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三年级思维训练(年龄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三年级思维训练(年龄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惟达教育三年级思维训练 12.13令狐文艳金牌例题例题1 今年小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35岁,3年后,小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多少岁?例题2 今年小明13岁,小强9岁,几年前,小明年龄是小强的3倍?例题3 小红的年龄比小芳的年龄的4倍少3岁,小红3年后的年龄等于小芳9年后的年龄。

问两人现在各多少岁?例题 4 爸爸、妈妈、儿子一家三口今年全家年龄和为73岁,而10年前三人的年龄和为46岁,爸爸比妈妈大4岁,求今年没人的年龄。

例题 5 弟弟对哥哥说:“哥哥,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31岁了。

”哥哥对弟弟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只有1岁。

”问:哥哥和弟弟现在各多少岁?金牌训练一对应训练1.李明一家三口人的年龄和是72岁,6年后,一家三口人的年龄和是多少岁?2.女儿今年6岁,妈妈今年38岁,几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9倍?3.李东的年龄比王刚年龄的3倍少4岁,李东5年前比王刚3年后的年龄大2岁,问:李东和王刚现在各多少岁?4.小熊对老熊说:“妈妈,我到你现在的年龄时,你就36岁了。

”老熊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

”问:现在老熊、小熊各几岁?5.小强一家三口人,爸爸比妈妈大3岁,全家三口人的年龄之和为71岁,8年前全家年龄之和是49岁。

今年小强多少岁?爸爸、妈妈分别是多少岁?二变式训练1.三年前爸爸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几岁?2.妈妈今年26岁,是小玲年龄的13倍,几年后,妈妈年龄是小玲的7倍?3.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妈妈今年多少岁?4.母女年龄的和是66岁,女儿年龄的3倍比母亲大6岁,求:母亲和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5.今年爸爸比小松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松年龄的4倍,再过几年小松15岁?。

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令狐文艳一、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

“不,不,别丢掉,放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

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

”朋友说。

“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大约一小时,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yīnɡyìnɡ)声道:“进来吧。

”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

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zhé)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

”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

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

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luòuò)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个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

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是刮风下雨,()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zhuàn zhàn)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

“这能行吗?”“不知道。

”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1.认真读短文,用“__________”画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里。

尽管……还是无论……还是……3.“介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令狐文艳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令狐文艳1. 五花山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参考答案:1、春夏秋秋2、金黄、杏黄、火红色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夏季的小兴安岭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

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1、夏天美丽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3. 三个和尚(shà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系统工程[完整版]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系统工程[完整版]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四章令狐文艳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S 3),( S 2 ,S 4), ( S 3 ,S 1), ( S 3 ,S 4), ( S 3 ,S 5) , ( S 3 ,S 6), (S 3,S 7) ,(S 4,S 1) , ( S 5 ,S 3) , ( S 7,S 4), (S 7,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P 1P9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 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 2级位划分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 提取骨架矩阵如下: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911的23·K )A SD·K=SE-SP·KC SE=2A SP·K=SR·K/P·KA SR·K=SX+S·KC SX=60L P·K=P·J+ST*NP·JKN P=100R NP·KL=I*P·KC I=0.02其中:LENGTH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为个体服务网点数(个),NS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个/千人),SE为期望的千人均网点数,SP为千人均网点数(个/千人),SX为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SR为该城市实际拥有的服务网点数(个),P为城市人口数(千人),NP为年新增人口数(千人/年),I为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令狐文艳班级姓名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

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5、小朋友排队。

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

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

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

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15、10、13、12、11、( )、( )1、4、3、6、5、( )、( )1、2、4、8、( )、( )8、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

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

那么,()是第一,()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

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班级姓名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15、1、12、1、9、()、()、()、()75、()、()、60、()、50、()、()、()10、5、9、6、8、7、7、()、()、()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

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里填上“+”或“-”,使算式成立。

爷爷一定有办法(有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爷爷一定有办法(有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爷爷一定有办法》令狐文艳一、选择:1.爷爷看到小约瑟的背心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A)。

A领带B手帕C纽扣2.爷爷看到小约瑟的领带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B)。

A背心B手帕C纽扣3.爷爷看到小约瑟的手帕坏了,就动手把它改成了(C)。

A领带B背心 C纽扣4.《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中文的书名,原来的英文名是()。

A《无中生有》B《犹太人的节日》 C《好人》5.爷爷亲手做的毯子坏了,他就动手把它改成了(C)。

A领带B背心C外套6.故事里出现的人物有爷爷,有约瑟,有妈妈,还有(B )。

A.叔叔B.小老鼠一家7.当约瑟和妈妈不能解决问题时,约瑟就去找(A )。

A.爷爷B.爸爸8.每当约瑟找爷爷帮忙时,总会说一句(A)。

A.爷爷一定有办法B.爷爷真厉害9.故事最开始发生的时间是在约瑟(B)的时候。

A.读书B.还是娃娃10.在约瑟是娃娃的时候,爷爷给约瑟做了一条(A)。

A.毯子B.被子11.当约瑟的毯子又旧又破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

A.雨伞B.外套12.当约瑟的外套缩水、变小时,爷爷把它改成了(A)。

A.背心B.手套13.当约瑟的背心粘上了胶水和颜料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围裙B.领带14.当约瑟的领带脏了,变形时,爷爷把它改成了(A)。

A.手帕B.毛巾15.当约瑟的手帕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时,爷爷把它改成了(B)。

A.抹布B.纽扣16.最后,约瑟的纽扣( A )。

A.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B.送给了同学17.约瑟的蓝色毯子被爷爷改得(B)。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18.从故事中,我们猜一猜,爷爷可能是一位(A )A.裁缝B.厨师19.故事中男孩的名字叫做( C )A、露西B、杰克C、约瑟20.爷爷用毯子为约瑟缝制了( C )A、背心B、领带C、外套21.约瑟的外套破旧后,爷爷又用它做了( C )A、手帕B、领带C、背心22.约瑟背心上沾满了( A )和( C )A、胶B、米粒C、颜料D、油23.爷爷用约瑟的背心做了( C )A、手帕B、纽扣C、领带24.约瑟的领带被弄脏了,上面沾满了(A)A、油B、胶C、汤25.约瑟用手帕包他的(C)A、小汽车B、玩具C、小石子26.爷爷用手帕做了( B )A、口袋B、纽扣27.爷爷把纽扣装在了约瑟的( c )A、上衣上B、裤子上C、吊带上28.约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B )A、这块料子还够做……B、爷爷一定有办法29.爷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A )A、这块料子还够做……B、爷爷一定有办法30.纽扣最后不见了,爷爷还有办法吗?( B )A、爷爷一定有办法B、爷爷也没有办法了31.请写出爷爷为约瑟缝制东西的序号(③) ( ② ) ( ⑥ ) ( ④ ) ( ⑤) ( ①)①纽扣②外套③毯子④领带⑤手帕⑥背心二、判断:1.小约瑟的爷爷很聪明。

小学二年级解决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二年级解决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1.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令狐文艳2、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3.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4.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5. 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①有4袋白糖②有2袋红糖③每袋糖重2千克④卖出4千克白糖⑤还剩多少千克白糖? ⑥红糖比白糖少几千克?6.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67. 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然后再解答.(1) 食堂里有15袋大米,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2)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8、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9、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10、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1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

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

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72、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

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13、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14、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15、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17、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狐文艳创作
【1】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

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

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令狐文艳
取5升, 倒在6升中;
再取5升, 倒入6升水壶至其满, 5升水壶中剩下4升;
将6升水壶倒空, 将5升水壶中4升水倒入6升水壶, 再取5升水, 倒入6升水壶至其满, 5升水壶中剩余3升.
答题完毕.
【2】周雯的妈妈是豫林水泥厂的化验员。

一天,周雯来到
化验室做作业。

做完后想出去玩。

"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

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 爱动脑筋的周雯,是学校
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

请你想想看,"小机灵"是怎样做的?
将第二只杯子的水倒入第5只杯子. 则为, 满, 空, 满, 空, 满, 空.
答题完毕.
【3】三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为了决定他们谁能娶
这个姑娘,他们决定用手枪进行一次决斗。

小李的命中率是30%,小黄比他好些,命中率是50%,最出色的枪手是小林,
他从不失误,命中率是100%。

由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为
公平起见,他们决定按这样的顺序:小李先开枪,小黄第二,小林最后。

然后这样循环,直到他们只剩下一个人。

那么这三个人中谁活下来的机会最大呢?他们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小李存活概率最大.
1. 小李有三个选择, 空枪, 射击小黄, 射击小林.
小李不会选择射击小黄, 因有30% 概率小黄死亡, 小林涉及, 小李必死, 死亡概率 30%;
小李不会选择射击小林, 因有30% 概率小林死亡, 小黄回击, 小李可能死, 死亡概率为 30% * 50% = 15%;
小李会选择空枪, 因为小黄必然射击小林, 小林死亡概率 50%;小林若不死, 必然射击小黄, 小黄死亡概率 50% *100% = 50%;小李死亡概率为0.
2. 此时,小黄和小林中间必然死亡一人. 小李可能面对小黄, 可能面对小林.
面对小黄, 生存概率 30% + 70% *50% = 65%
面对小林生存概率 30% + 70%*100% = 30%
汇总生存概率为:
小李, 65% * 50% + 30%*50% = 47.5 %
小黄 50%* 70%= 35%
小林 50%* 70%= 35%
因此小李生存概率最低. 采取方法如上所述.
答题完毕
【4】一间囚房里关押着两个犯人。

每天监狱都会为这间囚房
提供一罐汤,让这两个犯人自己来分。

起初,这两个人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他们总是有人认为对方的汤比自己的多。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个人分汤,让另一个人先选。

于是争端就这么解决了。

可是,现在这间囚房里又加进来一个新犯人,现在是三个人来分汤。

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来维持他们之间的和平。

该怎么办呢?
按:心理问题,不是逻辑问题
让第一个人将汤分成他认为均匀的三份;
让第二个人将其中两份数汤重新分配, 分成他认为均匀的2份;让第三个人第一个取汤, 第二个人第二个取汤, 第一个人第三个取汤.
答题完毕.
【5】猜牌问题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
4、6 方块A、5。

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
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

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
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方片5。

P知道点数,而不知道花色,不能断定牌,说明该点数不止一张牌,得出点数可能为4, Q, A. 5。

按点数排,
红桃4,黑桃4,草花4;
红桃Q,草花Q;
红桃A,方块A;
草花5,方块5。

为便于理解,按花色排,即
黑桃 4
红桃,4,红桃Q,红桃A
草花 4,草花5,草花Q
方块 A,方块 5。

Q知道P 不知道,说明该花色的牌全部是重复的,立即得出方块 A ,方块 5
红桃A,红桃 Q ,红桃4
P 说,我现在知道了。

说明该点数是唯一的,
方块5,红桃Q ,红桃4
Q说,我也知道了。

说明花色是唯一的,
得到方片5。

答题完毕.
【6】有一人有240公斤水,他想运往干旱地区赚钱。

他每次最多携带60公斤,并且每前进一公里须耗水1公斤(均匀耗水)。

假设水的价格在出发地为0,以后,与运输路程成正比,(即在10公里处为10元/公斤,在20公里处为20元/公斤......),又假设他必须安全返回,请问,他最多可赚多少钱?
假设各汽车折返点之间距离依次为x,y,z,t
各趟汽车x这一段的耗水应由第1辆承担,它相当于把240升水的1部分
运到了X处,应有下面推导,其他各辆车推理相同
(240-8x)*x应极大且8x<=60
解得x = 7.5,在X处卖水60-8x=0
(180-6y)*(7.5+y)应极大且6y<=60
解得y = 10 在Y处卖水60-6y=0
(120-4z)*(17.5+z)应极大且4z<=60
解得z=6.25在Z处卖水60-4z=35
(60-2t)*(23.75+t)应极大且2t<=60
解得t=3.125在t处卖水60-2t=53.75
共卖钱
53.75*(3.125+6.25+10+7.5)+35*(6.25+10+7.5)=2275.78125答题完毕
【7】1=5 2=15 3=215 4=2145 那么5=?
5=1
【8】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
直接盈利,
第一次交易, 9-8 =1
第二次交易, 11-10 =1
机会成本,
11-8 = 3
所以此人亏损1元。

【9】一天,harlan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挑了25元的货,顾客拿出100元,harlan没零钱找不开,就到隔壁飞白的店里把这100元换成零钱,回来给顾客找了75元零钱。

过一会,飞白来找harlan,说刚才的是假钱,harlan马上给飞白换了张真钱,问harlan赔了多少钱?
100元.
答题完毕.
【10】一逻辑学家误入某部落,被囚于牢狱,酋长欲意放行,他对逻辑学家说:“今有两门,一为自由,一为死亡,你可任意开启一门。

现从两个战士中选择一人负责解答你所提的任何一个问题(Y/N),其中一个天性诚实,一人说谎成性,今后生死任你选择。

”逻辑学家沉思片刻,即向一战士发问,然后开门从容离去。

逻辑学家应如何发问?
问:如果我问另一个人死亡之门在哪里,他会怎么回答?
最终得到的回答肯定是指向自由之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