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原理及应用
热电偶原理及应用

2020/4/1
8
热电动势示意图
2020/4/1
9
形成机理
该电场的方向与扩散进行的方向相反,它将引 起反方向的电子转移,阻碍扩散作用的继续进 行。当扩散作用与阻碍扩散作用相等时,即自 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自由电子数与在电场作 用下自导体B到导体A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时, 便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A 与B两导体的接触处产生了电位差,称为接触 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与导体材料、结点的温 度有关,与导体的直径、长度及几何形状无关。
31
铠装型热电偶外形
铠装型热电偶可 长达上百米
绝缘 材料
AB
2020/4/1
薄壁金属 保护套管 (铠体)
铠装型热电偶 横截面
法兰
32
3.薄膜热电偶
用真空蒸镀(或真空溅射)、化学涂层等工艺, 将热电极材料沉积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的一层金 属薄膜。热电偶测量端既小又薄(厚度可达 0.01~0.1m),因而热惯性小,反应快, 可用于测量瞬变的表面温度和微小面积上的温 度。
第5章热电偶传感器及应用
2020/4/1
1
引言
热电偶是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 器。
它构造简单,使用便,具有较高的准 确度、稳定性及复现性,温度测量范围 宽,在温度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0/4/1
2
主要内容
5.1热电偶工作原理 5.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及材料 5.3热电偶实用测温线路和温度补偿 5.4热电偶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热电偶的结构形式有普通型热电偶、铠 装型热电偶和薄膜热电偶等。
热电偶的种类虽然很多,但通常由金属 热电极、绝缘子、保护套管及接线装置 等部分组成。
2020/4/1
26
热电偶原理及其分度表的应用

热电偶原理及其分度表的应用1.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测量仪器,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
热电偶的原理是基于两种金属导线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电势差。
当两种金属导线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环境下时,由于两种金属导线的热电势差不同,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通过测量这个闭合回路的热电势差,可以间接测量温度。
2. 热电偶的组成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常用的金属有铜、铁、镍、铬等。
这两种金属导线的接触点处于测量温度的位置,称为测点。
通常将与温度测量无关的那一段金属导线称为冷端,以保持其在一个恒定温度下。
3. 热电偶的原理当两种金属导线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环境下时,由于两种金属的热电势差不同,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个热电势差可以通过热电偶表(冷端与测点之间的两段导线)来测量。
热电偶表可以根据热电势差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4. 热电偶分度表的应用热电偶分度表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热电势差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表格。
它可以用于将热电偶的热电势差转化为对应的温度值。
通过查阅热电偶分度表,可以准确得到特定的热电势差对应的温度。
由于不同种类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热电势差-温度关系,因此需要选择正确的分度表来进行测量。
常用的热电偶分度表有K型、J型、T型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测量温度的范围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热电偶和相应的分度表。
5. 热电偶分度表的示例下面是K型热电偶的分度表示例,用于将热电势差转化为温度值的参考:热电势差(mV)温度(℃)0.000 -200.00.515 -150.01.073 -100.0 1.928 -50.03.554 0.06.203 50.09.208 100.013.448 150.018.900 200.0通过这个示例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热电势差对应的温度。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测量到的热电势差查阅分度表,从而得到精确的温度值。
6. 总结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测量仪器,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线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电势差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热电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热电偶分度号有S、B、K、E、T、J等,这些都是标准化热电偶。
其中K型也即镍铬-镍硅热电偶,它是一种能测量较高温度的廉价热偶。
由于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可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
它可长期测量1000度的高温,短期可测到1200度。
它不能用于还原性介质中,否则,很快腐蚀,在此情况下只能用于500度以下的测量。
它比S型热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复性很好,产生的热电势大,因而灵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线性很好。
虽然其测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满足工业测温要求,所以它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
概述:作为工业测温中最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热电偶,与铂热电阻一起,约占整个温度传感器总量的60%,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40~1800℃范围内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热电偶工作原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差的函数;(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进热电偶的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电偶的基本构造:工业测温用的热电偶,其基本构造包括热电偶丝材、绝缘管、保护管和接线盒等。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热电偶的概述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它由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连接组成,产生热电势差。
热电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实验室研究以及其他领域,具有高温测量范围、快速响应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特点。
2.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金属之间的热电效应。
当两种不同金属连接在一起时,在温度梯度下会产生热电势差。
这个现象被称为“塘巴赫效应”。
3. 热电偶的结构和类型热电偶一般由两根不同金属的导线组成,常见的金属配对有铜-常量an铜(类型K)、铁-常量an镍(类型J)等。
根据不同的金属配对组合,可产生不同的热电势差和适应不同的测量范围。
4. 热电偶的优势•高温测量范围:热电偶可以测量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温度范围,适用于高温检测场景。
•快速响应:热电偶能够迅速响应温度变化,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耐腐蚀性:由于热电偶材料的特殊性,它们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
5. 热电偶的应用领域5.1 工业控制热电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用于检测和监控各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例如,在石油炼制厂、化工厂和电力厂等场所,热电偶可用于监测设备的温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5.2 热处理热电偶还被广泛应用于热处理行业。
在金属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热电偶可以测量金属的温度变化,以确保金属的热处理过程符合要求。
5.3 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研究中,热电偶可以用于各种实验的温度监测。
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物理实验,热电偶都能提供准确的温度测量数据。
5.4 环境监测热电偶在环境监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用于测量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和水温等环境参数,为环境保护和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6. 热电偶的使用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在使用热电偶时,要注意避免触电和烧伤等安全问题。
•定期校准:热电偶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防护措施:对于易受损的热电偶,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与应用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与应用1.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装置,其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其基本构成是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的电极对,当两个导线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时,产生了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导线的温度存在差异时,导线之间会产生电压。
这种电压受到温度差异的影响,并且具有线性关系。
2.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主要效应:塞贝克效应和泰尔贝克效应。
2.1 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金属导线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时,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电压差。
这种电压差称为塞贝克电势差。
塞贝克效应是一种温度差测量原理,其产生的电压差与温度差务必具有线性关系。
2.2 泰尔贝克效应泰尔贝克效应是指当热电偶的两个导线的两端存在不同温度时,导线本身会产生冷热电势差。
冷端和热端的电势差为塞贝克电势差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导线材料的特性引起的。
泰尔贝克效应是一种温度测量原理,使得热电偶电压与环境温度存在关联。
3. 热电偶的应用热电偶由于其简单、可靠和广泛使用的特点,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过程控制热电偶常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例如炉温、熔炼温度、蒸汽温度等的监测和控制。
由于热电偶具有较高的测量范围和耐高温性能,这使得它们在工业环境中非常合适。
3.2 热处理热电偶广泛用于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测量。
例如,淬火、退火和热镀等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热电偶的高精度和可靠性使其成为热处理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3.3 实验室研究热电偶在实验室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材料科学领域的热性能测量、热解析等可以通过热电偶来进行准确测量。
3.4 汽车工业热电偶常用于汽车工业中的温度测量,例如引擎温度、液体温度等的监测。
汽车引擎制造商使用热电偶来确保引擎在严酷工作条件下的温度控制。
3.5 空调与制冷热电偶也被广泛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温度测量和控制,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4. 总结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测量装置,利用塞贝克效应和泰尔贝克效应测量温度差异产生的电压差。
热电偶的原理,应用。

热电偶的原理及使用热力学温标1848年威廉•汤姆首先提出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
因是开尔文总结出来的,故又称开尔文温标,用符号K表示。
它是国际基本单位制之一。
根据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如果在温度T1的热源与温度为T2的冷源之间实现了卡诺循环,则存在下列关系式Q1——热源给予热机的传热量Q2——热机传给冷源的传热量如果在式中再规定一个条件,就可以通过卡诺循环中的传热量来完全地确定温标。
1954年,国际计量会议选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并以它的1/273.16定为一度,这样热力学温标就完全确定了,即T=273.16(Q1/Q2)。
国际实用温标为解决国际上温度标准的同意及实用问题,国际上协商决定,建立一种既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能保证一定的准确度),又使用方便、容易实现的温标,即国际实用温标International Practical Temperature Scale of 1968(简称IPTS-68),又称国际温标。
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规定热力学温度是基本温度,用t表示,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1K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水的三相点是指纯水在固态、液态及气态三项平衡时的温度,热力学温标规定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这是建立温标的惟一基准点。
注意:摄氏温度的分度值与开氏温度分度值相同,即温度间隔1K=1℃。
T0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融化温度,T0 = 273.15 K。
水的三相点温度比冰点高出0.01 K。
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温度测量中使用最普遍的传感元件之一。
它除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准确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信号为电信号便于远传或信号转换等优点外,还能用来测量流体的温度、测量固体以及固体壁面的温度。
微型热电偶还可用于快速及动态温度的测量。
一、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合成如图所示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设T>T0),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应用

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应用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它利用热电效应实现温度的测量。
热电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点上,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产生一个电动势的现象。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一般是铠装在一起。
常见的热电偶材料有铜/铜镍合金(K型热电偶)、铜/铜镍锡合金(T型热电偶)等。
当热电偶的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热电偶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这个电动势与温差成正比。
通过测量热电偶的电动势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
2. 热电偶的应用热电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测量范围广泛:热电偶的测量范围通常在-200℃至1300℃之间,适用于多种温度的测量。
•响应时间短:热电偶的响应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以内,可以快速测量温度变化。
•结构简单:热电偶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使用。
•耐高温:热电偶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测量。
由于以上特点,热电偶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工业过程控制:热电偶可以测量工业过程中的液体、气体和固体的温度,用于控制和监测工业生产过程。
•能源领域:热电偶被用于电厂、石化厂等能源领域的温度测量,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食品加工:热电偶可以测量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用于控制和监测食品的加工过程。
•医疗领域:热电偶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如体温计等,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3. 热电偶的优缺点热电偶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广泛的测量范围:热电偶可以测量广泛的温度范围,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响应速度快:热电偶的响应时间短,可以快速测量温度变化。
•结构简单:热电偶的制造和使用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然而,热电偶也存在一些缺点:•相互影响:由于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同材料的温度变化会对电动势产生影响,可能引发测量偏差。
•精度受限:热电偶的精度一般较低,不能满足一些精密测量的需求。
•易受干扰:热电偶易受外界电磁场和电气干扰的影响,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论述热电偶的四个基本定律及其应用

一、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 Seebeck效应在热电偶中,当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成回路时,如果两个连接点温度不同,就会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就是Seebeck效应。
这一定律说明了温差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2. Peltier效应Peltier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回路时,如果两种材料之间有温差,那么这个回路的一侧会吸热,另一侧会放热的现象。
这一定律说明了电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冷热能。
3. Thomson效应Thomson效应指的是在电流通过不均匀导体时,会出现热力学效应,并导致电流在不均匀导体中产生温差。
这一定律说明了电流会因为温度差异而产生热量。
4. 反Seebeck效应反Seebeck效应是指在热电偶两端施加不同电压时,两端的温度会产生差异。
这一定律说明了电能可以导致温差的产生。
二、热电偶的应用1. 工业测温热电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和控制,例如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
2. 能源利用利用Seebeck效应和Peltier效应,可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或者制冷,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3. 医疗设备热电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中,用于测温和控制身体温度。
4. 航天航空在航天航空领域,热电偶被应用于航天器的温度控制和传感器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热电偶作为一种重要的热电转换器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温度,还可以转化和利用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航天等领域。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也说明了温度、电流和热量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我们理解热力学和电磁学提供了实验基础。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通过对热电偶的四个基本定律及其应用的深入研究,我对这一话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这些定律不仅为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指导,也让我对热电偶的原理和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结来说,热电偶作为热电转换器件,其四个基本定律包含了温度、电流和热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温度测量、能源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深入理解这些定律,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