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营养需求
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

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及健康饮食习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婴幼儿的健康与否直接与其饮食营养有关,因此,养育婴幼儿的父母或监护人应该了解婴幼儿合理的饮食需求,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婴幼儿的饮食营养需求1. 婴幼儿的主要营养素需求婴幼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高。
主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分等。
-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营养素之一。
对于0至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而在6个月之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如鱼、肉类、乳制品等,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
- 脂肪:脂肪是婴幼儿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
婴幼儿需要脂肪来支持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母乳和配方奶都含有适量的脂肪,同时可以通过食用鱼油、植物油等来摄入脂肪。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优质碳水化合物可以来自米、面、土豆等淀粉类食物,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提供适当的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谷物、乳制品等食物,可以满足婴幼儿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2. 婴幼儿的饮食次数和量婴幼儿的饮食次数和量因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0至6个月的婴儿一般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饮食来源,每次喂养通常在2至4小时之间。
当婴儿逐渐添加辅食时,可以根据他们的胃口和食量适当增加固体食物的量,但要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二、培养婴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仅提供了宝宝所需的营养,还能起到抵抗疾病的作用。
因此,母亲应该尽力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在出生后的头六个月内完全以母乳喂养。
2. 逐渐添加辅食当宝宝增长到6个月大,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正常婴幼儿每日营养素需求量

正常婴幼儿每日营养素需求量
正常婴幼儿每日营养素需求量因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约**1100~1200千卡**的热能,蛋白质35~40克,脂肪25~30克,碳水化合物100~120克。
此外,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婴幼儿每日营养素需求量的参考数据:
1. 热量(千卡):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热量,以支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约1100-1200千卡的热量。
2. 蛋白质(克):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约35-40克的蛋白质。
3. 脂肪(克):脂肪是身体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约25-30克的脂肪。
4. 碳水化合物(克):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对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约100-120克的碳水化合物。
5. 纤维素(克):纤维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预防便秘。
一般来说,1-3岁的幼儿每日需要摄入约5-10克的纤维素。
6. 矿物质和维生素:幼儿需要摄入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以支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具体需求量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制定饮食计划时,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安排。
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全面解析

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全面解析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进行全面解析,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如何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一、能量需求婴幼儿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能量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0-6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约520-570千卡的能量,6-12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约700-800千卡的能量。
二、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婴幼儿期的蛋白质需求量较高,每天需要摄入约1.5-2.2克/千克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来源可以包括母乳、配方奶粉、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
三、脂肪需求脂肪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不仅提供能量,还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脑发育。
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30-40%。
脂肪的来源可以包括母乳、配方奶粉、植物油、鱼油等。
四、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脑细胞的主要燃料。
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40-60%。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可以包括米粉、面粉、蔬菜、水果等。
五、维生素需求婴幼儿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等。
维生素A对于婴幼儿的视力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对于婴幼儿的骨骼发育至关重要,维生素C则有助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通过母乳、配方奶粉、蔬菜、水果等来满足。
六、矿物质需求婴幼儿对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钙、铁、锌等。
钙是婴幼儿骨骼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铁是婴幼儿血红蛋白合成所必需的矿物质,锌则对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矿物质的摄入可以通过母乳、配方奶粉、肉类、鱼类、蔬菜等来满足。
七、水需求婴幼儿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对于0-6个月的婴儿,母乳或配方奶粉已经包含了足够的水分;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适量添加水或稀释果汁来满足水分需求。
婴幼儿营养需求及合理喂养方法

婴幼儿营养需求及合理喂养方法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合理的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
正确的营养摄取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开发和免疫系统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以及一些合理的喂养方法。
一、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婴幼儿阶段是孩子生命中最为关键的发育时期,对于获得全面的营养供给具有极高的要求。
以下是婴幼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1.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婴幼儿身体组织的基本元素。
乳制品、肉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婴幼儿的重要供应来源。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婴幼儿需要摄取适量的淀粉、蔬菜和水果等。
3. 脂肪:婴幼儿对脂肪的需求较高,它们是婴幼儿脑部发育的关键组成部分。
天然植物油、奶油、鱼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婴幼儿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都至关重要。
新鲜水果、蔬菜、奶类等食物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合理的喂养方法为了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家长们应该灵活运用以下合理的喂养方法。
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幼儿食物,它不仅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还提供丰富的抗体,帮助增强免疫系统。
因此,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尽量延长哺乳时间。
2. 辅食引导:在婴幼儿满足6个月大的时候,可以逐渐引导他们进食辅食。
初始阶段,选择一种单一的果泥或蔬菜泥,并根据婴幼儿适应情况逐渐加入其他食物。
辅食的引导应该逐渐进行,让婴幼儿慢慢适应不同的食材和口感。
3. 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为了让婴幼儿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家长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肉类和鱼类等,以确保婴幼儿获得全方位的营养。
4. 注意过敏食物: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过敏食物。
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等。
在婴幼儿6个月以前尽量不要引入这些食物,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5. 合理的食物处理: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家长们应该注意食物的加工方法。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在婴幼儿的早期发育阶段,营养和喂养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喂养方式能够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本文将就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喂养方式以及常见的喂养问题进行探讨。
一、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阶段,因此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成长。
以下是婴幼儿的主要营养需求:1. 蛋白质:婴幼儿需要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各种生长和发育过程。
母乳是最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其中包含了适合婴幼儿消化和吸收的蛋白质。
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可以选择婴儿奶粉来满足婴幼儿的蛋白质需求。
2. 脂肪:婴幼儿需要脂肪来提供能量和维持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
脂肪还有助于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婴幼儿应该摄取足够的脂肪,可以通过母乳或富含脂肪的婴儿奶粉获得。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尤其是快速生长和发育阶段。
米、面、面包等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婴幼儿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身体的各种功能。
其中包括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有效地满足婴幼儿的需求。
二、婴幼儿的喂养方式1. 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婴幼儿的全部营养需求。
同时,母乳中含有免疫因子,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
建议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头六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2. 配方奶粉喂养:如果不能母乳喂养或需要补充奶粉,可以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
奶粉是根据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特别设计的,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
在选择奶粉时,应该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婴幼儿年龄和需要的奶粉。
3. 辅食添加:在婴幼儿的四到六个月左右,可以逐渐开始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应该从单一食物开始,例如米粉、婴儿米饭等。
随着婴幼儿的适应能力提高,可以逐渐引入多种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
0—3岁婴儿营养

0—3岁婴儿营养0—3岁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摄入对于婴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营养需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本文将就0—3岁婴儿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合理搭配营养成分进行探讨。
首先,婴儿身体正在快速增长,所以高质量的蛋白质是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
婴儿蛋白质需求较大,主要用于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蛋白质来源,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和α-乳球蛋白等。
如果需要人工喂养,婴儿配方奶粉是最好的替代品。
其次,碳水化合物是婴儿主要的能源来源。
婴儿对葡萄糖的需求较大,而乳糖是婴儿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母乳中。
适量的乳糖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能量,并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需要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选择添加适量的乳糖的配方奶粉。
此外,脂肪是婴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能量来源。
婴儿脑部发育迅猛,脑组织中脂肪占比较高。
此外,脂肪还能够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等溶于脂肪的维生素。
因此,在婴儿的日常饮食中,适量的脂肪是必须的。
母乳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符合婴儿的需求。
如果人工喂养,可以选择添加相应脂肪的配方奶粉。
再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婴儿的发育同样重要。
维生素A对于婴儿的视觉发育至关重要,而维生素C则有助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此外,钙、铁等矿物质也是婴儿必需的营养物质。
跟随专业医生指导,在人工喂养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证婴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的营养摄取需要根据婴儿的年龄、体重、生长情况等进行合理调整。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婴儿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及时咨询儿科医生,并随时调整婴儿的饮食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在0—3岁婴儿的营养方面,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在母乳的情况下,母乳是满足婴儿全部营养需求的最佳选择。
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婴儿配方奶粉可以提供类似母乳的营养。
婴幼儿营养需求一览表

婴幼儿营养需求一览表婴幼儿的营养需求是指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正确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婴幼儿各个年龄段的营养需求一览表,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一、0-6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六个月内,母乳是最理想也是最适合的婴儿食品。
母乳对于婴儿来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能提供免疫保护和促进消化发育。
婴儿在这个阶段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脂肪,每天大约需要100-120千卡。
除了母乳喂养外,对于不能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应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奶粉的配方是根据婴儿的生长和发育需求精心设计的。
在这个阶段,每日奶粉的摄入量为180-230毫升/公斤,每日奶粉总量为800-1000毫升。
此外,婴儿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
二、6-12个月从6个月开始,婴儿逐渐引入辅食。
辅食的引入应从稀疏、流质的食物开始,并逐渐过渡到磨碎、烂煮和少量的固体食物。
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摄入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以下是6-12个月婴儿的主要营养需求:1. 能量:每天约为1000-1200千卡。
2. 蛋白质:每天约为11克,其中动物蛋白约为60%。
3. 脂肪:每天约为30-40克。
4. 碳水化合物:每天约为130克,以米、面、面包、蔬菜和水果为主。
5. 铁:每天约为8毫克,通过食物和补充剂获得。
6. 钙:每天约为600毫克,可以通过奶制品、豆腐等食物摄入。
7. 维生素C:每天约为50毫克,可以通过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
三、1-3岁在1-3岁这个阶段,婴幼儿的食量逐渐增加,营养需求也有所增加。
以下是1-3岁婴幼儿的主要营养需求:1. 能量:每天约为1000-1400千卡。
2. 蛋白质:每天约为13克,其中动物蛋白约为60%。
3. 脂肪:每天约为30-35克。
4. 碳水化合物:每天约为130克,以米、面、面包、蔬菜和水果为主。
儿童各个阶段营养需求

儿童各个阶段营养需求引言儿童是成长发育的时期,其营养需求与成人不同。
了解儿童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对于确保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系统地探讨儿童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
一、婴儿期(0-12个月)1. 母乳或配方奶•婴儿0-6个月,应以母乳为主食,供应全面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可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
2. 添加辅食•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如米粉、果泥、蔬菜泥等,以满足婴儿对铁、锌和维生素的需求。
•避免添加盐和糖,防止对婴儿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婴儿期的婴儿不能自由饮水,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摄入足够的水分。
•在添加辅食后,可以适量提供水或稀释果汁,但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水源。
二、幼儿期(1-3岁)1. 均衡饮食•幼儿期的饮食应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及蛋类和奶类及其制品。
•每天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 确保足够的钙摄入•幼儿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钙来支持骨骼生长。
•可通过奶类及其制品、鱼类、豆腐等食物摄入足够的钙。
3.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并提高免疫力。
•水果(如橙子、柑橘、草莓)和蔬菜(如西兰花、菠菜)是富含维生素C的重要食物。
4.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与婴儿期不同,幼儿可以自由饮水。
•饮水可以通过清水、鲜果汁、低脂牛奶等方式提供。
三、学龄前期(3-6岁)1. 控制能量摄入•学龄前儿童的能量需求较幼儿期增加,但仍需要保持控制,以防止肥胖。
•提供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以蔬菜、水果和谷物为主食。
2. 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维持肠道健康。
•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3. 确保充足的铁和锌摄入•铁和锌是学龄前儿童大脑和身体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可通过提供肉类、鸡蛋、豆类和谷物等食物来满足其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维生素
维生素D:虽然新生儿出生时体内储存了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如果不能在室外接受足 够的阳光,又不能通过食物摄入,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和佝偻病。为 防止此症的发生,应该从出后半个月开始,每日为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400IU.
维生素E:一般新生儿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但早产儿需要补充,每日30毫克就可满足要 求。 维生素A过量:在补充维生素D时,有的爸爸妈妈为新生儿选用鱼肝油制剂,即维生素 AD剂。但选 用时要掌握好剂量,如果比例不合适,可发生维生素A过量,甚至中毒。
6、矿物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镁:镁和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镁缺的平衡,因此,要保证婴儿对镁的需要量。 铁:母乳中铁的含量不高,一般足月儿铁的储存量,仅供4~6个月使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如果妈妈在孕期的缺乏铁,新生儿就可能出现铁储备不足。对于早产儿,铁的储备量更少, 只够生后8周所用,如果不及时补充,则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乳母膳食中要增加铁的摄 入。 贫血重的新生儿,满月后可以补充铁剂。 锌:新生儿很少缺锌,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锌。头发所测得的发锌不能代表目前体内锌的情况。 因此,不要以发锌衡量是否缺锌,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应结合血锌综合考虑。
3、如何喂养
(1)爱抚。为了增进婴儿跟妈妈之间的感情交流,护理人员可以在调好配方奶后指导产妇自 己喂食。爱抚是喂奶的第一步。喂奶前,让产妇先将婴儿轻柔的抱起,解开或掀起上衣,让 婴儿贴近产妇的胸,产妇望着婴儿的眼睛。在喂食之前,轻声和婴儿的说话、微笑,这些都 有于增进婴儿和妈妈之间的感情。 (2)千万不要在没人照看的情况下,让婴儿独自用奶瓶吃奶,以免导致其呛奶或窒息。 (3)在喂婴儿喝奶之前,应将配方温热,或用热水冲一下奶瓶,或将姘放在热水泡一会儿, 但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在将奶嘴放入婴儿口中之前,再次滴几滴在自己手碗内侧部度度温度, 确保奶温热。
7、维生素
新生儿是否缺乏维生素,要根据产妇在孕期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一般健康孕妇分娩的 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孕妇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胎 盘 功能低下或发生是产,新生儿就可能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所以要根 据新生儿维生素的缺乏程度,及时给予补充。 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症或迟发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纯母乳喂养 的新生儿,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常给出生后新生儿肌注维生素K,是起预防作用的。早 产儿肠道菌群生成较晚,肝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应每日补充维生素K, 连续补充3次。
(三)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牛奶中含蛋白质和盐较多,所以用牛奶喂养的婴儿需要多喂一些水来补充代谢的需要。一 般婴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120~150毫升水,如6.50千克的婴儿,每日需水量是770~975毫 升(包括喂奶量在内)。
在炎热季节里、环境温度高、婴儿有口渴的表示、包被太厚、体温升高或皮肤出现汗疱疹 时,可在两顿奶间喂一些水,每日2~3次即可。
2、代授法
代授法是指用配方奶或其他乳品替代1次或数次母乳喂养的喂养方式。
一般在母亲没有上班之前,不提倡经常采用这种喂养方法,因为这样会减少母乳的分泌量。
3、不建议将母乳挤出掺和配方奶一起喂养
(1)婴儿的吸吮比人工挤奶更能促进母新乳汁的分泌。 (2)如果冲调配方奶 的水温较高,会破坏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质。 (3)这样做不容易掌握需要补充的配方奶的量。 (4)母乳喂养不但是让婴儿得到其他乳类中没有的营养素和免疫物质。 而且通过母婴直接皮肤接触,可以使婴儿心理得到满足,更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由于母乳具有优势,要尽量多用母乳,配方奶加多少,应视婴儿的食量而定。
第三节
婴儿的营养需求及喂养方式
• 一、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 • 1、热能 热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新生儿的基础代谢、活动、生长、消耗、排泄等,都需要 热能。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每日第千克体重需60~80千卡热能;出生后第二周,每日每 千克体重需81~100千卡热能;出后后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00~120千卡热 能。
5、糖
足月儿每天需糖(碳水化合物)12克/千克体重。母乳中的糖均为乳糖 。
6、矿物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钠:即氯化钠,也就是食盐,能提供人体必需的钠。新生儿期婴儿通过母乳吸收营养,包括 盐。因此,乳母喂奶期间不宜吃得太咸,便也并不是越淡越好,因为新生和的生长同样需要 一定量的盐。 钾:新生儿对钏的需要量,可以母乳中牛乳中得到满足。 氯:氯随钠、钾吸收。 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新生儿的磷的吸民一般比较好, 不易缺乏。
(4)微波消毒装置。这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可放入微波炉的蒸汽装置。消毒大约需要5分钟。但使用前必须先确定奶瓶和其他工 具可以用微波消毒,方可运用。
(二)喂养步骤和方法
1、怎样选择配方奶 当6个月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时,可选用其他乳品喂养。最常用的乳品包括配方奶粉、 普通奶粉和鲜牛奶。鲜牛奶中仅含有不易消化吸收的大分子酪蛋白,而且其蛋质和矿物质含量比人乳高 2~3倍,直接喂养不狗日的被婴儿消化和吸收,还会增加婴儿未发育成熟的肾脏的负担。 鲜牛奶中缺乏婴儿需要的铁和维生素C,此外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黏膜出血, 导致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鲜牛奶需经过稀释、加糖和煮沸处理后才能喂养1岁内的婴儿。 普通奶粉是经加热处理的,其酪蛋白凝块比鲜牛奶细软,比鲜牛奶易消化吸收。相比之下有质量保证 的婴儿配方奶粉是除母乳外比较适合婴儿的吸收。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的量为1:14时较接近母 乳,钙与磷、钠与钾比例适宜,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强化了核苷酸、维生素A和D、 胡萝卜素、铁、锌、碘等婴儿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弥补了牛奶的不足。但应注意观察食用配方奶粉的婴 和的生长情况,以防止劣质奶粉造成婴儿营养不良。
2、蛋白质
足月新生儿每日每千克需要100~120克蛋白质。
3、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远不能供其需求的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 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摄入足量这9种氨基 酸,其摄入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脂肪
脂肪每天总需要量占总热量的45~50%。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 吸收。 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亚麻脂酸缺乏时,会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现象;花生 四烯酸可合成前列腺素。
五、婴儿的食量的频率判断母Biblioteka 喂养的婴儿是否吃饱的依据主要如下:
1、喂奶时可听见吞咽声(连续几次到十几次)。 2、母亲有下乳的感觉。
3、尿布24小时湿6次以上。
4、婴儿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5、在两次喂养之间,婴儿很满足、安静。
6、婴儿体重平均每天增加18~30克或每周增加120~210克。
7、婴儿吃奶的时间频率大致如下:
频率:新生儿期每天喂奶7~8次。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吃饱的表现为:每天吃8~12次奶,吃奶进有节律的吸吮伴有天咽声。每 交替 吃奶后(5~10分钟后)会轻轻地吸吮一段时间以自我安慰,然后将乳头松开,安静睡眠 1~3个小时,醒后还能玩耍一会儿。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每24小时有6次以上小便及三四次以上 大便。 无论母乳还是人工喂养,监测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是判断其是否吃饱的客观指标。如果孩 子出生7~10天后,体重每周增加125克以上或满月增加600克以上,表示新生儿摄入的奶量已 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配方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大多数牛奶配方奶,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 (2)不含乳糖的牛奶配方奶,适合不耐受乳糖的婴儿食用。 (3)大豆配方奶,可用不耐受乳糖的婴儿、对牛奶过敏的婴儿母乳缺乏而乳制品不足地区的 孩子以及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孩子。但由于大豆配方奶中,蛋白的质理及钙和矿物质的吸收率 都不如牛奶配方奶,使用时应严密关注适应症。 (4)特殊配方奶是专用于患有某些疾病的孩子,如苯丙酮尿症,此时应按照专业医生的推荐 选择适宜的配方奶。
2、冲奶方式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40℃~60℃的温开水倒入消毒过的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 最好现配吃,以避免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1)将自来水煮沸1~2分钟(时间不要太长,因为煮沸超过5分钟可能使水中 铅和硝酸盐浓 缩)。然后晾凉至适当的温度(40~60℃),将水滴到手碗内侧,感觉与体温差不多即可。根 据要泡的奶量,取准备好的40~60℃的热水2/3量倒入奶瓶中。 (2)用配方奶粉加带的刻度勺取精确份量的配方奶粉,勺里奶粉表面与勺齐平。把适量奶粉 回入奶瓶中晃动,让配方奶粉充分溶化。然后将剩余1/3的热水加入奶瓶中,把奶瓶放平,通 过刻度察看是否够量,最后盖上奶瓶盖后再轻轻晃动一次,直至配方奶粉浓度均衡。
四、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是指在妈妈母乳下够的情况下,用配方奶作为补充,来提供婴儿营养的一种喂养 方式。混合喂养有两种方法,即补授法和代授法。
1、补授法
补授法是指在喂完母乳后再补充其他乳品的喂养方式。其好处是可以避免婴儿在先吃了配主 奶后,因为没有饥饿感、不愿意吸吮母乳而导致母乳分泌进一步减少,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母 乳分泌,保证婴儿得到足够的营养。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婴儿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消 化,有时还会引起婴儿错觉。掌握不好便会让婴儿拒绝某一种喂养方式,选择母乳或奶瓶 。
三、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是指在不能过行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完全给婴儿用纯配方奶的喂养方式。人工喂 养时,要求两次喂养之间补充水,单次喂水量控制在单次喂奶量的一半,单次最大喂水量不 能超过单次奶量。 (一)器具及消毒
在用牛乳及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时,可供选择的器具很多,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都要进行 严格消毒。
1、奶瓶及消毒
(4)在喂奶时,让婴儿在护理人员的怀抱里稍稍倾斜。如果婴儿平躺着,可能会造成吞咽困 难,甚至呛奶。 (5)喂奶时注意保持奶瓶倾斜,让奶嘴中充满奶,这样可以避免婴儿吸到空气。 (6)当婴儿吃饱后,护理人员要将婴儿坚抱,婴儿头靠在自己肩部,轻轻的拍拍婴儿背部, 帮助其将在吃奶过程中进入胃里的气体排出,防止婴儿胀气和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