物证: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等。
✓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7页
4.3 事故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工作原则与程序
❖ 成立事故调查组 ❖ 事故现场处理 ❖ 物证搜集 ❖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 证人材料的收集
❖ 现场摄影 ❖ 事故图绘制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 ❖ 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GB/6443-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第8页
4.3.1 关于事故调查权的确定
第13页
事故调查组的权限: ➢ 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 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 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14页
4.3.3.2 事故发生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职责 ➢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
精品jing
事故调查报告分析
4.1 事故调查处理概述
4.1.1 事故等级的划分方法
依据:按照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等级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或急性中毒)
(万元)
特别重大事故
≥30
≥100
≥10000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10~ 29 3~9 <3
50~99 10~49
第10页
跨行政区域发生的事故调查(NO.21) ➢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 ——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 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派人参加
第11页
4.3.2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 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 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 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
有关情况。 ➢ 不得拒绝接受调查
第15页
4.3.3.3 事故调查组成员条件及行为规范 ➢ 知识、专长、无利害关系 ➢ 诚信公正、恪尽职守 ➢ 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 ➢ 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
事故等级
调查组织
备注
特别重大 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
或同级人 民政府有 关部门
1.有关部门或事故发生单 位应经同级政府授权或委 托 2.按照属地原则,事故调 查组织由事故发生地负责 3.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 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 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 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0
5000~9999 1000~4999
<1000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第令2页 )
4.1.2 事故报告与查处原则、任务
✓ 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任务: —— 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 —— 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 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安全监管部门 重大事故 和有关部门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 府安全监管部 门和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人 民政府安全监 管部门和有关 部门
国务院
公安机关
劳动保障部
门
本级人民政 府
工会 人民检察院
1.逐级上报 2.有关部门指 负有安全监管 职责的部门 3.每一级上报 时限不超过2 小时 4.越级上报: 必要时➢ 邀请人民检察院派来自参加 ➢ 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12页
4.3.3 事故调查过程中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职责
4.3.3.1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与权限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 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6页
事故报告的内容(NO.12)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
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关于事故补报的规定(NO.13):30日;7日。
第9页
事故的提级调查和变更事故调查权(NO.20)
➢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 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 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 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493号令应当由上级人民政 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 查组进行调查。
第3页
4.1.3 事故报告与查处责任划分(NO.5)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 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 ——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