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教学提纲
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简案

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简案一、复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立、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
2、以自立、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立、自强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自立的表现、意义,了解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二、知识梳理: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第一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为什么要自立?①②③2、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①②3、为什么要自强?①②第二节挫而不折积极进取1、如何走自强之路?①②③三、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10.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能够()A、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B、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C、在各方面完善自己。
D、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2、人生需要自立,青年学生养成自立最基本的要求是()A、放弃己见,盲从他人。
B、立足于自己的当前问题,从小事做起C、拒绝老师的一切教诲。
D、回避与同学沟通交流。
3、下列能够体现自强精神的语句是()⑴、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⑵、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⑶、听天由命,随遇而安不懈⑷、迎难而上,矢志不渝A、⑴⑵⑶⑷B、⑴⑵⑷C、⑴⑷ D⑵⑷4、“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体现的是()A、自大B、自强C、自负D、自卑5、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在镜子里,那就是你自己。
这句话说明()A、只要自信就能成功B、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C、要克服依赖性,学会自立D、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只能相信自己(二)、非选择《爱拼才会赢》歌词中写到:“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1、人生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像“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2、有人认为人生中出现“波浪”是件坏事,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假如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波浪”,你准备怎样对待它?。
七年级政治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

无声世界的舞者 她是一种舞者,上天 赐予她感动全部人的 舞姿,但却夺走了她 感受声音的权利。从 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 颠峰,她的生命本身 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 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 言,你在我们眼中是
最美。
知识梳 理
(尝试画出本课的知识构造图)
梳理归纳:
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
少年需 自立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动制订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③遇事 从不要别人协助,一切靠自己 ④碰到难题,独立思考 后再请教老师或同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学完了有关自立自强的内容后来,几位同窗对自立 自强谈了自己的见解,你同意他们中间谁的观点 ( )①刘威说:“我现在年纪还小,只能靠父亲妈 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干 自立自强。” ②冯立群
乡下,有一片桃花林。当时,种下树苗后,种树的人总是不定时来浇水,浇水 的量也不一定。我感到很奇怪,便询问缘由,他笑着说:“种树不同于种菜,不是 几星期就能够成熟的。要想种出百年的树,只有让树在土里找水源,浇水是模仿下 雨,下雨是算不准的,因此,它们只有在不拟定中拼命扎根,才干成长为百年大 树。”
其实,人的成长跟树的生长道理是同样的,有如何的品质,就能成就如何的生命。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树的生长道理”启示我们,需要培养什么品质?
A主动进取 B自立 C任何事情不求人 D助人为乐
5.在本课的学习中,描绘自己自强人生的模范和楷模人物有( )
①赖晨光②陈宁③苏明娟④范仲淹⑤赵蕊蕊⑥魏清⑦丘吉尔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2.李刚同窗在学习上总是不安于现状,依靠自己的努力不停向上。 这种不安于现状,依靠自己的努力不停向上的精神就是( )A 自 立 B自强 C 进取 D 创新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与价值,树立自立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3. 引导学生践行自立自强的品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自立的概念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自强精神,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自立自强的经验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人物案例和讨论话题。
2. 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和要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立自强的意义。
2. 提问:你们认为自立自强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哪里?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自立自强的相关概念。
2. 教师提问:请举例说明自立自强的表现和价值。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人物案例,如马云、刘翔等,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自立自强的人物及其故事。
第四环节:小组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自立自强的经验和感悟。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自立自强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自立自强的行动计划,为期一个月。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展示更多关于自立自强的人物案例,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学生分享自己课后查找的自立自强人物案例,互相借鉴和学习。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关自立自强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八、教学反馈(5分钟)1. 教师询问学生对本次复习课的感受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初一政治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纲要

初一政治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纲要
第一项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少年需自立
(1)自立的定义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自立的意义
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怎样才能自立?)
要克服依赖性;
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第二项目描绘自强人生
1.人生当自强(为什么要走自强之路?或自强的意义)
自强者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这是从自强精神对一个人人生之路的影响的角度来阐述的)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强不息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
2.走自强之路(怎样走向自强之路?或走上自强之路的方法和途径)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与意义,懂得自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克服依赖心理。
二、教学内容: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自立自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了解依赖心理的危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立自强的意义。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自立自强的计划,并坚持践行。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自立自强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走自立自强之路》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2. 设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
3. 座位安排:采用圆形或方形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自立自强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自立自强的认识。
2. 开展自立自强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一次户外拓展训练。
3. 邀请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自立自强经历,激发学生的斗志。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自立自强的知识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与意义,培养学生的自立品质。
2. 使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进取,克服困难。
二、教学重点1. 自立的含义与意义。
2. 培养自立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3. 依赖的危害及如何克服依赖。
4. 自强的含义与表现。
5. 树立自强信念,努力进取。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自立品质。
2. 克服依赖,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3. 树立自强信念,面对困难与挫折。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立自强的经验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自立自强的意义。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立自强的意义。
2. 讲解与讨论:讲解自立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立自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立自强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讲解自强的含义与表现,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进取。
2. 教学步骤:(1) 讲解自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
(2) 通过实例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自强的表现。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进取。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分析依赖的危害,讲解如何克服依赖,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2. 教学步骤:(1) 分析依赖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严重性。
(2) 讲解如何克服依赖,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分享克服依赖的心得体会。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 鲁教版 教案

3、(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4、( )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5、为人生的( )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6、一个人走向( )的过程,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
7、怎样走自强之路?(P23—24三点)
(三)记忆比拼
1、自立有何意义?(2条)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1、熟记基础知识,并能准确默写。
2、理清知识结构,并能列出。
3、能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描绘自强人生。
少年需自立;人生当自强。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一、复习提问
1、自强的重要意义?(P22两点)
2、怎样走自强之路?(P23—24三点)
二、复习目标
1、熟记基础知识,并能准确默写。
2、理清知识结构,并能列出。
3、能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
三、自主复习、把握重点
1、 让学生说一说第八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
2、 你觉得第八课哪些问题是重点? 哪些是难点?
3、你觉得哪个问题是最不容易记忆和理解?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四、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什么是自立?
2、自立的意义是什么?(两点)
3、能否( )地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4、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 )。
5、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三点)
6、自立的表现?(读熟)P17
(二)描绘自强人生
1、自强的重要表现?P怎样走向自立? (3条)
4、为什么人生当自强?(即意义2条)
思想品德:第八课 《走向自立自强之路( 活动探究课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走向自立自强之路(活动探究课)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懂得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②认识过分依赖的危害。
◎能力目标:学会干自己该干的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自立的品质要自觉从小开始、从现在开始培养。
教学重点:①过分依赖的危害。
②自立的品质要从小开始、从现在开始培养。
教学难点:从小事中培养自立的品质,做到持之以恒。
二、学生分析1 、针对的问题:①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这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起因主要是父母未重视给孩子“心理断奶”,有时又对孩子过分溺爱。
②初中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度的时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
2 、学生的需要: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加速其社会化进程。
三、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避免过多的说教,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讨论)为主,辅以教师引导、点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
六、本教学设计的特色第一,本教学设计坚持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只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体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第二,整节课教学只设计两项活动,其中第二项活动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和可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到知识,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严格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做了灵活处理,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四,整个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七、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意图(见下页)八、附录:用心良苦的特别遗嘱“ 建国,我的好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
在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已经患上了癌症。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生存问题,现在知道你能适应最艰苦的生活,而且活得挺坚强的,我终于可以闭上眼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自立自强之路》复习课教案
课题<走自立自强之路>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立、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
2、以自立、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立、自强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自立的表现、意义,了解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立、自强的表现、意义懂得怎样走自立自强之路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摆脱犹豫和彷徨,克服惰性,树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教学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知识树构建法学习
方法
活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一、导入与自主学习:
教师多媒体出示提纲:
第8课走自立自强之路
1、自立的定义和表现?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表现①独立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②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③靠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
☆2、自立的意义?
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
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②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3、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
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4、自强的表现?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
折,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5、自强的意义?
①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②自强不息是中华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学生根
据教师
的知识
树
自主复
习(15
分钟)
同学们
先自主
分析案
例
相互交
流
学生自
主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